萧佳杰:报品是一种资源的博弈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tiandegush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萧佳杰
  前诚品书店商品企划
  在诚品工作了8年
  曾经是诚品听报品最多的人
  被出版社称为“在报品时最积极给意见的通路同业”
  现为大陆新经典文化发行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主管网络书店及渠道营销
  
  我在诚品最早从事采购一职,后转做商品企划。通常报品的对象是通路的采购,采购知道书的内容、形式后会决定采购量,约定销货的时间和条件。我的角色和采购不太一样,主要是争取营销资源并与店面做协调,这些都与书卖得好不好有很高的相关性。诚品有四、五十家店,每一家店的情况都不一样,可以做的营销配合也不相同。诚品有一个好处,店员的素质都挺高,分好等级之后,每个等级的书应该有哪些配套的宣传,基本上能很好地完成。如果有做不到位的地方,比如有出版社跟我反映在报品会议上答应给的条件没有做到,我会跟店面再做协调。那时我的主要工作就是选品;定次月主要要推的重点品,检查书店有没有按照指示确实把书陈列好。
  诚品的采购是按照供应商来划分,比如A负责这几十家供应商,B负责那几十家供应商,采购会自己跟供应商约定提报的时间。基本上排行前二、三十名的供应商的新品提报会,我都要参加,一个月下来,要参加25场左右。我选书的习惯是,重点书直接找出版社要二校稿,图片书则要样张。一个月下来,要翻一百多本重点书。因为当时同时也是诚品选书的召集人,所以翻过重点书之后要制作下个月重点品的书单,然后和采购一起开会,讨论出诚品选书。大概是在每个月的月底。
  每个月我接触到的书很多,很多人会问怎么从茫茫书海中捞到重点书?其实这并不困难,一个是出版社的判断,一个是通路的判断,基本在报品会议上就敲定了。来报品时,出版社会有自己的基本判断,比如下个月他们出二十本书,有三本书是比较看重的,报品的时候就会比较详细地讲那三本书。这当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有一些出版社不是特别重视的书,我们觉得很适合我们的读者,就会主动跟他们提,要独家书封或者首发、赠品,相对应的我们也会提供配套资源。如果是大书的话,所有的通路都在抢,就按照标准程序来操作,那种书一到店面,配上海报,都知道该用什么力度去推它,反而没有很多惊喜。
  从这个角度来说,报品其实是出版社与通路的一种博弈,博的是资源分配。比如,有些书有基本的销量,进个一千本(算是中等级的书)在诚品书店摆放,配个A4海报什么的,这样的书量就在那里,跟我下三千本、五千本出来的力道是不一样的。因为读者会看书店对那本书的态度,如果书店比较重视,他也会多看两眼。这后面就有很多博弈了,比如是不是对这个渠道有些倾斜;或者这本书特别适合这个渠道,也可以不要倾斜就会做,可是这种状况越来越少,还是要有一些商业的考量。
  报品是有技巧的,报得好下量由300变3000是常有的事。每一家出版社报品的时候都有各自的风格。有些出版社的主编或是编辑会直接跟采购讲书,他们口齿伶俐,充满情感地讲故事,跟行销听了编辑的转述来讲书,差别还是很大的,尤其是小说。如果是实用的书,像生活类、经管类,有一些客观的东西可以做判断的依据:整体的编排;在这个类种里独不独特;竞品多不多;有经验的采购一听,脑子里就会浮现其他可以做参考的书,马上就能判断出一个量来。像《乔布斯传》,毫无疑问的大畅销书,可是量也就是那样,大家想的就是怎么样在最短的时间内轰炸出一个最大的量。小说就不一样,很考验人,畅销书能做到顶的都是小说。不过做小说很有挑战,因为销售差别很大,怎么样把这个故事最能打动人的地方抽出来,用一句话、一个画面,或是一个活动,这都需要有想象力。
  报品时,也常常会遇到很会讲书的人,因为太会讲书了,他会把一些不太有市场的书说得很厉害。这种要很谨慎,如果你被打动了,自己又没有很仔细地看那个产品,赌下去就完了。也有些人很实在,他不大会说书,但他说会不会卖都很实在,这种人我也很喜欢。
  在我看来,初级的报品是单向推销,进阶的报品则是合作开发市场。因为每个月都会见,甚至不止一次,双方都变朋友了,也因为是长期合作的关系,大家都会尽力为了一本书,把自己的资源丢出来,很多后续的行销配合都是那个时候聊出来的。比如,这本书被改编成电影,我刚好有电影公司的资源,就可以做赠票活动等等。
  书香:你现在在大陆出版社从事行销工作,对比两地的工作状况,是否觉得大陆报品没有台湾那么普遍?
  萧:因为台湾小,出版社没有那么多,大通路就是诚品、博客来、金石堂三家,所以报品相对容易。在台湾,出版社也不会向规模小的书店报品。我现在在新经典,基本上一两周就要到三大网店(当当、卓越、京东)报品。
  报品在大陆和台湾程序上差不多,都是准备好材料现场定量定资源,但是细腻程度有区别。台湾报品比较厉害的人会进化。早期给你几张纸,像征订单那样,做细一点前面附一张总表,后面一大本订起来,每一本书的营销计划、内容、卖点都在里头。更厉害一点,就用PPT、影片等等,为了吸引注意力。
  此外,台湾在配套上比较成熟,找第三方提供简单的赠品这样的模式在台湾很普遍,是常规操作。比如,报一本美容书,出版社就会去谈试用品,甚至诚品可能就有这种资源,包括电影票这种,其他的就是看书,因为每个产品的状况不一样。
  我觉得只要对销量有帮助大家都会愿意去报品,可是在大陆因为有基本条件限制的问题,还要考虑的效果,所以不如台湾积极。
  书香:独家书封在台湾蛮多的,但是在大陆几乎鲜见,为什么?
  萧:现在在出版社工作,我就知道为什么不弄这个了。比如,做了一个独家封面,一本书就变成有两个版本,对出版社来说,就是要有两个ID(产品编号),他们会觉得麻烦,除非这本书是超级重点书。在销售上,比方说在当当,销售两个版本会分散销量,可以上到排行榜第一名的书,结果就变成第五名或者掉到榜单外。两个版本的封面,在网站销售上是不能累计的。普通的一本书,谁都没底气,对渠道来说也是赌,如果你跟他说要了3000册的独家不能退货,他也会担心。在台湾的话,比如说诚品要了五千册的独家封面版,他们是包销,不退货。
  
  台湾书业是精耕细作,因为他要在一块小小的土地上,种各种东西,所以只能很努力地耕耘。但大陆不是,有很多市场,很多荒地,用粗放的方式来种,一样可以有足够的收获。
  书香:为什么台湾能做到要独家版就能包销呢?
  萧:因为能算得比较准。我那时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也有要了独家书封卖不好的,也只能自己承担。就是赌呗,前提是要看好多数据来支持这个决定。那个时候敢这样做,还有一个原因,诚品有一批拥趸,喜欢收集各种独家书封,当然我要的独家书封肯定比原来的书封更好看也更有价值。有时候我要诚品独家书封,是想给其他两个主要竞争对手压力,往往我们有很多种考虑,主要看我是攻击型的还是防御型的。
  百道网的CEO程三国曾说过:“台湾书业是精耕细作,因为他要在一块小小的土地上,种各种东西,所以只能很努力地耕耘。但大陆不是,有很多市场,很多荒地,用粗放的方式来种,一样可以有足够的收获。”
  书香:如果大陆用精耕的方式来操作的话呢?
  萧:未必使得上力,这个我深有体会。大陆整个营销系统不成熟。比如,想谈一个赠品,台湾有一些惯常做异业合作的公司,所以很容易谈,他们也愿意尝试;在大陆的话,他们就不想跟你谈,对书业也不了解。
  另外,在一些大型书店做活动,也不是那么容易。以诚品来说,它是上了油的机器,运作得很好。比如有一次,为了推法国小说《浴室》,我让出版社找来一个法式带脚浴缸,在诚品信义店做特殊陈列。那家浴缸公司也很干脆,没有收钱,只要求在诚品摆一个小小的广告。这种事情大陆几乎没有书店能做到。一般的书店店长会觉得书店是讲坪效的地方,占那么大的地方放浴缸,我又不卖浴缸,而且那本书还挺冷门的。
  书香:台湾出版界上下游的联系为什么能如此紧密?
  萧:以前通路只是卖产品而已,把书放在那个空间,在外面做各种宣传,让大家到里面购买。现在这种方式没用了,反而是那个空间本身,比如诚品,很多人在里面游逛,在里面做宣传,本身就有它的效果在。
  2000~2008年,我看着媒体在图书行销上式微,一个是版面缩小,一个是影响力降低。对出版社来说那怎么办呢,就跟渠道好好配合吧。三大通路,本身就是人流很大的地方,而且能够直接产生购买。
  台湾分众市场已经比较成熟,也比较好操控。今天要打哪一类型的人,那些人都在某个渠道里头,就专攻那个渠道。比如说做写真集,我就攻金石堂和7-11、超商。很清楚要怎么做是有效的。而且书什么时候出,什么时候到店非常精准的。比如,要做一个活动,媒体的爆发点就是在今天,书今天就是要到店,以台湾的物流系统来说,今天发货,只要做急件全省都能到。整个系统建立得很好,所以出版社不需要去愁这些事情,只要管好选题和营销。大陆不可控的因素很多,算也算不清楚,有时候就是摸瞎。大家可以有个模模糊糊的说法,倾向于什么,但是没有人可以告诉你这么做就对了。当然台湾比较成熟也有一个问题,这个可以做,那个不可以做,甚至成为考量你专业能力的一个标准。
其他文献
娟儿,是我们身边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名字。可正如你所想,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个或长或短的故事。她便是一个有关阿勒泰的故事,存放了各种记忆的味道。  如果你不能想象阿勒泰令人动容的秋天,那就尝试感受一下今晚清幽的月光吧,天山遥不可及,而山上的雪落声簌簌入耳。神女遗落了她的雪兔,剩下一个瘦弱的身体在白茫茫的世界里无声地奔跑。  李娟就是那只被神女遗忘了的雪兔,在一个注定孤独的世界里翻滚,唱着她的快乐,念
期刊
这两年好几次对出版社同行演讲,感觉有个很大的隔阂,就是很少编辑知道什么叫“样式排版”(样式是InDesign使用的字眼,同样的东西在 QuarkXPress叫做段式)。而更糟的是,美编实际使用样式排版的比例甚至更低。  现在我们在在线所见的数字世界,从部落格到电子书,全部都从纸书排版汲取经验,采用样式排版来呈现内容(CSS 就是这样来的);反而我们传统纸书的编辑和美编很少知道。这简直可以用悲剧来形
期刊
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堪称日本近代美术与西方文化思潮移入中国的启蒙基地。  当时,由于日本比中国更早接受西方文化艺术的影响,并且全盘学习、掌握了西洋技法和知识,因此对于年轻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无论在新文学或现代美术等各方面普遍皆是以日本作为学习对象。据悉,近代中国艺文界引领思想与观念创新的几位开拓者大多都去过日本留学或考察,比方曾和日本作家建立起浓厚友情的鲁迅,当年可谓不遗余力地译介、出版近代
期刊
远流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一套以“影像故事书”为主调,锁定台湾客庄生活文化的书。书中六位(组)客籍摄影家,拍摄的都是他们出身的家乡,以事图像组合,系统介绍他们的摄影生涯与镜头故事。这也是台湾难得一见的客家摄影史料。  这部出版品中,包括大家熟知的“三剑客”之一的已逝前辈摄影家邓南光,拍摄故乡北埔的人文风俗。邓南光一直是台湾摄影界传奇,自幼生长在富裕的北埔客家村,到日本学习写真艺术,曾经拍摄过东京街头群像
期刊
传统“硬科学”训练出身的人,多半抱持“科技乐观主义”与“科技决定论”,往往相信科技是带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放到医疗与护理专业来看,便是相信“科技可以与护理人性化照顾实务整合,提升护理的社会地位”。仿佛科技能够超然于社会世界,不受人为力量的影响。  直到1960年代,孔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问世,人们才逐渐发现,科学并非独立存在于社会世界之外,而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环,深受时代环境与人类行为的影
期刊
2007年,芬雷在南京,和好友成立了学术团体“泼先生”。“我们就是想做一个给青年人交流的地方。当时想是不是可以做一个很简单的网站,然后定期或不定期地印自己的小刊物。”网站的计划最终搁置了,泼先生后来也转而在豆瓣上活动,聚集了一些人气。因为在豆瓣上很多文本,是可能不被市场看好的作品,泼先生便开始制作一些书籍,作交流之用。  “我们当时也在考虑出版的意义。为什么不放在网上或者做成PDF?第一个原因,在
期刊
提起“魏德圣”这个名字,绝大多数人都会想起那部一夜红透华语世界的电影《海角七号》。在这一部风格清新的电影大获成功之后,魏德圣将创作方向来了个大转变,将镜头聚焦在日据时期原住民反抗日本统治的“雾社事件”。面对这一堪称史诗般的巨作,众多魏德圣的影迷们有了更多的期待。  3月18日,魏德圣携新书《和自己的名字赛跑——赛德克·巴莱导演手记》来到厦门市图书馆,出席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九久读书人以及《书香两岸》
期刊
诚品于今年首度设立诚品书店阅读职人大赏,由1,151名台港两地诚品书店门市工作者,以其专业的职人视角与不从众的阅读主张,针对2012年度出版品,投票选出3本年度必读之书,向读者们推荐他们心中的年度TOP1。大赏奖项分别为:  大人都不懂,这本最好看!  书店阅读职人最想“帮孩子说服爸妈买”  《 祖父的祖父的祖父的祖父》  绘者:长谷川义史  出版社:远流  把它堆得山一样高,让全世界都看见!  
期刊
《邪恶三部曲》是联邦走马制作的第一部作品,也是恶鸟(联邦走马创始人)自己的小说集。  “我沿着公路的灌木走,灌木刮着我的裤管。车过去一辆。满面的粉尘。我憋着气,心里堵得慌。我试图躲避,包括听觉,双耳充斥一种‘卅魂落魄’的幻觉,这个发音一遍一遍重复。……”《卅魂落魄》中的一段关于“卅魂落魄”迷幻之音的文字,其实是恶鸟写作中的真实状态。恶鸟说,“它像把钥匙,开启了我所谓的罪恶意识流的阀门,后面怎么写完
期刊
问及周琦如何开始独立出版,他用了“被逼无奈”和“意外”来形容。当年周琦开始做《不是》和《红色玩具》两本诗刊的时候,遇到了印刷问题。“印量小了吧,没有印刷厂愿意接,印多了吧没用,成本也太高。”也为了有计划地出版诗刊,周琦决定自己印刷,“拥有了自己的制作工具之后,就想通过这种途径进行更多小册子的制作。形成这种情况,简直就是‘被逼’的嘛。说‘意外’也是这样,本来想‘这样’结果却成了‘那样’。”  《Sh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