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与接包项目实训对学生能力提高的比对分析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_le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信息系统具体运用在各行各业,就被赋予了其行业的特质和各企业的管理理念及营运模式。因此,信息系统开发人才的综合能力关系到需求方系统的稳定性、实用性与客户满意度,而信息系统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关乎系统的深度理解与运用能力及创新管理能力。比对分析数据来源于对3所本科院校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系统管理2个专业462名学生的5年跟蹤。项目针对模拟与接包项目两种不同技术难度给予学生不同的压力的实训,对学生知识技能、管理技能、迁移技能三大项28个能力指标进行调研收集与统计比对,并给出建议。模拟项目开发和接包项目开发实训遵循的逻辑是ifthenelse这个刺激—反射模型,所不同之处在于形成的刺激强度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差,对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职业发展的促进是有益的。
  [关    键   词]  模拟与接包项目;实训;能力;比对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5-0105-03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为持续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对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信息系统(Informationsystem)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信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系统,主要对信息进行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和控制。具体运用在各行各业时,各系统就被赋予了其行业的特质和各企业的管理理念及营运模式。因此,信息系统开发人才的综合能力关系到需求方系统的稳定性、实用性与客户满意度,而信息系统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关乎对系统的深度理解与运用能力及创新管理能力。而高校由于课时量、教师能力等诸多因素限制,目前只有部分高校开展接包项目实训。
   本项目基于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等3所本科院校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系统管理2个专业462名学生,进行了5年跟踪,跟踪时间延续到毕业2年为统计时间节点,进行3批采样获得。在462名学生中,有261人为教学目标需要完成两项训练的人员,有201人只需完成模拟项训练,为使数据有可比性,立换算公式x=,得出对比系数。
   一、跟踪与调研
   (一)知识技能
   知识技能跟踪12个统计项,主要对信息系统课程知识技能的运用掌握进行比对。结果显示,有8项能力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均能获得,不同的实训方式对学生工作量估算、部署、运行、项目实现能力方面的培养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工作量估算能力的差距很大,为0.697∶1,经进一步调研发现其主要原因为学生在不涉及合同实现时,没有形成刺激,因此,模拟训练阶段学生基本不会太关注,而接包实训由于成本核算需要进行工作量的估算,因此能够培养该能力。质量检测能力主要涉及该专业知识的延展,在接包项目实训中,学生会自觉地寻找检测软件进行学习和自主测试,以便顺利完成项目交接,该项能力对比数为0.643∶0.808。
   (二)管理技能
   管理技能共计8项,主要对自我管理、团队管理、自我行为约束这三方面进行跟踪研究与分析。结果显示,有3项能力在2种实训中均能培养。接包项目实训对学习者在自主学习规划与实施、合约执行、服务精神这3项技能方面有较大的提高,比对数据分别是0.697∶1、0∶0.789、0.381∶1。特别是服务精神与合约执行能力的提高,是作为职业人最基本的能力,而在模拟训练中无法形成强有力的刺激,促使其很好地建立这3项能力。而情绪管理主要与压力管理相关,数据显示为0.599∶0.759,形成正比,说明压力越大,情绪管理能力越强。组织沟通能力显示,无论模拟还是接包项目的实训,均能培养该项能力。
   (三)迁移技能
   迁移技能是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分析最重要的指标,主要对学生的思辨能力、社会适应力、个人发展动力进行分析与研究起到实质性提示。8项统计结果显示,有5项能力的获得差距较大,分别是创新思维0.223∶0.889;多种开发技术运用0.05∶0.885;跨领域信息收集与分析0.502∶1;合约精神培养与提高0.093∶1;职业发展思考与规划0.288∶1。大系统思维和多角度问题理解与分析能力也有较为明显的提升,组织协调与平衡2种实训手段的差距不明显,说明无论是否是真实项目,协调与平衡的能力都可通过实训获得。而8项中有7项统计数据显示,接包项目实训能使学生较好地完成知识与能力的建构,使自身拥有可迁移的能力。
   (四)岗位满意度
   对应个体能力与岗位适应度与满意度的调查,目的是进一步分析研究对象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对462名调查对象目前就业岗位的满意度调查中发现,不满意34人(占比7.359%);一般14人(占比3.03%);满意287人(占比62.121%);很满意74人(占比16.018%);非常满意53人(占比11.472%)。
   在附加调查分项调查中,希望转岗34人,与岗位满意度统计指标中不满意34人相符合,后续进一步调查发现主要原因为职业环境,再进一步深入提问,分析发现企业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的差异为主要原因。希望薪酬提高有233人,影响的主要原因为项目组薪酬分配结构有不太合理的现象而提出的期望。希望职位提高17人,这部分主要为能够独立完成任务和有带队能力的毕业生,他们更想展示自己的能力。选择目前挺好的178人,占比38.528%。综合后三项指标对目前岗位基本满意的比例为92.641%。    (五)二次跟踪修正
   1.接包项目跨度与量
   在对一些模糊问题进行深入澄清的调研中,受访者普遍认为当初在校期间的外包接包项目较为单一,如果能将更多不同行业、跨度大一些的中型项目需求带进实训,效果会更佳,建议加大接包项目训练量。
   2.压力与动力的平衡
   受访者表达当初最有力的动力来源是接包项目的实际经济收入和能力的直线上升及所学知识的集合,压力来源于真实开发项目,必须按照合同严格执行,少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新开发技术的运用,而且面对客户不断修改的需求,个人与团队必须具备服务精神、合约精神、分析与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压力有效调试能力,才能顺利完成,这种压力与动力的平衡能力只有真实项目开发经历才能获得。
   3.自信与学习动能
   完成接包实训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自学能力、从事本专业就业的自信心均有所提高。
   二、实训设计建议
   对理论学习后的实训设计,本科实用性专业学生的具体设计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学生群体能力进行分析。分解步骤,制定出小目标,给出流程清晰的实训指南,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可采取四步式设计,按步实施,即第一步教师设计的模拟需求项目→分组团队之间互相设计的模拟需求项目→50人以下企业管理系统接包项目开发(无物质管理类)→51~200人企业管理系统接包项目开发(有物质管理与结算类)。接包项目实训采用梯队管理,每个梯队分为若干小型开发小组,开发与测试同步进行,每位实训教师带同类项目小组不超过4个。
   三、結语
   模拟项目实训的优势在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具体能力设计模拟项目难度,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循序渐进地加大难度,不给学生太大的压力,最后达到基本的能力目标。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模拟项目,学生的重视度不够,无法形成强烈的刺激,加之没有合同约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不容易到位。
   接包项目开发背后的逻辑实际上是if,then,else。if—如果这是客户实际需求的;then—那就按照当时需求方的具体任务,充分沟通后,尽力完成至最好;else—如果不能这样的话,那就什么也不用做。就是这个看似非常简单的刺激—反射模型,用于接包任务实训给学生能力带来显著的提升。在28个比对指标中,参与学生对22项指标全部选择获得,其余6项有75%以上的学生选择获得。
   综合两种实训结果,通过就业岗位满意度调查,以进一步考量学生的社会适应度情况,对目前岗位选择满意的人数为414人,占比89.61%,选择目前挺好的178人,占比38.528%。
   跟踪分析结果,模拟项目实训对理论学习的知识梳理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体会了知识的运用、对项目的理解。接包项目给学生形成了强有力的刺激,促使其快速全面地掌握相关技术,按期完成需求方给予的项目开发任务,在通过检测顺利交接项目后,学生的自信心会得到提升,并在合同执行的过程中,对理论教学环节很难达到的服务精神培养、合约精神建立等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显著的成效,而这些能力是其职业发展中对其快速适应社会至关重要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宁佳英.独立学院就业工作绩效考核与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1(9):172-174.
   [2]宁佳英.服务外包业态发展研究[J].广东教育,2018(2):21-23.
   [3]赵慧勤,陈晓慧.产教融合理念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多元协同育人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6):6-8.
   [4]毛清芸,陈旭远.课堂教学实践场域内师生互动:冲突与重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4):53-56.
  编辑 马燕萍
其他文献
[摘 要]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高校培养具有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新型模式。围绕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探讨计算机类专业与不同的IT企业开展的合作。从学校层面建立校企合作学院可以更全面地开展协同育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立是必要的补充。同时,探讨与多企业开展的不同协同育人模式、共建实验室、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等方面,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开展,最终能够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的多方共赢。  
期刊
[摘 要] 为直观了解我国企业员工压力的研究进展现状,以中国知网中2009—2019年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法以企业员工工作压力为主题,对研究关键词和研究趋势进行可视化聚类分析。发现已有研究集中于工作压力、工作绩效、压力管理、工作倦怠、离职倾向、工作满意度和压力源等七大热点领域展开。  [关 键 词] 企业员工;工作压力;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 Q11
期刊
[摘 要] 产教融合背景下,加强以“能力导向”为特质和内核的学风建设是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旅游学院通过实践探索,提出了“践行工匠精神,提升专业技能,助推卓越成长”的“能力导向型”学风建设理念,构建了培养主体、机制、载体、服务、监督等“能力导向型”学风建设五大机制,切实增强了旅游学院学风建设的实效性。  [关 键 词] 产教融合;能力导向;学风建设;探索;实践  [中
期刊
[摘 要] 大学生支教对提高偏远地区薄弱的基础教育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经过多年发展,传统大学生支教体系不断暴露出支教传承性差、成本高等问题。鉴于此,结合当前高速发展的互联网,试以安徽某东部乡村中学为例,探讨“互联网+支教”的可行性,探索一种新的支教体系。  [关 键 词] 互联网;支教;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動性,对相关理论开展主动的研究与应用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让学生满意才能够促进相关教学目标的落实。基于上述观点,以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为例探究学生对研究型课堂的满意度,并以提高学生满意度为基本方向对存在的问题与可能的优化策略进行分析,旨在为后续教学改革提供必要的帮助。  [关 键 词] 研究性
期刊
[摘 要] 国际结算是一门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应用性、实践性又很强的课程。课堂案例教学方法已成为被广泛认可的教学形式。从国际结算课堂案例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入手,着重研究有效提升课堂案例教学实施效果的途径,并提出改革建议。  [关 键 词] 国际结算;案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
期刊
[摘 要] 以南京林業大学机械类专业为例,通过分析机械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比较国外一流工科学校对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以行业需求发展为出发点,探讨实施“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必要性。通过构建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制定专业分流方案,有效实施了专业分流,并提出学生管理、专业建设两个关键性问题,为探索农林机械类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提供了经验。  [关 键 词] 大类;分流;机械;创新 
期刊
[摘 要] 结合东北林业大学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基于“OBE”理念,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建设思想,以运动控制为例,详细分析传统教学大纲中存在的问题,构建毕业要求指标点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从课程内容、教学实施和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质量持续改进,为自动化专业课程群的建设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关 键 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运动控制;教学大纲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法治实践教学探索和改革应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内外同时进行,课堂内实践教学应紧扣社会热点事件和典型案例,课堂外实践的主题应从教材内容中整合,让学生在社会或校园里自主进行。法治实践教学过程中尝试教师做减法、学生做加法的探索,注重学生在实践中的过程性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独立思考和应对社会的能力;学生在法治实践教学中的表现应在
期刊
[摘 要] 为响应国家战略对车辆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研究开放性车辆工程创新实验平台的建立。通过该平台的建立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高相关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助力车辆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探索内容包括开放性车辆工程创新实验平台建立的必要性分析、平台的构建及其评价机制的建立及分析。  [关 键 词] 开放性;车辆工程;创新;实验平台  [中图分类号] U461-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