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时间深处的细节追问》的质疑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xiang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一文认为,当秦国提出以城换璧时,“此时的赵国国君如果明白自己国家的处境,可断然拒绝或以外交辞令婉拒秦的无理要求。果如此,‘完璧歸赵’事件就可以不发生。”事实果真如此吗?
  《廉颇蔺相如列传》所叙史实发生在前283年到前279年之间,正值战国中期之末。在此之前,秦早已占领了巴蜀,并夺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又多次大败楚军,初步形成了统一全国的趋势。在此期间,秦以主力图楚,前280年秦取楚上庸及汉水北岸,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逼楚迁都于陈。尽管如此,秦仍未停止对赵的进攻,所以如何对付秦的挑战已成为赵国社稷安危的重大问题。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时,秦的主要力量正在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视眈眈,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进攻,何况在长平之战前,赵国尚有一定的军事实力。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取得胜利的有利的客观条件。蔺相如敢廷叱秦王,能完璧归赵,他背后还有以廉颇为代表的武力为后盾。而后来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勇挫秦国君臣,不也因为赵王与蔺相如身后有“盛设兵以待秦”的廉颇吗?这一点蔺相如也是非常清楚的。
  在整个赵惠文王时代,赵国尽管数次攻击齐国、魏国,努力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但却无力与秦国抗衡。现在秦国以“国书”的形式郑重提出以城换璧的要求,赵国满朝文武和赵王要做艰难的选择。我们来做一番假设和推断。不同意交换,行不行?我们都知道,秦王毫无以城换璧的诚意,不交换的结果可能就是军事行动的借口。而且秦国开出的交换和氏璧的筹码相当丰厚:十五城。赵国也找不到拒绝秦国的理由。拒绝交换自然就是“曲在赵”。同意交换的话,其结果基本上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不仅城璧两空,还要受到诸侯的耻笑,严重损害赵国的国家尊严。赵王也是很想有一个能够出使秦国的使者,来维护赵国的尊严的。赵王为什么敢于前往渑池?是他觉得有维护赵国国家尊严的责任啊!“完璧归赵”是欺诈和反欺诈斗争,突出了蔺相如的足智多谋、勇敢及不畏强暴。在外交上这叫“在斗争中求得平衡,获得尊重”。
  《时间》一文认为:“以他的聪明才智,对付正直、简单的廉颇应该是易如反掌的事。蔺相如的聪明绝顶之处在于,他知道什么才是一劳永逸地解决廉颇仇恨的最佳方案。……他要逼出舍人的质疑,从而以光辉的道德高标昭示天下,让所有的人明白蔺氏的‘怕’原是为赵国安宁而息事宁人……蔺氏知道,对待廉公这样的人,只需如此一次,之后他就会因佩服而对自己言听计从、肝脑涂地,今后,自己再在赵国朝廷上行走,绝无吹胡子瞪眼睛的拦坝之人……对一个政治投机者来说,解决‘将相危机’的主要动意很难说是‘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它只是解决个人危机的一次恰当的智谋运用。”
  我们知道,廉蔺的矛盾的起始方是廉颇,问题的焦点是他对出身低微却“徒以口舌为劳”而快速升迁的蔺相如的不满。现在如果蔺相如“打”上门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对他“晓以利害”,颇有兴师问罪的嫌疑,这是非常讲究门第出身且“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的廉将军能平心静气地接受的吗?这种做法究竟是火上浇油激化矛盾,还是化干戈为玉帛去解决矛盾?蔺相如采取回避方法来进行冷处理,是不是更为明智?这两种做法究竟谁智谁愚,稍加分析,不难分辨。
其他文献
我们欣赏小说的语言,不仅要琢磨作者落笔行文中所散发出来的特殊味道,体会其语言风格,更主要的还是重点分析、细心品味小说中富于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物性格。那我们老师应该如何在小说这极具现实意义和人生哲理的沃土之上,引导学生去感受小说语言的花香呢?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细咀嚼,慢品味  小说有曲折生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初读小说,为情节所吸引,会自然读得很快
期刊
文言文语句翻译是每年高考试卷中的必考题,常考题。此类试题不仅是考查重点,而且是考查难点。试题一般难度较大,学生在此类题上经常失分,有时甚至一败涂地。如何准确解答此类题目,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十分复杂艰难的问题。故而,要想在翻译上得到高分,必须突破文言翻译的瓶颈,从而解决这一难题。  高考考查的固然是全句的翻译,但命题人选择文言文句是独具慧眼的,一般选择那些带有重要语法现象的文言语句来考查考生的翻译能力
期刊
名著属于精神食粮的“大餐”,只有读名著,才能真正进入文艺的殿堂,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新课程教材(人教版)中设置了“名著导读”这一模块,就是要求学生了解名著、接触名著、学会欣赏名著。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怎样落实教学目标呢?难道仅仅让学生自己看“名著导读”部分吗?笔者认为,“名著导读”不能放任自流,老师要有意识地进行引导。下面笔者以《红楼梦》为例,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  一、引导学生
期刊
关于鲁迅作品的调整,众人议论纷纷。有人说是“大撤退”,有人说是“被撤退”,有人说是“大换血”,笔者觉得还是说“调整”恰当些。  一、鲁迅作品选入课本有其时代原因  鲁迅,曾经被捧上天。其作品中政治色彩浓厚,被称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骨头是最硬的”“民族魂”,是左翼的一面旗幟。鲁迅锐眼发现历史是写满“吃人”的流水簿子,他骂军阀,骂帮闲文人,骂假洋鬼子,骂阿Q们,毫不留情地揭示中国人的劣根性。他的
期刊
翻开泛黄的扉页,循着熟悉的自己,触摸岁月的痕迹,静静聆听岁月的足音在心里回荡,一阵又一阵惊起沉睡已久的回忆。读着,读着,眼里烟雾腾起,潸然泪下。  感恩,一个谁都懂,却不知要怎么去做的词。在过去的日志里,并且忘记了这个简简单单的词“感恩”。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一首《感恩的心》唱出无数人的心声。感恩一滴水,感恩一朵花,感恩一只鸟儿,感恩万物,不需要任何理由。  常懷一颗感恩的心,
期刊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课堂。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力量,如何管理好班级,保障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使每一个学生能够在团结友爱、身心愉悦、积极健康、勤奋向上的环境里发奋求学,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众所周知,面对现在的生源现实,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说教,而是要有一个使人向上、向善的班风。风气是无形的力量,它能引导人、陶冶人、教化人,塑造美好的人格。学生在班级里,通过集体的共同学习与
期刊
心理学及其研究的成果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教学理论及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活动的焦点由老师如何教转移到学生如何学,即研究教和学的互动方面。作文教学是一个包括很多变项的复杂过程。其中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学习动机和动力、外因的刺激与反应、学习兴趣、认知方式、人格因素、焦急感等)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学习动机、动力、学习兴趣决定着学习效果。  从作文的本质看,学生作文其实就是一种用笔来表达自己对生活,对客观事物的所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对新的理念得到了有效的实践和深刻的理解,其中,确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意义及做法,我自己颇有感触。本文就结合高中语文教学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1.学生学习的需要  新课程下除了重视结果外,更重视过程。语文学习要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热爱祖国语言,并能正确应用汉语言文字,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听说读写是最好的措施。如果学生没有参与到阅读、思考、发言、或讨论等学
期刊
虽然我们身边的教育情境就像流淌不息的小河,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遗憾的是我们常常视而不见,任凭那在课堂上闪现的智慧火花自生自灭。我们精心设计的教案仿佛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教师与学生,让我们围着它团团转,课堂于是成了“教案剧”演出的舞台。要使语文教学真正走出低谷,改变误区,我认为我们语文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动些脑子,下些功夫,让学生重燃学习语文的信心。  一、教师要有广泛的综合素质,
期刊
如果说高中语文教材是知识之森林,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怎样引导学生在走入茫茫森林时,既不迷失方向又能满载而归呢?在实际教学中我做了一些探索,对课文的梳理我更侧重引导学生抓住每篇课文的切入点,解决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所谓万绿丛中我只取“一点红”。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新教材·语文说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