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年级美术课堂前材料的准备与应用

来源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g4g4354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美术材料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它不同于传统的“纯艺术”或者“纯绘画”,特别是一年级美术课程安排中,涉及了绘画、手工制作、版画、刮花、泥塑等多种艺术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艺术学习领域,使美术教学更加趋向于多元化、综合化的发展。
  现在的儿童信息接受量大,已经不能满足一般绘画材料或一般的绘画手法所表现出来的作品。在我市近几年的艺术节中也得以体现。作品开始越来越呈现更丰富的表现手法。在纸张、材料、技法、技巧、表现等方面越来越多样性和丰富性。在儿童画创作中,除了绘画传统造型的能力表现外,很多作品开始善于寻找各种不能质感的材料和工具。而且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像我市2013年艺术节中一等奖的获得者,就是在材料的利用上用的恰到好处。实际画面并不复杂:材料选择进口的红凹凸纸,用黑色记号笔勾画出主体轮廓,画面是由上而下的视图,中间是一个人物,窗户上有一盏灯,灯光用荧光笔表现。画面虽然简单,但由于运用了颗粒较粗的红色凹凸纸,感觉画面显得强烈、真实、丰富。要是采用传统的素面纸来表现,可能就达不到这种效果。
  二、美术材料准备上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一年级学生虽然是小学生的“新生”,但却是学习绘画的“老生”,在幼儿园中,绘画也总是作为“主课”存在。学生也总是把美术课程和绘画课程混为一谈。往往思维还停留在幼儿园阶段,认为一盒彩色笔、几支铅笔就可以“打天下”,若是教师不加以引导,往往出现材料不齐,无法上课的现象。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寻找美术创作材料,根据材料特性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
  一年级学生本身学习主动性不强,思想上不重视,往往把老师的通知忘了。有的学生很依赖父母的帮忙,虽然老师在课堂上再三强调,还是会出现部分学生忘带的情况。还有的是家长不重视,觉得美术课不重要,准备材料又比较繁琐,就有抗拒行为。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美术材料准备习惯,备齐、备足材料,我们可以运用以下方法。
  1、 共同制定收集材料表
  每学期的第一节课,我都和同学们一起将美术课中所需的材料制定详细表,将每节课所需要的材料一一罗列,并和学生一起讨论,哪些材料是必须购买的,如油画棒、彩色笔等,哪些材料又是平时可以从生活中寻找到的,让学生平时多多留意。给每个学生一个材料袋,要求学生将平时收集的材料存放在材料袋中。
  2、积极取得班主任和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有的时候,让班主任适当提醒,效果会好很多。在材料的收集中,要求孩子必须和家长同时进行,并利用校讯通等工具进行实时提醒。
  3、要利用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是学生自觉准备美术工具和材料的保障。另外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平时能有意识的收集材料,这样在美术课上就能按需取用,又省钱又方便。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就基本能保证在美术课堂前准备好必须的材料了。
  三、充实和收集材料,创新美术教学内容
  1、在熟悉画种中找新意
  刮画,是很多学生在幼儿园时期就已经学过的内容。相信当老师在黑板中写上《刮出来的画》的课题时,很多学生就会觉得这些已经不新鲜。但告诉他们必须自己用油画棒先去制作一张刮画纸的时候,就会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自制刮画纸,不仅可以摆脱 “材料靠买” 的习惯,而且还能学会自己控制材料特质来更好的表达作品的能力。
  2、巧用范画引发收集热潮
  在蛋壳画一课中,教师在课前先用蛋壳让学生猜一猜是怎么做的,利用什么材料做的?哪里来的材料?教师和学生讨论方法,比如,每天都蛋壳可以洗净保存,并现场作画。不管是颜色、形状、纹理还是质感,都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兴趣,从而引发收集材料的热潮。
  3、挖掘自然材料来丰富美术材料
  我校学生生活在老城区,河中的石头、林中的树叶,都是很好的素材。这为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提供了素材。但学生往往缺乏体验生活、观察生活的机会。美术教师要努力引导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闪现奇思妙想。如在《会说话的石头》中,可以引导他们去找不同形状、颜色、质地的石头,并有创意的组合起来,形成更加丰富美丽的作品。
  四、美术材料的合理利用
  《新课标》在“阶段目标”中强调了,第一阶段美术课程学习的目标是“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再“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的表现”。可见,在小学阶段,要确立“材料先行,因材施教”的活动思路。在美术创作之前,让学生从接触材料开始,通过对材料引发学习兴趣,并通过联想等方法进行造型,进而产生新的艺术作品。教师往往也能够认识到材料的重要性,在组织教学中,往往让学生准备材料越丰富越好。
  但笔者发现,有的时候,材料的比重加大并没有提高教学的效率性。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五彩的烟花》中,教师准备了很丰富的材料,有各种的彩纸、画布、纸杯、塑料吸管等其他材料,在师生共同学习了烟花制作等方法后,学生开始自由创作。细心观察后发现,他们虽然紧张又热烈的创作着,却肯本不会考虑不同材料所具有的工艺性和审美特征,也不能合理的利用材料的特性。忙碌了15分钟之后,全班却没有呈现出像样的“烟花”出来。
  本案例遵循的是“因意选材”,侧重于意的过程,却没有考虑到对材料特点和功能的探究。一年级学生对材料的体验不够,自然就胡乱操作一番了。细细想来,此类案例并不少见,看似热闹的课堂,却没有应有的效果。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忽视了儿童对材料的体验和感受,没有做好对材料的探究工作。儿童只是简单的认识和使用材料,却因缺乏对材料的了解而无法深入的完成作品。这种学习材料的“泛丰富化”,起的确是反作用力,实际弱化了儿童对材料的体验过程。
  假如美术课都是以这种形式进行,那么学生对材料的认识上永远只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上,美术课堂也只会停留在空洞的热闹中。孩子们无法深入探究材料的特性,无法深入理解材质与艺术表现的关系,也无法提升自己合理利用材料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
  五、加强一年级学生对材料的体验和感受
  在具体教学中,要尽早建立“感知材料——引发联想——应用创作”的活动模式。我们主要采用设计教学单元开展活动:1、让学生准备一些材料,教师启发学生进行直观感受,了解材料的基本特点;2、对材料的造型、色彩、肌理、质地等特点展开联想;3、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根据联想进行顺势造型或巧妙组合,创造新作品。
  在第一步中,要组织学生充分利用眼睛、手去触摸材料,去发现、感知它们的大小、形状、色彩、肌理、质地等特性,交流这些材料带给他们不同的感受,并引发一定的想象。
  同样的材料在每个孩子的眼里可以引发出多维联想,表现不同的的主题内容,使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进行不同的变化组合。例如,同样是纸杯,可以依据外观联想到小汽车、毛毛虫、火箭等不同事物;不仅可以在上面直接画,也可以粘贴、拓印、剪、刻等等;同样的纸杯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表现出不同的内容。
  使用材料创作环节要以学生自主尝试为主,通过个人或小组的形式来发现揉、卷、折、剪、刻等各种技法。教师也要时时提供帮助,引导他们重视方法的总结和经验的积累。
  活动的最后要组织总结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作品艺术性和材料特性之间的关联,让一年级学生在一次一次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到材料的不同特性和艺术表现力,并了解根据材料特性进行创作的方法。
  材料是美术学习的重要载体之一,我们要重视美术材料的收集和利用,更要重视对材料的体验和感受。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灵活的使用各种材料,通过和孩子一起讨论、探究、实践,逐步加深对材料的体验和感受,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为孩子们以后的美术学习和美术素质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衢州市衢江区实验小学 浙江衢州)
其他文献
严 凤 《退潮》 海盐县秦山小学
期刊
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一直在寻找新的突破口,怎样创造新的绘画环境,如何在现代教育理念下指导下,开发课堂的生命潜力,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实践?近年来,我们以新课标“自主探究教学方式”的课题研究为突破口,走出封闭、单一的课堂,创设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环境,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发展。  一、自由开放的课堂为师生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  在为从事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教师掌握人际
期刊
摘 要: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对美术情有独钟,他们即喜欢又能大胆的作画,在绘画中学生生动活泼,富有特色的个性体现得淋漓精致。而高年级的学生画画时却变得,胆小,依赖性强,绘画的热情逐渐消失,这就是儿童向少年过渡时期出现的心理断层,而以加强对外界事物的观察写生,提高绘画表现技巧,改变“模式概念化”的视觉描绘,增大头脑中客观表象的储存量,达到手、眼、的初步协调,向写实性绘画迅速过渡。通过写生教学引导学生观察生
期刊
摘 要:色彩感知属于视觉感知的一部分,除了色彩感知,视觉感知的对象还包括形体、结构、造型、空间等等,但是色彩感知在视觉感知里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色彩感知能力,是与基本功训练并重的一项根本任务。  关键词:美术教学 色彩感知  色彩知识属于美术基础知识的范畴,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世界的美大多表现在丰富的色彩视觉上,在美术教
期刊
陈子裕 男,9周岁,现就读于杭师大东城小学三年级。2012年10月进入杭州临池阁书画培训中心学习书画。经过几年的熏陶,已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013年12月,在浙江省第二届教育杯书写大赛中荣获三等奖(硬笔书法);  2014年3月,在第四届全国少儿书法、硬笔书法浙江赛区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2014年7月,在杭州城北体育中心隆重举行的首届书画艺术评优大会现场比赛中荣获书法特等奖(硬笔书法);
期刊
李大蒙 1989年出生,山东济宁人。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研究协会理事。曾多次参加各种书法篆刻比赛并获奖。  2011年05月 书法作品入展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第五届浙江青年书法选拔赛  2011年12月 荣获浙江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浙江省教育厅主办的“第三届浙江省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大学软笔组优秀奖  2012年05月 书法作品入展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第六届浙江青年书法选拔赛 
期刊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美术教育也是如此。  在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如何突破美术教育的传统模式,发掘美术这一特定艺术的学科优势,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美术教育责无旁贷。这是因为,美术教育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优势的学科之一,它运用线条、色彩、形象,放纵思帆,构想万物,
期刊
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水墨画教学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综合艺术素养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也为发展民族艺术,提高全民族的艺术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气韵生动是指作品和作品中刻画的形象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显得富有生命力。作为主客体融一的形象形式总的内在特质,能够表现出物我为一的生动的气韵,至今也是绘画和整个造型艺术的最
期刊
当前,随着美术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不可否认现在有部分中小学对美术教学工作还不够重视,还认为美术课是副课,特别是升学压力重的初中学校,没有把美术教育摆在学校教育中应有的位置,不把美术看作对学生必不可少的教育,甚至认为美育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从事美术教学工作十多年来,特别是当今新课改如火如荼的形势下,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现在的美术课,我们教师应该扮演
期刊
前言  这是一群在书学之路上跋涉的人,这是一群因为书写而赋予自己重任的人,这是一群在水墨交融中回归经典却又期待从书法的窄门走向宽广的人。  他们是“美术报·名家工作室”的第一面旗帜——陈振濂书法工作室的弟子;他们是全国各地为书法修习了十年、二十年,今又“打回原形”坐到一起从头学起的书家。  让书法不再是抄抄唐诗宋词,让书法不仅仅停留在临帖好古的回眸中。近名师,亲经典,是为了更好地拓展书法,让书法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