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家园的倾情守护者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h86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诗人马培松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诗歌创作,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已经有了极为出色的成就,至今已有三十余年的文学积淀和创作经验。其诗歌作品涵盖广泛,包罗万象,其作品多次在《星星》、《诗刊》、《诗歌月刊》、《诗潮》、《人民文学》、《诗选刊》、《诗林》、《芳草》、《诗生活》、《汉诗》、《中国艺术报》以及美国中文诗刊《新大陆》等重要刊物发表,并收录于《中国2012诗歌精选》、《中国星星诗刊五十年诗选》、《2004新诗代年度诗选》、《新世纪诗典》等多种选本。曾于2004年获人民文学“青春中国”诗歌奖,出版诗集《2011:发给自己的诗歌邮件》、《马培松诗选》等多部。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开始接触马培松的诗,并有持续的阅读跟踪。最近,我在调研四川本土诗人创作的时候,有机会比较系统地读到了他近些年的诗作,那极为熟悉的诗句,跃然纸上,让人倍感亲切。他的诗歌有理趣和情趣,还有对人类社会充满哲理的思考。诗人对表象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总能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寻找到诗意的情怀,短小的诗歌包含的是人生百态。这些作品随意自然,并没有一味地追求恢宏的叙述,没有高谈阔论,只是忠实于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思想,就如诗人所说“像自己一样写作。”或低吟浅唱或娓娓道来,从容而宁静。总能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细细品味,意味悠长。
  感悟生活 寻找真理
  马培松非常擅长点化看似平常的东西,哪怕是一个情节、一个场景、一个故事,即便是非常普通的事物,他都能够立刻领悟或者赋予它新的意义,点石成金,使它获得精神的价值。如他的诗作《正午》:“正午,我在大街上行走/我把自己狠狠地/踩在脚下/我对头顶的太阳说/我讨厌这个/人”。
  在《正午》这首小诗中,短短几行诗句,批判性地反映出人本性的丑陋与不堪。脚下的“自己”是“我”的影子,是人之本性,“自己”较之于我本身是阴暗的,是矮小的、是从属的,与人是一个矛盾体,在正午阳光的照耀与鞭笞下,其处境甚是狼狈,让站着的“我”非常不屑一顾,在此将“自己”(人类本性)阴暗、丑陋的一面拷问无遗。
  关于人性,古往今来都存在不少争议。儒家学派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主张德治(即人治),而法家学派认为,人之初,性本恶,主张法治。从当今社会治理体系来看,大多数国家主要采用法家的法治,辅以德治。直到李宗吾《厚黑学》横空出世,将人性的恶、阴暗一一揭露出来,他在这本书中阐述人的脸皮要厚而无形、心要黑而无色,这样才能成为“英雄豪杰”。在本诗中,“我”映射人类,而“自己”以及“这个人”则映射人性。我认为,此诗是诗人对人性阴暗的无情而无私地剖白,是对人性丑陋的无情批判,是对人性因子施行刮骨术,而刮骨之目的是为了疗伤,是为了彻底为人性去毒。诗人用意象说话,所以此诗的精妙不在看似平实的言语,而是渗透在珠玑文字的深刻含义之间,入木三分。
  叩问人生 感悟生命
  《成绵高速货车上的鸭子》是诗人马培松的一首关于命运叩问的作品。
  “一辆满载鸭子的货车/奔跑在成绵高速上/这些鸭子呀/它们还是第一次坐车/第一次出远门/它们都兴奋地伸长脖子/向公路两边张望”,诗人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鸭子比作了人,鸭子们第一次坐着车兴致勃勃地去往远方,对沿途的一切都充满了新奇,对未来充满了向往,此处诗人非常自然地渲染出一番热闹的景象,与最后鸭子悲惨的命运形成强烈反差,奠定了整首诗凄美、悲伤的基调,反衬出鸭子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无奈以及对刽子手的控诉。
  “奔驰的汽车并不在意/鸭子们的心情/两旁的绿化树急速地向后退去/险些撞在德阳的山体上/不知谁带头叫了一声/引来群鸭们一阵欢呼”,“奔驰”、“极速”、“撞”等词急迫地预示着鸭子最终命运的即将到来,然而与鸭子们还不知道自己的处境而体现出来“欢呼”的行为相呼应,更让人悲伤、惋惜万分。然而鸭子懵懂的欢呼却不能博得刽子手的同情,它们的感受更加不会被人在乎,汽车还是奔向鸭子们最终的“刑场”。
  “有一点/不知道鸭子们明不明白/——前方是成都/不是天堂”,诗歌以悲壮的气氛结尾,明示了鸭子们的归属不是“天堂”,而是“成都”(屠宰场),诗人一语道破鸭子们最终的命运,使得刚刚还欢愉的氛围立马转得悲凉起来。诗人对鸭子流露出同情,同情它们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更同情它们把前方的死路误以为是天堂。
  这首诗乍一看令人轻松愉悦,但是读到最后却发现凄凉无比,鸭子的命运跟这世间的某些人的命运又有何不同呢?就如前些年出现的三聚氰胺奶粉,让多少幼小的孩童丧失健康,甚至生命,这些幼小的生命又何尝不是“成绵高速貨车上的鸭子”呢?他们来到这个世上,才开始人生的旅程,怀着和鸭子们一样兴奋激动而又好奇的心情欣赏人生路上的风景时,然而毒奶粉流入市场,导致一些无辜孩子和鸭子一样悲剧的命运,生命旅程刚开始却不得不面对死亡的威胁,让一切美好都戛然而止。孩子们就像不能掌控自己命运的鸭子一样沦为利益的牺牲品,这既是对悲惨命运的无限同情,也是对刽子手的严正控诉。
  同样一首《一个人的死亡和一片树叶的飘落》,是诗人马培松对人生和生命的深沉思考。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一个人的死亡和一片树叶的飘落一样,生老病死是人生之规律,而落叶归根亦是自然之法则。在这首诗中,诗人将花盆、橡皮树、落叶拟人化,“我坐着,花盆站着/花盆里的橡皮树也站着”,此时的花盆、橡皮树和诗人一样具有了情感和动作,形象生动、俏皮可爱。“在写作的过程中,一抬头/我不经意地看见了,一枚叶片的凋落”,与《成绵高速货车上的鸭子》一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人笔锋一转,刚刚描述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顿时变得沉重起来,和坐着的诗人、站着的花盆及橡皮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啊!树叶凋落抑或是一个人的死去都是发生在不经意间的事情,每天都有树叶落下,而除了专门研究植物的专家学者又有谁去关注它,除了文人大概更不会有人关心它在落下的时候是否会感到疼痛、恐惧和悲哀。每天都有人死去,除了亲人朋友没人会在意,并为他的死感到伤心难过和不舍,甚至根本没人知道他的离去。虽然我们是人,我们是生灵之长,但是我们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沧海一粟,我们终究是逃不掉自然规律,我们只能和世间万物一样向死而生,这是诗人对人生的叩问。“而此时,我的一个句子却停止了流动”,此句过渡自然,与树叶凋落形成对照,诗人总是擅长在寻常事物中发现诗意,并且感悟出生命的真谛。   “屋子里的空气显然发生着变化/由绵软而僵硬”,空气的变化也是不知不觉地发生的,此时的空气烘托出死亡逼近的凝重和沉寂。“但是窗外,这一切/都跟窗外的事无关/花照样开着/草照样长着”,普通的树叶,它的存在与消亡对于世界的发展都无足轻重,它的落下不会对世界造成任何影响,人也一样,我们就如同树叶一样普通、一样渺小,即使我们离去,社会照样发展,还会有许许多多、千千万万个像我们一样的人存在着,为社会的发展努力着,这是社会发展之规律和秩序,所以不必惧怕死亡,这是不可逃避的法则,诗人的豁达借由落叶来传递,面对生死,我们无需纠结,不必放不下、想不开,这样的生命才能辽阔高远,日子才能在一千米以外的涪江河床上,“静静地,不舍昼夜的流淌着”。
  冷静节制 处之泰然
  《影子》是诗人马培松的内心独白,是诗人与自己的潜对话。
  “在狐独的时候/月亮是我的影子/在思念的时候/星星是我的影子/在寂寞的时候/蟋蟀的叫声是我的影子/我回到暗夜中/我便成了我的影子”。这里的月亮、星星、蟋蟀的叫声都是寄托诗人情感的意象。
  月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已经是寄托相思的专用象征,好比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又好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抑或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狐独的时候/月亮是我的影子”,夜深人静,一轮孤月悬挂在空中,这样的景象总是给人孤独、寂寞之感,所以月亮本就是孤独的象征,诗人把月亮比作自己的影子,使得孤独之感油然而生。
  千百年来,文人墨客都爱用星星来寄托自己的相思,例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寄托着牛郎织女的相思;又如“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寄托着嫦娥的相思;还如“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寄托着翰林学士刘著的相思。意象是诗人主观世界与客观外在相凝聚的形象表现,也是“意”和“象”的结合体,是外物的心灵化,也是心灵的外物化。“在思念的时候/星星是我的影子”,在这里诗人以星星为意象,向读者呈现自己安放在诗歌里的心灵世界,让自己的思念随星星寄托到远方。
  用蟋蟀的叫声来形容诗人的寂寞就更加绝妙了,中国人自古就有悲秋的传统,蟋蟀的叫声让秋天显得更加萧条、更加孤寂。自古以来,蟋蟀都是中华民族多愁善感的象征,渗透到了我们集体无意识之中,让人一听到蟋蟀声就倍感悲凉。“在寂寞的时候/蟋蟀的叫声是我的影子”,此处诗人采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听觉化的形象“蟋蟀的叫声”转化为视觉形象,“影子”顿时让寂寞变得形象可观,诗人将“声”与“形”相联系,寂寞之感更加强烈。
  诗歌的结尾,“我回到黑暗中/我便成了我的影子”,将诗人的孤寂推到了极致,比形单影只来得更为激烈、震撼。但是诗人却始终以一种平静和客观的方式来展现自己内心深沉极致的感受,平静的语言外壳与诗人内心的风暴形成了强烈反差,给读者以极大的冲击,这也是诗人重要的写作风格,用平实的诗句,有感而发,阐述人生之深刻哲理,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以小见大 言近旨远
  “电梯上行/行至第七层/便到外科/人们蜂拥而下/寻找专家/却怎么也问不上号/忽然一惊呼/错错错/我们都是内伤呀”《内伤》。诗人用口头语言的方式讲述了日常生活中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就像人们平常聊天偶然聊到这个话题一样自然,或许很多人就把它当作故事一听而过,并且有可能下次自己也会做着跟故事里的人一样的事情。然而,诗人却有一双智者的眼睛,用它来窥探看似平静的生活里潜伏的某些侵蚀人们思想的病变,诗人就像是一个医者,在为社会把脉。诗人坚持认为“诗是诗人对世界的一种态度”,从这首看似寻常的作品里,我们已然看到了诗人对这个世界、对这个社会的态度。
  此诗短小精悍、明快有力且富有幽默感,言简意赅却又言近旨远,极有张力地反观现实生活。诗人的言外之意在于,当今社会人们思想浮躁,很多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盲目地跟风,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没有找准自己的目标,诗里面的盲从者是大部分人,惊呼者象征着充满智慧的人。就如其中讲述的人们一样,明明是内伤,可是盲目跟从别人去找外伤的专家,岂不哀哉!
  自然倾心 温情脉脉
  马培松的诗歌不仅仅有对自我的深刻剖析,也有对社会的深沉思考,还有对自然的深情抒写。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只是他的写景诗并不是给人以大气磅礴之感,而是轻轻的、淡淡的,以一个游人的视角静静地欣赏。如果把他的风景诗比作一幅画,那这幅画既不是水墨画也不是油画,倒像是素描,简单而又真实的反映自然之美,自然风光的秀丽在他地笔下给人以温柔舒适的感觉,这就是诗人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更是诗人一贯冷静泰然的写作性格。
  “鸟们飞去了/云也飞去了/敬亭山一眨眼/李白也飞去了/什么孤独什么寂寞/什么惆怅什么意绪/全都烟消云散了/迎面一阵押韵的山风/那是先生的诗句/在曲曲折折的山径/被游人/一遍一遍的念诵”(《在敬亭山巧遇李白》)。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亲近自然、忘却烦忧的惬意,也能感受到他对诗仙李白深深的敬意。鸟、云、敬亭山的简单组合就已经是一番赏心悦目的美景了,诗人没有过多地点缀,没有刻意地描摹,只是非常简单直接地告诉我们最真实最自然的美,这里的诗人不仅仅是诗人,更是一个游人。接下来诗人说他的孤独寂寞在这美景里都烟消云散了,这是诗人最直接的感受和表述。“押韵的山风”充满了诗意,敬亭山这样的既有外在美更有文化内涵的名胜怎能不令人神往,不令人浮想联翩呢?把山风比作诗句,又把山风吹游人比作游人读诗句甚是绝妙,自然給了诗人灵感,而诗人让自然变得有灵性,此刻的诗人已于自然融为一体。此诗读来会让读者看到诗里有画,那是对敬亭山的描绘,还会看到画里有诗,那是诗人流露的对自然的热爱,而后又会发现诗里还有诗,那是游人在念诵李白的诗句。
  马培松热爱大自然,对自然的抒写信手拈来,他更爱故乡,对故乡的描绘从容且深情。当记忆的风帆驶入往昔的岁月,诗人仿佛听到自己曾经在某个夏天坐在玉米地里的欢声笑语。
  “一株玉米/从时间的芽孢上/生出巨大的叶片/其痒无比/一种叫故乡的虫子/乘虚而入/叮咬你的记忆和肠胃/整个夏天/我们坐在玉米树下/犹如一群思乡的鸽子/兄弟,再来一碗玉米酒”(《玉米》)。这首诗描绘的是乡村夏日的美丽图景,透着热烈和淳朴。诗人将对故乡浓浓的思念化作虫子叮咬着游子记忆的根,化作一碗醉人的醇酒。回忆故乡,追忆似水流年的滋味儿不就跟饮着这碗玉米酒的滋味儿是一样的吗?然而诗人找寻的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故乡,更是他心灵上的归属。如今社会交通发达,对于诗人来说回一趟家乡并不是难事,可是真正心灵和精神意义上的“故乡”许多人却再也回不去了。现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充满机遇与竞争的社会注定很多人是回不去“故乡”的,很多人迫于生活的压力,背井离乡讨生活。我们安土重迁,传统内敛。所以城市和现代文明这种“外来物”让我们即使在住处上、在工作上适应了它,但是我们千百年的传统思想还很难与之协调,我们在城市文明的发展中来去匆匆,满足了生计,安放了理想,可是我们心灵的故乡再难寻,已经忘了来时的路。诗人怀念地理位置上的故乡更怀念精神的归属地,这首诗也是诗人为了坚守精神的根据地而铸就的坚固堡垒。
  马培松曾经说“像上帝一样思考,像市民一样生活。我要加上一句,像自己一样写作”。我们在他的诗歌里看见了他对写作的态度和对世界的态度,他确实是这样去践行的,他有着开阔的视野和心境,力求世界与自我的同一,将对世界对生活的诗意思考深情表达出来,思索生命,关照心灵。马培松的诗让我们的心灵在这个喧嚣的时代得到抚慰、疗治和庇佑,这样的精神家园的守望者值得尊敬。
其他文献
在比喻中获得安全感  “真正的船是造船者。”  “当一个人的心灵和品格熟睡,才会看清他的服饰。”  “爱情是兴致勃勃的外来客,是外来的自我。”  这些耳目一新的句子,是美国思想家、作家爱默生的名言与教导。  “名言与教导”都很乏味,好为人师、居高临下、咄咄逼人。但这三个句子打动了我,因为拥有诗的品质——意外,简劲,准确。  好的思想家应该有诗人的品质,比如孔子,谈论光阴的时候以河流作为比喻:“逝者
期刊
数年来,山鸿专注落叶这一抒写意象,写了一系列诗,先后在有限的平台发布后,如石击水,涟漪不断。他的诗被称为“落叶诗”,作者被称作“落叶诗人”。下面就从诗的美学力量、精神涵养及其必然性论述其价值。  一  诗歌的美学性是诗歌的艺术性,它主要体现在作者、文本、读者的关系上,是创作灵感、语言呈现、阅读觉知形成的感应和生机。只有作者与书写对象相互唤醒,才能创作出美的意象和意境,只有美的意象和意境,才能唤醒阅
期刊
作为中国当代诗歌的组成部分,宁夏诗歌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以下,笔者从人物叙事、历史陈述、乡村书写三个方面浅析宁夏诗歌的地域性。  人物叙事  在人物叙事上,宁夏诗歌对于当地民歌的汲取与借鉴十分突出,此种风格的诗歌以朱红兵的《沙原牧歌》和王世兴的《莲花滩》为代表,其特点是诗句末端押韵,语言直白易懂,采用西部民间的日常语言,凸显宁夏地域风貌和人的社会生活。  朱红兵的《沙原牧歌》创作于50年代末,吸收
期刊
宁静之心  读李少君的诗始于论坛时代,记得有一次跑进他的博客,还曾大谈了一通浙东山水诗人大小谢。当时我发现,在对世界的统摄能力上,小谢胜于大谢,谢朓的语境具有史事与世事整合的景观,心灵的涵盖力不仅在自然和人生直接经验的维度上,还在另一维度,即吸纳社会生活之后的时空之思,这就给了我启迪。  《尼洋河畔》显示出李少君诗歌的一个创作特色,在事物之中,又在智慧之内。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生活场景的
期刊
广西诗坛的“独行侠”  广西诗坛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以“扬子鳄”“自行车”和“漆诗歌沙龙”为代表的民间诗群,“相思湖诗群”“南楼丹霞”等高校诗群纷纷亮相诗坛,他们或是强调诗的本土性,或是以给生活“上漆”的态度,拒绝浪漫抒情与粉饰生活,或是以高校为阵地,聚集广西诗歌的新生力量,探索新的诗语……盘妙彬在此背景下进行创作,但却始终游离于诗歌群体之外,他因极具个性的创作风格而被称为广西诗坛的“独行侠”
期刊
1  在川渝两地的诗人中,蒋雪峰其实是一个充满幽默感的机智的青年。他滔滔不绝的口水常常通过那部酒醉后被他摔来摔去的小灵通猛烈地灌向全国各地——很多倾听的耳朵灾情严重;很多写诗的夜半鬼哭狼嚎。而蒋雪峰的玩笑总是从自己开始,那些促狭的话语和酒醉后的豪情,带给兄弟们的除了欢乐还有悲凉:首先,江油并非天涯,它亲切而温暖;然后,江油堵满了伟大的寂寞,因为它无法承担诗人蒋雪峰的巨大孤独。  我所能够勾画的场面
期刊
读张慧谋的诗,如看天地间翱翔的鸥鹭,鸣声在耳,翔影在前,上下蹁跹灵动,穿插,衔接,弧线,祥光,由灰白而渐白,而终于与白云融为一体……多么神奇、神秘。欣赏鸥鹭的目光被牵引着,由近而至远,飘逸,杳渺,悠然神往,内心却留下了鸥鹭飞过的划痕……那是一片白,永远定格在天地间,那是一种玄妙的感悟,打开生命境域的层级维度。  读张慧谋的诗歌的时候,眼前便会闪现他的身影:清癯,儒雅,温和,满身的书卷气息,却又平和
期刊
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这也是一个自我迷失的时代。作为独立的个体生活在群体的丛林里,以此确立和建构着自己的身份信息,并被这些身份符号赋予生存的意义,是突围抑或缴械,终究难逃身份塑造的“外壳”。每一种身份宛如一张张名片,携带着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折射出个体在时代滚滚向前的潮流中的生存处境。读完本期“新现实·星现实”栏目的诗作,我们可以窥见这些作品呈现出的个体身份焦虑与生存困境。  个体身份的建构
期刊
诗歌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和姿态介入现实,诗人如何在个人与社会的维度上建立诗歌伦理关怀,把对自己的关怀扩大至对社会的关怀,勇敢地承担起诗人的使命,这是我们现在乃至未来都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值得欣慰的是,当下很多诗人正在逐步复归写作伦理,将关注目光深沉地投向那些被很多人遗忘和漠视的社会角落,重新翻检出被遮蔽的生活真实与生存真相,用同情、理解和关爱去修复曾经一度紧张的诗与现实的关系。  “她的灰尘飘过她
期刊
1  在这“人生的中途”,我常常感到無话可说,有时则是厌倦于说。有多少东西是没有被说过的?面对没被说过的,是否应该沉默?如果不是,又该如何说?翻译于我,常常等于用别人的语言,说点自己的话;或者,用自己的语言,说点别人说过的话。但是,这依然不乏困难。  以赛亚·伯林在《浪漫主义的根源》一书里,引用18世纪初一位名为迪博的神父的话说:“凡能被一种语言优雅地表达的感受和思考亦能被其他任何一种语言优雅地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