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阴阳师-晴雅集》的“中国风”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ue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01年由日本能乐大师野村万斋和英俊小生伊藤英明出演了电影《阴阳师》(一、二集),由潼田洋二郎监督,成为了经典之作。而阴阳师历史上则来源于中国的文化。阴阳师是起源于中国的阴阳家,懂得观星宿、相人面,测方位,知灾异、寻风水、施行祭祀的一种修士。唐朝时期日本大规模向中国派遣唐使学习中原文化,阴阳师开始在日本流行。在蒙昧时期,阴阳师是整个国家的精神支柱。而日本的阴阳之学来自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代表了一分为二、事事皆两面、此消彼长、互相牵制的概念。日本作家梦枕貘创作的《阴阳师》改编成了电影和电视剧,安倍晴明和源博雅也从历史的卷轴里走入了荧幕里。在我国近现代电影中,阴阳师第一次以中国风的元素出现在荧幕上,也 就是郭敬明 导演、赵又廷和邓伦出演的《晴雅集》。
  关键词:     故事     情感      审美     诗意     中国风
  怎样讲好阴阳师的中国故事?片中加入了很多中国的元素。因为文化的本源在中国,原作在日本,又有先前的日籍电影版,因此,要讲好该故事,需要糅合诸多元素。
  《晴雅集》讲的是 一个关于守护的故事。晴明在寻找该守护的人。鹤守月为了永远守护公主,完成忠行交给的任务,千方百计让祸蛇降世。式神们则守护着阴阳师晴明。因为守护,一方要 让祸蛇觉醒,一方要合力斩蛇,形成了尖锐的冲突与悬念。守护是个世界性的话题,也更加符合具有家国情怀的中国人民的情感特征。国家需要守护,手足需要守护 , 爱人需要守护 , 信仰需要守护 ,名字需要守护 ……这是个很中国化的主题描写, 守护就是爱的集中体现 。故事虽然简单,但主题非常鲜明,并且层层递进的讲故事。不光是情节的递进,主要还是情感的递进。故事是有悬念的。悬念由祸蛇虚影攻击、鹤守月与忠行的酷似、洪若法师之死、发妖杀人、妖物入侵公主、阿泷刺杀女皇、查找凶手等事件组成,  在悬念中,展现了除妖的环节,体现出奇幻片的特点。 全片因守护而形成人物阵营,鹤守月 要完成忠行的命令即永远守护公主,因此释放祸蛇,晴明博雅则要斩蛇祭天,在接触悬念之后,晴明体会到了守护咒的意义,守护了博雅,成长为真正的阴阳师。
  人物的描写也重新设计了。主人公晴明定为狐妖之子,以妖物做式神。另一个主人公博雅定为痛恨狐妖的武士,其母亲被狐妖杀害。一个对人戒备,一个对妖杀无赦。博雅正直坦荡,精通音律,晴明幽默飘逸,拥有智慧,这样两个格格不入的人却相遇、相识、相知、相惜、相守。而另一面,芳月公主、忠行、鹤守月三者的情感纠葛也埋下了伏笔。吃了人鱼肉的公主就是女皇,是封印祸蛇的容器,也是不老之身。鹤守月为了守护公主,放出祸蛇。忠行做出了式神,把二十岁之前对公主的感情投注到式神的 意识中,命令他 永远守护公主。这个爱情故事在情感上是美好的,纯真的。只是一次祸蛇冲动下,忠行为了救晴明,将守护咒给了晴明,导致自己的重伤,最终 死亡。鹤守月 在忠行死后面临死亡,为了守护公主,他吞下祸蛇,要离开天都。所 有的悬念在这里解开,片中有四分之一的内容 展现晴明 斩蛇的过程。博雅以血肉召唤朱雀神,做了晴明的式神,开启结界,公主自刎帮助了博雅,晴明斩蛇成功。在最后一役中,晴明使出了守护咒,保护了博雅。
  式神的描写也很生动。花蜜,众男式神,众女式神,杀生石、金灵子、狂画诗、雪天狗、朱雀等形态各异,身怀绝技,有情有义,守护阴阳师,很感人,也符合奇幻片的特点。以朱雀为例。彩色的翅膀,飘逸的长发,额间和腰间的图腾,很有神界的古风。
  服装上很考究,既体现出了年代感,又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公主的妆容都体现着唐风。天都的夜景体现出大唐的繁华。博雅的黑色紧身衣袍体现出俊朗。晴明的寬衣大袖体现出飘逸潇洒的风格。
  意境上,音乐的作用很大。配器有二胡、琵琶、笛子、钢琴等,也有合唱,音乐也有情感的基调。例如争夺琵琶的音乐很有动感,也很俏皮,与动作的节奏很搭。前奏旋律大气动听;晴明在船上到达港湾时的音乐是二胡独奏,很委婉和谐,与夜景的繁华和安逸很贴近。博雅的特点是精通音律,开场的笛声很好听,有日式元素在其中,但结尾的曲子《痴情冢》则是中国曲风,旋律伊扬,很好听。扣住了“痴情“二字,简单的旋律将情的委婉尽显出来。
  审美上,音乐的审美,画面的审美,情感的审美,动作的审美等都很值得研究。情感之美是有层次的。有知己之情的美感,有爱情的美感,有忠诚的美感,有牺牲的美感。其中,爱情的美感拍摄的与众不同。爱情没有风花雪月, 耳鬓厮磨,描写爱情的是记住你的名字与守护。这种对爱情的写法是高级的,是升华的。牺牲的美感体现在金灵子、狂画师、朱雀神为守护晴明而死去的情节上。动作的审美上,例如朱雀神博雅与鹤守月的打斗,尽显力量之美。
  在节奏的 把控上,电影张弛有度,悬念迭起,情感铺陈的也很饱满。与日本版的阴阳师相比较,郭敬明导演这版重点不在展现妖的种种和阴阳师的法术,主要还是讲守护的故事。守护之美即 忠诚之美, 是中国风的,也是世界的主题。博雅自愿做晴明的式神,以血肉之躯召唤朱雀神,并为晴明挡住祸蛇的毒箭而魂灭;晴明为守护博雅的肉身,终于练成守护咒,保护住了博雅。这一场戏写的很动人。这部电影的一个亮点就是式神。通篇出现了多种式神,但意义却很统一, 即为守护的主题而写。从杀生石以妖做晴明的式神写起,到鹤守月唤醒祸蛇,到博雅唤醒朱雀神做晴明的式神,都为“守护”而写。对爱情的描写是通过“记住芳月这个名字“来实现的。写的是 相守的情。祸蛇觉醒是为了永远守护芳月,式神鹤守月为了完成这个使命,便千方百计的唤醒了祸蛇。公主在看到忠行的死后,被爱感动了,她清醒了,也不再执着,要和忠行一起死,于是自刎,导致了鹤守月的失败,鹤守月的最后一击是杀博雅的肉身,激发出晴明的觉悟,即阴阳师的真谛,守护,留下名字。从而,晴明成为了真正的阴阳师。博雅成为了他的式神。忠行的苦心达成了心愿。而鹤守月对芳月的守护是不顾一切的,也是遵照阴阳师忠行的命令,所以,反派的情感也是纯真的。这个电影没有真正的反面人物,一切都为了”守护“二字展开的。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结合AntConc和LancsBox,选取49部20世纪美国文学经典著作,共6417579个词作为参照语料库,与莫里森的《宠儿》进行比较,生成主题词表和共现语义网络图表,进行数字人文分析。发现“树”作为小说中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对《宠儿》的主题建构有着重要作用,人与树之间存在同构关系。《宠儿》中的黑人就像一棵棵树,树是他们的伙伴物种,见证着奴隶制的罪恶,同时树也安慰、治愈着黑人,呼唤着他们
期刊
摘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之一;是以妇女为中心的批评,其研究对象包括妇女形象、女性创作和女性阅读等。伊莱恩·肖瓦尔特是美国著名的女性主义批评家、美国女权主义批评的创始人之一。她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对英美女性文学批评有着重大的影响,对美国女性文学史的建立,女性解放运动的方向等都提供了可行的方法。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伊莱恩·肖瓦尔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相关研究进行探讨。  关键词:女性主
期刊
摘要:随着电影产业日渐崛起,作为宣传“急先锋”的电影海报在设计风格也开始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也体现在电影海报的设计之中。特别是在引入国外优秀电影时,本土的海报设计师都会在其原有基础上进行一些二次创作,巧妙地融入本民族文化元素,以求达到更好地宣传效果。本文主要以中韩两国对于引进电影海报的本土化创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探究两国在电影海报本土化设计上
期刊
摘要:苏童的短篇小说《霍乱》是当代文学中一个优秀的瘟疫书写文本,与其他小说中的瘟疫书写不同,值得单独研究。内容上,它故事新颖,借由瘟疫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形象,揭示了关于人的社会问题,蕴含丰富的主题;形式上,它风格幽默,叙事客观冷静,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关键词:苏童;《霍乱》;瘟疫书写  古今中外有许多小说都直接或间接地对瘟疫(即短期内大规模流行的传染病)进行过文学书写。一般我们只注意到其中影响力最
期刊
摘要:随着积极响应新课改中“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的要求,应用于写作教学的课程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其中影视资源以契合语文写作教学中的文学性、创新性和综合性的优势在众多资源中脱颖而出,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并将影视资源多处运用到教学中。而最近如火如荼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就对写作教学具有很好的范例作用和启示价值。  关键词:影视资源 写作教学 《觉醒年代》  鲁迅先生曾言“用活
期刊
摘要:本文选取四十年代具有代表性的“鲁迅作品现实主义精神的‘重写’现象”作为切入口,审视解放区文学的“重写”范畴与改写区间,回溯其隐藏的等级秩序暗流,从这条路径进入的目的有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据此来尝试对解放区复杂的文学现场进行抽丝剥茧,观察鲁迅现实主义精神衍生的流变状态,来勘察其中潜藏的阶级秩序和标本意义,另一方面对学界阐释“改写鲁迅”等延安文学现象的原有框架和理论视野进行质疑,最后本文试图在此基
期刊
虽然已经很久不回家乡了,但是有时候梦里还会梦到,梦到那条窄窄的巷子,梦到夏天时一群人坐到路边扇着扇子乘凉,梦到爷爷奶奶在我们放学回家后忙碌的身影……这里的一切一切就像有魔力一样,永远记忆深刻地存在脑海里,滋养着我的心灵。最美是故乡,难忘的景色、难忘的人、难忘的事。  与城市的钢筋水泥相比,家乡是随处可见的绿树,一望无垠的耕地,蜿蜒的小路……小时候就爱徜徉其中,撒欢似的跑着,感受着风的温度,呼吸着青
期刊
摘要:朱生豪除了最为人所熟知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家的身份外,他其实也是一个作家,并且著作颇多,大致包括诗歌、散文、随笔等几大部分。并且,他之所以能够成功翻译莎士比亚的作品,这与他深厚的国学根基也是分不开的。而他自幼身世凄惨,又身处战乱年间,32岁时便因病去世。 所以本文试图在基于较为新颖的文学史料下,用创伤理论把朱生豪各时期的创作串联起来,再细读文本加以分析和深化研究。  关键词:朱生豪;文学创作;
期刊
摘要:雨果是颇受王安忆推崇的作家,从《长恨歌》到《巴黎圣母院》,可见很多创作上的相似之处。一方面,本文将从建筑书写的角度分析两部作品中的建筑书写之于人物塑造、情节发展及历史与文化建构的意义,从对建筑的解读中探寻表现手法和创作思想;另一方面,两部作品都具有浪漫主义情怀和人道主义思想,抒发自我的情感,表达对生命的关怀。  关键词:《长恨歌》;《巴黎圣母院》;建筑;浪漫主义;人道主义  王安忆的小说创作
期刊
摘要:“当个人和群体觉得他们经历了可怕的事件,在群体意识上留下难以抹灭的痕迹,成为永久的记忆,根本且无可逆转地改变了他们的未来,文化创伤就发生了。”①但文化创伤的重点不仅限于造成创伤的事件本身,而在于将创伤意义进行社会文化的建构,扩大其影响力,从而实现集体认同。本文以电影《金陵十三钗》为例,浅析文化创伤的建构目的和意义,并对文化创伤的建构过程及建构成效进行思考。  关键词:文化创伤 《金陵十三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