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人性的复杂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mao8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报纸副刊编辑,节日要向作家名人约稿。今年母亲节前夕,我便向肖复兴先生约母亲节稿件。约稿邮件发出几天后,肖先生给我发来他的母亲节专稿。文章写得很棒,讲了一个母亲为孩子付出了青春,鲜明地烘托出母爱主题。但我权衡再三,给退稿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的另一篇在我报《今晚报》副刊发表过的文章《紫桑葚,白桑葚》。此文塑造这样一个反面人物小秋:“文革”之前,小秋姑娘和父母租住大院小仓房。小秋幼师毕业,被分配到幼儿园。她跟一个拖油瓶的离异男人,火速恋爱结婚——且未婚先孕。两年后,小秋又离婚,带着自己的孩子回到小仓房。因嫌房小,她趁“文革”的乱劲儿,将小仓房旁的两棵桑葚树砍了,往外扩房。不久,她又跟幼儿园的司机结婚。婚后,夫妇二人将房东老太赶出正房,鸠占鹊巢。“文革”结束,社会秩序恢复,房东老太又回到正房。小秋又跟第二任丈夫离婚了。小秋一家又搬回小仓房,住得臊眉嗒眼的。
  肖先生帮忙写的母亲节稿件,主人公也是小秋,故事背景及情节跟上文差不多,但主要内容却是给小秋“洗白”的。文中提到小秋跟第一任丈夫离婚的原因:他们的孩子有自闭症,丈夫容不下这个孩子,只对自己的孩子好。后来,她砍桑树扩建小仓房,也是为多点空间跟孩子相处,陪伴孩子。小秋二次离婚,亦因男人对孩子不好。由此,她怕结婚了,怕孩子适应不了一个新家庭,再受刺激。所以,从三十多岁带着孩子一直到七老八十,小秋都没再婚。在这篇文章中,小秋成了一个为孩子舍弃自己幸福的伟大母亲。
  两篇文章的主人公都是同一个人小秋。但两篇文章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却有云泥之别。一个是在动荡年代损人利己、未婚先孕的反面形象;一个是光辉的母亲形象——为了有自闭症的孩子,不惜与男人离婚,几十年如一日,一直陪伴孩子,把孩子的病治好,让孩子成人成材,牺牲自己的青春与幸福。可以说,这篇母亲节的稿件,激荡着浓浓的母爱,散发出满满的正能量。
  我看到这篇文章后,第一感觉是:有了此前被抹黑的小秋,忽然又来了个光辉形象,读者能接受吗?毫无疑问,如果人们顺藤摸瓜,发现在母爱主题下金光闪闪的人物形象,原来有那么阴暗的过往,会感觉自己的情感被欺骗了。
  同样一个主人公,前后人物形象却判若两人。这样的人,似乎只合出现在小说及影视作品中;在现實中出现时,是让人难以亲近和接受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大都会从自己情感脾性出发,接交同类,远离异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族群的人在一起时,会有一种稳定和愉悦感;因其生活习惯、世界观及价值观大体一致,所以就会抱团取暖、有所共鸣。
  此中最小的“族群”,即是组成社会的最基本单位——家庭。家庭和睦、家和万事兴,是国人几千年所认同和追求的价值旨归。因为家庭关系中,除了夫妻双方的爱情关系,其他家庭成员都是以血缘为纽带的亲情关系——这种关系是先天的,所以耳鬓厮磨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爱,往往是无条件的。尤其是子女对父母的爱,在古时甚至有“为亲者讳”的说法。父母对于自己的丑事,也很少向儿女提及。总之:父母的形象,必须光鲜亮丽,以让子孙后代顶礼膜拜。这种观念,传到今天,已成为烙印般的思维定式:父母的形象在儿女心中永远是伟大光鲜的——哪怕没有什么壮举,人品上也不能有半点瑕疵。
  然而,我们的父母首先是一个人。是人,就会彰显出复杂的人性。人性的阴暗与光辉,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如影随形,乃是共生,难以割裂。
  由此,我想到,我们平常所感受到的父母的形象,其实是不真实的,是过滤了人性中的灰暗与不堪的。以此类推,就会发现:我们看到的许多人与事,其实是被遮蔽的,是在潜意识中不自觉地将完整的人性割裂开来的。这种遮蔽与割裂,让我们既认不清这个世界,也看不清自己的模样。
  我们在看待一个人时,往往从其社会角色去看——这个人在单位是不是一个好员工,在家里是不是一个好父亲好儿子等等。还有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些现象,比如广场舞,以及最近出现的暴走团。一说起来,许多人会现出鄙夷的神色。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提法:那些跳舞的、暴走的一个个具体的人,是谁?他们是我们的父母,是孩子的爷爷奶奶。这样一来,立马就会有人说:老人多锻炼锻炼,身体好;身体好了,让我们少操心,相当于给我们年轻人减负担。
  你看,是不是马上换了一副嘴脸,换了一个标准和参照体系?这是为什么呢?细细想来,可能就是如上所说的:还没认清人性,没有认清自己与他人本来的模样,就盲目追逐文明。这样的文明,注定是虚无缥缈的。它只能针对某些现象时,作为一个抽象名词存在;而难以落实到现实生活中——一落实到个体身上,我们马上就将道德标准换成情感标准。而我们的情感所控范围内,所认知的人性,大都是积极向上的。我们的内心深处,不允许人性复杂。
  但人性本来就是复杂的,只有你看到其幽暗,并且去直面和了解它,然后才能有所改观,才可能向亮光处前行。
  所以,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既不去抹黑谁,也不刻意去洗白什么,认清黑白无常后,努力向着亮处靠近。还原到关于小秋的那两篇文章之中,就是将其糅合成一篇:母爱不会因为你作的恶而少一分光,你的业障也不会因为母爱而消掉。是鬼入坟,是神入庙。那样,才更有感染力。因为,人性本就是复杂的。表现出复杂的人性,才能写出真实的人生。真实,不容回避;真实,就是力量。
  孤山夜雨荐自《中华读书报》2017年8月23日
其他文献
中国古代通常使用青铜镜,显然,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但是,随着镜子的出现,一个与其有关的哲学命题,也就应运而生了。那就是镜子的两个功能,涉及用其照人、用以自照的话题。  穿开裆裤的年纪,我不理解镜子的真正含义,经常用一片小小的玻璃镜子照人。当我把镜子中反射出来的太阳光,向对方的眼睛照过去的时候,对方便难以看清任何东西了。当时,那于我来说是件非常开心的事儿。每逢此时,我便得意地笑个不停。  儿时,我
期刊
有一种矛盾现象,挺费解。一方面,谁都对孩子宅家啃老啧有烦言,成天盼他找份工作,快快自立才好。另一方面,却又够挑剔,“啥格扫马路摆菜摊,啥格工地浪厢肩挑背扛,现在勿要讲阿拉,就农民工也不会让孩子干!”于是乎,就怪怪的,好些人没事干,好些事没人干。  我给这起了新名号,叫“功能性失业”。岗位真搁在那儿,奈何“功能”不配胃口,人家瞧不上眼。职业选择,何处无之,但咱们这确乎嫌苛。有朋自加拿大来,聊及彼邦谋
期刊
前不久和几个四五年级的小学生聊写作。老师让他们暑假写写童年趣事,虽然我不喜欢这种常规命题作文,还是想帮孩子们出出主意,或许能写出一点新意。  写写小时候你们“偷”过的快乐吧!“偷快乐?”孩子们不解。没错,从小到大,爸爸妈妈一定给你们立了很多规矩,不许干这个,不许干那个,也许这些规矩都是对的,但每个孩子天性中都有调皮的一面,一定會寻找机会突破这些规矩。你们也许会瞒着父母偷吃零食,偷看电视,偷偷玩游戏
期刊
《十力语要》卷四中,有这样一段话,记录了从来不读小说的熊十力读《儒林外史》的一则逸闻。他说:“吾平生不读小说,六年赴沪,舟中无聊,友人以《儒林外史》进。吾读之汗下,觉彼书之穷神尽态,如将一切人及吾身之千丑百怪,一一绘出,令吾藏身无地矣。”  熊十力头一次读小说,竟然将自己设身处地在小说之中,《儒林外史》中种种读书人的千丑百怪,成了他自己的一面镜子,照得他汗颜而藏身无地。这是只有熊十力这样的哲人与一
期刊
清朝统治者,在还未入关时,主要以畜牧、游猎为生。所以,他们当时极其重视骑射,对于骑射的根本——马匹,更是挑选严格。然而,良马大多是烈马。所以,对于难以驯服的烈马,他们尤为偏爱。他们的首领努尔哈赤、皇太极等人亦是如此。其胯下的良马大都是自己驯服的烈马。  入关建立清朝后,依然视骑射尚武为“满洲根本”“先正遗风”,甚至在紫禁城中立起了“下马即亡碑”,时刻向后代传递着“如果丧失了马上的技艺,就离灭亡不远
期刊
任何艺术在大自然宽广博大的胸襟中,都得到了萌发和孕育。以古老的《诗经》为例,它的开篇之作,就是抒写自然与人间爱情的情景融合之作:“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其中,前两句是描写自然景色的,然后,由景而进入人间“情爱世界”。如果没有前两句自然情景的烘托,只剩下后两句情爱表白,其诗就被抽去了意境的完美。世界上古老的艺术,如非洲的石雕,包括我国发现的远古时期的岩壁画,大都是以夸张了的鸟兽形
期刊
古人说学问以济世,本意很清楚,是要读书人“多闻阚疑”,掌握可靠的知識,学到“慎思明辨”的本领,大焉者做好经国济世的事业,小焉者做事有效率、不出差错。  可惜后世科举取士的副作用,使一些读书人的学问只有考试的功用,完全不管世间现实。流风所及,即使在今天,还有人把学问当成不切实际的书本知识,和“做事”的实际能力对立起来。有些青年学生,甚至以为学问归学问,是考试得文凭的必要条件,做事则从实际经验得来,与
期刊
读过几篇关于张国荣、崔永元等名人患抑郁症的文章。这些文章让我对自己最近的失眠疑神疑鬼,因为文中有个观点:抑郁症不分高低贵贱,一样会发生在普通人身上。  由于失眠,想起日本那位离浮躁最远的作家夏目漱石,他在《我是猫》中有句关于失眠的话让我吃惊:“现在不得神经衰弱的人,大多数是有钱的鲁钝之徒和没教养的无良心之辈。”听这话,竟有瞬间的窃喜,自己离那“鲁钝”和“无良心”似乎隔了一个银河系的距离。  当初夏
期刊
山阴道上游人如织,络绎不绝。在同一条石板小道上,那上山的和下山的擦肩而过。上山的人兴致勃勃,汗流浃背,满怀着希望问那下山的:“山上好玩吗?”  下山的人疲惫不堪地摇摇头:“一个破庙,几尊菩萨,到处都是差不多的。我劝你不必上去。”  上山的人不以为然:“噢,是吗,上去看看再说。”上山的人挥舞着竹杖,擦拭着汗水,继续攀登上去。  過了若干时日,那位上去看看的人看过了,下来了,又碰上一些兴致勃勃向上爬的
期刊
当了几十年教师,养成了一个习惯,总喜欢在接手一个新班级时,通过提问方式,了解一下学生的学习动机。我的提问,既涉及到学生所学专业的学习动机,也会具体到学习我所开设的某一门课,比如对“基础写作”,对“《红楼梦》研究”等课程,抱有怎样的学习目的或有什么具体的内容上的要求。  尽管我对自己开设的每一门都有相应的目标定位和教学安排,但我以为,只有在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诉求后,在斟酌学生的合理要求前提下,适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