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性的探索

来源 :理论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rgeous12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阵地和关键环节,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育性。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环节,加强教学法和手段的改革、创新,有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的作用,充分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性
  
  任何教学活动,都具有教育性。教学,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是单一地传授知识,而是要促进教育对象全面发展。高校开设的政治理论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作用、意义、和目的都很明确,高校也十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建设和师资都能较好地适应其需要,关键是要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讲课时,不仅要考虑如何使教育对象掌握各种历史和现实、政治和理论、自然和社会等方面的知识,还要考虑如何使教育对象在掌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和性格。怎样才能达到上述目的呢?根据近两年教学经验,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注重实效,找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着力点
  高职院校应该有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的明确的德育目标。那么,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什么呢?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学校要“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1]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某一学科的专家,而是要使他们通过对课程的学习,把握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认同、理解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能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2]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人才,不仅在高技能方面适应第一线需要,而且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也要适应第一线的需要。课堂是教书育人的重要阵地,教师应该像艺术家对艺术品一样认真地组织教学,精雕细刻,精益求精。我院的教育对象是高职高专学生,专业性强,有明确的对应专业岗位。因此我特别注意思想政治理论课怎样组织教学才能对他们有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努力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融趣味性、科学性、思想性于一炉,其核心是要学生积极参加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程度。积极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
  1、内容要“新”
  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讲课时,要讲究在“新”字上下功夫。一是注意某些概念的更新。有些概念它具有确切的定义,但又有可变的内容,随着条件的变化,概念的内容了发生了变化,如政治、人民、艰苦奋斗、荣辱观等。只要把这些概念的内容更新了,抽象的理论也变得有血有肉的了。二是要注意新观念的产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变革,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昔日的真理,有的不能概括新的事实;过去一向认为不变的原则,有的难以作为今天的准绳。如新农村、人才观念、利益观念等等。如果没有这些新的观念,我们必然落后。因此必须按照中央的精神,及时把最新材料充实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来关注、提出、分析和解决当代中国高校改革和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文件精神,使教育富有新意。
  2、形式要“活”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影响着内容。对某一堂课来说,如果内容是正确无误的,形式也是生动活泼的,那么学生听课的兴趣肯定是浓的。容易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例如,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时,不仅根据我国现实分析法律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意义;同时还联系高校实际,讲清学生学籍管理、行为规范对顺利完成学生任务的重要性。然后在教学中提供老师精选的案例材料给学生,结合学院实际开展《国法•校纪》的课堂辩论。这样,学生在思考中不仅加深对基本概念、理论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平等讨论和交流中沟通了思想,强化了其意识观念,从而提高课堂授课的效率和质量。并通过积极引进和运用先进教学手段,结合录像、多媒体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有效地解决传统教学手段中存在的直观性差,信息量少,教学效率低等问题。
  二、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配合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互想依赖,互相促进的关系。因为两者之间有许多共同点,如共同的教育对象、培养目标,正面灌输与启发自觉结合的方针和党性原则等。两者有机结合,可以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例如,如果学生的思想问题。主要是因实际问题引起的,但对学生的教育,不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辅之以说明教育,而是空谈理论,不着实际,就会造成教育效果不佳。反之,如果解决学生的深层思想问题,但在教育中避“虚”就“实”,只讲看得见摸得着的问题。不讲基本理论,就是陷入就事论事、急功近利、流于形式,治标不治本的怪圈。从教育的实施看,要与学生处、教务处一起制定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案,并结合学生思想中的“热点”、“疑点”、“难点”有次序地展开,不可拖延以致失去良机。如果不是这样,而是等到问题成堆,不良习惯养成,再来讲规章制度和奖惩条例,积习也就难改了。
  2、注意对学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邓小平同志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关键是教师。理有气壮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现意义,否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要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找到理论知识同大学生切身利益和关心问题的最佳结合点,又要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抓住社会热点、焦点,与学生一起探讨和分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例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是一门“与时俱进”课,政治性、政策性特别强,内容多,变化快。可以联系学生思想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理解社会生活,培养他们解决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将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推进社会进步,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我国的改革开放。注意宣传党的大政方针,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社会,经济形势,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大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其个性的发展与社会的总体规范和谐发展。从而体现“学习理论、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要求。
  三、搞好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与课堂教学设计相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育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内容能否有效地贴近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实际,能否有效地结合学生行为发生、发展的特点、要求和规律,能否对大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所普遍关注的热点、困惑和所思所想,尽可能给予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为达到这个目的:第一,要在把握教学基本要点和了解大学生需要的基础上,设计课堂教学体系。在观念上应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教学有所不同,它既有理论知识的传授,又更强调要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因此,要根据课程的特点要求,处理好理论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关系,根据对教材理论体系基本脉络的把握,设计课堂教学体系。同时,教学体系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内容要准确定位,要具有可操作性。第二,要处理好理论知识讲授与现实问题分析的关系,使理论讲授的系统性与现实问题分析的针对性很好地结合起来,运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通过现实问题的研究与解决来提升理论,形成“精、实、活”为一体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精”就是课堂理论讲授的内容要精选、精讲;“实”就是要注意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实际;“活”就是教学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第三,要转变教育理念,注重发展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围绕育人这个根本,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教学活动和自我发展的主体。为此,要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做到教是为学服务,教是为了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的学。具体说:“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一定要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设民主氛围,开展多样的活动,变“满堂灌式”的教学为双向交流式教学,为学生健康成才服务,使“思想道德修养”课的课堂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丰富理论、陶冶情操、发展智力、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和健全人格的重要场所。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不能就事论事,也不能仅仅传授理论知识,而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引导学生做真正高尚人。针对学生在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社会中把握机遇,在变革中把握机遇。邓小平同志讲:“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在精和管用上下功夫,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针对性。根据多元、多变的社会现实多元、多变的社会现实,及时转换和职能,调整内容,更新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认知能力,增强参与意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第35页,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6月版。
  [2]顾钰民:把创新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着力点——《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6期。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传统产品设计以其独特风格享誉世界。然而在上世纪,中国产品设计却逐渐丧失其风格,走上了模仿的道路,21世纪以后,中国的设计又逐渐步入正轨,展现出设计魅力。针对这一变化加以分析,得出中国的设计风格出现几次转折的原因,明确要振兴中国设计,必须扎根传统设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关键词:风格;产品;中国;淡漠    “秦时明月,汉时关”,古往今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
期刊
摘 要:重视对人的思想认识规律的研究和掌握,是加强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预见性和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认识规律出发,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关键词:思想认识规律;思想政治工作;预见性;有效性    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因此,人的思想认识是建立在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基础之上的,并受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违背了事物的发展规律、不顾客观条件限制
期刊
摘 要:中国处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入,人口流动正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发生着。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带来了一系列值得我们关注与研究的问题。其中流动人口选举权的实现问题尤为突出。  关键词:流动人口;户籍制度;选举权    一、我国户籍制度与选举权的规定  1958年1月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
期刊
摘 要:人力资源管理从80年代确立至今,已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这期间,全球的社会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科技正改变着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社会正从后工业社会而迈入知识经济社会。组织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和组织的竞争方式也正进行着悄无声息但却深入持久地变革,组织的各种管理职能必须应潮流,不断改变自身以应对正在改变着的世界。  关键词:全球化;人力资源管
期刊
摘 要:《厦门典藏契约文书》为地方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而又珍贵的历史资料,本文主要是从训诂学的角度,就其中的清代契约文书,来谈一下自己的发现、看法。  关键词:俗字;训释;校正;方言    《厦门典藏契约文书》是厦门市博物馆研究丛书中的一本,2006年10月新出的。其中收集了闽台两地,自康熙年间至建国初期1000多件、鲜为人知的民间私人文书,正是这些残破陈旧的历史碎片,为地方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而又
期刊
摘 要:作者结合工作实践,针对军队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的现状,从加强政治素质建设、业务素质建设和法制意识建设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军队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以提高军队审计工作质量,加强审计监督。  关键词: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对策    军队审计人员身处要职,工作在军队审计工作的前沿,是依法从严治军和贯彻执行法规制度的具体组织者、实践者。但从目前情况看,一些审计人员综合素质还不高,在工作开展中不敢管、
期刊
摘 要:充满希望的二十一世纪的技校生,面对职业理想遭遇现实的尴尬和残酷时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关怀,需要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正确择业,学会承受挫折,学会“素质升级换代”,一定能顺利就业。  关键词:技校生;职业;理想;现实;对策    职业是劳动者从事相对稳定的、有报酬的工作种类。它具有稳定性、经济性、劳动伦理性、层次性四个基本特征。中国日渐频繁的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严重的下岗失业问题对中国经济、社
期刊
摘 要: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问题,我们的出路无非是两条:一是“开源”,二是“节流”即节约能源、提高能效。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构建节约型社会,必须使国民主体精神向“节约化(节能化)”转化。节能规范的道德化是主体节能化的基础和前提。节能规范的道德化,就是要把节能的内在要求转化为人们实际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的道德文化心理或道德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变“要我节能”为“我要节能”,变“自觉”为“自律”。
期刊
摘 要: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员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性学习的过程。本文主要是从理论的角度来探讨什么是网络研究性学习模式,并思考其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应用;研究性学习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存在的必要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信息化在教育领域的推进正在向学科应用深入。在2001年,“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这个概念即被人提出来了,并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搜索引擎原理入手,分析了网站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帮助我们的网站如何更全面更快速更安全的被搜索引擎收录和更优先的被搜索引擎检索。  关键词:搜索引擎原理;网站设计;网络蜘蛛;索引器;检索器Google    1、概述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飞速发展,Internet已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发布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在Internet上发布信息主要是通过网站来实现的,获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