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夫妻约定财产制度的内容\种类及其性质的探讨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mmerwe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夫妻财产制度又称婚姻财产制,是关于夫妻婚前和婚后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以及债务的清偿,婚姻解除时的清算等方面的法律制度。
  我国《婚姻法》着眼中国具体实际,本着约定优先于法定,夫妻财产权利和财产义务平等、保护弱者利益、保障夫妻合法的财产权益和维护第三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确定了约定财产制和法定财产制两种夫妻财产制度。所谓夫妻约定财产制就是指法律允许夫妻用协议的方式对他们在婚前和婚后财产的归属、占有、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以及对第三人债务的清偿、婚姻解除时财产的分割等事项做出约定,从而排除或部分排除夫妻法定财产制适用的制度。法定财产制是依照法律直接规定而适用的财产制,而约定财产制是夫妻以协议的方式依法选择适用的财产制,其效力要高于法定财产制,只有在当事人未就夫妻财产做出约定,或所做的约定不明确,或所做的约定无效时,才适用夫妻法定财产制。我国修改后的新《婚姻法》对夫妻约定财产制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本文就夫妻约定财产制的内容、种类、性质作一探讨。
  一、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的内容
  从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可以看出,我国的夫妻约定财产制立法限制较多,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
  1、约定的主体。由于是夫妻约定财产制,当然只能是有婚姻关系的夫妻双方才可以对他们的财产做出约定。夫妻之间订立财产契约是从事一项事关当事人重大利益重要民事法律行为,进行约定时,双方必须都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无权约定。同时,夫妻对财产的约定必须由双方亲自签订,笔者认为不能由他人代为签订。
  2、约定必须出于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双方意思表示必须真实、自愿,不得违反意思自治,夫妻一方不得以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情况下做出约定,因胁迫、欺诈、乘人之危而作出的约定可以撤销。例如:夫妻之间本来没有约定财产,妻子为了达到对共同财产独占的目的,就要挟丈夫签订将所有的财产统统归妻子所有的约定,如果丈夫不同意,则将把丈夫未被司法机关掌握的违法行为揭发、举报,丈夫害怕便被迫与妻子订立契约,将财产归入妻子名下,对于此种情况先不追究这财产本身的性质,只从行为上看这种违背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协议就是无效的。
  3、约定的内容必须合法,且不得超越夫妻所享有的财产权利的范围。夫妻双方对其财产的约定就是实施民事行为的过程,此民事行为必须是合法、有效的,必须是符合公平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规避养老育幼等法律义务,不得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否则是无效的。例如丈夫因为经营管理不善而负债累累,为了逃避债务,夫妻双方作出约定,将所有共同财产列入妻子财产的范围,以此来逃避债务,这种行为显然是规避法律的行为,损害了善意第三人的合法利益,因此是无效的。
  4、约定的方式要求采用书面形式。新《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人们常说“口说无凭”,书面形式容易体现,将来对簿公堂的时候可以作为证据,较容易解决纠纷。对于约定的方式笔者认为如果能够进一步规定对夫妻之间的财产约定应该采用公证形式是最好的。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除非“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因此,经过公证的协议使夫妻约定财产制度易于操作能够有效减少纠纷,更好的保护当事人的权利。
  5、约定的效力。根据合同法和物权法的一般原理,夫妻关于财产的约定,是双方当事人意思的统一,通过约定来安排夫妻未来财产的分割,对夫妻双方当然具有约束力;但是,在涉及第三人利益时,由于夫妻财产约定没有公示,就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因此,通常情况下,约定只在夫妻之间有效,并不能据此对抗善意第三人。关于内部效力,《婚姻法》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双方按照约定享有财产所有权以及管理权等其他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关于外部效力,只以第三人知道夫妻之间有财产约定的,才能对第三人有效,如果第三人不知道有该财产约定的,则对他不发生效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十八条规定“婚姻法第十九条所称‘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夫妻一方对此负有举证责任。”由此可见,这个举证责任在于订立合同的夫妻一方,而不在于善意第三人,这体现了法律对善意第三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但是现实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果夫妻确实对财产做了约定,但负债的夫或妻一方为了达到自己财产利益不受损害或少受损害,于是就和第三人恶意串通,第三人认定自己不知道夫妻之间对他们的财产有约定,而未负债的夫妻那一方却举不出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证据,只好以夫妻财产偿还,显然这对于未负债者是不公平的,这在司法实践中是有待进一步完善的。
  二、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的种类
  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从此条可看出,我国对约定模式有三种类型:一般共同财产制、分别财产制和部分共同制。对于这三种形式,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中一种进行财产约定。
  其中一般共同财产制是指夫妻双方婚前和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全部财产均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包括动产和不动产,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种制度在我国家庭中一直沿用至今,夫妻之间的财产归夫妻双方共同共有,不分彼此,这种制度是大多数人愿意接受的,是传统的中国家庭一直以来都采用的。
  部分共同制又是限定共同制,是指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一定范围的财产归夫妻双方共有,共有范围外的财产均归夫妻各自所有的财产制度。夫妻双方可以约定财产实行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这是强调契约自由和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只要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没有损害公共利益,不损害第三人的利益,婚姻当事人可以在约定实行某种财产制下以契约明示方式将某部分财产排除在外。笔者认为,在现实社会中,我国现今家庭实行约定财产制的夫妻中绝大多数倾向于采用部分共同制。
  分别财产制是指夫妻双方婚前财产及婚后所得财产全部归各自所有,并且各自行使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权的夫妻财产制度。夫妻之间对自己的有独立的管理权,如果夫妻一方委托对方管理财产的,适用有关委托管理的规定。笔者认为这种财产制度对于双方均具有较高的经济收入或有较多的财产的婚姻当事人也就是所谓的白领阶层而言是合适的。在我国由于传统思想的限制以及我国经济水平还未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因此其适用范围不是特别广,只有那些夫妻双方经济水平较高而且较独立的才适用。
  三、夫妻约定财产制的性质
  夫妻约定财产制是夫妻对其财产所做的约定,是一种协议。夫妻约定财产制是婚姻法所规定的,是基于特定身份关系上发生的财产约定制度,显然同时受到其身份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双重调整;是一种财产合同,有适用合同法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只是主体和内容要受到一些限制而已。
  在我国合同又称协议、契约,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我国的《合同法》中明确规定: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合同法作为一种财产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所发生的财产关系的法律,主要保护合同债权,作为特殊身份关系的夫妻之间的财产契约,可以算是一种特殊合同,主要是由婚姻法调整,但笔者认为在契约的订立、解除、违约责任等方面,也要适用合同法的规定。因此夫妻约定财产制在成立、形式、效力和解除方面是应受合同法的制约的。
  
  (作者通讯地址:江苏省丹阳市人民法院,江苏丹阳 212300)
其他文献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房屋进入市场交易,由房屋买卖引发的纠纷也不断增加,其中相当部分的纠纷最后进入诉讼程序。但是进入诉讼程序的纠纷由于受当前法律法规及土地制度的制约并没有得到统一有效的解决,反而是各地法院处理方式各异,判决结果也是差别很大。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审判实践针对农村房屋买卖纠纷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试图提出一些解决纠纷的建议。  一、纠纷的类型  
期刊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个人拥有信用卡逐渐成为很普遍的现象。但伴随的是信用卡诈骗行为的数量也逐年升高,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对信用卡诈骗罪相关问题的争论也较多。本文仅以信用卡诈骗罪中冒用型信用卡诈骗角度出发,就司法实践中冒用信用卡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金融检察对策。  关键词:信用卡诈骗;冒用;防范对策  一、冒用型信用卡诈骗犯罪的法律适用  在现实司法实践中,冒用型信用卡诈
期刊
对民事诉讼活动进行检察监督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这项职能是由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性质决定的,我国宪法第129条把检察机关的法律地位规定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赋予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民事诉讼监督,是指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人民法院的民事诉讼实施的一种法律监督活动,这种监督活动具有以下两个基本法律特征:一是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主体只能是各级检察机关,其他任何机关、团体、组织和个人都不能成为民事诉讼检
期刊
渎职侵权犯罪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严重损害国家工作人员的形象,影响社会稳定的一类犯罪。当前渎职侵权犯罪的案发趋势如何?怎样有效预防?通过对项城市检察院三年来查办渎职侵权犯罪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当前渎职侵权犯罪形势严峻,且查处难度大,只有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遏制这类犯罪的发生。  一、当前渎职侵权犯罪的主要特点  当前职务侵权行为主要涉及到一些执法
期刊
摘 要: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的犯罪形势不容乐观。据统计,全国检察机关每年受理提请逮捕、移送审查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数占受理捕、诉犯罪嫌疑人总数的9%左右。在2010年批捕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中,不满16周岁犯罪嫌疑人的比例为16.99%,较往年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越来越不容被忽视的社会性问题。如何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并预防他们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已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未成年人;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公司、企业的破产现象日渐增多,侵犯债权人利益和破坏破产秩序的破产犯罪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目前,我国法律在破产犯罪的相关规定上存在很大缺陷,本文试图就我国破产犯罪的立法现状以及如何完善破产犯罪立法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破产犯罪;立法完善  破产犯罪是指破产申请人或其他参与破产程序的权利义务人在
期刊
摘 要:公序良俗原则是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善良风俗作为公序良俗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理论和实践广泛的关注。在我国的具体实践中,以2001年底四川泸州的“财产遗赠情妇”案件和2005年江苏泰州的“返还彩礼”案件为典型。这两起案件都是典型的将善良风俗引入裁判,是对司法视野下民俗习惯应用的积极探索,是对提高司法公信、促进社会和谐的一个有益尝试,有利于通过适用善良民俗习惯弥补法律出现的空白和不足
期刊
近期,“赵作海案”、“佘祥林案”被新闻媒体披露,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强烈反响,如何遏制刑讯逼供这一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的痼疾顽症又一次摆在司法工作者面前。2011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发布,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作为一名侦查机关的工作人员,我深刻地感受到此次《草案》对遏制刑讯逼供、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利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具体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
期刊
摘 要:建立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制度对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维护市场经济健康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本文拟针对查询制度的运行现状,查找制度缺陷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行贿犯罪档案;招投标;建议  行贿犯罪档案是指检察机关为预防贿赂犯罪,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运用计算机对行贿犯罪信息进行分类录入、存储和管理而形成的档案。检察机关于2006年建立了
期刊
摘 要:犯罪构成是犯罪成立的条件,挪用公款罪与挪用资金罪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犯罪构成,符合不同的犯罪构成就成立不同的犯罪,犯罪构成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的唯一法律标准。  一、主要案情  韦某是广西大化县大化镇某村民委副主任。2007年3月28日,大化县大化镇某村龙考屯等11个生产队分别与大化县人民政府签订“广西壮族自治区公益林管护合同”后,由韦某代表龙考屯等11个生产队以本村民委的名义与大化县人民政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