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学科具有独特的抽象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强大能力,教师要建立现实世界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体验开放的情景,借助于学具、媒体、生活等对物体的数量与空间关系形成直观的感受,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小学生好探索,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性,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过程,在游戏中感受乐趣、在操作中享受快乐、在探究中获得自主发展;教师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之应用价值。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体验数学规律之美、方法之奇、知识联系之妙。
设定明确的体验目标
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分析学生已有经验、根据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障碍、学生发展可达到的水平,设定最低目标,让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能通过“跳一跳”达成目标。最低目标的设立,不是一味向学困生妥协,而是设计每一个学生都须达成的目标。教师在最低目标和最高目标之间精心设计有梯度的习题,让学生实现从最低目标到最高目标的过渡,这种过渡不是简单的跳跃,而是缓慢渐进的过程。如在苏教版三上《倍的认识》一课教学中,教师设立最低体验目标为:学生能在图画上用画、圈的方式表示“几个几”,如5个3,是以3为单位,每份圈出3个,总共圈出5份。学生在认识“倍”时,能找准单位,A是B的几倍,以B为单位,圈出几份,那么A就是B的几倍。最高体验目标为:学生能在画、圈的基础上,旁边再用除法(A÷B),得到A是B的几倍。
发展学生的感官能力
感官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学生用得比较多的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这三者之间彼此联系,往往通过一种感官去验证另一种感官,产生正确的判断。小学生在自主体验过程中,需要动手做、动眼看、动脑思,让感官成为他们自主体验的工具。教师要让小学生熟悉自己身体的一些基本情况,如低年级学生大拇指的宽度为1厘米,他们跨一步约为50厘米,可以利用这些“身体上的尺”进行长度估算。教师要增加一些简单的设备,如在教室墙上画上身高测量表,让他们测量自己的身高,感知一米的距离。在生活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感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在家里备一个小闹钟,让家长与孩子一起估计写作业的时间,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这样学生就有了时间的紧迫感。教师要强化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要向学生展示作图步骤,然后再让学生用铅笔、直尺画标准图分析题意,在培养他们作图意识的同时,能学会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合適的辅助工具。教师要提高小学生的识图能力,为他们营造具体的生活场景、呈现画图分析的过程,提高他们的识图能力。教师也可以借助于成型的辅助图形,如线段图、示意图,让他们从中捕捉信息,列式计算等。苏教版教材中的例题、习题提供了大量的图形素材,教师要依据教材与学生的认知特点,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如在苏教版六上《解决问题(一)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出示题目:“需要修一条长3600米的公路,甲独修需15天,乙独修需10天,问甲乙共同合作需多少天能完成任务。”教师作图,在学生完成后将公路长度改为1800米、1200、600米,再让学生计算,学生会发现结果仍是一样的?接着让学生猜想,还可以将公路改成多少米而结果仍会相同。学生猜想后,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困惑。继而提出问题:“你们是根据数量关系解答的?上面几道题工作总量相同吗?两个工程队单独完成的时间相同吗?通过四道算式的比较,从被除数、除数的变化中探寻工作时间不变的原因。”学生结合“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缩小)相同倍数商不变”的规律,明白无论工作总量如何变,只要两队独自完成的时间不变,那么两队合修的时间也不会改变。
在体验活动中互动生成
教师要设计开放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在体验中得到成长。教师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对学生提出“最低要求”“最高要求”,让“最低要求”成为每一位学生需达到的目标,“最高要求”控制学生拔高的度,也能满足优秀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设计有效的问题,引领学生去接物体,获得数量与空间关系的认知。教师要关注问题间的联系,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利用知识点间接联系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认真倾听,要有针对性地反馈,当学生回答得准确、有新意,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当学生的回答存在错误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再思考,要通过追问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启发他们思考操作的合理性。如在《倍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划出12个圈,让学生想一想、圈一圈12里面有几个4?学生通过画圈的方式,知道12里面有3个4。教师继续提问:“12里面有几个3?4个3和3个4一样吗?”教师特意提出“3个4”和“4个3”的区别环节,让学生通过辨析理解其中的差异。
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体验存在的问题,设定明确的目标、发展感官能力、明确体验步骤、促进互动生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设定明确的体验目标
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分析学生已有经验、根据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障碍、学生发展可达到的水平,设定最低目标,让基础薄弱的学生也能通过“跳一跳”达成目标。最低目标的设立,不是一味向学困生妥协,而是设计每一个学生都须达成的目标。教师在最低目标和最高目标之间精心设计有梯度的习题,让学生实现从最低目标到最高目标的过渡,这种过渡不是简单的跳跃,而是缓慢渐进的过程。如在苏教版三上《倍的认识》一课教学中,教师设立最低体验目标为:学生能在图画上用画、圈的方式表示“几个几”,如5个3,是以3为单位,每份圈出3个,总共圈出5份。学生在认识“倍”时,能找准单位,A是B的几倍,以B为单位,圈出几份,那么A就是B的几倍。最高体验目标为:学生能在画、圈的基础上,旁边再用除法(A÷B),得到A是B的几倍。
发展学生的感官能力
感官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学生用得比较多的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这三者之间彼此联系,往往通过一种感官去验证另一种感官,产生正确的判断。小学生在自主体验过程中,需要动手做、动眼看、动脑思,让感官成为他们自主体验的工具。教师要让小学生熟悉自己身体的一些基本情况,如低年级学生大拇指的宽度为1厘米,他们跨一步约为50厘米,可以利用这些“身体上的尺”进行长度估算。教师要增加一些简单的设备,如在教室墙上画上身高测量表,让他们测量自己的身高,感知一米的距离。在生活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感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在家里备一个小闹钟,让家长与孩子一起估计写作业的时间,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这样学生就有了时间的紧迫感。教师要强化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要向学生展示作图步骤,然后再让学生用铅笔、直尺画标准图分析题意,在培养他们作图意识的同时,能学会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合適的辅助工具。教师要提高小学生的识图能力,为他们营造具体的生活场景、呈现画图分析的过程,提高他们的识图能力。教师也可以借助于成型的辅助图形,如线段图、示意图,让他们从中捕捉信息,列式计算等。苏教版教材中的例题、习题提供了大量的图形素材,教师要依据教材与学生的认知特点,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如在苏教版六上《解决问题(一)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出示题目:“需要修一条长3600米的公路,甲独修需15天,乙独修需10天,问甲乙共同合作需多少天能完成任务。”教师作图,在学生完成后将公路长度改为1800米、1200、600米,再让学生计算,学生会发现结果仍是一样的?接着让学生猜想,还可以将公路改成多少米而结果仍会相同。学生猜想后,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困惑。继而提出问题:“你们是根据数量关系解答的?上面几道题工作总量相同吗?两个工程队单独完成的时间相同吗?通过四道算式的比较,从被除数、除数的变化中探寻工作时间不变的原因。”学生结合“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缩小)相同倍数商不变”的规律,明白无论工作总量如何变,只要两队独自完成的时间不变,那么两队合修的时间也不会改变。
在体验活动中互动生成
教师要设计开放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在体验中得到成长。教师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对学生提出“最低要求”“最高要求”,让“最低要求”成为每一位学生需达到的目标,“最高要求”控制学生拔高的度,也能满足优秀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设计有效的问题,引领学生去接物体,获得数量与空间关系的认知。教师要关注问题间的联系,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利用知识点间接联系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认真倾听,要有针对性地反馈,当学生回答得准确、有新意,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当学生的回答存在错误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再思考,要通过追问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启发他们思考操作的合理性。如在《倍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划出12个圈,让学生想一想、圈一圈12里面有几个4?学生通过画圈的方式,知道12里面有3个4。教师继续提问:“12里面有几个3?4个3和3个4一样吗?”教师特意提出“3个4”和“4个3”的区别环节,让学生通过辨析理解其中的差异。
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体验存在的问题,设定明确的目标、发展感官能力、明确体验步骤、促进互动生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