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功答疑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bow820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我常外出经商,希望能练一些耗日短、见效快的拳法招数。虽然在武术刊物上见到一些招生广告上有几日或多少个小时即可成为高手的承诺,可我却不太相信(别忘了我是生意人,上当受骗的事也许见多了),只好求助李大侠教我个三招两式。
  李大侠:真不愧是“生意人”,果然精明。不肯花冤枉钱倒是次要的,其实,对于经商者来说,花点大头钱受骗固然算不了什么,如果再赔上时间,惹一肚皮气,对于赚钱可就有点不利了。所以,你找我李大侠算是打对了算盘,那我就教你几手杀伐狠辣、易学易练、立竿见影的招法,既可强身健体,又可在你外出猝遇“恐怖事件”时派上用场。
  1.功力拳中一招法——金刚捶。此招是该拳主技,其单操练法:大马步下蹲,双手抱拳于腰肋部。右手掌心向上、向前穿出至顶端时旋拧成拳猛力击出,同时左手掌上抬至额,掌心向下。当右拳冲顶时,左手亦成拳向后用力挣掳。此时,大马步成横裆左弓步。左手冲捶练法同右手。此捶使用技术:
  ①如遇歹人开拳便打时,疾速闪身,急以左(或右)掌从下往上劲挑其来臂,同时猝以右(或左)拳猛击其鼻或下颏。一击不中,再以此招进击,接二连三,反复用之,保持速率,甚至一招比一招快方可奏效,而使敌胆战心惊,或将敌打伤制服之,或得手后远遁均可。
  ②如遇歹人在狭小空间或冷不防被其抱住,此时深吸一口气,急闪身,同时猝出右或左手向外劲推其身,拉出空当后即直击其脸、鼻或下颏。
  ③如歹人蓄有长发,也可在闪身趋避时出其不意地以左或右手绕过其来臂,冷不防抓发下拉,同时以未抓发之手痛击其面。
  金刚捶的技术使用贵在闪身出拳进击,这就讲究速度、身手协调合一,几乎是闪、击同步。所以平时练习时,既重功力的运用,也得重速度、轻灵。此一单操只要假以时日,多则百日即可功成。所谓是贵精而不在于多,自觉有成,可与友人试之,平时也要对镜空击——打空气拳即是。
  2.四把捶主技——心意鹰捉把。其单操练法:两脚并步屈蹲,双手左前右后虚抱胸前,出左脚,同时双手手心向上穿出,然后翻为手心向下猛力撕抓,扑按而下,步型成左弓步,左手按于左膝内侧,右手按于裆前,意念应有“扯塌天”之狠劲。右式练法同左式,可反复进行。原地练习、行步练习均可。此功重在练指力撕抓及头撞肩靠之技。运用时以抓其发、衣或手臂为主,同时以头、肩猛撞敌面、胸部。因招式狠毒,往往一招致胜。
  3.通背门主技——钻拳。其单操练法:双脚分前后站立,重心四六分或三七分(即前腿受力占总受力的十分之四或十分之三,后腿受力占十分之六或十分之七)。右脚在前时,先将左手向前缓伸推出,然后快速回拉,同时右拳自腰肋部猛力向前击出,拳眼向上成立拳,两手前后产生抖冲劲。右拳松开,手指用力外旋抓握收回,左手再伸推出,如是反复操演,左右手练法相同。实用技术与金刚捶同。
  通背钻拳在本门中也叫“抖铃手”,有“两膀抖铃是根源”的说法,亦称“中拳”。
  以上之招,均为单操,习之百日可具一定功力。但也要找同伴常演试,即“亚散手”,以便学而致用。然而,不要以为与同伴试手屡试屡爽,就认为自己可以了。岂不知,一旦骤遇歹人袭击,你的胆色能不能承受突如其来的恐怖,能不能保持冷静都是影响发挥的因素,充分发挥自己的本领,才是关键。否则,你也得任歹人宰割,因此,平时练上三招两式应急招式虽能临时抱佛脚,可是胆量也至关重要。拳谚曰:一胆二力三技。此理至明,不可忽视。怎样练胆大心雄,遇事不慌,你身在江湖,就不必李大侠教了吧。
  
  胡文卓(黑龙江省肇东市)问:有关桩功该怎么个站法。
  他说,我习武多年,而传统武术中各门各派不管是什么拳法,差不多都有桩功,而且名目繁多,五花八门,有练技击的、养生的、炼气的等等,简直令人目不暇接。这好像是武术中的第一道门坎,犹如万丈高楼的基石,很是重要。因此,我想问一下李大侠,这桩究竟怎么站才能有益于长功?
  李大侠:桩功好像是咱们传统武术一大特色。而那些声名显赫的拳种,如太极、形意、八卦都有桩。尤其从形意拳派生出来的大成拳,更是把站桩看做修炼长功的不二法门。因此,解答你问的桩功该怎么个站法才有益于长功,李大侠只有拿形意大师、甚至比王芗斋还要权威的人物来阐释桩功中的个中之妙,才会有说服力。这么一个权威人物谁又最适合呢?李大侠思来想去,只有郭云深了。这位以半步崩拳打遍大江南北的传奇人物,对于桩功的言论可说是一言九鼎,而且他阐述的形意拳三体式桩法,也即大成拳技击桩法——矛盾桩、浑圆桩的前身,此桩在武林中也久负盛名,很有代表性。郭云深说:形意拳三体式,两足要单重,不可双重。
  单重者,非一足着地,一足悬起,不过前足可虚可实,着重于后足耳。以后练各形各式,亦有双重之式,亦不离单重之重心,以至极高、极俯、极矮、极仰之形式,亦总不离三体式单重之重心。故三体式为万形之基础也。三体式单重者,得其中和之起点,动作灵活,形势一气,无有间断耳。
  双重三体式者,形式沉重,力气极大,惟是阴阳不分,乾坤不辨,奇偶不显,刚柔不判,虚实不明,内开外合不清,进退起落动作不灵活。
  所以形意拳三体式,不得其单重之中和,先后天亦不交,刚多柔少,失却中和,道理亦不明,变化亦不通,自被血气所拘,拙劲所捆。此皆是被三体式双重之所拘也。若得着单重三体式中和之道理,以后行之,无论单重双重各形之式,无可无不可也。
  这位形意先辈关于桩法之论,可说是言简意明。他论述的虽是形意三体式桩功,可武术拳法都是用四肢八节打人的技击之术,因而一理通则百理通,尤其是出自一位打遍大江南北无敌手的权威人物之口,绝不是泛泛之谈,望你细细揣摩其中之三味,珍而重之,必有收获!
  
  王永双(上海杨浦)问怎样修习太极拳。
  问:太极拳流派之多,除了陈、杨、武、吴、孙五式国家规定的太极拳外,名气大者尚有赵堡太极、李(瑞东)派太极、犹龙太极等。近来又闻“返还太极”之名。如果说以上这些太极拳还有百年或更长的历史,而那些近年来某些所谓名家创立的太极拳派则更多了。面对这么多的“流派”太极,倒让我打了几年太极拳的晚生后辈无所适从了。因此,我只有向李大侠请教,这太极拳究竟该怎么个练法,才能成大道?
  李大侠:自杨露禅从河南温县的一个偏僻小山沟——陈家沟走来,从而将太极拳播种于燕赵大地之后,太极拳就像长了翅膀,飞行于九天。也许,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各种流派的太极也就满天价飞了。其实,这也像水,在江河称淡水,在大海叫咸水,放点糖为甜水,冲上茶即茶水,不管怎么着都是水。是水则柔,可是水聚为多则称之为洪水汹涌了,犹如海潮的汹涌澎湃,势不可挡。太极拳不也如此吗?你看那些身怀绝技的太极拳家如杨氏父子、吴氏父子(全佑、吴鉴泉),乃至现代的杨禹廷、吴图南、王培生等,打拳习拳柔如水,一旦交手技击,其势则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真如洪水猛兽,先声夺人。
  可是,具体而微,该当如何习太极呢?本刊1995年第5期上有常书范先生一篇力作,名为《如何习练太极拳》,其文不仅美,其论更是直指太极拳窍要,如常先生说:初练太极“方”与“圆”,他认为初学者有如习书法,开始只能横平竖直,大弓大马,大虚大实,大开大合……其人之论严谨中正。李大侠认为,凡欲在太极拳上有一番成就者,有必要一读此文,自会益莫大焉!
其他文献
王树田,全国武术协会委员、四川省武术协会副主席、成都市武术协会主席、成都体育学院武术副教授。  王树田生于1918年5月16日,河北新城县人,7岁即拜著名武术家、形意门大家朱国福为师,习形意、八卦。  1928年,南京中央国术馆成立,张之江聘朱国福为教务处长,王树田随师入馆,后考入第一期教授习武。在这各路武英荟萃之地,他如鱼得水。由于勤奋好学、刻苦用功,得到武术大家杨澄甫、黄治平、吴玉昆、姜容樵、
期刊
听吾师讲,早期梁赞宗师在佛山传授咏春拳时,有一技击高手名曰卢贵,绰号又叫“猪肉贵”。他学得数手少林武功,加之力大如牛,功底极其深厚。他一日忽心血来潮,前往梁赞宗师门前切磋技艺。只见他脚踏大厅,以马步示威,竟把地面坚实的青石砖踏得裂断。梁赞祖师大概正在练功,右手掌托着一个偌大的“石椿臼”,手桥伸直扎小平马,以椿臼当茶杯“请客”。“猪肉贵”见此石椿臼重近百余斤,不敢冒犯,遂用力抛击其掌底,意欲把石椿臼
期刊
广州咏春拳传自佛山咏春拳奠基人阮奇山师祖。阮奇山,人称“阮老揸”,1889年出生于佛山一个富商家里,先拜当时名重一时的咏春拳大师霍保全为师,全面通学咏春门系内拳、棍、桩、钉、镖等武技。继后又拜“咏春门第一打仔”(粤语即高手)“晚清名捕”冯少青为师,掌握了丰富的技击经验,成为人人共仰的一代宗师。而尽得阮奇山真传者为其高徒岑能。岑能技成后,在广州收徒传艺。于是,阮奇山咏春拳得以在广州开枝散叶,并传向海
期刊
新子母绵掌是清末民初山西省灵丘县武术家、技击泰斗范瑞(字子英,1878~1961年)在原单手子母绵掌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实践而集成并完善的。此艺原为一位江湖奇人之秘技,其妻亦精其术,后此人遇害,其妻择拳中精微传于其子以报父仇,故又名子母绵掌,寓意为“母生子,子约母”。  民国初年,子母绵掌由山东传到灵丘。当时,灵丘县王城庄乡跃子沟村人范瑞前辈在县城“义顺城客栈”做账房先生,偶然结识了一位武师,并从其
期刊
“面前有手不见手,胸前有肘不见肘”,这两句拳诀几乎成了赵堡太极拳人的口头禅,但这不是一般的口头禅,而是长年修炼经验的总结。这是赵堡太极拳的经典之谈,也是赵堡太极拳的特点之一。它不只是一种理论,也是赵堡架修持之目的。要达到“面前有手不见手,胸前有肘不见肘”的境界,只有不断努力,不断体悟。此句在赵堡太极拳历代的拳谱中都有,如《天远机论》中就提到:“操演时面前如有人,交手时视有人如无人。前手起,后手紧催
期刊
《精武》2002年第3期发表笔者的《力点》以后,读者纷纷询问关于“力点”和“退去力点”的操作方法,特别对文中说的“要循太极拳的规律练太极拳”,有拳友反问道:“难道我们过去练拳,没按太极拳规律练?什么是太极拳的规律呢?”  关于“规律”的问题,是值得同道交流探讨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的拳法。笔者经常和拳友们探讨太极拳的拳理拳法,深感有趣味。记得陈鑫大师在《学拳须知》中,特别强调拳家要研究拳理拳道,他认为:
期刊
1995年至今,梁焕枝先生在《精武》杂志上相继发表了多篇有关古劳咏春拳的文章,如《古劳咏春拳散手22式》、《古劳咏春拳技法心诀》等,使武术界对本门有了新的认识。1999年5月31日,咏春拳第四代弟子梁挺博士率领印度、匈牙利二国的咏春拳徒子徒孙,以及中央电视台、香港亚洲电视台、佛山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前往广东鹤山市古劳镇东便村,参观了咏春拳传人梁赞的故居。为此,施焰雄先生在江门五邑杂志《挚友》上发表了《
期刊
我原是福建省警校毕业生,在校期间十分喜爱武术,并对跆拳道有所研究,数年朝夕苦练有所收效。在教练的指导下,我很快就掌握了各种脚法的用途。晚上,同学们集合完都回宿舍睡觉了,我还在操场上练习脚法和变速跑,运动量比专业队员还大。  自从在《精武》上看到了梁焕枝师傅对古劳咏春拳的介绍,觉得很有新意,古劳咏春拳的理法深深地吸引了我,实作以手为用,与跆拳道以脚为用正相反,我若能学得古劳咏春拳,手脚并用岂不是更全
期刊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正是青少年,那时武术盛行,出于学艺之心,我和师兄梁志荣朝夕痴迷于拜师学武中,先拜学于村子附近的几个南派较有名气的老前辈,学拳套、刀棒、锄钯、凳术,后四处拜师学南北各派。师傅们暗中指点拳套中最好用的几个招式,要我们反复锤炼。于是我们把这些招式视为“绝招”,朝夕磨练,不敢怠慢。我想:人本身是有力气的,关键是拳、掌、指、脚不够坚硬。若似小铁锤一样硬,以常人的力气,就可以把大石慢慢
期刊
太极拳盘架子是太极拳修为——以武演道的一个组成部分,由盘架子而渐人大道的修为,作为道的载体,太极拳修习者在盘架子的过程中,要认真领会以下十项基本要求:    一、心平气和,心静体松  盘架时首先要做到心情愉快,放下杂事,安下心来。心能安,自然能心静,能心静自然身体肌肉不紧张,能不紧张反过来又促进内心的平静和呼吸的平稳,使你静静地、身体放松地投入到盘架子之中去。因为太极拳是内家拳,属道门之隐法,它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