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拔寨赁纵横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kffdkjkd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步法在实战中极为重要,它关系到出拳的速度、角度和力度,关系到全身各部位的协调和是否能够正确实施各种技战术。因此,武林中有“步不活则拳乱,步不快则拳慢”之说。李小龙也曾说:“手与脚之关系恰如炮台与大炮,随时保持适当之位置,以便给予敌方最大的威胁与打击;如果缺乏灵活有效的步法,一个人就像大炮无轮之无法移动。”八极拳擅长技击,这与它有灵活的实战步法不无关系。八极拳最利于实战的步法当推四六步、三角八棱步、滑步和碾震步,这四种步法各有其特点和用法。现结合“六肘头”和“六手翻”谈谈八极拳的实战步法。
  在“六肘头”(详见《精武》2002年第1期)中,甲做完起势后,随之打了三式:“掏心崩拳”、“窝心顶肘”、“反掌盖面”,可谓攻势凌厉,一气呵成,表现出八极拳秘诀要求的“进进进”及“进如风钻”。乙接手后,连着用了三招:“捋袖刁手”、“抱截拦挂”、“挂肘撩阴”,可谓连消带打,守中有攻,做到了八极拳谱上说的“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甲乙的步型既不是丁字步,也不是八字步,而是四六步;两人的步法不是普通的上步退步,而是滑步,甲用进步滑,乙用退步滑。这正如八极拳秘诀中说的“四六不丁八,进退用滑”。交手双方直进直退,“拳走直线”,缩短了攻击距离,提高了攻击速度和效果,运动路线是“纵的”。
  在“六手翻”(详见本期彩页)中,甲进攻多次使用“左右圈挎”,乙防守用了左右势的“滚顶揣裆”。著名八极拳师丁文通先生在《论六大开》一文中说:“三靠三合则为挎,不靠不合为挎打,招招不离胯也。”无论甲用靠合的“摔挎”,还是用不靠不合的“挎打”,身法上都要拧腰坐胯,横向发力,步型是三角八棱步,步法是碾震步。乙的“滚顶”可看作是防守,做到了“触点即发,一遇外力即刻发生反弹作用。”(引自八极拳名师赵福江、高宝发合著的《论六大开及八达功法》)乙的防守符合八极拳要求的“全身稳如山,支点力如簧”,“借力打力,巧使多变”(出处同上),用的也是三角八棱步和碾震步。甲乙双方下盘稳定,碾震发力,中上盘拧转,动作走曲线,和于缠绕和摔打,运动路线可以看作是“横”的。
  四六步和滑步比较适用于“纵”向技击,三角八棱步和碾震步对“横”向攻防大有裨益,练好了这四种步法,可以说是掌握了实战中最常用最好用的基本步法。拳谚说“学会六肘头,打人不犯愁”,“学会六手翻,打架把人掀”,两套拳的实际效果和主要技法(打、摔)都和这四种实战步法的运用关系密切。结合套路和单操练好步法,在实践中熟练掌握四六步、三角八棱步、、 滑步和碾震步,就有了克敌制胜的重要基础。笔者根据师传和个人体会,再谈一下实战步法的训练方法,愿与武友共同探讨。
  四种实战步法的训练可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侧重于步型训练,第二阶段侧重于步法训练,现分述如下。
  
  一、步型训练
  
  1.四六步:成式时,两脚前后分开,相距约一脚半;前腿稍屈,脚尖稍内扣,后腿屈膝半蹲,脚尖微向前,两脚都是全脚掌着地;两腿承担体重不均,重心偏后,前四后六(图1)。


  2.三角八棱步:成式时,两脚前后分开,相距约两脚长,两脚横向距离略宽于肩;前腿稍屈,脚尖稍里扣,后腿屈膝半蹲,脚尖外撇,斜对前方,两脚均全掌着地;身体重心稍偏向后腿(图2)。
  3.站静桩:通过桩功的训练,可使步子正确定型,使下盘更加稳固,并有利于头脑的冷静,及提高肢体的感知能力。站四六步桩时,可做“顺步拉弓式”,站三角八棱步桩时,可做“拗步挎打式”。只要下脚是四六步或三角八棱步,上肢也可以是其它动作,如“抱肘”、“大缠照面掌”。
  
  二、步法训练
  
  1.滑步:后脚蹬地,使前脚向前上一步或大半步,随之后脚向前跟进一步或大半步,落在前脚后侧,双脚仍站成四六步;前脚上步时,不要高抬腿,脚底接近地面;后脚跟进时,脚底略有拖地滑动;面向前方,身体不要起伏。
  2.碾震步:拧腰坐胯,后脚跟抬起,随转动,向外用力碾脚震地。
  3.走动桩:①站好身体左侧朝前的四六步,上肢随两脚的进步滑或退步滑交替打撑捶,上下合一,步落拳定。上肢也可以做其它动作,如“迎面掌”。如能连续做“六肘头”对练中开头的几个动作,上肢打出崩拳、顶肘、反掌等,效果就会更好。打完体左侧朝前的动桩再换成体右侧朝前的动桩。左右势反复练习,在走动中提高运用步法的熟练程度。


  ②站好身体左侧朝前的三角八棱步后,右手捋掌成拳上架于头右侧,拧脚坐胯,向左转体,右脚碾震,左臂逆时针由里向外转动,水平横扫。还可做“六手翻”中的“左右圈挎”,“滚顶揣裆”(甲乙的步法主要是三角八棱步和碾震步,或是两种步法的随机变化)。打完体左侧朝前的动桩,再换成体右侧朝前的动桩。左右势反复练习,逐步做到步法熟练,运用自如。
  步法练习中还有一些貌小实大的问题需要引起注意:
  1.移动的速度要快,但步幅长度和步法的变化角度不宜太大,以确保攻防的快捷灵巧。
  2.移动步子时,后脚跟必须抬起,微离地面,这样有利于滑和碾震,能够提高移动的灵活性并能及时地发出蹬地的碾力和变换力的方向。
  3.保持身体平衡,重心不要超出支撑面。四六步侧重于“纵”向,支撑面较窄(见图1),要格外注意防备对方“以圆破直”。重心调整不好,就会影响移动的灵活性和发力,易被对方击倒。
  4.经常做些腿脚的辅助练习,如压腿踢腿,走矮子步、拐子步,练兔子蹦等,提高腿脚的柔韧性、耐久性和爆发力等素质,使实战步法和战术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
  5.要持之以恒地训练,使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使姿势规范,使身体机能改善;要因人制宜地适当安排,确定训练时间的长短和运动量的大小,要有科学性,要切实可行。
  综上所述,笔者所讲的训练方法是分阶段说的,然而在实际训练中,它们不应该将其截然分开,只有步型和步法结合练习,才能获得步型的稳定性和步法的灵活性。
  笔者写此文祈望“抛砖引玉”,欢迎大家参与八极拳实战步法的研究,写出多而好的文章。□
其他文献
我是一位传统武术爱好者,看了2001年第11期《精武》韩登的韩起先生的文章“武术进奥运,花落谁家”后,心中很是不平,怎么能够武断地说拳击打败传统武术了呢?先生辛辣的提问与爽快幽默的文风似乎真的让传统武术难以发言,但我觉得先生文章之观点未免不妥,故而直言,不妥之处尚请谅解。  先生文中的意思是说,散打中是拳击占主要地位,这一点是不是正确呢?  首先,散打中的摔法和腿法本来就是由传统武术中演变而生
期刊
我长年练太极拳、八极拳,而且练了多年意到气到、意多大气多大、意神互通的气功,浑身早就具备了皮条般的弹性。可是在练意拳时,首先遇到的问题却不是这种“气”的东西,而是如何练劲!  怎么办?没有不能战胜的困难!我心里使足了劲,坚信气功的浑元桩和意拳的浑元桩一样,坚信意到、气到劲到这个道理。由于长年坚持锻炼,气感强,我直接从摸气找劲练习,并不站死桩。很快,意念获得了比大周天更详细更明显的气,并摒弃了气功
期刊
自《精武》杂志2001年第10期刊载了《“眼镜程”后人程有功为何闯关东?》一文,引起了武林同道的强烈反响。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找到了程有功的亲侄程清勋先生(今年已88岁高龄,曾做过张学良将军的勤务兵)。当我们见到老先生时,他非常激动,热泪盈眶。当时,恩师于柏礼先生和师叔于柏信先生(苗遇春师爷的弟子)当场表演了程有功所传掌法,老先生高兴地说:“叔父的拳我虽然没有学过,但我懂程派八卦掌的规矩,程家拳有后
期刊
一 预备式    歌诀:预备之势莫轻瞧,前后左右都看到。  保护己身待彼动,采按打不轻饶。  要领:拳论云:“如平准,活似车轮"、“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九要论》中说:"上欲动而下自相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节攻之,中节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联,前后相需,一以贯之。"要牢记拳论之规,在走架中始终身形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手臂走弧形。手动身也动,手到足也到,达到一动皆
期刊
  “学会六肘头,遇敌交手不用愁”,这句八极拳谚中所说的“六肘头”是八极拳具有代表性的单练与对练套路。此套路短小精悍,全套动作只有十几个拳式。套路虽短,却包含了踢、打、摔、拿等极为丰富的内容,尤其体现了八极拳太极肘的变化,技击性极强。  “六肘头”技击歌诀  六肘头属八极拳,六开八打是根源。  顶肘抱肘抱中提,提里加顶用要狠。  左耙右提单阳换,提中有挎胯力缠。  折缰朝阳分上下,八极本
期刊
谁的驴也不能踢人    距大白兔庄十里的风化店是个大镇,农历逢初一、初六是大集。  某年六月的一天,杨八楞去集上粜粮换钱。庞河子村的一个年轻人在一旁卖驴。  年轻人的这头驴个大体壮,本舍不得卖,因为脾气犟得厉害不好使唤,又常常踢人惹事,不得不在麦收后卖掉。这年轻人倒是有言在先,请想买驴的与赶集的人离开点儿。临近中午了,只是有人问,没人敢买。赶集的人相继散去时,有一中年人路过,这头驴抬屁股就是
期刊
《精武》2001年第11期有篇署名韩起的文章《武术进奥运,花落谁家》,文中,他有个观点是:拳击打败了传统武术。  我不知其他读者有无认真细读此文,读后有又何感想,反正,我看过以后大不以为然:韩先生是想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我不知道,他所认为的传统武术是个什么内涵,又是个什么外延,是指太极、形意,还是指少林、武当,包不包括大成拳等名门大派。若是,这些门派又怎么“普遍缺乏好手"?若是,又何谈拳击打
期刊
一、霸王举鼎    甲乙相对而立(着白衣者),两脚向左右分开,比肩略宽,双膝微屈,呈马步式站立。同时,双臂微屈,双手搭放在乙之肩头。乙(着黑衣者)把右脚放在甲两腿间,呈右弓步式,两手分别放在甲肋部,用力上托。甲则用力下坠。乙上托后缓力,再上托,如此反复(图1)。当乙疲劳时,改用左弓步,继续重复上述动作。  乙在用力上托甲时,要注意配合腹式呼吸,呼吸频率与上托甲的动作相一致。如果乙功夫很深,可以在乙
期刊
强瑞清(1861年~1947年),字祥云,河北省沧县自来屯村(今属孟村回族自治县)人,清末民初著名武术家,名标方志、功垂八极拳史的八极拳五世重要传人。  强瑞清祖籍沧县旧州镇强庄子村,后迁居南自来屯。他自幼从师八极拳四世传人,江湖人称“刘旋狐”的刘虎臣为师,因刘虎臣常年在外走镖,无暇顾及强瑞清,便将其推荐给师兄“大枪枭雄”曹井田为徒。曹见强瑞清体健精悍,天资聪颖,又勤奋苦修,且为人正直,是难得的
期刊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它以奇妙著称于世。  武:简单的解释为勇猛、威武、胆豪。  术:技术、技巧、手段等。  有武没术或有术没武都不完美,都不符合辩证法。有武有术才是真正的武林高手。  记得小时候,每天放学后和小朋友们在一砖宽的学校围墙上追逐嬉闹爬上跳下,没有一个小伙伴受大伤。更有甚者,有一个因父母离异、随奶奶生活的小朋友,胆儿大得出奇;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