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虽美术学科对素养教育的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同,但在实际美术教学中,由于学生学美术的主动性不高而造成美术相关素养(如审美、思想品质等)培养质效一般。因而,美术教师不仅应关注如何组织教学,而且应采取有效举措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关键词:初中;美术;学习兴趣;培养
课程改革后,我们已经认识到素养培养的重要,也清楚美术对学生素养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但在实际教学中,美术的素养培养效用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其中一个原因,是学生对美术缺少兴趣。因而,教师就不仅要关注如何教授美术知识技能,而且应关注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兴趣。
一、影响学生美术兴趣的因素
第一,由于美术没有纳入中考,“副科”意识依然盛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重视这个学科。在这种情态下,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自己就提不起精神来。其情感态度,也自然会影响学生。
第二,教学的内容过于单调。美术是视觉和造型艺术,其包含的艺术门类很多,比如雕塑、剪纸、篆刻、陶艺等等。但是,受惰性思想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审美等素养教育外,大多是以绘画教学为主内容,美术的魅力无法被学生充分感知。
第三,教学方式缺少变化。除了单调的绘画练习和美术欣赏之外,教师没有进行方法上的创新。学生感觉厌倦,主观能动性没有被激发出来。
二、培养学生美术兴趣的策略
除了要尊重自己的学科,在课堂上提起精气神来之外,美术教师可关注以下几个策略。
1. 让学生接触多种美术门类
美术教师作为专业人士,很清楚美术的门类当然不仅是绘画。但在实际教学操作中,一般很少有意带学生触摸其他造型艺术。主要就是因为在材料准备上、操作流程上比绘画要麻烦得多。因而,涉及其他门类造型艺术时,教师一般只让学生看,不带他们操作。这使得学生对美术课产生厌倦情绪。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教师应尽量让学生多接触一下其他的美术门类,调动其学习兴趣。比如,在“色彩”这个版块中,教师不仅是让学生在纸上进行颜色运用体验,而且可让他们用陶泥、橡皮泥、硬纸板等材料制作泥壶、彩塑、礼品盒等美术作品,然后在自己的作品上尝试各种色彩搭配。这样学习,同样能掌握色彩运用,而且学生们的情绪非常高。甚至回家之后,他们还在自己尝试制作各种生活用品(如笔筒、小灯饰等)。有些美术教师把地方特色的漆画引入教学,一个简单的制作流程下来需要一周时间,学生们的热情始终保持在高位。这是值得学习效仿的。
2. 组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
美术除了审美教育、技能教育之外,其實还有个重要的职能,是实践力培养。也就是,要使学生有能力将所学的美术知识、技能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在这个方面,有些美术教师也没有重视起来。这不仅使实践力培养没有落实,而且也因学习方式的单调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感。所以,无论是教学任务上还是调动学生兴趣上,教师都应积极创新学习方式,通过组织多样实践活动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比如,学了“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后,教师让学生们用所学的基本国画技法回家去创作一幅国画作品。然后,将大家的作品在教室中进行展示并评比,选出前几名,再与其他班进行全年级的国画作品比赛,并将作品在校园中展示——试想,这样是不是要比简单的课堂练习要有趣得多?
再如,学校要组织运动会了。美术教师主动“请缨”和班主任们商量,组织学生进行班徽、标识牌、出场服装的纹案设计。将所学的色彩、造型设计知识去服务于自己的班级。最后,每个班经学生评选出作品,进行标牌、文化衫制作,在运动会场上展示班级独特风采。这样,美术实践力提升了,兴趣也激发了起来。
3. 构建立体情境使课堂生动
在课堂教学的形式上,教师也需要注意,将自己的视野放开,不应仅局限在视觉艺术的范围内去组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的特征,可以借用其他学科的内容和形式来为学生构建起一个多元的学习情境,使美术课堂呈现立体多维的形态。比如,在教学国画的时候,教师可以借用传统音乐元素,一边教学生国画技法,一边播放古典的古琴、古筝乐曲,把学生的情感带入一个古雅的氛围当中。通过音乐的情感渲染,使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情感更加趋向于亲近、认同。
再比如,在带领学生欣赏“传统民居”时,教师不仅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民居的风貌,而且还向学生播放相应区域人们生活、风俗文化的视频画面,让学生在情感上将民居与人民生活融合在一起领悟,赋予民居以人文色彩,也能够使学生对民间造型艺术产生强烈的兴趣。
综上所述,美术对学生的素养培养具有独特的价值,是素养教育体系下的一门重要学科。但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学生学美术的兴趣度不高,也就使美术的素养培养价值得不到落实。因而,教师应针对影响学生美术兴趣的因素设计教学,通过让学生接触多元美术门类、组织多样美术实践活动、构建立体多维情境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参考文献
[1] 陈明霞.传情达意润物无声——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培养的实践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1):29,42.
[2] 赵军.熔铸工匠精神编写精品教材——人教版九年义教小学、初中美术教科书内容呈现的对比研究[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8(09):131-133.
关键词:初中;美术;学习兴趣;培养
课程改革后,我们已经认识到素养培养的重要,也清楚美术对学生素养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但在实际教学中,美术的素养培养效用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其中一个原因,是学生对美术缺少兴趣。因而,教师就不仅要关注如何教授美术知识技能,而且应关注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兴趣。
一、影响学生美术兴趣的因素
第一,由于美术没有纳入中考,“副科”意识依然盛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重视这个学科。在这种情态下,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自己就提不起精神来。其情感态度,也自然会影响学生。
第二,教学的内容过于单调。美术是视觉和造型艺术,其包含的艺术门类很多,比如雕塑、剪纸、篆刻、陶艺等等。但是,受惰性思想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审美等素养教育外,大多是以绘画教学为主内容,美术的魅力无法被学生充分感知。
第三,教学方式缺少变化。除了单调的绘画练习和美术欣赏之外,教师没有进行方法上的创新。学生感觉厌倦,主观能动性没有被激发出来。
二、培养学生美术兴趣的策略
除了要尊重自己的学科,在课堂上提起精气神来之外,美术教师可关注以下几个策略。
1. 让学生接触多种美术门类
美术教师作为专业人士,很清楚美术的门类当然不仅是绘画。但在实际教学操作中,一般很少有意带学生触摸其他造型艺术。主要就是因为在材料准备上、操作流程上比绘画要麻烦得多。因而,涉及其他门类造型艺术时,教师一般只让学生看,不带他们操作。这使得学生对美术课产生厌倦情绪。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教师应尽量让学生多接触一下其他的美术门类,调动其学习兴趣。比如,在“色彩”这个版块中,教师不仅是让学生在纸上进行颜色运用体验,而且可让他们用陶泥、橡皮泥、硬纸板等材料制作泥壶、彩塑、礼品盒等美术作品,然后在自己的作品上尝试各种色彩搭配。这样学习,同样能掌握色彩运用,而且学生们的情绪非常高。甚至回家之后,他们还在自己尝试制作各种生活用品(如笔筒、小灯饰等)。有些美术教师把地方特色的漆画引入教学,一个简单的制作流程下来需要一周时间,学生们的热情始终保持在高位。这是值得学习效仿的。
2. 组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
美术除了审美教育、技能教育之外,其實还有个重要的职能,是实践力培养。也就是,要使学生有能力将所学的美术知识、技能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在这个方面,有些美术教师也没有重视起来。这不仅使实践力培养没有落实,而且也因学习方式的单调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感。所以,无论是教学任务上还是调动学生兴趣上,教师都应积极创新学习方式,通过组织多样实践活动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比如,学了“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后,教师让学生们用所学的基本国画技法回家去创作一幅国画作品。然后,将大家的作品在教室中进行展示并评比,选出前几名,再与其他班进行全年级的国画作品比赛,并将作品在校园中展示——试想,这样是不是要比简单的课堂练习要有趣得多?
再如,学校要组织运动会了。美术教师主动“请缨”和班主任们商量,组织学生进行班徽、标识牌、出场服装的纹案设计。将所学的色彩、造型设计知识去服务于自己的班级。最后,每个班经学生评选出作品,进行标牌、文化衫制作,在运动会场上展示班级独特风采。这样,美术实践力提升了,兴趣也激发了起来。
3. 构建立体情境使课堂生动
在课堂教学的形式上,教师也需要注意,将自己的视野放开,不应仅局限在视觉艺术的范围内去组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的特征,可以借用其他学科的内容和形式来为学生构建起一个多元的学习情境,使美术课堂呈现立体多维的形态。比如,在教学国画的时候,教师可以借用传统音乐元素,一边教学生国画技法,一边播放古典的古琴、古筝乐曲,把学生的情感带入一个古雅的氛围当中。通过音乐的情感渲染,使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情感更加趋向于亲近、认同。
再比如,在带领学生欣赏“传统民居”时,教师不仅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民居的风貌,而且还向学生播放相应区域人们生活、风俗文化的视频画面,让学生在情感上将民居与人民生活融合在一起领悟,赋予民居以人文色彩,也能够使学生对民间造型艺术产生强烈的兴趣。
综上所述,美术对学生的素养培养具有独特的价值,是素养教育体系下的一门重要学科。但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学生学美术的兴趣度不高,也就使美术的素养培养价值得不到落实。因而,教师应针对影响学生美术兴趣的因素设计教学,通过让学生接触多元美术门类、组织多样美术实践活动、构建立体多维情境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参考文献
[1] 陈明霞.传情达意润物无声——初中美术教学中情感培养的实践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1):29,42.
[2] 赵军.熔铸工匠精神编写精品教材——人教版九年义教小学、初中美术教科书内容呈现的对比研究[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8(09):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