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学概论A》课程涉及知识宽面比较宽泛、实践性强、为了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训练,需要开设配套的实验课程及实践训练课,通过强化训练可以使学生独立思考运用农艺学相关理论为农业机械化装备研究、设计、制造、实验鉴定、推广应用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
关键词:实验教学;实践训练;内容更新;教学体系
《农学概论A》是为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实验班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教育部指定的农业机械化专业必修骨干课。课程基于农艺技术是农机设计的前提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主要介绍土壤学、耕作学、作物栽培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农艺技术规程、生产标准与规范,重点体会它是如何以土壤学、作物学理论为基础建立合理的农作(农艺技术)制度标准体系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学习本门课程不但使学生掌握土壤学、耕作学、土肥管理、作物栽培學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农业规程及一些相关的实验技能;还应了解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特点、新动向、新需求促进农业机械的发展、改革与创新。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实验课的设置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编写《农学概论实验指导》书,主要是指导农业生产理论与实践的一门应用技术科学。本实验书围绕着土壤学﹑耕作学﹑作物栽培的特点与需求,根据实验室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有关土壤学,种子学及作物栽培学的基本测试方法、作物叶面积系数的测定方法、作物工厂化育苗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等相关实验。
其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农艺相关的技能,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动手能力、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开阔视野,启发学生活跃思维,使学生能够运用所的基本理论和试验技能解决农艺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通过实验还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术及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农艺学实验可以使学生掌握种子形态与种子活力及纯净度的室内检测方法、作物叶面积系数的测定方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方法、掌握经济作物工厂化育苗技术等重要农艺技术,通过实验掌握种子学,土壤学,作物学的重要实践工艺,可以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如播种量的合理确定,测土施肥与营养诊断技术,经济产量预测以利于作物的合理密植,作物快速育苗技术等现实生产中的重要问题。
实验指导书土壤学部分共写进8个实验,包括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物理机械特性、土壤容重、土壤密度和孔隙度、可塑性、黏着性、黏结性、坚实度、土水势、pH值、氧化—还原电位测定等)
耕作学及栽培学共写入8个实验,包括种子活力、种子纯度、种子净度、叶面积系数、测土配方施肥软件、农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及产量测定、轮作制度设计、工厂化育苗实用技术等。
课程设置时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酌情选择3~4个典型实验开设。不但要顾及到面,还应该宽泛一些,由于课时有限,选择典型实验开设(土壤学1~2个、种子学1~2个,栽培学1~2个)
二、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更新和完善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倡导自选性、协作性实验,同时增加每门课程的实验教学时间,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创新实验教学模式,配齐配强实验室教学人员,鼓励高水平教师承担实验教学。
三、实践课程的设置
卓越工程实验班的同学不但要掌握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更重要的应该具备实践应用的能力。了解农艺技术在农业农业机械化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搜集文献材料,具备归纳,总结,概括前瞻农业应用技术的能力。尽快学会写专题综述,文献述评。适当鼓励学生参加有益的社会调研活动,并参与向政府提案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有关环节。注重综合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培养。
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具体内容:
第一部分:土壤学部分:(2~4学时)
课堂讨论与综合性作业:
1.论述土壤团粒结构是促进农业生产增产、增收的主要土壤类型
2.论述农机与农艺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二部分:作物耕作与作物生产种植模式:(3~5学时)
1.土壤施肥一章要掌握了解一下5方面先进技术
A.空间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GIS,GPS,RS技术)
B.遥感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RS)
C.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AD)
D.专家系统在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E.温室中CO2施肥技术的应用
写2000~4000字专题综述或述评,学会查阅参考文献,引文10篇以上(根据情况也可以每组命题任选其一)
2.作物种植模式(1~2学时)
主要展望:生态农业的新模式——四位一体——五位一体的生态农业
也可以结合课堂训练,每位同学5~7分钟的激兴专题演讲,锻炼学生综合表达能力。
3.作物生产现代化(2~3学时)
调研练习写专题综述:作物生产机械化、设施化、标准化、智能化、安全化研究进展及展望,并结合激兴进行专题演讲训练
第三部分:各论栽培学部分(1~2学时)
集中讨论水稻工厂化育苗先进技术应用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写成专题综述。
四、拓展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1.可以充分利用产学相结合的平台和校内外各种资源,建立紧密型校企联合办学机制,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落实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各项实践教学安排。
2.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配齐配强实践教学人员,同时加强实践基地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完善相关教学指导书和教学文件。
3.制定相关措施,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使学生早进入课题、早进入实验室、早进入团队。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
4.制定相关措施,鼓励学生参加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包括各类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大学生设计竞赛、企事业单位实习、公益活动志愿者、社会调查、国内外高校交换学习等。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王淑杰,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农业生物信息学、植物工厂环境理论与技术、精准补光与施药理论与技术、生物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技术。
关键词:实验教学;实践训练;内容更新;教学体系
《农学概论A》是为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实验班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教育部指定的农业机械化专业必修骨干课。课程基于农艺技术是农机设计的前提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主要介绍土壤学、耕作学、作物栽培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农艺技术规程、生产标准与规范,重点体会它是如何以土壤学、作物学理论为基础建立合理的农作(农艺技术)制度标准体系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学习本门课程不但使学生掌握土壤学、耕作学、土肥管理、作物栽培學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农业规程及一些相关的实验技能;还应了解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特点、新动向、新需求促进农业机械的发展、改革与创新。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实验课的设置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编写《农学概论实验指导》书,主要是指导农业生产理论与实践的一门应用技术科学。本实验书围绕着土壤学﹑耕作学﹑作物栽培的特点与需求,根据实验室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有关土壤学,种子学及作物栽培学的基本测试方法、作物叶面积系数的测定方法、作物工厂化育苗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等相关实验。
其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农艺相关的技能,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动手能力、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开阔视野,启发学生活跃思维,使学生能够运用所的基本理论和试验技能解决农艺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通过实验还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术及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农艺学实验可以使学生掌握种子形态与种子活力及纯净度的室内检测方法、作物叶面积系数的测定方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方法、掌握经济作物工厂化育苗技术等重要农艺技术,通过实验掌握种子学,土壤学,作物学的重要实践工艺,可以解决生产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如播种量的合理确定,测土施肥与营养诊断技术,经济产量预测以利于作物的合理密植,作物快速育苗技术等现实生产中的重要问题。
实验指导书土壤学部分共写进8个实验,包括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物理机械特性、土壤容重、土壤密度和孔隙度、可塑性、黏着性、黏结性、坚实度、土水势、pH值、氧化—还原电位测定等)
耕作学及栽培学共写入8个实验,包括种子活力、种子纯度、种子净度、叶面积系数、测土配方施肥软件、农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及产量测定、轮作制度设计、工厂化育苗实用技术等。
课程设置时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酌情选择3~4个典型实验开设。不但要顾及到面,还应该宽泛一些,由于课时有限,选择典型实验开设(土壤学1~2个、种子学1~2个,栽培学1~2个)
二、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更新和完善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倡导自选性、协作性实验,同时增加每门课程的实验教学时间,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创新实验教学模式,配齐配强实验室教学人员,鼓励高水平教师承担实验教学。
三、实践课程的设置
卓越工程实验班的同学不但要掌握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更重要的应该具备实践应用的能力。了解农艺技术在农业农业机械化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搜集文献材料,具备归纳,总结,概括前瞻农业应用技术的能力。尽快学会写专题综述,文献述评。适当鼓励学生参加有益的社会调研活动,并参与向政府提案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有关环节。注重综合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培养。
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具体内容:
第一部分:土壤学部分:(2~4学时)
课堂讨论与综合性作业:
1.论述土壤团粒结构是促进农业生产增产、增收的主要土壤类型
2.论述农机与农艺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二部分:作物耕作与作物生产种植模式:(3~5学时)
1.土壤施肥一章要掌握了解一下5方面先进技术
A.空间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GIS,GPS,RS技术)
B.遥感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RS)
C.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AD)
D.专家系统在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E.温室中CO2施肥技术的应用
写2000~4000字专题综述或述评,学会查阅参考文献,引文10篇以上(根据情况也可以每组命题任选其一)
2.作物种植模式(1~2学时)
主要展望:生态农业的新模式——四位一体——五位一体的生态农业
也可以结合课堂训练,每位同学5~7分钟的激兴专题演讲,锻炼学生综合表达能力。
3.作物生产现代化(2~3学时)
调研练习写专题综述:作物生产机械化、设施化、标准化、智能化、安全化研究进展及展望,并结合激兴进行专题演讲训练
第三部分:各论栽培学部分(1~2学时)
集中讨论水稻工厂化育苗先进技术应用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写成专题综述。
四、拓展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1.可以充分利用产学相结合的平台和校内外各种资源,建立紧密型校企联合办学机制,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落实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各项实践教学安排。
2.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配齐配强实践教学人员,同时加强实践基地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完善相关教学指导书和教学文件。
3.制定相关措施,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使学生早进入课题、早进入实验室、早进入团队。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
4.制定相关措施,鼓励学生参加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包括各类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大学生设计竞赛、企事业单位实习、公益活动志愿者、社会调查、国内外高校交换学习等。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王淑杰,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农业生物信息学、植物工厂环境理论与技术、精准补光与施药理论与技术、生物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