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教研,让心理教研活动充满生命力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5733385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深度教研;主题式;体验式
  随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蓬勃开展,各地的心理教研活动也成为了常规化的活动。通过心理教研活动,专兼职心理教师们相互交流和学习,提升专业水平,拓宽专业视野,获得专业发展的动力。然而,环顾心理教研活动的形式,目前大多还停留在大型观摩活动、团康活动、讲座活动等形式,研讨课例活动也是一种浅层次的研讨,不能对心理辅导课深入开展研究,导致心理教研逐渐失去了原来的新鲜感和吸引力。
  “深度教研”是指有深度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教研活动。深度不仅体现在研究内容的深度上,同时体现在教师所收获的体验的深度上,体现在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力度上。中小学心理教研活动为什么需要开展深度教研?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事实上目前很多心理教研活动仅仅满足于表面上的热闹,忽视了教研活动的内涵和效率。心理学科本身专业性要求很强,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出现,要求心理教师及时更新自身知识,这样才能应对几百甚至几千学生的不同要求;同时,大多数心理教师在学校处于孤军奋战的状态,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师,学习培训的机会较少,导致在有限的心理教研活动时间里,教师需要更多的收获和体验。因此,可以说心理学科专兼职教师比其他学科教师对教研活动更有热情,更充满期待,同时要求更高。如果心理教研一直停留在浅层次的活动,甚至为了活动而活动,心理教研必定很快会被兼职心理教师抛弃,也会被专职心理教师和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抛弃。
  我区的心理教研活动自2006年起步至今,经过探索和实践,已经形成了“深度教研”为特色的风格,几年来吸引着省、市各中学心理教师前来参加,引领和影响着区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在“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会议”上,广州市越秀区心理教研组代表广东省向全国与会代表以“深度教研,内涵发展”为题,全面介绍了开展心理教研活动的经验和思考,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同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可。
  “深度教研”区别于浅层次教研的根本点是,关注心理教研活动的发展动力、影响力、吸引力和活力,使心理教研活动充满生命力,让活动持续良性地开展下去。主题式教研、分层式教研、体验式教研、开放式教研是“深度教研”的不同方面,分别区别于传统的即兴式教研、单层式教研、讲座式教研、封闭式教研。其中,主题式教研用系统、深度的研究活动让心理教研活动延续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让教师获得丰富的营养和源源不绝的专业发展动力;分层式教研把影响力从骨干教师和科组长推广到学校的全体教师,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学生获得良性的教育环境,获得更加专业的教育;体验式教研,让教师们获得专业成就感和专业幸福感,同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具体操作方法,不断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做到不仅吸引学科教师,同时也吸引各学科教师参加;开放式教研,让活动充满活力,在创新和互动中让心理教研更加鲜活、更加具有影响力。
  一、主题式——让心理教研充满发展动力
  “主题式”教研是指针对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确定研讨主题,根据主题设计一系列教学研究活动和教学实践,达到预定的目的。 “主题式”教研的路径是:确定主题—专题讲座—研讨课例活动—优质课展示活动—分享交流—比赛、评优活动。
  “主题式”教研活动流程图
  主题来源于教师的教学,来源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普遍问题;围绕主题,邀请专家或区内的专家型教师作理论和方法方面的指导,便于教师利用新理念新方法开展心理辅导课的实践;区内心理学科专兼职教师把自己的课拿出来,邀请其他教师和教研员听课议课,在研讨中进一步发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研讨课例活动中将比较成熟的课拿出来供全区教师观摩和学习并组织研讨,优质课展示活动有利于推广和普及心理辅导课的理念与方法;邀请在实践中深入思考和探索的教师分享自己的体会和经验,进一步理清思路,确定实践方向;围绕研讨主题,设计比赛和评比活动,让教师有一个成果展示的平台;在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之上,根据前期发现的问题,再确定主题,开展下一个周期的研究活动。
  “主题式”教研活动避免了即兴的、无计划的教研活动,能把实践中的问题深入研究下去,容易形成研究成果,有利于引领心理教师开展实践和探索,把实践成果固定下来以便推广和运用。
  以2012~2013学年为例,根据心理辅导课中教师的困惑,我们的主题是“心理辅导课‘三段阶梯式体验’教学模式的探索”,并根据主题设计了专题讲座,组织了研讨活动、优质课展示活动、分享交流活动和比赛评比活动。
  从2006年开始,我们的心理教研活动都是基于主题的深入落实和实践,有效提高了心理教研活动的效率。2006年9月,心理健康教育处于起步阶段,根据区内大部分教师对心理辅导课不太了解的情况,主题确定为“心理辅导课的设计”,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教师们了解心理辅导课的理念和方法,并在实践中锻炼;2008~2009学年,我们的落脚点是心理辅导课在课堂中的实施;2010~2011学年,根据在教学中的问题,确定了“心理辅导课热身活动、主题活动的组织”的主题,帮助教师各个突破,解决教学难题,提高教学效果;2012~2013学年,针对心理辅导课的专业瓶颈,开始探索新的教学模式;2013~2014学年,进一步探索新模式的运用问题。纵观八年的心理教研活动历程,可以看出研究主题是逐步深入的,从开始的普及,到现在的新模式的探索和运用,一步一步走来,形成了本区的研究思路,获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几年,越秀区的心理教师在省、市心理辅导课教学比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近期还有两节课入选全国心理辅导课优质课。最重要的是,学校所开设的心理辅导课很受学生们欢迎,学生在心理辅导课上获得了成长的体验。
  在“主题式”教研活动中,教师们不仅学到了理念和方法,同时启发了研究思路,获得了专业发展的动力。教师的专业发展动力反过来又推动着心理教研的发展,使其能长期稳步开展下去。主题式教研活动的开展一方面需要准确诊断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面临的普遍问题,同时要在几年的时间内有一个整体的规划,这就要求组织者站得高看得远,如此才能引领教师深入扎实地开展下去。同时,在主题式教研活动中,让教师明白研究的方向以及必要性,使他们能自觉地关注问题,开展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J.M.库切的小说新作《耶稣的童年》是一个奇特的寓言性文本——完全按时间顺序推进的单线索故事(叙述层面上似乎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相当生活化的写实手法,文字简约而平实。书中没有疾风骤雨般的情感倾泻,没有大段的玄思臆想和心理描写,甚至看不出有什么明显的喻象。这种反常的“简单叙事”让人颇感费解。  中译本卷首有学者许志强撰写的序言《新移民故事》(亦见《书城》二零一三年四月号),一篇很精彩的解读文章。
整整一个冬天   土拨鼠就待在破教室里上课    教室太破了  北风在屋顶狮子般吼叫  土拨鼠担心这头狮子  如果突然从房顶掉下来  它该如何面对    雪经常从窗缝飘进来  下课了,土拨鼠会在墙角塑一个  指肚般的小雪人  天晴了,阳光就大模大样走进来  老师般敲敲它的小脑袋  弹拨一下它的几根细胡须    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  讲着语文数学天文地理  土拨鼠老爱分心  高粱叶装订的课本打开着
[美]布鲁斯·卡明斯 著 李茂增 译 定价:46.00元  作者在本书中以深厚独到的历史研究为依托,既从东亚一方也从美国一方探寻双方复杂的互动关系,尤其是对美国进行了深刻反思,其分析水平超越庸常之见。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新刊
〔关键词〕生涯规划课;自我探索;兴趣探索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28-0054-04  【活动背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只有在做自己感兴趣事情的时候,才能够完全沉浸其中,乐此不疲地为之钻研、为之奋斗、为之付出。所以,探索自身的兴趣有助于帮助人们找到前进的方向和人生奋斗的目标。  就近来看,高一学生在入学一学期后就要面临选科;
从“五四”时期开始至今,“弃医从文”的鲁迅和被不断言说的“鲁迅”业已合成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这便是具有强大生命力且内涵丰富的“鲁迅文化现象”。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阎晶明在读研究生时就进入了鲁迅研究的行列,此后路漫漫依旧寻寻觅觅,思纷纷仍然上下求索,观照经典,延宕至今,对鲁迅且读且研始终“不离不弃”,那种内心的关切和细密的思考渗透到《鲁迅还在》的字里行间,读之似可触到其文脉的律动和文字的温度。可以
六、童趣绽放    3. 文字是心灵的翅膀    一天批改学生作文,看到了田芽同学写的文章《上坟》。田芽9岁,正上二年级下学期。文章是这样写的:  上坟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老人们说是gui(鬼)节。我和俺爹去给奶奶上坟。  我挎着包子,爹挎着篮子,篮子里有烧纸、香、火柴和kuai(筷)子。  来到坟地了,爹说:“去,到坟头上压上坟头纸。”我说:“我害怕,底下有gui(鬼)。”爹说:“底下是你老
〔关键词〕抑郁情绪;中学生;家庭咨询  一、背景资料  李敏(化名),女,某中学高二学生。其家长主动前来寻求咨询,原因是李敏不肯上学,没有参加期中考试,已经两周不肯到校上课。  在班级成绩一直处于前15名(全班50人)左右的李敏,三个月前一次数学考试没有考好,在班级排40名左右,有同学说她拉了班级均分的“后腿”。近期,她常常感觉自己上课思想不集中,觉得记忆力和注意力都有所减退;睡眠很差,早晨醒来后
〔关键词〕职高;心理辅导站;生命教育;危机干预  近几年,随着青少年自伤、伤人事件的频发,加强青少年生命教育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在社会环境复杂的今天,更要思考如何引导和帮助职高学生树立“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价值观,使职业教育更好地履行生命教育的责任。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最早源于20世纪初在西方死亡学兴起之后发展起来的死亡教育、生
杨渡《一百年漂泊:台湾的故事》一书,主要是以他父亲,一个原本注定只能是台中乌日的乡下农民,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磕磕碰碰起起落落,终而成为成功的锅炉制造业者的一生故事为纲,但也兼写了头家娘、中小企业工人,以及地方、家族、信仰的故事。“告别的不只是父亲,是一个时代。”“这本书或可作为台湾史的侧颜一读吧!” —杨渡如是说。  这本《一百年漂泊》在伦理的意义上,是一个孝子为亡父作的一本巨大 “行传 ”,虽然
扩大开放,中国有着“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面对反全球化思潮和保护主义情绪升温,中国始终不为外界所扰,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一立场一以贯之,决心坚定不移。这样的定力,缘于对中国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缘于对世界大势的深刻把握。  十多年前,当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国人心中何尝没有“狼来了”的担忧,但正是在勇敢迈向世界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