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媒体深度融合的创新之路

来源 :新媒体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_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全媒体时代,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当前,我国媒体融合正从“相加”向“相融”加速奔跑。推动媒体深度融合,一要坚持移动优先,占领新兴传播阵地;二要秉持平台思维,构建新型互动渠道;三要强化技术引领,驱动媒体转型升级;四要开拓市场空间,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关键词 媒体深度融合;移动优先;平台思维;技术引领;造血功能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1-0073-04
  目前,我国中央、省级媒体深度融合加快步伐,市级媒体也纷纷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加快推动媒体融合从“相加”向“相融”转变。本文將结合青岛市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主动适应变革、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的探索实践,浅析传统媒体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抢占互联网新高地、拓展发展新空间的创新之路。

1 坚持移动优先,占领新兴传播阵地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是全媒体时代媒体发展的客观要求。根据2020年9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较2020年3月增长3 62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7.0%,较2020年3月提升2.5个百分点[1]。
  面对媒体融合发展大势,近年来,青岛市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积极探索媒体融合发展之路,加快打造载体多样、渠道丰富、覆盖广泛的移动传播矩阵,使青岛广播电视新闻由区域传播变为全域传播,推动了青岛广电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步伐。
  1.1 构建内容池,引领主流舆论
  作为主流媒体,在互联网的汪洋大海中必须担负起舵手的责任和使命。新型主流媒体必须努力适应全媒体时代要求,推进新闻信息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融媒体产品,占领舆论引导制高点。
  2017年青岛市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成立,通过建立融媒体生产“中央厨房”,实现一次采集、多次加工,倾力构建数据化新闻“内容池”。“蓝睛”App依托青岛广电新闻中心,对重大时政报道、突发事件报道、重大舆论引导稿件优先发布,以视频、直播为特点,涵盖文字、图片、短视频、Vlog等全产品形态,打造“蓝睛新媒体首发、全网二次分发、传统媒体跟进”的立体化传播模式。
  截至2020年7月底,“蓝睛”App下载量超过100万,日均发布新闻超过100条,每月视频直播近百场。2019年全年,“蓝睛”App发布稿件超过5万条,直播近千场、超过1 200小时,已成为青岛地区视频新闻首发第一App、青岛地区最佳网络视听内容服务和技术支持机构。以“蓝睛”App为依托,青岛广电新闻中心以长短视频加用户交互为特色,打造新闻滚动发布、全媒体融合直播等多种形态,依托重大活动、重大事件的全过程参与,全过程呈现,形成电视、直播、对话、专题、H5、长图、短视频、海报等多种融媒体形式充分融合,探索重大活动报道“蓝睛模式”,进一步扩大青岛广电全网传播影响力。
  1.2 树立自身权威,担当思想领航者
  社会责任是传统主流媒体必须肩负的公共职责。面对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浪潮,地方主流媒体要充分发挥好“瞭望哨”和“智囊团”的作用,胸怀大局大势,针对城市经济社会领域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发挥瞭望预判功能,担当智囊参谋角色。
  为扩大互联网空间的媒体影响力、公信力,2019年4月,青岛广电新闻中心开通微信公众号“回澜听涛”,专注青岛时政、经济领域的深度解读,坚持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打造有思想力、内生力的平台型、智库型媒体,积极发展融媒体矩阵:除了在“回澜听涛”公众号推送深度解读文章外,还在青岛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青岛新闻》开设“回澜听涛”评论板块,常态化提供电视新闻评论;孵化出视频号、抖音、快手平台的“回澜听涛”短视频;主持人出镜,每天围绕时政、经济、社会热点问题,表达原创观点、展现媒体担当。截至2020年9月18日,“回澜听涛”微信公号共推送527篇文章,其中391篇是原创深度解读,阅读量过万的文章85篇。在市委书记考察以色列、正和岛“创变者”年会、创意青岛大会等一系列青岛重大活动中,新媒体深度报道内容均为“回澜听涛”微信公众号独家呈现,成为青岛的新媒体智库、青岛发展方向的观察窗口。
  1.3 健全舆论监督机制,提升媒体影响力
  当媒体深度融合加快步伐,地方传统媒体一方面要深耕具有权威性、贴近性、地域性的内容产品,另一方面也要淬炼媒体“锐气”,通过最经常、最广泛的舆论监督方式,督造媒体的风骨。新闻媒体监督不仅能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优化营商环境,而且能彰显新闻媒体责任担当,让主流媒体重掌全媒体时代传播主动权和影响主导权,提升影响力、传播力,增强引导力、公信力。
  2020年7月15日,青岛市广播电视台正式推出融媒体直播问政节目《问政青岛》,新闻中心联合舆论监督部组成项目组,围绕城市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邀请市直部门、区市主要负责人走进直播间,直面问题,公开接受公众和社会监督。每期《问政青岛》融媒体问政节目,通过青岛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QTV-1、“蓝睛”App进行同步直播。直播现场,观点激烈交锋,主持人连环追问,群众代表现身说法,特邀观察员犀利点评,只讲问题、不留情面。截至2020年12月31日,节目已实现12期直播,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交通局、市南区、西海岸新区、李沧区、市生态环境局、胶州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北区先后参与节目,蓝睛观看人数最高达到151.4万人次,12期节目总观看人数超过600万人次,彰显出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节目的影响力,在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讨论,节目成为助推青岛改革攻坚的又一利剑和抓手。

2 秉持生态思维,构建多向互动平台


  主流媒体是社会公器,是引领舆论、传播信息、链接受众的公众平台。主流媒体是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这决定了“平台型媒体”的功能不仅仅是宣传传播,而是要聚合起更多的政务、服务资源,拓展政务、服务功能,助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2]。   2.1 用户参与生产传播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面对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全员化”的新局面,传统主流媒体要秉持平台思维,打造新媒体矩阵,赢得用户信赖,增强用户黏性。
  近年来,青岛广电新闻中心全力打造蓝睛新媒体矩阵,加速推进MCN模式,面向全网进行短视频推送。按照视频化、社交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让用户参与新媒体节目生产互动,成为节目生产链的有机组成部分,打造富有新媒体特点、满足互联网主阵地用户需求的融媒体产品,构建用户认可喜爱、主动分享的多向互动平台,从而赢得用户信赖,提升平台流量,扩大媒体影响。
  2017年4月,青岛广電新闻中心启动创新节目《享读》,以直播方式将线上线下、普通市民与专业机构进行有效连接,通过电视、广播、“蓝睛”App全媒体传播,吸引市民走进“享读亭”,覆盖人群近百万人,迅速成长为青岛市知名阅读品牌。目前,《享读》在青岛市各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已经完成了几百场活动,成为引发“蓝睛”App第一次用户大幅增长的突破口。2020年,由《享读》创新项目组承担的2020青岛市办实事之——全民阅读朗读亭顺利推进:30处全民阅读朗读亭8月底全部完成落地,遍布青岛知名景区、图书馆、学校、大型商超及社区,并投入使用。短短3个月时间,组织开展70余场主题朗读活动,直接走进朗读亭的市民达1.3万余人次。
  2.2 创新社会治理模式
  主流媒体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公众可以通过全媒体渠道获取主流媒体发布的信息、使用主流媒体提供的服务、反馈公众的意见和建议,主流媒体在媒体融合技术的支撑下强化协同共治功能,广泛、主动、有效参与社会治理[3]。
  近年来,青岛广电新闻中心聚焦民生关切,搭建沟通平台,先后推出《有话大声说》《市民议事厅》等民生互动节目,让公众通过权威平台发表意见,倾诉心声,寻求帮助,凝聚共识,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2020年3月,作为“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青岛“三我”活动的重要倾听平台,青岛广电新闻中心推出民声倾听主题节目——《有话大声说》,聚焦群众的身边事、烦心事、操心事,邀请当事人走进演播室,合理表达诉求、倾吐心声,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听取意见、及时解决问题。居民反映强烈的地铁施工扰民、小区自来水管道改造等多个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节目得到彻底解决。节目搭建起群众合理表达诉求、政府部门倾听民声的新平台,为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寻找新路径。

3 强化技术引领,驱动媒体转型升级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机、5G、4K等技术相继在媒体行业得以应用,媒介变得日益多样化,传播渠道变得日渐分散,媒介间的界限也变得越来越模糊,趋于融合[4]。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风起云涌,传统媒体必须通过技术驱动,抢占制高点,方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如果说传统媒体时代,技术的作用是保障,那么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媒体时代下,技术的引领作用越发凸显。一方面,主流媒体需要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拓宽社会化传播渠道,不断增强媒体的黏性和吸引力,提高舆论引导的时效度。另一方面,也要增强技术研发能力,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以技术保障巩固媒体融合成果,以技术创新引发媒体变革。
  3.1 提升融合生产智能化水平
  媒体融合中,青岛广电新闻中心以新闻融合业务需求为根本,启动新闻融合生产平台智能化提升工程,探索将人工智能充分应用到新闻采、编、播全流程,引入科大讯飞智能唱词、语音转写、虚拟主播等功能板块,构建适配新闻生产的开放协同、弹性高效的网络化智能化生产流程,提高新闻采编集约化程度和规模化效应,提高生产效率;对电视、新媒体等不同渠道发布的内容进行大数据采集分析,实现大数据服务、统一智能引擎和舆情分析系统、传播洞察分析、智能推荐、用户画像等功能。
  3.2 探索应用场景,向智慧广电转型
  通过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为媒体融合环境下传统广电向智慧广电转型积累技术经验、探索应用场景。2020年三月底至四月初,青岛市援鄂医疗队陆续返青,“蓝睛”首次采用最新的“交互式云直播”技术平台,充分融合“转播车+卫星车+4G+摄像机+手机+无人机”多种技术手段,为全市各大媒体提供公共信号及视频资料。其中,通过“交互式云直播”平台,同时多路连线医疗队员和家属,实现了多视窗实时在线互动,极大拓展了交互空间,通过全网同步直播,总观看量超过500万。

4 开拓市场空间,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伴随新媒体巨大冲击和市场环境的巨大变化,地方传统媒体在广告创收、产业发展上面临诸多挑战,媒体深度融合给地方媒体抢抓机遇、拓展市场提供了宝贵机遇。一方面,地方媒体要抢占融媒体时代新风口,开辟新赛道,激发新动能;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权威性、平台型功能,最大程度链接政府、服务、商务资源,连接政、产、学、资等多方主体,构建媒体深度融合的事业共同体。
  近年来,青岛广电新闻中心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拥抱新经济、新业态,抢占直播风口,践行平台思维,携手营造生态,延伸“广电+”增值产业链,拓展广电事业发展新天地。
  4.1 抢占直播风口,拥抱市场新蓝海
  当前,直播大潮方兴未艾,疫情的影响更让直播“云经济”逆势飞扬。瞄准直播市场的巨大潜力,青岛广电新闻中心积极抢占新风口,深耕直播领域,以蓝睛直播为代表,将脱胎于传统媒体的直播轻量化,与今日头条、腾讯、快手、抖音、触电新闻、海信“聚好看”等平台深度合作,实现全网全媒体直播,更好地服务市场,满足井喷式的直播市场需求。
  搭建全媒体直播平台,整合广电品牌、人才、资源优势,“蓝睛”直播带货逐渐兴起,如与青岛残联合作的3小时《助残脱贫 为爱“买买买”公益直播》观看人数超过30万;联手贵州安顺、青岛利群商城进行的《消费扶贫 市长直播》一小时内为安顺各企业直播带货上百万元;为海尔、海信量身打造多场全网电商直播;蓝睛生活圈还开展了系列带货直播《走进青岛品品好粮油集团》《森林野生动物世界秒杀专场》《方特父亲节专场》等,彰显出主流媒体直播带货的公信力、影响力。   4.2 践行平台思维,开拓发展新空间
  面对传统广电频道资源的局限以及广告市场份额的严峻形势,青岛广电新闻中心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通过“蓝睛”App打造特色频道,如健康、旅游、区市等,开拓事业发展新空间。与传统广播电视线性节目不同,App上的网络频道集合音视频、图片、文字、H5、短视频等多媒体产品,不仅实现了媒介产品的不拘一格、百花齐放,同时也以“海量资源、随时更新、24小时在线”的优势,赢得了市场认可与好评。
  经过多年精心运营,目前,“蓝睛”App已成为一个面向青岛广播电视台乃至社会开放共享的平台。青岛广电不同频率的优秀广播、电视节目纷纷入驻蓝睛,青岛市南、市北、蓝谷、高新区等区市和功能区纷纷在蓝睛建立阵地,形成内外联动、聚合发展的平台效应。此外,“蓝睛”App还通过打造主播社区、蓝睛生活圈等模块,整合全台主持人资源,建立“广电+新媒体+N”的产业链模式,产业链由时政影响力,开始向电商、教育、旅游、金融、健康、物联网等领域延伸,打造“优质原创内容+平台增值服务”产业链。
  4.3 携手营造生态,构筑事业共同体
  当今世界,合作共赢已成时代主题。传统媒体用生态思维,携手产业链各方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成为广电挺进互联网、加速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依托强大的新闻生产能力、主持人品牌优势,青岛广电新闻中心不断探索由单一的“新闻生产者”变成“新闻事务管家”,提供策划、生产、制作、营销等全方位、立体化的管家式新闻矩阵传播服务,并聚合起更多的政务、服务资源。
  以融媒体直播问政节目《问政青岛》为例,节目与青岛“三我”活动密切结合,实现联动。针对节目曝光的“老楼加装电梯难题与困境”,问政之后,青岛迅速成立由市住建局、市南区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共同组成的工作推进小组,由街道办事处搭建协商平台,对居民提出的意见和诉求逐一研究落实。在推进个体问题的同时,还从政策层面需求突破,迅速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建商品住宅全装修建设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发布。以节目为带动,《问政青岛》还将引进各区市各部门的回复答疑功能,通过一档节目,将节目效应有效放大,将政务行为延伸到蓝睛平台,进一步提升强化蓝睛影响力。
  未来,青岛广电新闻中心将以蓝睛为支点,运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将“蓝睛”打造成面向全社会开放的交互平台,并聚合起更多的政务、市场资源,拓展服务功能,开拓应用场景,提升用户体验,打造广电事业共同体,为传统媒体加速挺进互联网主阵地、实现媒体深度融合开辟新空间,注入新动能。
  参考文献
  [1]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0.
  [2]马来顺.打造新型传播平台 建设新型主流媒体:长城新媒体集团以“平台型媒体”建设深化媒体融合的探索[J].中国记者,2020(9):69-73.
  [3]趙君香.强化主流媒体融合发展 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N].学习时报,2020-10-12(003).
  [4]陈亚男.浅谈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转型之路[J].现代视听,2020(8):73-75.
其他文献
摘 要 顺应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以及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发展的趋势,整合电子教材,体系化、结构化的精准优质教学和教研资源,个性化、数字化学科工具,实用的资源管理工具等,为教师提供多样化、常态化的教学教研服务,提升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  关键词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优质教育资源;融合出版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1-0086-03 1 研发
期刊
关键词 网络迷因;凡尔赛文学;网络流行语;模仿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7-0010-03  2020年11月9日,话题#凡尔赛文学#突然冲上了微博热搜,当晚的话题阅读量便超过3亿。随后,这一流行语在各大网络平台中引发一场声势浩大的“凡尔赛文学”大赛,网友们争相进行模仿和创作,从而形成了一场网络文化狂欢。凡尔赛文学指一种“以低调的方式进行炫耀”
期刊
关键词 新媒体;拟剧理论;形象管理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7-0026-03 1 新媒体平台与用户自我形象管理  1.1 从拟剧理论到自我形象管理  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从戏剧表演的角度出发,将其与日常生活进行类比,提出了“拟剧理论”。戈夫曼认为,社会中的人就像是舞台上的演员,利用各种道具(符号)按照预先设计来进行表演展示自己,在他人心中
期刊
摘 要 近两年,在电商领域出现了一种新兴的销售方式——直播带货。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直播带货以一种高级的场景营销和强大的人设红利吸引大量资本争先涌入。与此同时,抖音、快手的大批网红也纷纷“入场”,为直播带货更添一把火。文章旨在透过直播带货的狂欢表象,对直播带货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直播带货的隐形机制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故此,主播仅仅是关系的建构者,而这一关系的成长最终指向的是商品。直播
期刊
摘 要 在传统的知识传播生态下,出版物的内容价值并没有得到完全的释放,存在着巨大的资源浪费。新媒体为传统出版物的价值释放提供了新的方式,面对新媒体环境,传统出版物需要价值重塑,这既是传统出版物的需要,也是新媒体行业的需要,更是受众阅读习惯改变使然。  关键词 出版物;价值重塑;拆书;社交货币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1-0109-03  21世
期刊
摘 要 以直播间的作用机制入手,以bilibili弹幕网的直播平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直播间构建要素与情感动因的阐释,剖析直播间内粉都空间的建构动力,探讨直播间如何建构出一个能够让粉丝们积极参与并进行消费的粉都空间,并对粉都空间中的新式文化消费做出反思,谨防绝对乐观的文化消费论。  关键词 直播间;粉都;空间;情感劳动;拟社会交往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
期刊
关键词 重大危机事件;政务新媒体;舆情响应机制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7-0006-04  重大公共突发危机事件(简称“重大危机事件”)给国家、社会和个人带来巨大损失,导致民众的恐慌和质疑、谣言的滋生与泛滥,甚至造成极端的线下群体性事件,冲击社会秩序,挑战政府治理。重大危机事件发生后,政府积极有效的舆情响应机制对于稳定社会秩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
期刊
关键词 互动广告;移动端广告;体验式互动;广告目的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7-0029-03  近年来形式多样的移动端互动广告,成为受欢迎度高的广告形式。早在2014年,HTML5(简称H5)的互动广告就开始在国内崭露头角了[1]。至今,它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各大品牌的移动端广告实践中,但广告过于形式化、内容商业气息浓郁、缺乏代入感等诟病也
期刊
关键词 数字鸿沟;新媒体;老年群体;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7-0001-05  “数字鸿沟”概念的最先提出,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说法,但“数字鸿沟”问题真正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是源于1995年,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 (NTIA)发布的报告——《被互联网遗忘的角落:一项有关美国城乡信息穷人的调查报告》,报告中具体描述了当时美国
期刊
关键词 植入式广告;受众心理效果;网剧《延禧攻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7-0035-03 1 研究缘起  近年来在互联网的推动下,网络自制剧迅速崛起,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电视剧,新颖且潮流的剧集模式,受到了广大网民的追捧。其中《延禧攻略》的播出创2018年网剧收视第一的好成绩,在广告植入模式上也有新的突破,呈现出与观众良好的双向互动,使广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