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视阈下的中国慈善事业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agai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的慈善思想源远流长,慈善的本质是出于爱心和责任心,自愿地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帮助,慈善活动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但是当今的慈善活动出现了一些伦理观念和伦理行为的失范现象,如何加强慈善伦理建设提升慈善活动质量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慈善;慈善困境;慈善伦理
  一、慈善的涵义
  “慈”、“善”在古代汉语中早已有之,并且被广泛使用。“慈”在古汉语中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慈爱”、“仁慈”之意,主要表达父母之爱,《陈情表》中的“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正是表达了这种父母之爱;第二层是表示对父母的孝敬奉养,《庄子·渔父》中“事亲则慈孝”表达了孩子对父母亲的敬奉之意。
  “善”在古漢语中表示“好”、“善良”之意,例如《论语》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善”还有“喜欢”、“羡慕”之意,在《归去来兮辞》中“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正是表达了羡慕之意。“慈善”二字连用则表示“善良”“仁慈”之意,但是多是指长辈对晚辈或者血亲之间的帮扶。
  在现代汉语中“慈善”作为一个词语使用,表示在责任心与爱心的心理驱动下的善举。它有两个意思,一是慈悲的心理状态,二是善意的举动。慈善作为一个伦理范畴,表示对于弱势群体或者遭遇不幸的人的同情怜悯之心,还表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互助的行为。
  伦理学界的学者们对于什么是“慈善”有着不同的解释。朱贻庭教授认为“慈善事业,按其本义,是指在‘慈善理念’指导下公民通过非官方组织、以非营利性方式、自愿奉献钱物等手段扶助社会困难人群的公益事业。慈善的本质是一种社会伦理‘文化’和人文关怀,应该倡导健康的慈善理念。慈善应该不求回报,去功利化;追求‘慈善明星’效应,有违慈善本义。”[1]陆晓禾研究员认为:“仁慈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德性,基于普遍同情心的慈善需要倡导,从而补偿与关照制度之外的弱势群体。”[2]赵修义教授认为:“舆论宣传对于慈善家与捐赠者的界定要清晰,真正的慈善家应该像赵朴初那样为慈善而慈善,为慈善事业的发展而从事慈善事业。某些企业家只是在回报社会,最多只能称为捐赠者。民间慈善才真正体现慈善的本质精神。”[3]
  二、中国古代文化对慈善行为的影响
  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慈善思想的影响,中国的慈善思想早已有之,先秦时代的思想家们在其著作及言论中就已经提及慈善的相关问题。
  中国儒家的慈善思想以“仁爱”和“性善论”为基石,重利轻义思想、民本思想、大同思想构成儒家慈善思想体系。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以“仁者爱人”的思想奠定了儒家的慈善思想基础。孔子认为“孝悌”,即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怀有慈善之心的第一步;而“忠恕”是要求以对待自己的态度对待他人,“孝悌”与“忠恕”是仁爱思想的具体运用。孔子的爱是有差别的爱,是有亲疏远近的爱,孔子的思想对中国的“小爱”意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达则兼济天下”的主张,他指出在关心赡养自己的长辈的同时要想到那些与自己没有血亲关系的老人,在教养自己的孩子的同时要考虑到那些与自己没有血亲关系的孩子。孟子把孔子的血亲慈善思想扩大化了,这是一种推己及人的慈善思想。
  中国道家以“损有余而补不足”为理论支撑,老子主张减损多余的以补充不足的,达到补足的状态,这种“天之道”的最初自然法则有利于贫者的生存,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他认为最善的人就像水一样,默默地滋润着万物却不与万物争抢。道家提倡“上善若水”、“劝善去恶”、“扶贫济弱”、“善待万物”的慈善思想主张。
  墨家的慈善思想以“兼相爱”为代表,这种慈善思想有别于儒家的思想主张,墨家的慈善体现着一种无差别的爱,无论有无血缘关系,无论贫穷富贵,无论聪慧愚笨都彼此相爱着。这是一种大爱的思想,为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埋下了种子。
  三、慈善行为的特征
  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有一颗善良、乐于助人的心,因此中国的思想家们对于慈善做了一定的思考,这些道理和思想为人们从事慈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积极地影响着中国慈善行为的发展。总体来看慈善行为主要有非盈利、自愿性、救助性、社会性四个特点。
  自愿性是慈善的最主要特征。在社会中无论是富人还是平民在进行慈善活动时都是在没有外界压力下,自愿地对弱者、贫者进行帮扶救助的举动。在慈善活动进行时无论是捐助者还是被捐助者,双方均是秉着自愿的原则参与到慈善活动中来,自愿无强制是慈善行为的首要特征。
  非营利性是慈善行为秉承的原则。非营利性体现在从事慈善活动的捐助者是出于爱心和责任心,为了弱势群体更好的生存而给予的救济和帮助,慈善活动是为了调节社会关系,使社会安定和谐,不是利益交换行为。捐助者从事慈善活动是以公益性的目,并不是为了获得回报和谋取利益。
  救助性是慈善行为的手段。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然而不是每个人的人生都是风平浪静的,会有一些原因导致一些人成为弱势群体,对这部分人来讲,基本的生存都成了问题。然而作为同类的我们不能置之不理,我们需要一些机构部门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政府保障和慈善机构正是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权。慈善活动不是“平均主义”更不是“吃大锅饭”,而是对弱势群体的救助行为。
  社会性是社会性动物的意识表现,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中的个体在面对地震、海啸、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或者车祸、火灾等人为灾害时显得非常弱小,这时就需要群体中的其他人发挥互帮互助的友爱精神,帮助遭遇灾害的人有效地对抗灾难,争取恢复生活常态。慈善行为正是体现了人类的社会性属性,慈善活动有效的提升了人类整体的生存能力和对抗灾害的能力。
  四、慈善面临的伦理困境
  中国的慈善观念古来有之,各种慈善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各界人士及单位团体捐赠的善款数量在逐年增加,慈善活动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中国的慈善行为如日中天的同时也涌现出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慈善事业的展开及慈善活动的质量。   传统的财富观对慈善的制约。传统中国人的财富观念与西方人有着很大的不同,受宗教和国家制度的引导,西方人对待财富的观念很开放。而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受儒家影响颇大,而儒家倡导的是有等差的爱和有亲疏远近的爱,在这种“亲亲”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人的宗族意识严重。中国人从小就被灌输“光宗耀祖”的观念。这种宗族意
  识使中国人有根深蒂固的子女及亲属继承制,要对上一辈人的心血进行守护,这种思想致使中国人不能够开放的对待自己的财产。财、物是慈善活动得以運转的命脉,没有一定的金钱和物质做基础慈善变得空洞无力。所以引导国人转变财富观念才能更好地发展慈善事业。
  诚信缺失对慈善活动的桎梏。慈善活动是人类真诚、善良、美好的体现。然而,在金钱、名利的驱动下,让一些人“见利忘义”,催生了“索捐”、“诈捐”、“假慈善”、“善款去向不明”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人们对慈善机构产生了质疑,对慈善活动的目的在心里画了一个问号。慈善活动是一场对人类良心的拷问,这些钱财对于弱势群体来说是救命钱,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在这场活动中,需要慈善组织、捐赠者、受助者都以诚信的态度来对待,这样慈善才能够良性的运转。
  五、慈善需建立明确的伦理规范
  树立正确的慈善意识。现代社会中人们固有的慈善观念存在一定的误区。例如在慈善活动中,捐助者与受捐者人格地位的不对等,捐助者往往表现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把慈善捐赠当成对弱者的恩赐和施舍,而受捐者因为遭遇的不幸以及社会地位的低微而致使内心更加的敏感,甚至感到自己很卑微。这样的慈善活动只是达到了物质帮助的效果,并没有传递慈善精神。慈善活动想要健康的运转就要有正确的慈善意识,要树立捐助者和受助者双方在人格地位上平等的慈善意识。
  去功利性。身处市场经济社会,人们的目的性和功利心越来越强了,以至于慈善活动成为一些人谋求利益、功名的手段。一些明星想要“洗白”,通过做各种慈善活动来博得同情和关注;一些企业想要“洗白”,通过发起慈善活动来博得好感和认可。不知何时起慈善成为一些人“擦去污点”、“改头换面”的工具和手段。慈善活动需要的是真诚的人和想做慈善的心,一些想要通过做慈善来获取利益和关注度的行为是有悖于慈善伦理的,慈善活动应该回归其本意,减少甚至是杜绝功利慈善行为。
  慈善组织公信力有待提高。慈善组织是链接捐助者和受助者的纽带,慈善组织的制度是否规范以及执行力的强弱对于慈善活动能否良好运行有很大的影响。现在慈善组织面临两大问题。一个是信息的公开透明度不够,致使民众对善款去向产生质疑,因此不敢轻易向慈善组织捐款。另一个是一些恶性事件导致慈善组织的形象受损,致使民众不敢相信慈善组织。做阳光慈善,对于善款的使用情况给捐助者。受捐者及社会一个交代;加强内部慈善规范建设;社会各界加强对慈善活动运行的监督等有助于从内外两个方面加强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
  慈善活动是一个社会友爱程度,是否有责任心的体现。树立正确的慈善意识;去功利化、回归慈善的本义;增强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是慈善伦理的当务之急。
  注释:
  [1]王银春.“21世纪中国慈善事业与慈善伦理”研讨会综述[J].探索与争鸣,2011(1):79.
  [2]王银春.“21世纪中国慈善事业与慈善伦理”研讨会综述[J].探索与争鸣,2011(1):79.
  [3]王银春.“21世纪中国慈善事业与慈善伦理”研讨会综述[J].探索与争鸣,2011(1):79.
  参考文献
  [1]王银春.“21世纪中国慈善事业与慈善伦理”研讨会综述[J].探索与争 鸣,2011(1):79-80.
  [2]周中之.伦理学视阈中的当代中国慈善事业[J].江西社会科学,2008(3):22-26.
  [3]周中之.当代中国慈善事业的伦理追问[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6):79-85.
  [4]许珍.当代中国慈善伦理的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4.
  [5]郭祖炎.中国慈善伦理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其他文献
联合国安理会否决权是指大国一致原则,《联合国宪章》有关安理会的章节中并无“否决权”一说,但其规定凡非程序性决议案,必须得到安理会15个理事国中至少9票以上赞成,并且5个常任理事国中没有一国投反对票才能通过。因此,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的反对票都会使一个议案无法通过,这就是“大国一致”规则。[1]  在联合国成立以后五大常任理事国中行使否决权的统计中,二战结束后冷战结束前苏联是行使否决权最多的国家,而冷
期刊
【摘要】:公路管理部门政工干部的综合素质提升是实现公路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的有效途径。文章首先介绍了提高公路管理部门政工干部综合素质对于公路管理部门的重要性,进而提出几条有效提高公路管理部门政工干部综合素质的途徑。对日后公路管理部门有效提升政工干部的综合素质,提高公里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公路管理部门;政工干部;综合素质  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会受到自身综合素质
期刊
【摘要】: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作为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方面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虽有政府、社会的支持,但因高校资源有限、实习单位、学生自身态度等方面的影响,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受到一定制约。本文以G市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畢业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收集资料,从而找出实习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毕业生;实习问题  一、社
期刊
【摘要】:随着物质无比繁兴的消费时代的到来,传统文学领域受到明显的侵染和冲击,作家对于文学接受主体的期待视野与文学文本之间关系的偏好与追求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的颠覆性变化,即鲜明且尖锐地应和了这一现象。在消费因素无孔不入地渗透下,这种偏好与追求终于由最初的推崇逆向受挫关系转变为现如今的推崇顺向相应关系,文本认知的方式与文本魅力价值的判断都表现出极具颠覆性的改变——消费时代与之前生产时代文学审美趣味与文
期刊
【摘要】:恩格斯在《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中运用了阶级分析方法对革命前夕德国各个阶级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阐述了革命过程中各个阶级对待革命的态度和立场,再现了革命的整个过程,也总结了革命失败的经验,揭示了革命的必要性和阶级斗争的规律。本文基于原著,对恩格斯是如何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分析历史这一问题作粗略探讨。  【关键词】:恩格斯;阶级;阶级分析方法  恩格斯所著的《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是马克思主义历史研
期刊
【摘要】:太平天国运动是晚清时期一次规模空前巨大的反清武装起义,参与、经历运动的太平天国部属,多有着或培养了坚定的反清意志,革命斗争的勇气,丰富的组织和战斗经验。离开太平天国组织后,这些太平天国旧部融入到民众中,他们的作为对后来辛亥革命的准备与爆发产生了一定影响。  【关键词】:太平天国旧部;起义;会党  左舜生先生著的《辛亥革命》一书中谈到:“太平天国灭亡以后,其旧部逃亡匿迹于国内外而从事种种秘
期刊
【摘要】:情景教学模式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引入和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场景,激起学生学习情绪,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让学生在参与各种活动的体验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它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情景;情景教学模式;新授课教学  一、理论依据  心理学研究表
期刊
【摘要】:人文精神是人类发展的精神结晶,有助于对健全人格的塑造,对理想价值的追求,对优良道德的弘扬,因此,培养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精神是造就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必经之路。本文进一步指出了培养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三条途径。  【关键词】:人文精神;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培养途径  一、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人文精神,主要是指以人为本的精神,其内涵是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
期刊
【摘要】: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充分、不规范、不及时;因此应采取措施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治理,对中介机构的监督,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严格执法、加大处罚力度等具体措施,以利于公司更好地发展以及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正确有用的信息。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应对措施  一、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背景   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企业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使用者决策的重
期刊
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经过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市、镇、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公共文化服务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工作体制机制逐步理顺,现有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文化队伍不断壮大,农民自办文化更加活跃。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基本解决。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