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新观察之潘凤妍篇

来源 :广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iskhot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刘 军 笔名楚些,1973年生,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河南省评协理事,《奔流》编委。出版有专著《多元叙事与中原写作》,散文集《城与乡》。曾获第二届杜甫文学奖。
  现代中国进入世界化的秩序之后,中西文化对照以及由对照而衍生的各种各样的话题,就成了知识界的聚焦之点。参照系的确立,为一种文化的自省与自察,提供了某种可能。比如说,在意义指向上,我们应该注意到在西方,从苏格拉底开始就已经明确“利害得失,无动于衷的追求即为善”;而到了亚里士多德那里,他则将求知视为通往真理的必由之路;再到十八世纪笛卡儿、伏尔泰等人对理性的推崇,以及十九世纪的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命题。凡此种种,可见西方文化对知识、理性、真理的崇尚。反观中国文化的意义谱系,从轴心时代开始,就确立了仁义的指向,美善陈陈相因,王阳明的“致良知”,鲁迅“历史的门板”的比喻,皆可视为道德仁义谱系下的不同话语表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善良的绝对性界定,构成了中国人人生观的基本出发点,这一倾向在历代戏曲里有着非常充分的揭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就是我们的思维定式,童稚时期的家庭教育,温良恭俭让的主题覆盖了一代又一代人。
  之所以花费了一些篇幅来讨论东方文化的良善问题,这与本期散文新观察推出的潘凤妍的《水井巷子》息息相关。这篇作品存在着两个突出的点位,一是对县城一隅生活的刻画,二则是借助一个老人的起伏翻卷,实现了对中国社会底层性格中良善一面的准确雕刻。先说第一点,县城生活差不多是新时期以来散文书写的一个盲区,无论是在意义单元上,还是在生活纹路上,县城毫无疑问可以作为社会景观的一个绝佳观照点。小说家张楚充分地发掘了这一资源;社会学博士冯军旗以二十五万字的《中县干部》而名动天下;至于第六代导演的翘楚贾樟柯,县城生活的纪实性影像,则成了他手中解读中国社会的利器。以其成名作《小武》为例,贾樟柯以一个社会小人物的角度来观察和体味着大时代下小县城里发生的点点滴滴,为我们真实地展现了他记忆中的家乡——汾阳和他眼中的时代转型下的人们的生活,并用朴实和毫无粉饰的纪实镜头与略带粗糙却精心构搭的细节部分向我们证实着这样一个真理:没有什么比现实本身更具有戏剧性,更具有感染力。在我的散文阅读经历中,70后女作家碎碎的《县城生活》一篇,曾给我带来很大的冲击力,她所书写的对象为我所特别熟悉的老家县城,因此,在多层次的景觀上,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水井巷子》里,卖冰粉的彭山爷爷,为安居而纠葛的父母,打扮时髦与县城生活格格不入的巧儿,还有私心颇重处处算计的张阿婆,共居于一隅。让我们惊异的不是他们的差异性性格侧影,而是他们能够数年如一日,安分而且融洽地生活在一起。而这些,恰是县城生活的准确倒影。在这里,每一个人皆充分地暴露在公共目光里,而又拥有自己的一份私有领地。
  这篇作品的脊柱,无疑是一位老人所释放出的充分的善意,无论是对于一个寄居在此的小女孩,还是动作夸张的邻居,或是和自己生活观迥异的养女。辗转多地,在大巴山一个县城落地生活的他,无数次的生活泅渡,亦不改本来的颜色。而作者虽然年少,却能够将心比心,读懂并接纳他者的善意,确实是难能可贵。
  责任编辑 韦 露
其他文献
那黑暗中的洁白之物  必将生者覆盖  让死者芬芳四溢  它们把脚印  镶嵌到幽蓝的邮票上  体内的火苗随呼吸  在星空下忽明忽暗  这些并不影响巨大的树冠  看上去像一座城郭  也像白天的某副人脸  出于对路灯担心的回报  幼小的芳香出来散步  总是很短一段  就把权利交给身后  戴尖帽子的大鬼  如果后半夜还要提着灯笼  搜索游荡的魂魄  理所当然有了替身  要是风把花瓣吹落地下  它还没有想好
期刊
一  水房里的开水每天早晚各供应一次。时间到了,管水房钥匙的老蒋会站在廊道一头吆喝:“开水哟,开水哟!”高兴起来了,他会多吆喝几声,有时还会顺着走廊一直往前走,边走边朝两边病房张望,口中继续吆喝:“开水,开水!”越往前走,他的声音越小,最后变成轻声咕哝:“开水,开水。”像个神智不清的痴汉在念念有词。不高兴了,他连基本的两声吆喝都免了,把水房门的铁栅使劲锁上,手捏着钥匙兀自走掉,去一旁忙他的。到时再
期刊
→ 邓 卉 广西贵港木格人,系贵港市诗词学会副会长、贵港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港北区作家协会主席,担任贵港市首部大型原创文旅剧目《荷城情韵》文学统筹、首部规范性村志《云垌村志》编辑。专注于有思想性和哲理性的文字,近年在创作《植物心情故事》和“布山文化系列”散文。  那些花儿  “九叔,您见过万年青开花吗?”  “它本来就会开花,你不知道吗?”  几缕白云在碧空中飘荡,山村的微风捎来青草、野花、泥土的气
期刊
黑 键  当所有的乐器  都发出嘶哑的音调时  只有你,保持着你黑色的质感  用明净的灵魂  凝视滑过的每个白天与黑夜  枯萎的花朵散發着昨天的香味  你用温情的指尖  探索着心灵爬升的阶梯  在时间的徘徊中寻找自己的音色  在夜晚触动发亮的声音  仿佛所有的瓶子都在滚动  奇异的琴音是黑色的蓓蕾  你高贵的灵魂与黑色的主题  总有一天,人们会听到  独坐黑夜  我常常喜欢把电灯关掉  独自坐在黑
期刊
雪落故乡  夜晚的雪下得很大  大得把天一点点包裹起来  大得慢慢不可接近  雪——  厚的、薄的、方的、长的、菱形的、环形的、   扁平的……  顺着山势紧凑地排列  雪——  互相挨着,也互相挤着  二十年来,我从未赞美过雪,尤其是高原的雪  高原的雪  洁白的,一瓣一瓣一粒一粒  清晰得咄咄逼人,瓦上梁上肩上……甚至再   高一些  就涌出高原的冬天  多年来一直有关于雪的消息:  “雪,男
期刊
→ 卢 辉 诗人,诗评家。著有《卢辉诗选》《诗歌的见证与辩解》。现居福建三明。  一组好的诗歌,总要给人带来合理的“惊奇”感,以满足人们对现实的“矫正”,90后诗人央措的诗就有这样的特点。他的诗既有中国人所说的“惊奇”“神遇”“兴会”“感应”等,又有西学里的“直觉”“灵感”“直观”“潜意识”等,而这一切都直接根植于诗人个体生命的最高形态的自由。以他的《雪落故乡》为例:“雪——/厚的、薄的、方的、长
期刊
→ 张海龙 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东北小小说沙龙会员。远洋船长。小小说作品散见于《百花园》《小说界》《金山》《羊城晚报》《林中凤凰》等 。  三管轮李大旗  李大旗其实不叫李大旗。因其又瘦又高,似根旗杆在船间晃动,压抑别人久了,遂被戏称李大旗。  李大旗在船上做三管轮。来自东北,生性腼腆,不爱说话,走路也轻。除了吃饭,李大旗坐在我的斜对面,帮我分担一下炒菜里的肥肉,冲我笑笑,其余接触并不多。  值班
期刊
万物一齐,孰短孰长?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虚一满,不位乎其形。年不可举,时不可止。消息盈虚,终则有始。  ——庄子《秋水》  探 海  十月的企沙港,已经全无酷暑的炽热。  凉爽的秋风不紧不慢地从北部湾海面的浪尖上拂来,拂过船篷,拂过渔网,拂过艇仔摇橹人的斗笠,一种渔港特有的腥味便在空气中弥漫开来。这种腥味说不上好闻,甚至有种食物腐败的气息。然而,它却意味着秋天的收获,正是捕鱼人子子孙孙
期刊
这事情我已经忍了许久,不是一年两年。每天都在发生,也就意味着每天都要忍。我们生活在沿海地区,餐桌上鱼、虾、蟹是家常菜,还有蚝、香螺、花蛤,生腌的、清煮的、炒烙的,除了海鲜,肉类也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一天不是荤食……不,对荤食并不需要忍,其实我不是素食主义者,所谓忍,只是因为多年来对这事情一直说不清,憋着一口含混之气,像喉头黏稠的痰,时不时咳上几声却总是没咳利索。  来色达之前,这里的地理状况和社会形
期刊
→ 刘国欣 陕北某村人。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以写作教书为乐为生。作品见于《钟山》《花城》《清明》《长江文艺》《雨花》《延河》等刊。出版有小说集《供词》《城客》《夜茫茫》,散文随笔集《次第生活》《黑白:永恒的沙漠之渴》等。有作品被《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等刊转载,曾获《广西文学》2019年度优秀作品奖、《延安文学》小说奖等奖项。  整个世界仿佛被封在了一座房子里,时间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