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材是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是教学实施的载体。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教材开发应以工作过程序化教学内容,按工作任务来整合知识、技能与态度。本文在分析现行教材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项目课程教材的开发理念,并以《石油钻井地质》项目课程教材开发为例,论述了教材开发的工作流程、教材的整体设计和单项任务的结构设计。
关键词:工作过程 钻井地质 项目课程 教材开发
中图分类号:J5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5-017-02
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专业课程建设是其核心工作内容之一。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在钻井技术专业的课程建设中,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岗位能力为中心构建了基于“石油钻井生产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根据油气勘探开发钻井行业各职业岗位对石油地质知识与技能的需求,将钻井技术专业的石油地质教学调整为《石油钻井地质》,并将其项目化,突出职业性和实用性。项目化的《石油钻井地质》课程打破了传统课程的学科知识体系,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形成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以能力为本位的项目课程模式。
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关键则是教材开发。教材是对课程内容的具体化、规范化表达。为了更好地便于教师授课,应当把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课程内容按照所要求的组织形式详细、规范地表达出来,这一过程所形成的产品就是教材。教材作为课程教学的载体,其内容的选择及组织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效果,以及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而传统学科知识体系的教材显然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教学需要,因此有必要根据油气钻井行业各职业岗位的需求并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开发《石油钻井地质》项目课程教材。
一、传统学科知识体系教材存在的问题
1.学科知识体系浓厚,不能凸显高职教育特色
当前教学中可选用的相关教材,其内容仍然沿袭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模式,理论内容多、学科体系浓,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与行业企业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教材内容的选择与行业、职业、岗位相关性不够,教材内容的组织不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而造成高职教育理念不清晰,高职教育特点不突出。
2.教材内容更新慢,不能满足高职教育需求
现行教材内容陈旧,缺乏教学针对性。教材内容不能及时反映油气钻井行业企业生产经营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符合企业正在运用的新规范、新规程、新标准,与企业实际要求相差甚远,与专业培养目标(职业对应、岗位对应等)不相适应,与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不相适应。
3.教材缺乏对职业氛围构建的要求
现行学科知识体系教材的内容重在突出概念、意义、类型和作用,看不到岗位工作的任务和流程,很少涉及操作程序、检验标准和注意事项等。高职教育强调对学习者的行动导向,学生通过在工作任务(行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掌握专业实践能力,培育职业素养。考虑职业氛围对教学过程、教学结果的支撑作用,因而项目课程教材应对任务完成所需职业氛围作出明确要求,使学生在学习和直接参与的过程中既掌握知识与技能,同时加深工作情感的体验。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教材开发的理念
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课程标准是对某门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以及教材编写与实施要求等要素的规定,也是重要的课程文件。项目课程教材编写应当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与国家职业标准(职业资格证书)相融合,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课程标准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要素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它能为教材开发提供更大的创新空间,它能给教材的编写提供设计思路和内容框架,离开课程标准来开发教材,则是盲目的,往往会造成教材体系不明、内容交叉重复、脱离实际、针对性不强。所以,教材开发时必须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课程目标、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内容与要求,并参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关要求、学生的基本素质等来开发符合高职人才培养需要的教材。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传统教材是以学科逻辑为基础组织教材知识结构的,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充分考虑工作过程和教学过程两者特点的有机结合,其内容的组织与编排是按照工作过程来进行序化的,突出“情境中心”和“任务中心”。教材内容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整合;教材体系结构根据工作过程确定,实现从学科知识体系结构向工作过程结构转变。通过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可获得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获得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由此突出教材内容的职业性和实用性。
3.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前提
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等要素的综合培养来实现的,因而教材设计前应对相关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行业专家对一线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专业教师就可以明确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胜任岗位所要具备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专业教师在教材编写时对教材内容的取舍提供参照。
4.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教材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也要围绕课程目标,体现课程改革的方向。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有计划地教学过程中以及在其自身的学习与训练过程中来进行,除了专业基本操作技能外,现代社会对于职业能力的要求还更加注重从业者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在素质,以及从业者的合作意识、沟通交流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教材的设计中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相互协调,并在教材中以适当的形式呈现出来。
三、《石油钻井地质》项目课程教材开发的实践
1.教材开发的流程
项目课程教材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课程专家、行业专家、专业教师及学生的共同参与,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操作流程,才能确保教材开发目标的实现。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教材开发的理念,结合《石油钻井地质》项目课程的教学,我们建立了教材开发的流程,明确了每一环节的主体、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见图1)。
2.教材的整体设计
高职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教材与传统教材从整体上来看最大不同之处就是突出了行动特色,打破了学科知识逻辑界线,摒弃呈现完整学科体系的思路与想法,按照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工作任务的完成为目标来编排和组织教学内容。在开发《石油钻井地质》项目课程教材时,我们以油气勘探开发工程中油气井的建井过程从确定井位到最后试油、投产的工作流程(即钻前准备→钻进作业→完井作业→试油作业)作为教材内容组织与编排的参照系,创设学习情境,构建了钻前地质工作的准备、钻进地质工作的实施、完井地质工作的实施、试油地质工作的实施等“理实一体化”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树立“用什么就学什么”的学习思维方式,引导他们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和技能。
《石油钻井地质》项目课程教材采用分解式的结构模式编排,摒弃学科知识体系教材“篇章节”的编写体裁,以“情境→项目→任务”为表现方式按需组织教学内容,每个学习情境由若干个项目组成,将项目分解后的子项目称为“任务”,如表1所示。同时为了便于教学实施,分解的任务一般为2—4个学时,这样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经常有成就感。在内容组织编排上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融合,打破了传统课程理论教材与实训教材分别设计的编写思路,一本教材整合了传统的两本教材。
3.单项任务的结构设计
《石油钻井地质》项目课程教材以“情境→项目→任务”的方式来划分全书结构,其中任务就是一个教学或学习单元,要求教学进度在2—4个学时左右,以利于教学的正常进行。每项任务也有其自身的结构构成,在设计上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构建了融“任务名称→任务描述→任务分析→学习目标→相关知识→任务实施→任务考评”于一体的任务引领式结构框架。
表1 《石油钻井地质》项目课程教材框架表
任务名称是一个任务的标题与行动纲领,在命名时应以行动化的语言来命名,并注意与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相结合;任务描述是对即将进行的任务环境、内容、目的进行准确地概述,其作用在于引出任务;任务分析主要是针对具体工作任务的要求、内容、特点进行必要的分析讨论,引导学生拟定具体的行动方案;学习目标是学习者要达到的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职业能力目标、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目标;相关知识主要是介绍完成任务需要的一些背景知识,包括技术理论知识、技术实践知识以及扩展性知识;任务实施主要介绍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材料(资料)、工具、设备等,以及完成任务的具体实施步骤,指引学生按计划进行任务的实施,充分体现“做中学”的重要性。“技能是练会的,不是教会的”,因而在任务的实施中应以完成一个具体任务为目标,形成产品;任务考评属于学习评价的相关内容,列出了详细、具体的考评内容和标准,一是促进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思,二是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有效评估,及时发现任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单项工作任务的设计在内容上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是以工作任务引领知识、技能与态度。让学生在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中,通过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过程获得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以及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
[2]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46-50.
[3]陈华,卢明.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开发初探[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125-128.
[4]王亚平.高职专业基础课教材改革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6,(10):34-35.
[5]邱丽芳,谭耀辉,王皑,黄立峰.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126-129.
[6] 刘玉新.浅析高职项目课程教材的设计与开发[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3):175-176
关键词:工作过程 钻井地质 项目课程 教材开发
中图分类号:J5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5-017-02
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专业课程建设是其核心工作内容之一。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在钻井技术专业的课程建设中,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岗位能力为中心构建了基于“石油钻井生产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根据油气勘探开发钻井行业各职业岗位对石油地质知识与技能的需求,将钻井技术专业的石油地质教学调整为《石油钻井地质》,并将其项目化,突出职业性和实用性。项目化的《石油钻井地质》课程打破了传统课程的学科知识体系,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形成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以能力为本位的项目课程模式。
高职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关键则是教材开发。教材是对课程内容的具体化、规范化表达。为了更好地便于教师授课,应当把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课程内容按照所要求的组织形式详细、规范地表达出来,这一过程所形成的产品就是教材。教材作为课程教学的载体,其内容的选择及组织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效果,以及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而传统学科知识体系的教材显然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教学需要,因此有必要根据油气钻井行业各职业岗位的需求并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开发《石油钻井地质》项目课程教材。
一、传统学科知识体系教材存在的问题
1.学科知识体系浓厚,不能凸显高职教育特色
当前教学中可选用的相关教材,其内容仍然沿袭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模式,理论内容多、学科体系浓,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与行业企业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教材内容的选择与行业、职业、岗位相关性不够,教材内容的组织不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而造成高职教育理念不清晰,高职教育特点不突出。
2.教材内容更新慢,不能满足高职教育需求
现行教材内容陈旧,缺乏教学针对性。教材内容不能及时反映油气钻井行业企业生产经营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符合企业正在运用的新规范、新规程、新标准,与企业实际要求相差甚远,与专业培养目标(职业对应、岗位对应等)不相适应,与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不相适应。
3.教材缺乏对职业氛围构建的要求
现行学科知识体系教材的内容重在突出概念、意义、类型和作用,看不到岗位工作的任务和流程,很少涉及操作程序、检验标准和注意事项等。高职教育强调对学习者的行动导向,学生通过在工作任务(行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掌握专业实践能力,培育职业素养。考虑职业氛围对教学过程、教学结果的支撑作用,因而项目课程教材应对任务完成所需职业氛围作出明确要求,使学生在学习和直接参与的过程中既掌握知识与技能,同时加深工作情感的体验。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教材开发的理念
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课程标准是对某门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以及教材编写与实施要求等要素的规定,也是重要的课程文件。项目课程教材编写应当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与国家职业标准(职业资格证书)相融合,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课程标准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要素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它能为教材开发提供更大的创新空间,它能给教材的编写提供设计思路和内容框架,离开课程标准来开发教材,则是盲目的,往往会造成教材体系不明、内容交叉重复、脱离实际、针对性不强。所以,教材开发时必须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课程目标、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内容与要求,并参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关要求、学生的基本素质等来开发符合高职人才培养需要的教材。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传统教材是以学科逻辑为基础组织教材知识结构的,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充分考虑工作过程和教学过程两者特点的有机结合,其内容的组织与编排是按照工作过程来进行序化的,突出“情境中心”和“任务中心”。教材内容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整合;教材体系结构根据工作过程确定,实现从学科知识体系结构向工作过程结构转变。通过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可获得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获得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由此突出教材内容的职业性和实用性。
3.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前提
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等要素的综合培养来实现的,因而教材设计前应对相关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行业专家对一线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专业教师就可以明确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胜任岗位所要具备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专业教师在教材编写时对教材内容的取舍提供参照。
4.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教材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也要围绕课程目标,体现课程改革的方向。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有计划地教学过程中以及在其自身的学习与训练过程中来进行,除了专业基本操作技能外,现代社会对于职业能力的要求还更加注重从业者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在素质,以及从业者的合作意识、沟通交流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教材的设计中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相互协调,并在教材中以适当的形式呈现出来。
三、《石油钻井地质》项目课程教材开发的实践
1.教材开发的流程
项目课程教材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课程专家、行业专家、专业教师及学生的共同参与,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操作流程,才能确保教材开发目标的实现。根据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教材开发的理念,结合《石油钻井地质》项目课程的教学,我们建立了教材开发的流程,明确了每一环节的主体、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见图1)。
2.教材的整体设计
高职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教材与传统教材从整体上来看最大不同之处就是突出了行动特色,打破了学科知识逻辑界线,摒弃呈现完整学科体系的思路与想法,按照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工作任务的完成为目标来编排和组织教学内容。在开发《石油钻井地质》项目课程教材时,我们以油气勘探开发工程中油气井的建井过程从确定井位到最后试油、投产的工作流程(即钻前准备→钻进作业→完井作业→试油作业)作为教材内容组织与编排的参照系,创设学习情境,构建了钻前地质工作的准备、钻进地质工作的实施、完井地质工作的实施、试油地质工作的实施等“理实一体化”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树立“用什么就学什么”的学习思维方式,引导他们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和技能。
《石油钻井地质》项目课程教材采用分解式的结构模式编排,摒弃学科知识体系教材“篇章节”的编写体裁,以“情境→项目→任务”为表现方式按需组织教学内容,每个学习情境由若干个项目组成,将项目分解后的子项目称为“任务”,如表1所示。同时为了便于教学实施,分解的任务一般为2—4个学时,这样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经常有成就感。在内容组织编排上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融合,打破了传统课程理论教材与实训教材分别设计的编写思路,一本教材整合了传统的两本教材。
3.单项任务的结构设计
《石油钻井地质》项目课程教材以“情境→项目→任务”的方式来划分全书结构,其中任务就是一个教学或学习单元,要求教学进度在2—4个学时左右,以利于教学的正常进行。每项任务也有其自身的结构构成,在设计上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构建了融“任务名称→任务描述→任务分析→学习目标→相关知识→任务实施→任务考评”于一体的任务引领式结构框架。
表1 《石油钻井地质》项目课程教材框架表
任务名称是一个任务的标题与行动纲领,在命名时应以行动化的语言来命名,并注意与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相结合;任务描述是对即将进行的任务环境、内容、目的进行准确地概述,其作用在于引出任务;任务分析主要是针对具体工作任务的要求、内容、特点进行必要的分析讨论,引导学生拟定具体的行动方案;学习目标是学习者要达到的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职业能力目标、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目标;相关知识主要是介绍完成任务需要的一些背景知识,包括技术理论知识、技术实践知识以及扩展性知识;任务实施主要介绍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材料(资料)、工具、设备等,以及完成任务的具体实施步骤,指引学生按计划进行任务的实施,充分体现“做中学”的重要性。“技能是练会的,不是教会的”,因而在任务的实施中应以完成一个具体任务为目标,形成产品;任务考评属于学习评价的相关内容,列出了详细、具体的考评内容和标准,一是促进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思,二是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有效评估,及时发现任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单项工作任务的设计在内容上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是以工作任务引领知识、技能与态度。让学生在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中,通过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过程获得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以及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
[2]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46-50.
[3]陈华,卢明.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开发初探[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125-128.
[4]王亚平.高职专业基础课教材改革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6,(10):34-35.
[5]邱丽芳,谭耀辉,王皑,黄立峰.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126-129.
[6] 刘玉新.浅析高职项目课程教材的设计与开发[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3):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