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痰标本真菌涂片和培养阳性结果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抽取在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临床住院患者送检痰液标本1080份,对其展开真菌涂片检查,并将阳性结果进行分类,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对各组阳性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不同阳性结果中符合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标准者所占比例存在一定的差异(P<0.05)。
结论:在采取痰标本真菌涂片检查时,培养阳性结果会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结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痰标本;真菌涂片 培养阳性结果 诊断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614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368-01
调查结果显示[1],近几年实体器官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侵入性治疗手段应用率逐年胜过,高强度免疫抑制剂以及大剂量的化疗药物的应用,使得侵袭性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缺乏临床典型性,以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存在较大困难,检出率较低,因此找到快速有效且准确的新型诊断技术对于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选择、改善预后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本次研究中出于对痰标本真菌涂片和培养阳性结果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痰液标本展开了真菌培养,并对其诊断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临床住院患者送检痰液标本,抽取其中的1080份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来源于呼吸科、血液科、保健科、重症监护科、血液净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等。送检患者除原发疾病外均存在肺部感染迹象或症状,自愿接受临床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对以上统计痰液标本进行真菌涂片,并将阳性结果进行分类,分别为[2]:A组:同一患者两次以上真菌涂片结果均可见菌丝,培养真菌相同;B组:同一患者两次以上培养出同一真菌,但是涂片检查未发现菌丝;C组:单次涂片检查可观察到菌丝,真菌培养半定量结果≥+++;D组:单次真菌培养半定量≥+++,涂片检查未发现菌丝。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为依据将患者分成确诊、临床诊断、拟诊和其他,对比分析不同类型阳性结果与“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的符合率。
1.2.2 检验方法。真菌涂片与培养:本次研究中所有痰液标本均涂片,格兰染色后进行镜检,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标准对标本是否合格进行判断,油镜下对100个视野进行观察,对正常菌群、细菌吞噬、可疑病原菌、真菌孢子以及菌丝情况进行记录,合格标本接种哥伦比亚血琼脂、万古霉素巧克力琼脂,在35℃下,5%CO2培养,麦康凯和念珠菌显色平板在35℃下培养,SDA琼脂在25℃下培养。
酵母样真菌半定量计数与鉴定:以三区划分线各区菌落数展开半定量计数,+++以上酵母样真菌以平板显色为依据进行鉴定。
1.3 数据处理。研究中相关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形式表示,对比中计量资料的对比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的对比则是采取X2检验,在P<0.05时,视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痰液标本酵母样真菌涂片结果统计。经统计发现,本组1080份标本中,共分离得到酵母样真菌63例,分离率为5.83%,详见表1。
3 讨论
对实验室检验结果做出正确评价为目前临床所面临的重大难题,临床微生物检验检验的验证更加困难。临床上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为标准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进行诊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没有对痰标本酵母样真菌阳性检测的临床意义予以明确,本次研究中出于对痰标本真菌涂片和培养阳性结果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对1080份痰标本展开了真菌涂片与培养,并对检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080份标本中,共分离得到酵母样真菌63例,分离率为5.83%,其中以白色念珠菌所占比例最高。在63例酵母样真菌中划分在A组者10例,B组者6例,C组者28例,D组者19例,且A组结果确诊率、临床诊断率均较其他几组高。由此证实,在采取痰标本真菌涂片检查时,培养阳性结果会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结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在今后的临床检验中应对其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公衍文,李继霞,薛炼,等.痰标本真菌检验阳性结果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21(07):434-435
[2]李跃青,井玉红,张凤娥.痰培养阴性肺部真菌感染16例治疗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21(05):321-323
方法:抽取在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临床住院患者送检痰液标本1080份,对其展开真菌涂片检查,并将阳性结果进行分类,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对各组阳性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不同阳性结果中符合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标准者所占比例存在一定的差异(P<0.05)。
结论:在采取痰标本真菌涂片检查时,培养阳性结果会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结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痰标本;真菌涂片 培养阳性结果 诊断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614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368-01
调查结果显示[1],近几年实体器官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侵入性治疗手段应用率逐年胜过,高强度免疫抑制剂以及大剂量的化疗药物的应用,使得侵袭性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缺乏临床典型性,以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存在较大困难,检出率较低,因此找到快速有效且准确的新型诊断技术对于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治疗方案选择、改善预后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本次研究中出于对痰标本真菌涂片和培养阳性结果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痰液标本展开了真菌培养,并对其诊断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临床住院患者送检痰液标本,抽取其中的1080份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来源于呼吸科、血液科、保健科、重症监护科、血液净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等。送检患者除原发疾病外均存在肺部感染迹象或症状,自愿接受临床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对以上统计痰液标本进行真菌涂片,并将阳性结果进行分类,分别为[2]:A组:同一患者两次以上真菌涂片结果均可见菌丝,培养真菌相同;B组:同一患者两次以上培养出同一真菌,但是涂片检查未发现菌丝;C组:单次涂片检查可观察到菌丝,真菌培养半定量结果≥+++;D组:单次真菌培养半定量≥+++,涂片检查未发现菌丝。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为依据将患者分成确诊、临床诊断、拟诊和其他,对比分析不同类型阳性结果与“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的符合率。
1.2.2 检验方法。真菌涂片与培养:本次研究中所有痰液标本均涂片,格兰染色后进行镜检,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标准对标本是否合格进行判断,油镜下对100个视野进行观察,对正常菌群、细菌吞噬、可疑病原菌、真菌孢子以及菌丝情况进行记录,合格标本接种哥伦比亚血琼脂、万古霉素巧克力琼脂,在35℃下,5%CO2培养,麦康凯和念珠菌显色平板在35℃下培养,SDA琼脂在25℃下培养。
酵母样真菌半定量计数与鉴定:以三区划分线各区菌落数展开半定量计数,+++以上酵母样真菌以平板显色为依据进行鉴定。
1.3 数据处理。研究中相关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形式表示,对比中计量资料的对比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的对比则是采取X2检验,在P<0.05时,视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痰液标本酵母样真菌涂片结果统计。经统计发现,本组1080份标本中,共分离得到酵母样真菌63例,分离率为5.83%,详见表1。
3 讨论
对实验室检验结果做出正确评价为目前临床所面临的重大难题,临床微生物检验检验的验证更加困难。临床上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为标准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进行诊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没有对痰标本酵母样真菌阳性检测的临床意义予以明确,本次研究中出于对痰标本真菌涂片和培养阳性结果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对1080份痰标本展开了真菌涂片与培养,并对检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080份标本中,共分离得到酵母样真菌63例,分离率为5.83%,其中以白色念珠菌所占比例最高。在63例酵母样真菌中划分在A组者10例,B组者6例,C组者28例,D组者19例,且A组结果确诊率、临床诊断率均较其他几组高。由此证实,在采取痰标本真菌涂片检查时,培养阳性结果会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结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在今后的临床检验中应对其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公衍文,李继霞,薛炼,等.痰标本真菌检验阳性结果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21(07):434-435
[2]李跃青,井玉红,张凤娥.痰培养阴性肺部真菌感染16例治疗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21(05):32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