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流行性出血热(HFRS),临床上以发热,出血,肾功能损伤为特征,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治疗不及时死亡率较高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为了进一步掌握HFRS的流行趋势和临床特征,本文对8例患者进行临床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提高防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 临床及流行病学 调查分析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606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363-01
流行性出血热(HFRS),临床上以发热,出血,肾功能损伤特征,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治疗不及时死亡率较高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为了进一步掌握HFRS的流行趋势和临床特征,本文对8例患者进行临床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提高防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疫情。为东辽县上报疫情资料,病例案调查按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统一表格,方法用查阅病历,询问患者本人、经治医生和家属及其他知情人,所有病例均做血清学证实。
1.2 检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诊断试剂检测EHFIgM,EHFIgG。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病概况。流行性出血热一直是吉林省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近年来全省HFRS发病人数逐年增多,疫情已由山区向平原,由农村向城市,由东向西逐渐扩延,东辽县在2005年首发1例流行性出血热,经过流行病学调查,鼠情监测,确定为家鼠型(福家鼠)新疫区。截止2013年7月今年共发生8例流行性出血热。
2.2 病例的时间分布。发生8例HFRS,按发病月份统计分别为:1月份2例,2月份1例,3月份1例,4月份2例,5月份2例。
2.3 病例的地区分布。东辽县13个乡镇中有5个乡镇有HFRS病例报告,其中白泉镇2例,辽河源镇3例,凌云乡1例,安石镇1例,安恕镇1例。上述乡、镇分布在东辽县东南部彼此相邻,属于平原地貌。
2.4 病例的人群分布。①年龄分布:20~25岁组2例,35~40岁组1例,41~45岁组2例,46~50岁组2例。50~55岁1例。②职业分布:均为农民。③男女比例为3∶1。
2.5 既往史和疫苗接种史。既往身体均健康,无外出,无疫苗接种史。
2.6 家庭与居住情况。家庭中均为单发病例;居住的室内、庭院卫生条件差,柴草、垃圾随意堆放,房屋内外可见多处鼠迹、鼠洞。
2.7 临床表现。患者均存在入院前发热,误诊为上感,无明显不适感觉,在诊所抗炎治疗后不见好转,病情加重,高热不退,入住二级医院治疗。住院检查:体温38.6℃~41.1℃,平均39.2℃,均有头痛,腰痛,眼眶痛,颈面、前胸潮红处和眼结膜充血等症状体征。临床病历分析其中:3例有出血点,1例有血尿,1例有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胃肠道症状。以上病例均为五期不全的轻型病例,提醒医护人员不可忽视。
2.8 病例实验室检测。8例流行性出血热双份血清检测;EHFIgM阳性8例,EHFIgG阳性8例。尿常规检查;蛋白(++)3例,蛋白+++)5例;8例患者均有管型存在;尿少3例,有1例尿素氮和肌酐增高。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在(5.95~19.40)×109/L之间,平均为12.41×109/L,血小板计数在(8.0~69)×109/L之间,平均数为35.0×109/L。
3 讨论
HFRS病例今年共发生8例,均在上半年。发病以春冬两季为主的散发,分布在东辽县5个乡镇,年龄在20~55岁之间的农民,男女比例为3:1,居住环境卫生均较差,室内外可见多处鼠迹、鼠。
全部病例均为症状轻,病程短,不典型,符合家鼠型感染的特征,与鼠情监测结果相一致。轻型病例临床症状,体征不明显,无明确的流行病学史,发病初期不易于诊断,因此防治方面要:①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诊治水平;②加强宣传教育,普及流行性出血热防病知识;③加强灭鼠工作;④开展流行性出血热疫苗预防接种工作;⑤开展鼠情监测工作。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 临床及流行病学 调查分析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606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363-01
流行性出血热(HFRS),临床上以发热,出血,肾功能损伤特征,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治疗不及时死亡率较高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为了进一步掌握HFRS的流行趋势和临床特征,本文对8例患者进行临床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提高防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疫情。为东辽县上报疫情资料,病例案调查按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统一表格,方法用查阅病历,询问患者本人、经治医生和家属及其他知情人,所有病例均做血清学证实。
1.2 检测方法。采用酶联免疫诊断试剂检测EHFIgM,EHFIgG。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病概况。流行性出血热一直是吉林省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近年来全省HFRS发病人数逐年增多,疫情已由山区向平原,由农村向城市,由东向西逐渐扩延,东辽县在2005年首发1例流行性出血热,经过流行病学调查,鼠情监测,确定为家鼠型(福家鼠)新疫区。截止2013年7月今年共发生8例流行性出血热。
2.2 病例的时间分布。发生8例HFRS,按发病月份统计分别为:1月份2例,2月份1例,3月份1例,4月份2例,5月份2例。
2.3 病例的地区分布。东辽县13个乡镇中有5个乡镇有HFRS病例报告,其中白泉镇2例,辽河源镇3例,凌云乡1例,安石镇1例,安恕镇1例。上述乡、镇分布在东辽县东南部彼此相邻,属于平原地貌。
2.4 病例的人群分布。①年龄分布:20~25岁组2例,35~40岁组1例,41~45岁组2例,46~50岁组2例。50~55岁1例。②职业分布:均为农民。③男女比例为3∶1。
2.5 既往史和疫苗接种史。既往身体均健康,无外出,无疫苗接种史。
2.6 家庭与居住情况。家庭中均为单发病例;居住的室内、庭院卫生条件差,柴草、垃圾随意堆放,房屋内外可见多处鼠迹、鼠洞。
2.7 临床表现。患者均存在入院前发热,误诊为上感,无明显不适感觉,在诊所抗炎治疗后不见好转,病情加重,高热不退,入住二级医院治疗。住院检查:体温38.6℃~41.1℃,平均39.2℃,均有头痛,腰痛,眼眶痛,颈面、前胸潮红处和眼结膜充血等症状体征。临床病历分析其中:3例有出血点,1例有血尿,1例有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胃肠道症状。以上病例均为五期不全的轻型病例,提醒医护人员不可忽视。
2.8 病例实验室检测。8例流行性出血热双份血清检测;EHFIgM阳性8例,EHFIgG阳性8例。尿常规检查;蛋白(++)3例,蛋白+++)5例;8例患者均有管型存在;尿少3例,有1例尿素氮和肌酐增高。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在(5.95~19.40)×109/L之间,平均为12.41×109/L,血小板计数在(8.0~69)×109/L之间,平均数为35.0×109/L。
3 讨论
HFRS病例今年共发生8例,均在上半年。发病以春冬两季为主的散发,分布在东辽县5个乡镇,年龄在20~55岁之间的农民,男女比例为3:1,居住环境卫生均较差,室内外可见多处鼠迹、鼠。
全部病例均为症状轻,病程短,不典型,符合家鼠型感染的特征,与鼠情监测结果相一致。轻型病例临床症状,体征不明显,无明确的流行病学史,发病初期不易于诊断,因此防治方面要:①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诊治水平;②加强宣传教育,普及流行性出血热防病知识;③加强灭鼠工作;④开展流行性出血热疫苗预防接种工作;⑤开展鼠情监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