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歌来源于人们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民歌的产生、发展都是特定文化背景的产物,表现的是各地独特的地域风貌。按照专业的音乐类型划分,民歌属于非专业音乐的创作类型。这种所谓的“非专业性”指的是民歌起源于长期的劳动实践,由集体创作并口传心授,可以说,民歌来源于土地,是纯粹的“土地的产物”。
笔者认为,马山民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楚地音乐的遗风,其内容几乎涵盖了这一地区寻常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进入新世纪,马山民歌并没有衰落下去,相反依然极富创造力与生命力,新编马山民歌的诞生,承接历史,继往开来,用传统的五句调演绎着新时期马山地区、荆沙地区人民的幸福生活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民歌作为“土地的产物”“生活的产物”,对其内容的主题分析,可以从宏观上更好地了解马山民歌对马山地区、荆沙地区人们生活的反应程度。
同时通过内容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探寻马山民歌与方言、民俗的互动关系。
一、马山民歌的主题简析
笔者对79首传统马山民歌和56首新编马山民歌的曲名和歌词进行整理之后发现,大部分马山民歌的曲名已经简要概括出了民歌的主题并对其可以进行如下分类:
(一)生产劳作(栽秧歌、扯草歌、薅草歌、渔歌、打硪号子、伙计调):《火烧粑》、《清早起来脸朝东》、《一下田来捡把秧》、《遮住荆州半边城》、《薅苗歌》、《推磨歌》、《舂米歌》、《整米歌》、《硪打三遍土还阳》、《硪歌》、《赶磙歌》、《我说老板是条牛》、《堆稻》、《拖谷》、《割谷》、《扬谷》等共22首
这22首以生产劳作为主题的民歌几乎可以反映出荆沙地区劳作的特点和人们劳作的风貌。荆沙地区位于江汉平原,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是我国南方水稻的主要产区之一,因此“水稻”成为了这一地区的劳动主题,秧苗、稻米是这一地区主要的农作物,而石磙、石硪等也是典型的与稻谷生产有关的农具。《堆稻》、《拖谷》、《割谷》、《扬谷》这四首马山民歌可以看作一组,四首民歌将稻谷丰收之后进行收割、运输、晾晒的一系列过程做了完整地展现。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荆沙地区河湖众多的地理环境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条件,形成了这一地区的以“水作”为主的农业生产特点,而这一特点也被马山民歌印证。
(二)男女爱情生活:《苕女婿》、《多年的媳妇做婆婆》、《娘屋不走断六亲》、《十月怀胎》、《免得人家说是非》、《送郎》、《相思梦里度蜜月》等一共25首。
爱情似乎是文学作品中经久不衰的主题。马山民歌中有大量对于男女爱情生活的描写。民歌出自于劳动人民之口,繁重的农事劳作使他们心中的酸甜苦辣无处、无时诉说,农闲之余,用婉转的情歌来倾诉对爱人的思念,成为平淡无奇的生活中的一点甜蜜的点缀。民歌的歌词大多直接取材于当地的方言口语,因此,民歌中对于爱情生活的描写也是通俗直露,显得更加情真意切。
(三)传统习俗:《结婚升号匾》、《陪亲家》、《陪新郎》、《杀猪谣》、《生小孩贺喜歌》、《哭丧歌》、《新居落成升号匾》、《做新房贺喜歌》、《闹新房》一共9首
笔者认为以传统习俗为主题的民歌最能反映出地域特色。荆沙地区有着结婚与盖新房(方言称为“合新”)挂号匾的习俗。“号匾挂的歪又歪,子子孙孙坐八台”挂号匾体现着亲朋好友对于主人一家的诚挚祝愿。
《闹新房》中:金牙笼 银牙箱 红漆踏板象牙床。则属于荆沙地区婚嫁的必备家当,金、银、象牙显示着家庭的富裕和未来生活的保障,而红漆则为婚礼增添了喜庆的色彩,预示着新婚夫妇未来的生活将会红红火火。“喜烟喜糖拿得住,生个儿子坐龙台;喜烟喜糖拿得急,生个儿子穿朝衣。”为亲朋好友准备喜糖喜烟,与他们分享喜悦,同时也收获着美好的祝福。
《新居落成升号匾》中详细记录了新居落成入住时的传统做法。“一步上金梯,代代穿朝衣。 二步上金殿,代代做知县。上三步三尺高,脱掉蓝衫换紫袍。上四步四海名扬,上五步五子登科。上六步六合同春,上七步七枝吉祥。上八步八仙过海,上九步九九长寿。上十步满腹文章。”搬入新居之前有一系列的准备活动,而进入新居的过程也十分讲究,每一步都有固定的说法,必须走得踏实而沉稳。十步各有各自的说法和预兆。
《杀猪谣》描述的是“杀年猪”的习俗,杀年猪对于农家而言是一年一度的大事,在物资匮乏的古代,平时杀猪一般是为了出售以补贴家用,而唯独过年是个例外。进入腊月,大部分农家都要杀猪为过年做准备,杀年猪的这一天,也会邀请亲戚朋友到家中聚宴,既为联络感情,也是表示庆贺,而整桌菜基本都取材于“年猪”,如炒猪肝、回锅肉、心肺汤等。随后就会制作腊肉,灌香肠等,以迎接农历新年这一最为重要的节日。今天,物质生活已经极大丰富,猪肉已经成为百姓餐桌上极为寻常的食物,但是,这一习俗却一直沿袭至今,既是对传统习俗的承袭,也是表现出对农家对春节的重视。“阎王伯爹封了你,过刀的畜牲脱生快。”“脫生”一词在荆沙方言中的意思是“死后的超生,进入新的轮回,也指转世为人。”虽然民歌中含有封建思想,可是,对于年猪的祝福和劝慰,也体现出人们的善良淳朴。
二、方言、民俗对民歌的影响
(一)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是民歌的基础,民俗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则为民歌创作的主要内容。
阎德亮在《漫谈方言与民俗》一文中提出了以下观点:“在民俗事项形成之前,方言词语即已经确立,民俗事项形成之后,被确立的方言词汇得到了巩固与流传。方言词汇先于民俗事项而存在,因为方言词语名称容易确立,而民俗事项不容易形成,它要经过数代人的努力。”据此,阎德亮先生认为方言是第一性的。根据阎德亮先生的观点,笔者认为,结合民歌产生的原因,方言、民俗较之于民歌具有第一性的特点。在民歌产生之前,人们就已经开始了日常的言语活动,产生了每一地区的方言,民歌依托于各地的方言而被劳动人民创作出来,因此,各地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便可看作是民歌产生的基础。对马山民歌主题的分析更可以佐证笔者的观点,马山民歌的内容大多取材于荆沙地区特有的农事活动、 婚丧嫁娶习俗和历史故事等,新编马山民歌继承传统马山民歌的优点,也着重于对新时期荆沙地区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描绘。因此,荆沙方言和荆沙地区的独特民俗是民歌产生的土壤。 (二)方音与民歌中的避讳现象
所谓避讳,即指将某些人们不愿意直说的事物或者现象改换另一种说法进行婉指。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语素音节文字,汉字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汉字首先具有表意特点,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需要运用语言进行指称、描绘的事物也越来越多,或是由于字体结构的改变、汉字读音的改换,因此出现了许多同音字,即同一个音节可以代表多个汉字及其意义。各地方言的划分标准多是语音,各地的方言对同一事物的描述往往存在很大差异,与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也有着很大不同,因此,每一种方言都有着与各自方音相关的避讳现象。
1、死亡及相关事:包括丧事、殡葬、死者等。笔者统计了79首传统马山民歌和56首新编马山民歌中与死亡有关的主题的民歌,数量极少且无疑例外均使用避讳语,从未直接出现“死”或者“丧”等字眼,而改用荆沙地区方言中的避讳语“老”、“过身”。又如《杀猪谣》中对“杀年猪”的习俗进行描写,并未使用“杀”而改用“宰”,对“阎王”也讳称为“阎伯爹”,对宰杀的年猪也是使用“脱生”这样隐讳的词语,“脱生”在荆沙方言中专指死后的转世轮回。
2、男女情爱及相关事:包括对爱人的称谓、生育等。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马山民歌中也有大量与爱情有关的曲目,但是对爱情的表达往往趋向于委婉、含蓄。在马山民歌中对所爱之人的称呼、夫妻之间的称呼往往都是“哥姐”、“哥妹”、“郎”,即使有大胆直露的表达如《戒指落在碗里头》、《情姐生来一枝花》、《抱起被窝当情哥》所用的称呼也仅仅是“情哥”“情姐”,这便是马山民歌中最为大胆的表达。
在荆沙方言中鞋子中的“鞋”与普通话中孩子中的“孩”读音相同,均为[xai214],因此荆沙地区方言往往用“伢”[a213]来指称小孩子,如传统马山民歌《十月怀胎》中“伢儿腹中长头发,心里像刷子刷。伢在腹中伸脚手,直把腰身子扭”。就用“伢[a213]来指称新生儿(注:在荆沙方言中,“伢”字的读音也与普通话读音不同,普通话“伢”字读音为[ia35],荆沙方言中的读音为[a213])。
3、其他避讳语:传统马山民歌曲目《叫花子赶酒》中记录了一个避讳语“打发打发”。这个避讳语在荆沙地区有两种不同的用法。第一,就是如这首民歌中记录的,叫花子在走街窜巷讨要东西时都会说这句“吉祥话”——打发打发,越把越发,把得快,发得快,子子孙孙坐龙台。意在讨主人家的欢心,以便多得到一些赏钱。第二,就是正月里乃至日常生活中的避讳语,在有人打碎东西时,往往会说一句“打发打发,越打越发。”为的就是缓解紧张、窘迫的气氛,同时也希望在这破碎的声响中,在这句吉祥话中获得一份祝福。
三、民歌对民俗及方言的反作用
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是民歌的基础,民俗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则为民歌创作的主要内容。荆沙方言和荆沙地区的独特民俗是民歌产生的土壤。但是笔者的这一观点并不代表民歌只是一种被动的、单方面的接受与表述,民歌对民俗以及方言存在着积极的反作用,因此才构成了彼此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民歌使得民俗得以巩固、流传,同时也促进了这一地区的人们对当地风俗、方言词汇的理解。
本文第三部分对传统马山民歌和新编马山民歌的主题进行了整理,笔者发现,在新旧马山民歌中都存在着大量以当地独特风俗为主要内容的民歌。对传统农业生产活动的描写,可以使后人理解古老的劳作过程。随着城镇化的全面推进,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农村,在城市开始了新的生活,他们的后代与“土地”的距离已经越来越遥远,但是,这些古老的习俗不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城镇化的推进而被逐渐遗忘。
(二)民歌的发展也促进了民俗的变化
民歌作为运用各地方言记录民俗的独特艺术形式,随着民歌被不断地传唱、改编,相应的方言词汇的内涵以及民俗的内容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方言、民俗给民歌的产生提供土壤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民歌的影响。
在这一方面,婚俗和其他的地方习俗体现得最为明显。
《结婚升号匾》、《陪亲家》、《陪新郎》、《闹新房》这几首传统马山民歌集中描写了荆沙地区的婚俗礼节。荆沙地区的傳统婚俗包括升号匾、新房布置、招待亲家、闹新房等,而在新编马山民歌《姑娘偏爱苕哥哥》中对新女婿进门只是一笔带过。如今,荆沙地区的婚俗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笔者在《魅力荆州》和《荆州纪事》两本地方性民俗实录中已经查阅不到关于新婚升号匾的习俗,荆沙地区的婚俗除了保留基本的新房布置、闹新房的仪式之外,其他已经简化,而新房布置、闹新房等传统仪式的内容也有很大变化。
《哭丧歌》[1]描写的就是传统的殡葬习俗,手扶棺材盖,伴着丧鼓调大声哭丧,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旧时的农村,“哭丧”这一习俗非常普遍,人们认为葬礼的排场越大、参与“哭丧”的人数越多,就越有面子,越能展现家族的兴旺。但是结合《姑娘偏爱苕哥哥》这首新编马山民歌和其他新编马山民歌,笔者发现,进入新时期,当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逐渐变得开放以后,追求“简化”“高效”摒弃传统习俗中过分繁琐的内容,已经成为新的时尚,因此,新民歌传递出的这一思想,促进了婚俗、殡葬习俗的改变。
注释:
[1]《魅力荆州 马山民歌》,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版,第98页
笔者认为,马山民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楚地音乐的遗风,其内容几乎涵盖了这一地区寻常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进入新世纪,马山民歌并没有衰落下去,相反依然极富创造力与生命力,新编马山民歌的诞生,承接历史,继往开来,用传统的五句调演绎着新时期马山地区、荆沙地区人民的幸福生活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民歌作为“土地的产物”“生活的产物”,对其内容的主题分析,可以从宏观上更好地了解马山民歌对马山地区、荆沙地区人们生活的反应程度。
同时通过内容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探寻马山民歌与方言、民俗的互动关系。
一、马山民歌的主题简析
笔者对79首传统马山民歌和56首新编马山民歌的曲名和歌词进行整理之后发现,大部分马山民歌的曲名已经简要概括出了民歌的主题并对其可以进行如下分类:
(一)生产劳作(栽秧歌、扯草歌、薅草歌、渔歌、打硪号子、伙计调):《火烧粑》、《清早起来脸朝东》、《一下田来捡把秧》、《遮住荆州半边城》、《薅苗歌》、《推磨歌》、《舂米歌》、《整米歌》、《硪打三遍土还阳》、《硪歌》、《赶磙歌》、《我说老板是条牛》、《堆稻》、《拖谷》、《割谷》、《扬谷》等共22首
这22首以生产劳作为主题的民歌几乎可以反映出荆沙地区劳作的特点和人们劳作的风貌。荆沙地区位于江汉平原,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是我国南方水稻的主要产区之一,因此“水稻”成为了这一地区的劳动主题,秧苗、稻米是这一地区主要的农作物,而石磙、石硪等也是典型的与稻谷生产有关的农具。《堆稻》、《拖谷》、《割谷》、《扬谷》这四首马山民歌可以看作一组,四首民歌将稻谷丰收之后进行收割、运输、晾晒的一系列过程做了完整地展现。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荆沙地区河湖众多的地理环境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条件,形成了这一地区的以“水作”为主的农业生产特点,而这一特点也被马山民歌印证。
(二)男女爱情生活:《苕女婿》、《多年的媳妇做婆婆》、《娘屋不走断六亲》、《十月怀胎》、《免得人家说是非》、《送郎》、《相思梦里度蜜月》等一共25首。
爱情似乎是文学作品中经久不衰的主题。马山民歌中有大量对于男女爱情生活的描写。民歌出自于劳动人民之口,繁重的农事劳作使他们心中的酸甜苦辣无处、无时诉说,农闲之余,用婉转的情歌来倾诉对爱人的思念,成为平淡无奇的生活中的一点甜蜜的点缀。民歌的歌词大多直接取材于当地的方言口语,因此,民歌中对于爱情生活的描写也是通俗直露,显得更加情真意切。
(三)传统习俗:《结婚升号匾》、《陪亲家》、《陪新郎》、《杀猪谣》、《生小孩贺喜歌》、《哭丧歌》、《新居落成升号匾》、《做新房贺喜歌》、《闹新房》一共9首
笔者认为以传统习俗为主题的民歌最能反映出地域特色。荆沙地区有着结婚与盖新房(方言称为“合新”)挂号匾的习俗。“号匾挂的歪又歪,子子孙孙坐八台”挂号匾体现着亲朋好友对于主人一家的诚挚祝愿。
《闹新房》中:金牙笼 银牙箱 红漆踏板象牙床。则属于荆沙地区婚嫁的必备家当,金、银、象牙显示着家庭的富裕和未来生活的保障,而红漆则为婚礼增添了喜庆的色彩,预示着新婚夫妇未来的生活将会红红火火。“喜烟喜糖拿得住,生个儿子坐龙台;喜烟喜糖拿得急,生个儿子穿朝衣。”为亲朋好友准备喜糖喜烟,与他们分享喜悦,同时也收获着美好的祝福。
《新居落成升号匾》中详细记录了新居落成入住时的传统做法。“一步上金梯,代代穿朝衣。 二步上金殿,代代做知县。上三步三尺高,脱掉蓝衫换紫袍。上四步四海名扬,上五步五子登科。上六步六合同春,上七步七枝吉祥。上八步八仙过海,上九步九九长寿。上十步满腹文章。”搬入新居之前有一系列的准备活动,而进入新居的过程也十分讲究,每一步都有固定的说法,必须走得踏实而沉稳。十步各有各自的说法和预兆。
《杀猪谣》描述的是“杀年猪”的习俗,杀年猪对于农家而言是一年一度的大事,在物资匮乏的古代,平时杀猪一般是为了出售以补贴家用,而唯独过年是个例外。进入腊月,大部分农家都要杀猪为过年做准备,杀年猪的这一天,也会邀请亲戚朋友到家中聚宴,既为联络感情,也是表示庆贺,而整桌菜基本都取材于“年猪”,如炒猪肝、回锅肉、心肺汤等。随后就会制作腊肉,灌香肠等,以迎接农历新年这一最为重要的节日。今天,物质生活已经极大丰富,猪肉已经成为百姓餐桌上极为寻常的食物,但是,这一习俗却一直沿袭至今,既是对传统习俗的承袭,也是表现出对农家对春节的重视。“阎王伯爹封了你,过刀的畜牲脱生快。”“脫生”一词在荆沙方言中的意思是“死后的超生,进入新的轮回,也指转世为人。”虽然民歌中含有封建思想,可是,对于年猪的祝福和劝慰,也体现出人们的善良淳朴。
二、方言、民俗对民歌的影响
(一)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是民歌的基础,民俗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则为民歌创作的主要内容。
阎德亮在《漫谈方言与民俗》一文中提出了以下观点:“在民俗事项形成之前,方言词语即已经确立,民俗事项形成之后,被确立的方言词汇得到了巩固与流传。方言词汇先于民俗事项而存在,因为方言词语名称容易确立,而民俗事项不容易形成,它要经过数代人的努力。”据此,阎德亮先生认为方言是第一性的。根据阎德亮先生的观点,笔者认为,结合民歌产生的原因,方言、民俗较之于民歌具有第一性的特点。在民歌产生之前,人们就已经开始了日常的言语活动,产生了每一地区的方言,民歌依托于各地的方言而被劳动人民创作出来,因此,各地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便可看作是民歌产生的基础。对马山民歌主题的分析更可以佐证笔者的观点,马山民歌的内容大多取材于荆沙地区特有的农事活动、 婚丧嫁娶习俗和历史故事等,新编马山民歌继承传统马山民歌的优点,也着重于对新时期荆沙地区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描绘。因此,荆沙方言和荆沙地区的独特民俗是民歌产生的土壤。 (二)方音与民歌中的避讳现象
所谓避讳,即指将某些人们不愿意直说的事物或者现象改换另一种说法进行婉指。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语素音节文字,汉字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汉字首先具有表意特点,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需要运用语言进行指称、描绘的事物也越来越多,或是由于字体结构的改变、汉字读音的改换,因此出现了许多同音字,即同一个音节可以代表多个汉字及其意义。各地方言的划分标准多是语音,各地的方言对同一事物的描述往往存在很大差异,与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也有着很大不同,因此,每一种方言都有着与各自方音相关的避讳现象。
1、死亡及相关事:包括丧事、殡葬、死者等。笔者统计了79首传统马山民歌和56首新编马山民歌中与死亡有关的主题的民歌,数量极少且无疑例外均使用避讳语,从未直接出现“死”或者“丧”等字眼,而改用荆沙地区方言中的避讳语“老”、“过身”。又如《杀猪谣》中对“杀年猪”的习俗进行描写,并未使用“杀”而改用“宰”,对“阎王”也讳称为“阎伯爹”,对宰杀的年猪也是使用“脱生”这样隐讳的词语,“脱生”在荆沙方言中专指死后的转世轮回。
2、男女情爱及相关事:包括对爱人的称谓、生育等。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马山民歌中也有大量与爱情有关的曲目,但是对爱情的表达往往趋向于委婉、含蓄。在马山民歌中对所爱之人的称呼、夫妻之间的称呼往往都是“哥姐”、“哥妹”、“郎”,即使有大胆直露的表达如《戒指落在碗里头》、《情姐生来一枝花》、《抱起被窝当情哥》所用的称呼也仅仅是“情哥”“情姐”,这便是马山民歌中最为大胆的表达。
在荆沙方言中鞋子中的“鞋”与普通话中孩子中的“孩”读音相同,均为[xai214],因此荆沙地区方言往往用“伢”[a213]来指称小孩子,如传统马山民歌《十月怀胎》中“伢儿腹中长头发,心里像刷子刷。伢在腹中伸脚手,直把腰身子扭”。就用“伢[a213]来指称新生儿(注:在荆沙方言中,“伢”字的读音也与普通话读音不同,普通话“伢”字读音为[ia35],荆沙方言中的读音为[a213])。
3、其他避讳语:传统马山民歌曲目《叫花子赶酒》中记录了一个避讳语“打发打发”。这个避讳语在荆沙地区有两种不同的用法。第一,就是如这首民歌中记录的,叫花子在走街窜巷讨要东西时都会说这句“吉祥话”——打发打发,越把越发,把得快,发得快,子子孙孙坐龙台。意在讨主人家的欢心,以便多得到一些赏钱。第二,就是正月里乃至日常生活中的避讳语,在有人打碎东西时,往往会说一句“打发打发,越打越发。”为的就是缓解紧张、窘迫的气氛,同时也希望在这破碎的声响中,在这句吉祥话中获得一份祝福。
三、民歌对民俗及方言的反作用
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是民歌的基础,民俗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则为民歌创作的主要内容。荆沙方言和荆沙地区的独特民俗是民歌产生的土壤。但是笔者的这一观点并不代表民歌只是一种被动的、单方面的接受与表述,民歌对民俗以及方言存在着积极的反作用,因此才构成了彼此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民歌使得民俗得以巩固、流传,同时也促进了这一地区的人们对当地风俗、方言词汇的理解。
本文第三部分对传统马山民歌和新编马山民歌的主题进行了整理,笔者发现,在新旧马山民歌中都存在着大量以当地独特风俗为主要内容的民歌。对传统农业生产活动的描写,可以使后人理解古老的劳作过程。随着城镇化的全面推进,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农村,在城市开始了新的生活,他们的后代与“土地”的距离已经越来越遥远,但是,这些古老的习俗不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城镇化的推进而被逐渐遗忘。
(二)民歌的发展也促进了民俗的变化
民歌作为运用各地方言记录民俗的独特艺术形式,随着民歌被不断地传唱、改编,相应的方言词汇的内涵以及民俗的内容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方言、民俗给民歌的产生提供土壤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民歌的影响。
在这一方面,婚俗和其他的地方习俗体现得最为明显。
《结婚升号匾》、《陪亲家》、《陪新郎》、《闹新房》这几首传统马山民歌集中描写了荆沙地区的婚俗礼节。荆沙地区的傳统婚俗包括升号匾、新房布置、招待亲家、闹新房等,而在新编马山民歌《姑娘偏爱苕哥哥》中对新女婿进门只是一笔带过。如今,荆沙地区的婚俗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笔者在《魅力荆州》和《荆州纪事》两本地方性民俗实录中已经查阅不到关于新婚升号匾的习俗,荆沙地区的婚俗除了保留基本的新房布置、闹新房的仪式之外,其他已经简化,而新房布置、闹新房等传统仪式的内容也有很大变化。
《哭丧歌》[1]描写的就是传统的殡葬习俗,手扶棺材盖,伴着丧鼓调大声哭丧,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旧时的农村,“哭丧”这一习俗非常普遍,人们认为葬礼的排场越大、参与“哭丧”的人数越多,就越有面子,越能展现家族的兴旺。但是结合《姑娘偏爱苕哥哥》这首新编马山民歌和其他新编马山民歌,笔者发现,进入新时期,当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逐渐变得开放以后,追求“简化”“高效”摒弃传统习俗中过分繁琐的内容,已经成为新的时尚,因此,新民歌传递出的这一思想,促进了婚俗、殡葬习俗的改变。
注释:
[1]《魅力荆州 马山民歌》,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版,第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