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应用社区糖尿病管理对其生命质量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择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到我社区中心就诊的糖尿病患者93例,对患者进行KAP问卷调查,根据SF-36量表的调查结果对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影响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饮食方式、疾病知识的认知度、服药依从性等。结论社区糖尿病管理对影响糖尿病患者的因素进行分析,可有效对患者进行干预,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关键词】社区糖尿病管理;生命质量;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2-0248-01
糖尿病在临床上一直属于常见的多发性慢性疾病,且常伴有较多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据相关资料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的发病和患者日常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等方面紧密相关,且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特点[1]。临床上的治疗方式对糖尿病患者主要是以显著的各项生化指标得以改善为主要的评判标准,社区糖尿病治疗则在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及减少并发症的基础上,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为治疗的最终目的[2]。为此,本文对我社区中心收治的93例糖尿病患者应用社区糖尿病管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到我社区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9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8例,女55例;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47.3±4.1)岁。入选标准:经检查诊断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OGTT2h血糖≥11.1mmol/L;患者患糖尿病时间>1年,接受药物治疗(糖尿病药物或胰岛素)时间不超过1年;均为我社区中心收治的糖尿病患者;患者无精神障碍、语言障碍及伴发其它严重的疾病等。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KAP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有:(1)基本情况:性别、年龄、体重、身高、职业、收入、受教育程度、婚姻及医保等;(2)对患者的糖尿病专项记录档案进行查询,内容包括患者的确诊时间、用药、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发生等项情况。(3)应用我社区自制问卷对患者的态度、知识、行为特点等进行调查;(4)所有患者的生命质量均应用SF-36量表进行评分;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护理干预,12个月后重新对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评分,对比分析干预前后患者的各项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本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用方差( ±s)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以P<0.05为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经采用SF-36量表对患者的干预前后的生命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生理功能、心理健康、活力及总体健康4个维度对患者的生命质量影响较大,且干预前后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患者干预前后生命质量的情况比较(分, ±s)
维度干预前干预后P值
社会功能(SF)67.8±11.270.2±11.9P>0.05
生理功能(PF)53.4±7.378.8±9.8P<0.05
生理角色(RP)74.8±10.377.1±9.2P>0.05
心理健康(MH)52.1±6.271.6±10.6P<0.05
活力(VT)51.1±6.169.1±7.8P<0.05
情感角色(RE)68.8±12.471.9±11.1P>0.05
身体疼痛(BP)62.9±8.566.1±10.8P>0.05
总体健康(GH)46.8±6.166.3±7.3P<0.05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结果进一步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饮食方式、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服药依从性等因素与生命质量密切相关。患者的年龄越大,其生理功能越差,导致生命质量越低;受教育程度越少,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及服用药物的依从性越低,致使患者生命质量越低;而收入越少及饮食习惯越没有规律,则生命质量越低。
3.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且糖尿病是一种长期性慢性疾病,该病患者一旦确诊,即需进行终身性的治疗。为此,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只有明确与疾病相关的因素,才有可能对疾病进行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发病与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行为意识、个人情绪等多方面密切联系,分析、评估影响糖尿病患者的因素,可有效采取对症措施进行治疗及护理干预,控制疾病的加重程度和发展速度,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SF-36量表是国际上普遍公认的生命质量评价量表,据相关文献资料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普遍较低[4]。本组研究经对我社区收治的糖尿病患者进行1年的干预,结果显示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健康、活力及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上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通过对患者干预后,身心得到放松,心理负担减轻,能乐观面对疾病,树立对抗疾病的决心,同时了解用药知识,了解控制血糖升高的方式等[5]。
然而,对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饮食方式、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服药依从性等因素均和生命质量紧密联系。这些影响因素可导致患者对血糖的控制力较低,进而发生较多的并发症,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由此可见,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的有效方式,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综上所述,社区糖尿病管理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进而提高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旷翠萍,栾荣生,田浩明等.成都市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12):1179-1182.
[2]王隽书,林珊珊,佘其美等.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2,20(1):69-73.
[3]曹洋,刘建江,许海涛等.常见慢性病对农村中老年人群生命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2):25+37-40.
[4]黄蝉,黄彩,周海滨.社区管理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0,11(1):112-113.
[5]唐辉,沈承武,赵雪梅.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评价量表及国内研究现状[J].医学综述.2013,19(11):2036-2039.
【关键词】社区糖尿病管理;生命质量;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2-0248-01
糖尿病在临床上一直属于常见的多发性慢性疾病,且常伴有较多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据相关资料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的发病和患者日常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等方面紧密相关,且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特点[1]。临床上的治疗方式对糖尿病患者主要是以显著的各项生化指标得以改善为主要的评判标准,社区糖尿病治疗则在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及减少并发症的基础上,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为治疗的最终目的[2]。为此,本文对我社区中心收治的93例糖尿病患者应用社区糖尿病管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到我社区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9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8例,女55例;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47.3±4.1)岁。入选标准:经检查诊断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OGTT2h血糖≥11.1mmol/L;患者患糖尿病时间>1年,接受药物治疗(糖尿病药物或胰岛素)时间不超过1年;均为我社区中心收治的糖尿病患者;患者无精神障碍、语言障碍及伴发其它严重的疾病等。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KAP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有:(1)基本情况:性别、年龄、体重、身高、职业、收入、受教育程度、婚姻及医保等;(2)对患者的糖尿病专项记录档案进行查询,内容包括患者的确诊时间、用药、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发生等项情况。(3)应用我社区自制问卷对患者的态度、知识、行为特点等进行调查;(4)所有患者的生命质量均应用SF-36量表进行评分;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护理干预,12个月后重新对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评分,对比分析干预前后患者的各项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本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用方差( ±s)表示计量资料,并用t检验,以P<0.05为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经采用SF-36量表对患者的干预前后的生命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生理功能、心理健康、活力及总体健康4个维度对患者的生命质量影响较大,且干预前后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患者干预前后生命质量的情况比较(分, ±s)
维度干预前干预后P值
社会功能(SF)67.8±11.270.2±11.9P>0.05
生理功能(PF)53.4±7.378.8±9.8P<0.05
生理角色(RP)74.8±10.377.1±9.2P>0.05
心理健康(MH)52.1±6.271.6±10.6P<0.05
活力(VT)51.1±6.169.1±7.8P<0.05
情感角色(RE)68.8±12.471.9±11.1P>0.05
身体疼痛(BP)62.9±8.566.1±10.8P>0.05
总体健康(GH)46.8±6.166.3±7.3P<0.05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结果进一步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饮食方式、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服药依从性等因素与生命质量密切相关。患者的年龄越大,其生理功能越差,导致生命质量越低;受教育程度越少,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及服用药物的依从性越低,致使患者生命质量越低;而收入越少及饮食习惯越没有规律,则生命质量越低。
3.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且糖尿病是一种长期性慢性疾病,该病患者一旦确诊,即需进行终身性的治疗。为此,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只有明确与疾病相关的因素,才有可能对疾病进行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发病与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行为意识、个人情绪等多方面密切联系,分析、评估影响糖尿病患者的因素,可有效采取对症措施进行治疗及护理干预,控制疾病的加重程度和发展速度,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SF-36量表是国际上普遍公认的生命质量评价量表,据相关文献资料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普遍较低[4]。本组研究经对我社区收治的糖尿病患者进行1年的干预,结果显示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健康、活力及总体健康评分均显著上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通过对患者干预后,身心得到放松,心理负担减轻,能乐观面对疾病,树立对抗疾病的决心,同时了解用药知识,了解控制血糖升高的方式等[5]。
然而,对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饮食方式、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服药依从性等因素均和生命质量紧密联系。这些影响因素可导致患者对血糖的控制力较低,进而发生较多的并发症,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由此可见,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的有效方式,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综上所述,社区糖尿病管理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进而提高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旷翠萍,栾荣生,田浩明等.成都市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4(12):1179-1182.
[2]王隽书,林珊珊,佘其美等.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2,20(1):69-73.
[3]曹洋,刘建江,许海涛等.常见慢性病对农村中老年人群生命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2):25+37-40.
[4]黄蝉,黄彩,周海滨.社区管理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0,11(1):112-113.
[5]唐辉,沈承武,赵雪梅.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评价量表及国内研究现状[J].医学综述.2013,19(11):2036-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