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活动对沙坝—潟湖景观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来源 :旅游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ap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北海银滩沙坝—潟湖景观为例,基于1990年、2000年和2003年的遥感影像数据,研究旅游开发活动对沙坝—潟湖景观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旅游活动的影响下,银滩沙坝—潟湖景观发生了衰退,两组沙坝(滩)年蚀退速率分别为5.37米,年和6.07米,年,其中2000年蚀退速率最大;(2)银滩公园的开发使正门沙坝—潟湖景观在1990-2000年间出现了萎缩,2000年整治不合理开发后其有所回涨,而开发较迟的电白寮沙坝—潟湖景观呈同步变化,海岸景观生态过程与联系使得沙坝—潟湖景观体系的整体演变效应明显扩大;(3)旅游活动影响下的沙坝—潟湖景观格局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旅游经济活动对沙坝—潟湖景观的利用是否合理。
  [关键词]沙坝—潟湖;蚀退;淤塞;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11-0063-06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目标
  
  沙坝—潟湖景观是由沙坝、潟湖、潮汐通道三大地貌单元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种类型的岸线占到全球岸线长度的13%。作为一种重要的沿海景观类型,沙坝—潟湖在港口航道(潮汐通道)、水产养殖(潟湖)、矿产资源(沙坝)、海滨旅游(沙坝)、环境生态(整体)等方面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沙坝—潟湖景观受到的人为干扰正在逐渐增强。世界上许多沿岸沙坝已被开发为旅游胜地,如美国德克萨斯州帕特尔(Padre)沙坝、加拿大新布伦斯威(New Braunschweig)的沙坝等。国内外学者对其地貌和动力过程的研究表明,沙坝—潟湖是一个独特而脆弱的景观体系,易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导致毁灭。目前对开发利用后的沙坝一潟湖景观研究尚不多见,且主要集中于特定地貌单元的研究,如张振克讨论了博鳌旅游度假区建设前后岸坡沙坝的稳定性,何碧娟探讨了北海银滩滩面侵蚀和污损,王为探讨了填海造地对香港银矿湾(潟湖)演变的影响。但旅游活动对沙坝—潟湖景观体系的影响研究相对滞后,这不利于引导沙坝—潟湖景观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基于此,本文从整体的角度以银滩沙坝—潟湖景观体系为例,剖析海滨旅游开发密集过程中沙坝—潟湖景观体系发生的变化,探究人类活动对沙坝—潟湖景观体系演变过程及所产生环境效应的影响,进而对沙坝—潟湖景观的旅游开发和生态管理提出建议和对策。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区概况
  银滩位于广西北海市东南部沿海,是典型的沙质平原海岸。根据地势地貌和物质组成,银滩分为3个地貌带:台地、潟湖和沙坝。台地是海岸带与陆地连接的部分,地势较平坦。沙坝是平行岸线分布的长条形沙堆积体。潟湖是隔开台地与沙坝的封闭或半封闭海域。沙坝一潟湖景观按沙坝或沙嘴的封闭程度,可分为开阔型、半封闭型和封闭型。银滩分布着两组沙坝—潟湖景观体系,银滩公园正门(半封闭型)和电白寮(开阔型)沙坝—潟湖景观。两组沙坝—潟湖是银滩旅游度假区(总面积34平方公里)的核心景观,亦即是当前旅游开发活动最集中的区域——中区(侨港镇至冯家江,7.7平方公里),其中又以银滩正门沙坝—潟湖景观的开发强度最大。
  银滩旅游度假区的开发以1984年沙坝(白虎
  
  
  
  
  
  四、景观演变的环境效应
  
  (一)景观服务功能下降
  银滩是由海滨(湾)、沙滩、阳光、绿树、蓝天和海风等浑然天成的自然景区。目前银滩度假区尚未形成鲜明的风格,景观功能定位的混杂和模糊,整体的景观格局较为零乱,未形成“梳形”(“手套型”)海滨度假区的模式。以海滩为主要吸引物的度假区,过多的人工建筑带来景观污染,破坏了旅游氛围。度假区的公路网呈棋盘形,主干道修建在一线海景的前面,破坏海滨景观格局的自然美感,阻碍游客直接与海滩接触。高潮位的建筑物,隔断岸滩风沙运动,随意排放废水废物,降低景观美学功能,影响自然景观系统的健康和安全。
  此外,2002年拆除银滩公园的围墙,向公众免费开放,不仅增加了游客安全管理的难度,也使得银滩公园正常的修缮和维护,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景观服务功能正常发挥。
  
  (二)生态环境恶化
  北海沿海有11个排污口,其中4个排污口分布在两组沙坝—潟湖景观周围。因此银滩的沙质主要受到生活污水的严重干扰。以旅游开发较为集中的1997年为例,两组沙坝—潟湖景观周围最大日排放污水量约为6000立方米,COD为1180千克/天。如将漫流等方式排放的污水量计算在内,两组沙坝一潟湖景观周围污水排放总量可达7000立方米/天。其中银滩正门日平均污水量达4000立方米。这些由雨水、污水合流形式的生活污水沿边沟或沿无防渗处理的水槽排入附近海域或随意排放,造成不同程度的滩面污损等环境问题。同时银滩潟湖周围出现较大面积的养殖斑块,如2000年沙滩上养殖面积(侨港段)剧增,一定程度上加剧沙滩的污损。
  以景观污染为主体的环境问题在两组沙坝—潟湖景观体系日益严峻。由于银滩海滩长,地势缓,流速小,海水自净能力差,加之海区潮流类型使得污染物质难以向外海扩散,使得部分海域出现污染。银滩西部的坡度大于东部,且自身坡度较小,污水向沙滩四周的扩散、蔓延和滞留。2005年近岸局部海域细菌变化表明,西部大墩海站点海域处于轻污染至中污染状态。沙滩被严重冲刷或侵蚀后,长期埋深层出露,使滩面变“黑”和变臭,造成沙滩景观和海域景观的污染加剧。1991年海水质量的水质调查表明,除潟湖局部水域受油的轻度污染外,其他水域的水质良好。底质各项环境监测指标均低于标准值,属清洁级。随着生活污水的排放加大,1990—2003年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均值及污染指数表明(表3),油类污染是最主要的污染来源,超标率高达44%,COD和无机氮的超标率和污染指数也加大。旅游活动兴盛期,1995年全部海域超过I类海水水质标准,银滩整体环境恶化趋势明显。
  
  银滩生活用水主要就地取自地下水。由于地下水位高,含水层上履层为松散的北海组砂砾层,属潜水型地下水,与海水贯通,下渗的生活污水及垃圾淋滤下渗的污水严重污染地下水水质和海水水质,威胁到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
  
  五、结语
  
  1990—2003年旅游开发活动对北海银滩沙坝—潟湖景观稳定性的研究表明:(1)人类活动对银滩沙坝—潟湖景观演变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旅游经济活动对沙坝—潟湖景观的利用关系,而利用是否得当关系则到沙坝—潟湖景观格局的稳定性。(2)沙坝(滩)的旅游开发等人类活动加速了岸滩的蚀退,沙坝年蚀退速率分别为5.37米/年和6.07米/年,潟湖发生淤积,面积约为原来的一半,沙坝一潟湖景观体系走向衰退。(3)正门沙坝潟湖景观的旅游开发使得电白寮沙坝潟湖景观在1990—2003年发生同样的变化趋势,在海岸景观生态过程与联系下,整体的演变效应明显扩大。
  因此,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应充分遵循沙坝—潟湖景观的自然演化规律,对沙坝—潟湖景观格局进行形态规划,明确景观各自的美学功能和生态功能,避免功能混乱而造成盲目开发。同时,应将海岸资源纳入资产化管理中,增加海滩旅游开发与保护的投入,减少沙坝—潟湖景观旅游开发过程中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如此才有利于维护海岸整体景观生态的动态平稳和良性循环。
  
  责任编辑 吴巧红
  责任校对 张宪玉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选取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入境游客对传统文化旅游产品的评价与整体满意度、推荐意识、再观赏意识之间的关系。通过因子分析法萃取出入境游客对传统文化旅游产品的评价因子为3项(传统性、教育性、魅力性);除职业变量之外,其他性别、年龄、学历、家庭收入、国籍等变量下,传统文化旅游产品的评价因子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多重回归分析验证了传统性因子、教育性因子、魅力性因子与游客的整体满意度、再观
期刊
[摘 要]旅游院校教师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建立了影响旅游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多元回归模型,以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为例,论证了旅游院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院校;教师;满意度;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04—0049—05    一、问题的提出    在工作
期刊
[摘要]增权是目的地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缺乏关于政治和权力关系的分析,仅将社区参与作为一个经济和技术过程而不是政治过程,是当前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在实践中不能取得真正进步的原因。本文对西方增权理论以及旅游研究中有关增权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认为旅游增权这一新兴理论的提出必将对未来发展中国家的旅游实践产生深刻的影响。文章剖析了西方旅游研究者仅仅关注于社区增权模式的局限性,提出个人增权先于社区
期刊
[摘 要]多市场接触竞争理论考虑了同一企业在不同市场的竞争行为的关联性,大量来自西方市场的研究证明多市场接触可导致企业在竞争中“相互容忍”,降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参照这些研究方法,本文运用中国国内主要定期航线市场数据,计算出航线多市场接触指数,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尽管中国国内航线市场多市场接触程度较高,但对市场竞争的实际影响微弱。研究还发现管制制度是影响中国航空公司竞争战略的重要因素。  
期刊
对中国旅游宣传推广工作的初步思考  匡 林  (国家旅游局旅游促进与国际联络司,北京100740)    一、全球旅游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显著加深,区域一体化加速推进。相互借重、竞合共存正日益成为全球旅游业的鲜明主题,旅游业正迈入发展加快、竞争加剧的新阶段,呈现出国际化进程提速、跨区域合作增强、市场化程度加深、产业化趋势更加明朗的时代特征,成为推进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型引
期刊
2008年8月25~26日,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牡丹江区域旅游合作大会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区域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和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牡丹江市旅游局和旅游发展公司承办,《旅游学刊》编辑部、北京旅游学会、青岛大学旅游学院、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协办。出席会议的代表共计156人,分别来自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学术团体,以及牡丹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1997—2006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用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实证研究了决定省际入境旅游发展状况(收入与市场)的因素。结果表明:省际入境旅游有明显的脆弱性,其强度依东、中、西顺序梯度增大;服务设施对入境旅游的发展影响不显著,旅游资源是发展入境旅游的客观基础;在全国范围内,入境旅游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省区经济、对外开放、交通设施,而在东中西部区域层次上。省际入境旅游的决
期刊
[摘要]本文以旅游目的地品牌管理过程为研究基础,分析了定位主题口号在整个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建立了相应的旨在最大化实现这一作用的口号评价标准。围绕这一标准体系,笔者对检索到的244个我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口号进行了分类评价,剖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品牌管理;定位主题口号;优秀旅游城市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01
期刊
[摘要]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旅游形象30年来的研究基础上,以中国香格里拉四川片区为案例,立足甘孜州、凉山州和攀枝花市3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和市场竞争,研究旅游形象的竞合关系,探讨政府、企业和社区以可持续发展链条,形成旅游形象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区域;形象;竞合;可持续发展链条  [中图分类号]1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10-0054-07  
期刊
[摘要]本文以皖南的西递、宏村和南屏等3个古村落为例,设计量表测量了古村落居民的地方依恋,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居民地方依恋与其资源保护态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古村落居民的地方依恋由地方依赖(E)和地方认同(η1)两个维度构成;(2)地方依赖(E)对地方认同(η1)有显著的正向影响(r110.87,t=13.13);(3)地方依赖(E)和地方认同(η1)对居民的资源保护态度(η2)有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