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 精彩『再现』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b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方法、一种手段在教育教学方面越来越广泛。将信息技术与课程高度融合,对于任何一名教师来说,都是经常要面对的最实际的问题。突破时空的限制,能随时随地经常性“再现”,这是信息技术最大的优势,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娇艳的花》是人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中的一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一节课。本课通过用中国画的方法从颜色、香味、形态三个方面表现花的娇艳,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带领学生逐步体验中国画的特殊韵味和审美情趣。如何借助信息技术平台,开阔学生思路,激励学生大胆创新,更好地表现花的“娇艳”,领略中国画特有的韵味和魅力呢?
   一、课堂内外,生动“再现”
   课堂外:
   师:同学们,我们的学校美不美?为什么会这么美丽呢?
   生:因为……春天来了,学校里有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花。
   师:想不想去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这些美丽娇艳的花呢?
   生:想的。
   师:好,我们带上照相机、手机,到校园里去走一走,看一看,把你认为最美丽、最娇艳的花拍下来。
   这是课前准备环节,感知花的“娇艳”,我带着学生在校园中观察大自然的花,并让学生把喜欢的花用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对教学内容的收集、筛选和初步感知。
   课堂内:
   师:这些是什么?
   生:花的照片。
   师:这些花的照片是哪里来的?
   生:老师带我们在校园里拍的。
   师:这是谁拍的娇艳的花,你为什么觉得这花最美丽?
   生:因为这花的颜色非常鲜艳。
   师:这是谁拍的娇艳的花,你为什么觉得这花最美丽?
   生:因为这花的形状非常好看。
   ……
   这是导入环节,述说花的“娇艳”,我展示学生在课前观察花时的照片,并利用smart技术中魔术棒功能点击学生观察时的照片,框出图片中的花使其放大,最后播放一段展现一朵朵娇艳的花盛开瞬间的视频。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对“娇艳”的花有直观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有视频讲解介绍两种花的写意画法。使教学范围更广,全班学生能够直观欣赏老师作画教学过程。节省时间,提高了课堂的效率。总的来说,这里使用多媒体技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既展示了不同画法的全过程,让学生了解了国画的表现方式,又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古今中外,灵动“再现”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花?
   生:牵牛花。
   师:这些牵牛花我们是用照相机拍到的。这又是什么花呢?
   生:这也是牵牛花。
   师:这些牵牛花是怎么来的呢?
   生:画家画的。
   师:比较一下,看看生活中的牵牛花和国画中的牵牛花有什么不同?
   这是实践环节,表现花的“娇艳”,我首先出示牵牛花生活中照片和国画中的图片,比较生活中的花和国画中的花有什么不同。点击放大牵牛花国画中的图片进行笔法复习。利用信息技术能突破时空的优势,把古代和现代各个时期优秀的“娇艳”花的作品,快速、简便呈现出来,通过对比,让学生初步了解国画的表现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用国画的形式表现“娇艳”的花的创作欲望。
   创作一幅画是需要很长时间的,一节课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但信息技术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构图的画面进行对比。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构图的画面,引导学生分析构图方法,完善画面,从而更好地表现花的娇艳。有效地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
   紧接着进行作品欣赏,多媒体展示画家及学生的优秀作品。通过多媒体展示优秀作品,起到相互学习开阔思路的作用,为学生下面的创作插上翅膀。
   三、喜出望外,智慧“再现”
   评价不是和别人比,而是和自己比,找出每个学生作品中的亮点,让每个学生能有意料之外的惊喜……
   学生的作品是充满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观摩的部分,从中可以激发起学生另外的想象力、创造潜能,因此教师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向同伴学习。具体的做法:及时地介绍学生有创意的表现,引导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想象创造。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可把学生的作品全部拿出来展览,引导学生乐于观赏,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
   这是展评环节,展示花的“娇艳”,我使用smart中特有功能“屏幕遮盖”,缓缓拉下幕布,展示学生作品。当学生选到喜欢作品时,使用smart中特有功能“聚光灯”,重点呈现此幅作品。这样做充分利用白板特有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激发学生浓厚学习兴趣。
   在最后的拓展环节——升华花的“娇艳”时,我出示一些文人作品,增加信息量,拓展相关知识,让四年级的学生初步领略中国画特有的韵味和魅力,同时感悟中国画的意境美。
   总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丰富了教育资源,扩大了课堂信息量,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昆山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一、教学内容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生物的启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仿生过程:知道什么是仿生,尝试仿生设计,  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  2.过程与方法。  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器材作简单的观察实验;能制作简单科学模型;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愿意交流合
卢梭曾说过:“有了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和诸多事物。”幼儿阶段是审美能力形成及发展的敏感期,是对其终身审美态度、兴趣、能力等培养的良好契机。我们必须利用周围的环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幼儿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  一、用美包围儿童,培养敏锐审美感知能力  正如罗丹所说“美到处都有,
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以科学探究为重要的学习方式”、“科学课程具有开放性”的基本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帮助,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问题,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双手解决问题……亲身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每一个环节中,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培养科学素养。  曾宝俊老师认为,一堂精致的好课应该有三味:其中“科学味”是第一点,“科学味”是说在科学课上要像科学家那样真枪真刀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目前,主体性教学、科学探究已成为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两大突出点。毋庸置疑,课标所倡导的理念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在没有深刻领会其中含义的情况下,我简单地把它理解成了凡小学科学教学必有活动、必有探究。其实不单单是我受到了这种思维的误导,由于区里的优课评比是我所在的学校开展的,因此我很荣幸地听了我们区里其他五位非专业专职科学教师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可由此带来的道德冷漠也不容忽视。小学生是可塑性很强的群体,然而他们中的一些却在成年“个人利益至上、功利主义”等的思想影响下日趋冷漠。 在小学德育中重视“利他”思想的弘扬非常重要,它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传统仁义道德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而且对于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的作用与价值。  一、“利他”德育的哲学基础  布伯认为,人只有用自己的“仁爱”之心去关爱其他的人和物,超越了“我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育应该是“教”、“学”、“做”的三者统一,但“做”又是整个教育的核心。教师只有拿“做”来“教”,学生只有拿“做”来“学”,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与“学”。反思性学习,是学生一种自主活动的体现,它是通过学生的“想学”、“坚持学”两种意愿来实现学习的跨越,因此如何通过“做”来“催发”学生的这两种意愿,指导学生学会反思性学习,让学生在检验自己的活动经历中激活智慧,重构知识,在多方
分享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分享对幼儿的将来是十分重要的。分享可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也能使幼儿在交往的过程中学习互相谦让、愉快交流、语言表达等。进入中班后,幼儿逐渐愿意与同伴合作,如果在中班能养成良好的分享行为,进入大班后就能熟用分享的技能,融入各类集体活动中。   一、培养幼儿分享意识   1.在园开展有针对性的分享教育教学活动   分享意识的形成应该在潜移默化中习得,教师应该通过各
主题区域作为一种集体教育活动的延伸和补充,作为一种更自然的,更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能满足不同幼儿富有个性、不同需求的教育模式,可以弥补传统教育中那种灌输式、强迫式和整齐划一的教育的不足,为幼儿口语发展搭建平台。   一、借助主题区域游戏构建幼儿口语发展的平台   (一)建构区域方案,明确目标制订计划   作为集体教学的补充和拓展,区域游戏在主题活动的开展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完善主题课程
跟随环保小纵队的探访,我们见识了干净、整洁的厦门。而要想成为处理垃圾的小能手,还是要从认识垃圾开始。  认识垃圾  垃圾?我们当然认识了,而且每天都在扔垃圾哦!教室里有垃圾桶,马路边有垃圾箱,家里有不止一个垃圾桶呢。没有用处、被丢在垃圾桶里的废弃物不就是垃圾吗?  是的,没错。但“垃圾”是个笼统的概念,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物质,要了解垃圾的种类,以及正确处理它们的不同方式,这样才算是认识了垃圾呢!  
布鲁纳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  一个好的课堂提问能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定理或专题上;能够引导学生追忆、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然而在我国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