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提高小学数学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鲁纳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
  一个好的课堂提问能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定理或专题上;能够引导学生追忆、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然而在我国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却存在很多不良的现象,这些不良的提问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大大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因此,研究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一、课堂有效提问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而课堂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利于老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案例:
  师:同学们都知道,我们的新校舍刚刚落成,操场上的跑道还没有完全搞好。今天一早,有两个工程队就找到了李校长,甲工程队说:包给我们,保证15天完成。乙工程队说:包给我们,10天就完成。如果你们是李校长,会怎么办呢?(投影出示操场图)
  生1:就包给乙工程队吧。因为只要10天,比甲工程队快。
  生2:我觉得还是包给甲队。因为时间快不一定能保证质量。
  生3:包给两个队,让他们一起完成。
  ……
  师:现在有这么多方案,4人小组讨论一下,哪一个最好?
  讨论汇报,得出由两个队合做。
  师:现在我们把这个实际问题,编制成应用题。(出示:一项工程,由甲队单独完成需要15天,由乙队单独完成需要10天。现在由两队合做,需要几天完成?)大家默读题目,先估计一下,需几天完成。
  生1:10天。
  生2:15天。
  生3:25天。
  生4:5天。
  生5:一定少于10天。
  ……
  师:有这么多问题,根据题目中提供的信息,你们认为哪些有可能对?
  学生讨论得出:5天和少于10天有可能对。因为两队合做比一个队独做肯定要快。
  师:现在请大家列式验证一下。
  学生列式解答。
  显然,很多老师都会认同第二个现象的问题设计得比较好,因为以前只重知识结果,转变到了现在重思考过程。
  从以上案例对比不难发现:好的提问方式应该是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而不应该急促地迈向结果。
  二、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那么如何来提高我们数学课堂提问的质量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1、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课堂提问的指向必须清楚,明确。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所以教学中应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设计指向性明确的提问,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
  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促其知识内化。问题提出后,适当地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以达到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学生答完问题后再稍停数秒,往往又可以引出该生或他人更完整确切的补充。
  2、严谨、科学的课堂提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问题的设计要按照课程的逻辑顺序,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程序,循序而问,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使学生积极思考,逐步得出正确结论并理解掌握结论,如果前后颠倒,信口提问,只会扰乱学生的思维顺序,甚至使学生云里雾里,摸不着头绪。
  课堂上问题的设计必须准确、清楚,符合学生认知特点,适应学生认识水平,切忌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问题。善于了解学生的疑难,鼓励他们质疑问难,作深层次思考。使学生从有疑到无疑,逐个解决疑点、难点问题。?最后又从无疑到新疑,让好的学生思绪绵绵,不断探索。
  3、灵活、适度的课堂提问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同样一个问题,提出时平平淡淡,既不新颖又不奇特,而是“老调重弹”,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主动性也就可想而知了。相反,如果变换一下提问的角度,提炼一下提问的方法,让学生有新奇之感,那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的主动性又会如何呢?那种场景一定也是不少老师一直向往和追求的,一种和谐中带着活跃的课堂。
  4、适时、可行的课堂评价构建平等对话的模式
  无论是什么样的课堂,评价几乎成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切不可对学生的回答不作表示,让学生认为回答与否都一样的感觉,大大降低了老师提问的收效。
  三、思考
  “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课堂环境的变化莫测,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难预料性。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要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实践、反思、总结,从不会到会,从无效到有效,从不熟练到驾轻就熟。穷尽一生的精力去备课,去锤炼,是每位教师的职责!
  【作者单位:义乌市稠城一校 浙江】
其他文献
笔者曾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神秘的老人有点石成金的法术。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穷苦而聪明的孩子,心生怜悯的老人决定送他一件礼物。老人把一个小石子点成黄金交给了孩子,孩子摇头;老人又把一块大石头点成金子,孩子继续摇头;老人把一整块岩石点成了金子,孩子还是摇头。老人不解地问:“孩子你到底要什么?”孩子说:“我要你那根能点金的指头!”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授人于渔才是硬的道理。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笔者
一、教学内容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生物的启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仿生过程:知道什么是仿生,尝试仿生设计,  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  2.过程与方法。  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器材作简单的观察实验;能制作简单科学模型;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愿意交流合
卢梭曾说过:“有了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和诸多事物。”幼儿阶段是审美能力形成及发展的敏感期,是对其终身审美态度、兴趣、能力等培养的良好契机。我们必须利用周围的环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幼儿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  一、用美包围儿童,培养敏锐审美感知能力  正如罗丹所说“美到处都有,
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以科学探究为重要的学习方式”、“科学课程具有开放性”的基本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帮助,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问题,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双手解决问题……亲身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每一个环节中,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培养科学素养。  曾宝俊老师认为,一堂精致的好课应该有三味:其中“科学味”是第一点,“科学味”是说在科学课上要像科学家那样真枪真刀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目前,主体性教学、科学探究已成为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两大突出点。毋庸置疑,课标所倡导的理念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在没有深刻领会其中含义的情况下,我简单地把它理解成了凡小学科学教学必有活动、必有探究。其实不单单是我受到了这种思维的误导,由于区里的优课评比是我所在的学校开展的,因此我很荣幸地听了我们区里其他五位非专业专职科学教师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可由此带来的道德冷漠也不容忽视。小学生是可塑性很强的群体,然而他们中的一些却在成年“个人利益至上、功利主义”等的思想影响下日趋冷漠。 在小学德育中重视“利他”思想的弘扬非常重要,它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传统仁义道德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而且对于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的作用与价值。  一、“利他”德育的哲学基础  布伯认为,人只有用自己的“仁爱”之心去关爱其他的人和物,超越了“我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育应该是“教”、“学”、“做”的三者统一,但“做”又是整个教育的核心。教师只有拿“做”来“教”,学生只有拿“做”来“学”,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与“学”。反思性学习,是学生一种自主活动的体现,它是通过学生的“想学”、“坚持学”两种意愿来实现学习的跨越,因此如何通过“做”来“催发”学生的这两种意愿,指导学生学会反思性学习,让学生在检验自己的活动经历中激活智慧,重构知识,在多方
分享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分享对幼儿的将来是十分重要的。分享可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也能使幼儿在交往的过程中学习互相谦让、愉快交流、语言表达等。进入中班后,幼儿逐渐愿意与同伴合作,如果在中班能养成良好的分享行为,进入大班后就能熟用分享的技能,融入各类集体活动中。   一、培养幼儿分享意识   1.在园开展有针对性的分享教育教学活动   分享意识的形成应该在潜移默化中习得,教师应该通过各
主题区域作为一种集体教育活动的延伸和补充,作为一种更自然的,更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能满足不同幼儿富有个性、不同需求的教育模式,可以弥补传统教育中那种灌输式、强迫式和整齐划一的教育的不足,为幼儿口语发展搭建平台。   一、借助主题区域游戏构建幼儿口语发展的平台   (一)建构区域方案,明确目标制订计划   作为集体教学的补充和拓展,区域游戏在主题活动的开展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完善主题课程
跟随环保小纵队的探访,我们见识了干净、整洁的厦门。而要想成为处理垃圾的小能手,还是要从认识垃圾开始。  认识垃圾  垃圾?我们当然认识了,而且每天都在扔垃圾哦!教室里有垃圾桶,马路边有垃圾箱,家里有不止一个垃圾桶呢。没有用处、被丢在垃圾桶里的废弃物不就是垃圾吗?  是的,没错。但“垃圾”是个笼统的概念,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物质,要了解垃圾的种类,以及正确处理它们的不同方式,这样才算是认识了垃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