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到底》的成功之道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h831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站到底》从播出至今,已走过七年的时光。在这漫长的七年之中,其历经多次改版,并在业界取得不小反响。本文认为《一站到底》之所以能够成为益智竞答类节目中的常青藤,与其与时俱进的节目设置和从一而终的节目特色密不可分。本文将从该节目的基本概况、创作特点与独特之处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一站到底》 平民化;碎片化;贴标签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6.064
  作为电视娱乐栏目的一种类型,益智竞答类节目是对海外Games Show的本土化改造,它是一种知识型的综艺节目,具有较强的娱乐性与文化色彩,同时也十分强调节目参与者、现场观众与屏幕前收视群体的广泛互动。除此之外,此类节目所具有的诱人之处也往往相同,那便是伴随着知识与智力的比拼而最终获得价值不菲的奖品。它打破了娱乐类节目、知识类节目和经济类节目的传统界限,充分体现了知识性与娱乐性的兼容统一。益智类节目以益智为中心,博彩、游戏、竞答等娱乐元素为外包装的鲜明特点也使得它具有了很强的包容性——收视群体包含老、中、青三代,并很好地实现了节目与观众的良性互动。
  现如今,伴随着许多电视综艺与网络综艺节目纷纷踏入季播的行列,我们不难发现,其引人瞩目的播出方式虽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批为之青睐的受众,但在节目完结后的一段时间内,有很大一部分观众的注意力往往会转移到其他新节目的播出之上。可与此同时,有些节目的存在却如同常春藤一般,一年四季都伴随观众的左右。其中,江苏卫视于2012年3月2日所推出的全新益智答题类节目《一站到底》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代表。它的播出至今不僅为观众培养了良好的收视习惯,也在观众心中建立了一个比较稳固且持久的收视地位。
  1. 《一站到底》节目概况与基本介绍
  作为现如今国内开播较早且至今发展一直较好的益智类节目,《一站到底》开播至今已坐拥了大批稳定受众,但其实该类型的节目最早可以追溯到1955年美国NBC广播电视网所推出的《64000美元问题》。由于该节目所设置的巨额奖金,它在当时的美国曾红极一时。与此同时,上世纪末英国ITV电视台所推出的电视节目《谁想成为百万富翁》也因其简单的游戏规则与100万英镑的超级大奖,在那时获得了无数关注。它们的成功,不仅标志着益智竞答类电视节目在西方国家的复兴,也同样影响了我国益智类节目的发展。我国电视综艺史上所出现的许多影响力较大且至今都为观众津津乐道的益智类节目也都是受其影响,越来越多地涌现在电视屏幕之上。其中最为观众所熟知的莫过于中央电视台所推出的《幸运52》、《开心辞典》等节目。
  而和现如今火爆荧屏与网络的真人秀节目一样,江苏卫视于2012年3月2日所推出的全新益智答题类节目《一站到底》也是通过版权的购买,由美国NBC广播电视网所推出的《Who's still standing》改编而来,并通过一定程度的自我创新实现了形式的更新与节目的热播。
  《一站到底》由80后明星夫妻李好、郭晓敏搭档主持,它的游戏规则十分简单,每期节目都会有1位挑战者与10位(节目改版后是8位)手握丰厚奖励的守擂者进行答题PK。挑战者可以随意挑选守擂者并拥有两次免答权,挑战胜利即可获得守擂者手中的奖品,挑战失败则全部奖品归守擂者所有,并按照游戏规则“掉下”节目组特别设置的舞台。
  在播出时间上,《一站到底》并没有选择竞争较为激烈的综艺节目黄金时段,而是将时间设定在每周四、周五晚的22点(自2015年1月5日起改至每周一晚21点20分)播出。与许多斥巨资打造、各路明星参演的电视综艺节目不同,假使《一站到底》将播出时间安排在卫视的黄金时段,那必定是没有竞争力的。对于一档以平民化为主的益智类节目来说,选择在综艺娱乐节目平峰时段的周一晚间播出,其完全可以凭借节目所具有的娱乐性、综艺性、亲民性以及知识的融合性而在该时段脱颖而出。因为对于那个时段的电视观众来说,《一站到底》不仅主打素人知识竞赛,同时又充满了娱乐元素,这恰恰是受众调剂生活的节目首选。
  例如在2016年4月11日卫视晚间时段节目收视率排行榜中,《一站到底》就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与其同时段播出的节目还有天津卫视《非你莫属》、东方卫视《急诊室故事》、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等。不仅如此,《一站到底》在2014年亚洲电视大奖的评选中,还获得了最佳益智类节目提名,此后也在2017年第2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中获得了最佳周播电视节目的提名。
  2. 《一站到底》创作特点分析
  2.1 主持人的设定与选手的选择
  2.1.1 夫妻档主持
  对于一档栏目来说,主持人很大程度上是它的塑造者,也是栏目品牌的代言人。而对于《一站到底》的观众来说,主持人必定是其印象最深的看点之一,因为该节目就大胆启用了夫妻档,这不同于以往任何我们所熟知的主持人设置方式。李好及郭小敏这对80后明星夫妻在节目中的表现,充分向观众展现出了一种青春、健康、向上的活力。在传统认知中,益智类节目的主持人大多都严谨而刻板,但《一站到底》却力争通过主持人夫妻之间的调侃斗嘴与默契配合,来降低受众的压力性与枯燥感,从而提高节目观看过程中的轻松体验。这不仅能够使得节目与受众变得更加融合贴近,也恰恰提高了节目所带来的可信度与真实性。
  2.1.2 平民化选手
  对于《一站到底》而言,选手的平民化是栏目的特色之一。不是明星,也并非公众人物,但即使是生活中最为平凡的民众,也可以通过简单的报名方式来登上《一站到底》的舞台。在这里,你可以是任何人,高校老师、参赞助理、车间工人、消防官兵、驯兽师、飞行员,这些来自不同地域且拥有着不同职业与社会角色的人,都曾一一亮相。但同时,参赛选手的多元化也使得该节目表面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内里暗流涌动,藏龙卧虎之辈频出,而他们在舞台上所进行的知识较量也恰恰构成了该节目最主要的看点之一。   2.2 延续至今的“贴标签”环节
  对于一档电视节目来说,想要在比拼中出彩,就必须打造出令观众记忆犹新的亮点与戏剧化效果。从2012至2021年,《一站到底》虽历经数次改版,但最初的“贴标签”环节却一直被保留了下来。在节目中,每一位参赛选手的面前都设置了一块LED屏幕,在答题对战之前,主持人会将屏幕翻转开来,揭开属于这位参赛者的关键词,也就是他本人独一无二的标签。
  虽说参赛者都筛选于普通民众,但在他们身上却并不缺少热度。自节目开播以来,便出现了不少自带标签的参赛者,例如12岁的天才少女、奋发考上大学的北大保安、在索马里遭遇海盗的国际海运驾驶员等等。这些平凡人身上不平凡的光环不仅赚足了观众的好奇心,也为枯燥的答题过程增添了许多故事性。对于《一站到底》的舞台来说,比赛的意义早已不仅仅局限于答题的紧张过程,而更在于其所带给观众的那些关于不同人物、不同背景之上所呈现出的当前社会职业最真实的发展状况,而这也恰恰是中国社会多元化的一种体现。
  2.3 碎片化的观赏体验与独特的惩罚措施
  2.3.1 清晰的节目板块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大部分观众早已不像从前一样每日按时守在电视机前,而是更多地利用其所拥有的碎片化时间进行观看。这种信息接收的随时性也决定了一档节目想要赢得收视,就必须要做到快、准、狠。对于《一站到底》来说,其从最初的20秒轮答到改版后的抢答,都是节目组迎合观众收视需求的一种革新。这种尝试,虽然在电视上呈现的过程也许只有短短几秒,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时间的压缩,并增加了同一时间段内所带给观众的信息量。假使受众只关心答题体验而不在意参赛者的输赢,那么对于他们来说,每一道题目都可以是其观看开始的切入点,而每一轮对抗也都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板块。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节目节奏变得更加干脆利落,也让受众在碎片化的观看过程中获得了一种畅通无阻的视听享受。这种独立性强,易于切入、接受与离开的特点恰恰是当前观众所需要的。
  2.3.2 充满仪式感的“掉坑”与惩罚
  在历经了数次改版之后,《一战到底》虽舍弃了不少节目最初的元素,但最后的惩罚环节却一直延续至今,而这也正是该节目最令观众印象深刻的一个标志性动作——“掉坑”。甚至在此后的一些其他益智类节目中,我们也能看其对于该招牌动作借鉴的影子。从失败者单人掉坑逐渐进化为集体掉坑,不难看出仪式感对于《一站到底》节目的重要性,而这也是该节目能够成功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
  不仅如此,除了掉坑的惩罚之外,更令选手和观众扼腕叹息的还有高额奖品的獲得与否。在经历了重重的答题考验之后,虽手握重奖,但却没有一个参赛者可以掉以轻心,因为不到最后一刻,你永远不知道奖品会最终属于谁。一旦落败,除了自由落体外,参赛者本人也将空手而归。这种悬念的设置与强烈的戏剧冲突不仅大大增强了节目的观赏性,也使得每位观众都能身临其境地够参与其中。
  3. 《一站到底》的独特之处
  3.1 从轮答到抢答
  自2015年3月起,《一站到底》就开始了它的改版之路。节目至今已经历过三次改版,包括了1.0时代经典轮答模式(2012年3月2日-2015年3月23日);2.0时代竞速模式(2015月3月30日-2016年12月26);3.0时代人机大战模式(2017年2月6日-2018年1月1日);4.0时代选择题模式(2018年1月8日至今)。在这三次重大调整中,最为基础也是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比赛环节中答题模式的变更。
  《一站到底》答题模式的第一次变更出现于2015年3月,节目组首次将使用已久的轮答对抗模式转变为抢答对抗模式。所谓轮答,就是指选手在节目组规定的答题时间内轮流作答,在这种模式下进行答题的选手,往往具有更多思考和更改答案的时间,他们甚至能够在空闲的时间内不紧不慢地将这道题目背后的来龙去脉说个清楚,但恰巧是这样略显轻松的氛围,却让答题的竞赛过程丢失了一丝紧张感。而改版后的抢答模式,除了要检测参赛选手的知识储备量之外,更要考验他们的临场反应与答题速度,这样一来便能够将选手在答题时的竞技状态充分地调动起来,大大加深了选手对战的可视化程度,使得节目更加具有观赏性。
  3.2 “领航员”与“护航员”的设定
  不仅如此,《一站到底》在此后的改版中更是首次加入了“领航员”与“护航员”的特殊概念。所谓“领航员”,就是参赛选手本身;而“护航员”则是每位参赛选手背后的现场观众。在这场领航与护航的较量中,每位领航员都有其所带领的战区,而属于这个战区的护航员则要与领航员荣辱与共。在答题过程中,任何一方首先积满6分便可以开启此环节,并由双方身后的护航员进行作答,以答对人数较多的一方作为获胜方,最终取得丰厚的奖励。另一方面,战区一旦落败,不仅仅是领航员,包括其身后的二十多名观众护航员都要一起掉落坑中,这种共同获奖或一起受罚的规则制定,使得《一站到底》的竞赛程度变得更加激烈,加强了比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偶然性,一方面提高了对受众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点燃了受众的兴奋点。
  3.3 机器狗汪仔的启用
  人工智能一直是近年来科技领域的一个热门词汇,而《我是未来》、《机智过人》等科技节目的热播,也预示着在电视领域中,高科技正在被各大制作团队密切关注着。《一站到底》不仅在答题形式上颠覆了《幸运52》、《开心辞典》那种主持人与参赛选手之间的对抗,更是在2017年2月6日的第二次改版中首次加入了人工智能机器狗“汪仔”,并将其设置在最后冲刺大奖的环节中进行人机大战。
  “人性化趋势”是汪仔最初设计的发展方向,它虽是机器狗形象,但却具备答题、聊天、肢体动作等与人沟通的行为,使人从视觉、感觉、听觉上建立起一种与人答题的“社会情境”。在答题的过程中,汪仔获得了“人”的待遇,他不仅是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更是舞台上的答题选手,用自然语言交流的能力使得他与选手观众的距离更进一步也同时也推动了节目环节的发展,成为改版后最为瞩目的一部分。机器狗汪仔所带来的这场人机大战,使得节目的激烈性与新奇性有所提升,但就传播关系而言,人工智能仍旧处于弱势。
  3.4 题目设置的平民化
  近年来随着电视行业的发展,又新涌现出了不少文化益智类节目,例如观众所熟知的《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这些节目主要考察选手在特定领域的知识掌握能力,并在答题形式上不断变化。但同时,题目内容的明确目标也致使考题多为国学和诗词,并造成了节目与节目之间略显同质化。
  与其他益智类节目专业化的题目设置不同,《一站到底》虽历经三次改版,但其在题目内容的设定上仍旧十分广泛,题库的内容不仅涉及
  生活领域,更包含了天文、地理、经济、历史、新闻、娱乐、音乐等各个方面,可以说包括万象、无所不有。《一站到底》的舞台是为大众准备的平民舞台,它并不追求题目的深度和难度,却注重知识内容的广泛程度,集中考验参赛者在舞台上对于广泛知识迅速反应的能力。
  对于受众来说,有分有合的节目内容使其可以根据其各自的喜好来进行选择与观看,这种题目设置的平民化,不仅扩大了受众群体,也使得益智竞答类节目可以将一种“轻”的观看体验传达出去,让常识和知识能够被娱乐和消费。在这个过程中,弘扬文化、价值引导的脚步也一同前行,并通过一位位素人参赛者在舞台上的积淀,将社会教育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发挥作用。
  4. 结语
  《一站到底》凭借着其与时俱进的节目设置和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在现今综艺节目井喷的大环境中寻得了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虽说该节目在人物设置与戏剧化情节中还略显不足,但仍旧是今天益智类节目学习的榜样。相信在今后,《一站到底》能够继续保持着节目的独特性,在创作团队精心策划的改版中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柯妍.《一站到底》:大众文化的持续创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8):20.
  [2].安晓燕.《一站到底》:国内电视益智节目的新变化[J].创作与评论,2013(4):95.
  [3]乔秀峰.电视益智类节目的传播策略——以江苏卫视《一站到底》节目为例[J].新闻战线,2017(4):103.
其他文献
【摘要】2020年7月22日,《脱口秀大会第三季》上线,不到一个月成为2020年现象级综艺,全季总播放量达12.8亿,平均每期播放量超1.1亿,全季斩获微博热搜116个。据悉,《脱口秀大会第三季》由蓝河乳业总冠名,在播期间广告费持续上涨。这样的广告收益除了有节目内容的功劳,也离不开其成功的广告运作。本文将以《脱口秀大会》节目为范本,对节目形态原生广告的表达方式以及传播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脱
期刊
【摘要】在推进媒体融合过程中,枞阳县融媒体中心“借船出海”,依托入驻新华社“现场云”技术平台,在新闻现场,通过手机微信平台实时直播文字、图片、视频,从静态、单向、线性传播向动态、双向、融合转变,集各种形式于一体,实现了传播终端多样化、传播效果最大化,也增强了新闻的全时性、开放性和互动性,打通了媒体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关键词】现场云;直播助农;应急直播;选题策划  中图分类号:G241
期刊
【摘要】信息已成为当下信息化社会重要的生产要素,公共和商业服务需要通过新媒体手段完成,由于缺乏对网络信息真假的辨别能力,如何提高新媒体技术非熟练使用者对新媒体技术的理解和使用程度,怎么使新媒体技术非熟练使用者也能享受到数字社会带来的福利成为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技术乐观主义;新媒体; 媒介素养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 反思技术乐观主义:新媒体技术非熟练使
期刊
【摘要】由于2019年至今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人群隔离的需要,信息传输更多依赖在线社交网络,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老年群体难以获得信息。笔者以老年博客网站“可爱老人网”的用户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发布的帖文为研究样本,采用文本分析法,提取老年人健康传播的高频特征词,比较老年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态度倾向,探讨老年人群体在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防护”成为传播核心,“日常保健”
期刊
【基金项目】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广东大学生线上学习行为及效果研究——基于在线视频课程创新的思考》;项目编号:pdjh2020b0228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12.088  在线教育已经不仅是线下教育的重要补充,还是影响个人学习差异的重要领域。以新冠肺炎疫情期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广播电视工程技术运用面临的问题及改善对策展开研究,先提出广播电视工程技术发展趋势,然后详细阐述广播电视工程技术运用面临的问题,最后重点阐述了几点切实可行的改善对策,主要包括完善基础元素、强化卫星信号、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大技术管理力度,旨在顺利解决和处理广播电视工程技术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彰显出广播电视工程技术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广播电视工程技术;问题;改善对
期刊
【摘要】电视购物从美国起源发展至今,已经在中国落地生根发芽,观众购买电视购物节目中的商品已经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视购物节目的呈现以及影响观众订购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最为重要的则是电视购物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对观众的影响。电视购物主持人是传递信息和内容的终端,是观众能够订购商品的核心。因此,研究电视购物主持人的语言艺术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电视购物主持人;有声语言;东方购物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21世纪以来,中国电视媒体行业随着时代的蓬勃发展,一直备受瞩目和令人思考。作为播音节目主持人如何在这全国上下融媒体变革与发展中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本文通过职业发展规划的理论研究,结合乐山广播电视台的个案分析,对播音节目主持人这个职业发展所面临的现状与趋势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规划建议。  【关键词】播音专业;主持人职业发展规划;乐山广播电视台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新媒体时代下,文化的表达与信息的传播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传播途径与表达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瑰宝,需要以更加顺应时代的传播与保护机制予以传承和发展。本文从新媒体时代下传播速度的即时性、传播手段的多元化、传播群体的参与度、传播内容的个性化等方面,以洛阳牡丹文化节为个案,探讨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非遗;可持续发展;洛阳牡丹文化节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中国地名大会》从地名背后的故事出发,此节目探析出了地名的核心文化符号,通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集体记忆与乡土情怀,把地名故事讲得生动感人,而且结合地名文化与现在社会生活的关系,对核心文化符号进行扩展,延伸出更多子符号,从而建立“文化—地名”的丰富的符号系统,突破了冷知识、抽象科普的创作难题,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创新与发展做出示范。  【关键词】文化类综艺;《中国地名大会》;符号系统  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