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融合

来源 :企业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644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企业文化融合是很多跨国合资公司必经之路,只是有些公司融合失败,一蹶不振,有的公司十分成功并创造出佳绩,东风公司正是这样一个企业文化融合成功的经典案例。
  【关键词】合资企业;企业文化;融合
  随着东风汽车公司与老牌的日产汽车制造企业强强联手合作,企业人员、生产、经营、技术等方面,都很快进入到全面融合阶段。作为中外合资企业成功典范的“东风日产”,之所以能够快速成长和发展,是因为企业始终蕴含着一个重要的发展动因,那就是独特的企业文化融合。
  一、东风日产汽车公司概况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与日产汽车公司全面战略性合作携手合作始于2003年6月,于2003年7月1日正式运营。目前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系日产和东风汽车公司(中国)合资成立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习惯上简称为“东风日产”)。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拥有全系列卡车、客车、轻型商用车及乘用车产品的中外合资汽车企业。日本日产汽车公司,1933年12月成立于日本横滨谓之“汽车制造(株)”,1934年6月公司名称改为日产汽车(株)。
  二、“东风”“日产”两种强势企业文化差异比较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与日本日产汽车公司都是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都积淀了极为深厚的企业文化底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风格。这两个强强汽车制造企业相遇时,自然会发现各自文化中的明显差异,从而在企业文化融合中产生碰撞。“东风”与“日产”两种强势企业文化融合情形也同样验证了这一点。就东风公司来说,东风旗下的风神汽车,曾创造出三年实现跳跃式发展的奇迹,资产从1.3亿元发展到70亿元,累计利润超过40亿元。这种跳跃式的发展使企业高速成长,因此企业难以摆脱大胆、创新、高速的创业式企业文化。而日产汽车作为全球知名且有很长历史的一家汽车企业,已经度过了企业草创之初的创业期,而且它的主要市场日本和美国,都已经是成熟市场,因此日产汽车公司已经形成了一套有自身特点的严谨的管理体系。
  三、两种不同的企业文化融合难点所在
  (1)目标与价值的分歧。合资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条件是,双方要有共同的目标追求及达成共识的处理内外矛盾关系的基本价值立场。在东风日产在成立之初,双方具有共同目标界定和共同利益追求,如合资经营合同上就明确规定,“合资公司的目的是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开发、生产、销售高质量、全系列的商用车和乘用车,满足各种消费需求,并对股东投资回报,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汽车制造商”。这些理念是被双方所认可的,但在实际运行中,各自价值立场与目标追求产生差异,如东风试图通过合资,了解和掌握日产生产技术优势;日产则试图通过合资尽快切入中国市场。结果,在双方管理权限分配上,本来东风在市场营销上有优势,却是东风一方的总经理去管生产;日产在研发、生产上有优势,却是日产一方的总经理去管营销。另外,东风比较关注国产化问题,而日产注重的是单车收益及短期利润率增长。(2)语言不通与民族文化不同。调查中发现,中日员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存在很多差别,比如,日方计划性很强,决策很讲究程序;中方强调速度,决策方式灵活。日方层级观念较强,一级管一级;中方更注重管理艺术,多给下级以指导。日方有意见喜欢在会上说,中方有意见愿意单独交谈。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双方沟通不够顺畅,直接影响了文化融合,更难形成跨团队、跨职能的协同与合作。
  四、历经磨合使东风日产企业文化独具特色
  2005年1月,东风日产“123东莞会议”召开。在封闭式会议中,中日双方激烈探讨,制定出了一个基本的、全盘适用的行为法则。这就是《东风日产行动纲领》,它从营销、制造、研发、管理,甚至到人力资源各个环节,都制定了详细的规定和行为规范。创制《共同行动纲领》的工作启动以后,双方总经理都明确指出,所有员工都要参与其中,要使创制过程成为一个揭示问题、研讨问题、达成共识、观念提升、寻求解决方案、促进行为改进的过程。其实,这一过程本质上就是文化沟通、交流、融合的过程。即使员工在语言上还存在沟通障碍,但当所有员工都参与到同一个项目中来,沟通与融合之势便再难以被阻断。而在此次合作中,东风公司始终坚持“大胆吸收,各取所长;求同存异,兼容并蓄;融合提炼,突出特色”的方针。与日本方面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积极寻求中外企业文化融合点。这些努力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中方从主管生产转向主管市场,日方则更多地关注生产和研发,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截至2008年底,东风日产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68%,连续4年是中国增长最快的公司。
  尊重合作伙伴,高层之间努力达成共识,促使普通员工之间积极沟通是这起文化融合案例的成功的精髓所在。本着这样的态度,相信在未来,即使面对更多的合作与挑战,东风公司亦当不惧。
其他文献
【摘 要】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价值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是企业一定时期筹资组合的结果,而股东财富最大化是通过财务上的合理运营,为股东创造最多的财富。如果企业能够明确所处行业的资本结构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关系,及时调整资本结构以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成功。  【关键词】资本结构;筹资组合;股东财富最大化  一、研究设计  在我国众多上市公司所属行业中,家电行业被公认为是市场
期刊
【摘 要】我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使得机构养老逐渐承担起社会养老的重任,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从研究内容、技术方法、研究区域等方面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对我国和西方学者的研究作了比较,根据实地访谈和文献资料,初步提出了运用于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的Gronroos理论模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农村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评价铺设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最后为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
期刊
【摘 要】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存在较好的耦合发展关系。本文以咸宁市为例,阐明了在温泉旅游新兴产业背景下,咸宁高职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耦合效应,以期为其他的职业院校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新兴产业;高职教育;地方经济;耦合  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路元件或电网络的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紧密配合与相互影响,并通过相互作用从一侧向另一侧传输能量的现象。藉此推而广之,我们也可以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社
期刊
十矿社保基金是为了保障十矿职工的社保待遇,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由单位和个人分别按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缴纳的资金。它是职工的养老钱、救命钱。它的安全完整,关系着职工的切身利益和十矿的稳定。而用廉洁风险防范体系监控社保基金管理实质上就是将风险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方法应用于对社保基金的筹集、管理、拨付的监督工作中,切实防范和化解基金管理风险,有效规避基金管理漏洞,从根本上遏制社保腐败事件的发生,最终实现
期刊
【摘 要】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的总体功能实现目标是:以提高办公效率,控制信贷风险,提高资产质量为核心,通过先进信息网络技术,运用风险控制理论和决策分析模型,为日常信贷管理、信贷风险控制提供有效的手段和工具。  【关键词】信贷;内部管理;创收;信用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巨大
期刊
【摘 要】顶岗实习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掌握与提升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由于这种学习方法的特殊性,使得学生的满意度较低,为学校与企业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通过对实习学生的问卷调查,寻找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有针对性的实施改进措施,以提升学生顶岗实习的满意度,增加学生的实习效果,强化学校与企业的实习学生管理。  【关键词】顶岗实习;期望理论;满意度;高职学生  2005年由国
期刊
【摘 要】本文针对由于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事故理赔中引发的纠纷进行分析,提出可由近因原则来判定承保风险与承保损失间的因果关系,并进一步提出明确事故原因是评定赔偿标准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意外伤害判定;近因原则;案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保险深度逐年扩大,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自2012年开始重点关注和治理销售误导和理赔难行为,其中人身意外伤害理赔过程中较易发生民事纠纷。现以案例分析方式,详细说明意
期刊
【摘 要】领导班子是企业一切活动的中心和核心,领导班子建设好坏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兴衰成败,对企业而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传统观念上,对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的研究重点多被放在了如何确保班子团结上,未能围绕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与合力这个主题,有针对性地、系统地进行研究,事实上,团结并不一定意味着科学和高效,现代企业管理重视的是对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与合力的研究,只有善于和能够发挥整体功能与合力的领导班子,
期刊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企业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文化的竞争,或者说是品牌文化的竞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
期刊
集团化公司是公司制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由于其具有产权明晰、组织机构灵活、管控能力较强等特点,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及初具规模的民营企业也越来越多以集团化公司的组织形式参与到市场经济活动当中。笔者拟就集团化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税收筹划是实现集团化公司股东权益最大化的有力保障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税收筹划在我国企业财税管理中日益占据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