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心理健康对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初中生正经历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但这一时期的特征是许多负面标签,诸如敏感性,反叛,自卑,脆弱等组成的。如何帮助学生消除这些负面标签,对学校和教师而言,已逐渐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究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以期为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创造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改进策略
人们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心理变化。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有着这一时期特有的心理发展特征,同时也会有诸多问题存在,例如情绪容易波动,且容易受外界世界的影响等等。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教育教学的飞速发展,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社会教育的现状分析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中学生的健康发展的影响,并探究了对中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以此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参考价值。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1.学习困难
从小学升入初中是学习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中小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存在许多差异,这也意味着学生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面对学校和家长的期望,学生不想让他们失望,但是面对自己的学习状况,他们会感到自己没有满足老师和父母的期望。諸如无法跟上学习进度,不稳定的成绩以及较高的自我期望等综合因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引起焦虑,无聊,抵抗和疲惫,从而导致学习成绩呈线性下降。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很容易出现严重的恶性循环问题。
2.对心理教育的重视不足
我国现代应试教育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特别是在对待教育方面,所有中学都非常重视应试课程,没有明确的学生教育教学体系,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一些拥有严格教育体系和完整教学设施的学校中,他们可能会提供心理健康培训课程,但是该课程的教学并不严格,也没有基本要求。结果,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时缺乏专业和严格的培,导致心理教育难以向正规化的方向发展。就学生评估标准而言,一般的社会观念是依靠学术活动,很少有人关心学生是否在快乐地学习或对生活中的一切是否乐观。在每个学生家庭中,父母都非常重视应试学生的发展,并给学生报各种补习班,以帮助他们加速起跑,让他们学会各种技能并发展各种兴趣和特长。不能说父母不在乎学生的成长。然而总是忽略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一般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在发展中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1.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解决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重要。教师可以在认知能力,情绪管理,行为习惯形成和意志教育等领域进行这种教育。发展认知能力可以提高初中生的认知能力。这可以支持初中生形成健康态度,培养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并帮助他们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情绪管理教育可以引导中学生感知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并帮助逐步掌握如何释放情绪,如何调节和管理负面情绪。具体来说,它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放松,自我表达和敏感性的锻炼。教师还应注重引导学生处理好自己与父母、教师的关系,以提高学生管理情绪的能力;行为习惯发展教育应集中于常见的行为问题。行为改变训练和心理咨询可以有效地改变初中生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可以围绕心理发展训练进行意志教育,以通过活动减轻和培养高中生的意志并扭转其负面影响。教师需要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量身定制特殊教育,重点放在诸如自信发展,情绪控制,教育和就业咨询以及人格发展等主题上。
2.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积极的人生观就像冬天的阳光,因此学生生活在阳光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成长,还可以让学生建立自信并确认其存在的价值。教师可以组织特殊的自我意识课程。通过允许学生画自己的自画像,鼓励学生学会欣赏自己的长处,接受自己的弱点,并意识到自己就像叶子一样独特,没有人可以改变它们。然后邀请学生将审美眼光投向世界,发现世界的美丽,并感受生活的意义。
让学生坚定地面对困难。在生活不尽人意的事十之八九,我们会在成长道路上面临许多失败和困难,每当克服生活障碍时,我们就会踏上新的成长步伐。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工具播放一些名人克服挫折和困境的故事,并为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可以学习面对困难时应采取的态度。通过参加课外活动,学生可以克服障碍并最终获得胜利,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良好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
父母要树立正确的育子观念。父母一要把握青少年身心成长的规律,对每个发展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变化做到心中有数,从整个成长过程来看待心理健康问题,正确认识其发生的必然性,不大惊小怪,不茫然失措;二要正确理解“成才”标准,学习成绩不完全代表孩子素质,当下成绩不代表将来成就,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孩子特长,注重培育品德品质和意志习惯,为今后成才道路打好根基;三要给孩子足够的发展空间,无论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是学习成绩的提升,无论心理问题的解决还是不良习气的纠正,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要给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如果忽视这个过程而急功近利,势必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家长要切实提高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无论在人生态度上还是生活习惯上,都力争为孩子树立一个可供学习的榜样,至少不因为自己的修为不够而增加孩子产生不良情绪的几率。
简而言之,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更加注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并及时发现潜在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例如明显的抑郁,超敏反应,自卑感。在发现不正常情况时,必须及时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面临的问题,并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照顾,他们喜欢被爱和被关系的感觉。因此,教师应更加重视和关爱学生,使学生有自信心,并肯定他们的价值观念和生存意识。此外,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便学生在老师的监督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魏力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7.
[2]赵璟.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0):35.
(作者单位:云南省云县民族中学)
【关键词】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改进策略
人们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心理变化。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有着这一时期特有的心理发展特征,同时也会有诸多问题存在,例如情绪容易波动,且容易受外界世界的影响等等。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教育教学的飞速发展,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社会教育的现状分析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中学生的健康发展的影响,并探究了对中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以此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参考价值。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1.学习困难
从小学升入初中是学习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中小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存在许多差异,这也意味着学生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面对学校和家长的期望,学生不想让他们失望,但是面对自己的学习状况,他们会感到自己没有满足老师和父母的期望。諸如无法跟上学习进度,不稳定的成绩以及较高的自我期望等综合因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引起焦虑,无聊,抵抗和疲惫,从而导致学习成绩呈线性下降。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很容易出现严重的恶性循环问题。
2.对心理教育的重视不足
我国现代应试教育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特别是在对待教育方面,所有中学都非常重视应试课程,没有明确的学生教育教学体系,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一些拥有严格教育体系和完整教学设施的学校中,他们可能会提供心理健康培训课程,但是该课程的教学并不严格,也没有基本要求。结果,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时缺乏专业和严格的培,导致心理教育难以向正规化的方向发展。就学生评估标准而言,一般的社会观念是依靠学术活动,很少有人关心学生是否在快乐地学习或对生活中的一切是否乐观。在每个学生家庭中,父母都非常重视应试学生的发展,并给学生报各种补习班,以帮助他们加速起跑,让他们学会各种技能并发展各种兴趣和特长。不能说父母不在乎学生的成长。然而总是忽略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一般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在发展中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1.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解决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重要。教师可以在认知能力,情绪管理,行为习惯形成和意志教育等领域进行这种教育。发展认知能力可以提高初中生的认知能力。这可以支持初中生形成健康态度,培养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并帮助他们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情绪管理教育可以引导中学生感知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并帮助逐步掌握如何释放情绪,如何调节和管理负面情绪。具体来说,它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放松,自我表达和敏感性的锻炼。教师还应注重引导学生处理好自己与父母、教师的关系,以提高学生管理情绪的能力;行为习惯发展教育应集中于常见的行为问题。行为改变训练和心理咨询可以有效地改变初中生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可以围绕心理发展训练进行意志教育,以通过活动减轻和培养高中生的意志并扭转其负面影响。教师需要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量身定制特殊教育,重点放在诸如自信发展,情绪控制,教育和就业咨询以及人格发展等主题上。
2.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积极的人生观就像冬天的阳光,因此学生生活在阳光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成长,还可以让学生建立自信并确认其存在的价值。教师可以组织特殊的自我意识课程。通过允许学生画自己的自画像,鼓励学生学会欣赏自己的长处,接受自己的弱点,并意识到自己就像叶子一样独特,没有人可以改变它们。然后邀请学生将审美眼光投向世界,发现世界的美丽,并感受生活的意义。
让学生坚定地面对困难。在生活不尽人意的事十之八九,我们会在成长道路上面临许多失败和困难,每当克服生活障碍时,我们就会踏上新的成长步伐。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工具播放一些名人克服挫折和困境的故事,并为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可以学习面对困难时应采取的态度。通过参加课外活动,学生可以克服障碍并最终获得胜利,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良好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
父母要树立正确的育子观念。父母一要把握青少年身心成长的规律,对每个发展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变化做到心中有数,从整个成长过程来看待心理健康问题,正确认识其发生的必然性,不大惊小怪,不茫然失措;二要正确理解“成才”标准,学习成绩不完全代表孩子素质,当下成绩不代表将来成就,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孩子特长,注重培育品德品质和意志习惯,为今后成才道路打好根基;三要给孩子足够的发展空间,无论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是学习成绩的提升,无论心理问题的解决还是不良习气的纠正,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要给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如果忽视这个过程而急功近利,势必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家长要切实提高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无论在人生态度上还是生活习惯上,都力争为孩子树立一个可供学习的榜样,至少不因为自己的修为不够而增加孩子产生不良情绪的几率。
简而言之,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更加注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并及时发现潜在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例如明显的抑郁,超敏反应,自卑感。在发现不正常情况时,必须及时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面临的问题,并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照顾,他们喜欢被爱和被关系的感觉。因此,教师应更加重视和关爱学生,使学生有自信心,并肯定他们的价值观念和生存意识。此外,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便学生在老师的监督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魏力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7.
[2]赵璟.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0):35.
(作者单位:云南省云县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