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课堂 让有效成为习惯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htni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工基础》的课程标准,要求感悟电工技术在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电工技术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标准还提到,掌握知识和技能不是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生活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过程。如何在教学中构建电工专业知识与学生生活的桥梁,挖掘学生生活中的电工知识,并将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和理解专业知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电工基础》作为专业基础课,理论性较强,涉及到很多概念、定理定律的理解。这些概念抽象难懂,不易理解。职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欠缺。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电工基础知识的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地完成专业课的教学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生活化”教学的体会。
  一、职高电工基础课“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1.创设生活情境,促使学生“动”起来
  课堂教学中,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情境,是引入教学主题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积极手段,不仅易于学生接受,还能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实践能力。
  电功率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个概念,很多同学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在这节课上,笔者创设了一个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已有感性认知的基础上主动建构,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假设你家装修房子,采购了两种不同规格的灯泡:60W和25W。根据需要,客厅、书房的灯要亮些,卧室、厕所里的灯要暗些,你会怎么选?通过创设这样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60W和25W灯泡正常工作时,60W的电灯泡比25W的更亮,引导学生思考这一现象说明什么问题?从而得出结论:相同时间内,60W的灯泡把更多的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也就是说电流做功有快慢之分,顺利引出电功率的概念。整个教学过程经历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电功率的概念,努力促成日常生活中的感性认识向电工学中的物理概念过渡、转化,并通过对两个灯管的比较引起学生对已建立的认知深入地反思,从而完成了一个从“静态的”的概念理解到“动态的”生成过程的过渡,这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有很大帮助的。
  2.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思考
  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选材安排设计,这样的教学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真正使学生体会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在讲授电磁感应的应用之动圈式话筒时,通过学生在集会中经常遇到的现象——扩音系统的“啸叫”引入。在集会时,常用到扩音系统,当话筒处于某一位置时,喇叭中传出非常刺耳的尖叫,这是什么原因呢?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样的提问通常会引起学生激烈的讨论,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所举的例子贴近学生生活,他们有生活体验,所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样的“教”与“学”可以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背景中感知电工专业知识,激发他们对专业的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本专业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应用意识。
  3.引入生活经验,促使学生主动探究
  现实生活中蕴含着许多电工学问题,如果教学过程中引用日常生活所熟悉的事例和经验,则更加形象生动有趣,同时也极大限度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究。
  例如“安全用电”这一内容中,无论是高压触电还是低压触电都具有不可实验与体验的特性,但是对于电工专业的学生来说,安全用电的原则是学生今后生产生活中保障自身安全的准则之一。因此,笔者在讲授这节内容时,首先提问:“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可能发生触电事故,这时应该如何处理?”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纷纷回答,有的说立刻用手去拉触电者;有的说应首先拨打电话呼救;有的说赶紧逃离现场;触电时很容易起火,有的说赶快用水浇灭等等。通过讨论探究,师生归纳出触电方式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这样的生活经验,不仅和专业有关,而且学生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基础,所以学起来不会觉得特别费力,难于理解。学生在思考、想象、探究过程中,既了解了日常安全用电常识,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新知识。
  4.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电工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缺乏趣味性,学起来枯燥,教起来干瘪。对这些内容,在教学时要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现实中寻找学生学习的素材,使学生感受到知识就在身边,就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世界里,让学生觉得学习不是白学,学到的是可以用得上、实实在在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时,笔者先结合磁极间相互作用的原理,向大家介绍上海磁悬浮列车的建成情况,并把它的快速性、安全性向学生作了简单描述。学生很感兴趣,不断地提出问题。接着师生共同探讨悬浮列车的安全性是如何得到科学保障的。用这样的社会事件引入到课堂教学,又将书本知识延伸到课外,使学生的探究活动由外在兴趣转化为内动力,从而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5.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善于从专业角度去分析和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觉到知识来源于生活更应用于生活。结合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在应用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电功率的计算不仅重要而且非常实用。在讲授这个内容时,笔者提出这样的问题:“电功率是家用电器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同学们,我家电水壶的功率是800W,烧一次水需要8分钟。知道你家电水壶烧一壶水大约需要多少时间,花费多少电费吗?”这样既引入了新课又让学生体验到电功率的意义与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不牵强,不做作。引导学生运用电功率计算公式得到:W=pt=800ⅹ8ⅹ60=384000J=0.11kWh=0.11度。然后笔者又问:“我们到茶水房里买水每瓶开水0.2元,那么比较一下,是用电水壶烧水划算还是买水划算,今天我们都来当一回家庭理财师。”问题与生活联系起来,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笔者又抛出新问题:“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下,要节约电能可以从那些方面着手?”问题层层深入,学生的角色由被动操作的执行者转化为主动探究者,在矛盾的认知冲突中加深了对电功率的理解。这也能看出,教学就要给学生多一些机会,引导学生多去体验,让学生多去探索,学生也能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反思
  1.让生活走进课堂,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怎样才能做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根本在于教师对教材的钻研与挖掘,充分利用教材,紧密联系生活,从生活中获得学习内容,既不脱离教材又不被教材束缚。让学生从生活经历中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在课堂里提高和升华,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体验愉快的学习过程。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
  2.感悟和体验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学习活动就不可能是有效的教学。教师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创设富有生活体验的学习环境,让生活对学生形成挑战,让学生觉得知识就在身边,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大胆想象,从书本中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学习积极性。
  3.知识应用于生活,体现新课改理念
  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也符合新课改的理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帮助学生体会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信心,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体会到学习的价值,体验到用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成功和快乐。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城镇职业技术学校)
其他文献
一、当前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现状  从传统意义来讲,中职学校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由于他们都是中考失利者,普遍存在的特点就是自卑心理重,自信心不足。另一方面,他们由于长期压抑自我,缺少释放的机会而对学校与社会产生不满,崇尚放纵与自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中职学校德育效果并不理想,德育教学存在内容单调乏味、课堂沉闷的现象。教师缺乏激情,学生缺少主动性、积极性,厌学、逃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企业对工人的技术水平尤其是熟练的操作技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要培养出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围绕这个中心,机械制图的教学也应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这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下面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几点拙见。    一、从思想上让学生明白学习制图以及自身价值的重要性    1.学习机械制图的重要性  上课一开始,就让同学们知道《机械制图》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是
摘要:2009年底,笔者参加了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的技工院校校长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开展为期两周的研修,对新加坡“教学工厂”理念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思考,并结合广东目前技工教育的现状,得到了一些启示。  关键词:教学工厂 理念 启示    一、新加坡“教学工厂”理念阐述  1.“教学工厂”理念的概念  在新加坡的职业教育领域,“教学工厂”不是一个既有教学任务又生产产品的实体,而是随着新加坡
“发展和谐校园离不开法制教育,学校法制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只有抓好学生管理,才能起到法制教育的真正作用。”这是浙江交通技师学院副院长陈运清对学校法制教育的理解。言下之意,如果不做好学生管理,那么法制教育便形同虚设,起不到作用。事实证明,学生管理工作做得出色的浙江交通技师学院在法治教育上确实成果丰硕。    “一个发挥,四个结合”搞好学生管理    陈运清在总结学生管理时,说到了“一个发挥,四个结合”
街舞的兴起,正是一种文化的兴起,是一种社会现象。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街舞的行列,既是对自我的挑战,又是对自我的肯定和完善,同时也是一条交友的途径,增强了彼此间团结合作的精神。它的动作是由各种走、跑、跳组合而成,极富变化。并通过头、颈、肩、上肢、躯干等关节的屈伸、转动、绕环、摆振、波浪形扭动等连贯组合而成,各个动作都有其特定的健身效果,既注意了上肢与下肢、腹部与背部、头部与躯干动作的协调,又注意了组成
目前的中职学生是在文化知识学习上被淘汰下来的一批情商高、懒于运用智商而又较为活跃的青少年群体。面对他们的语文教学,如果一味沿袭初中的教学模式,势必导致其更强烈的厌学、轻学情绪。因此,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势在必行,要针对学生的群体需要,采取适合他们的教学形式。而语文课堂教学实现多元化,就能使学生们在兴趣和快乐中激发学习热情,主动学习文化知识。  教学形式多元化就是采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充分调
“得了多少先进和奖牌并不重要,那只是对我们过去工作成绩的肯定,重要的是要致力于打造社会保险惠民工程,要把这项实惠送到每一个离退休人员家中。”钟元军主任总是这样勉励自己。  钟元军,1965年9月出生,本科学历,1988年元月入党,现任湖南省桃源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处主任。他先后从事乡镇财会管理和社会保险工作。1995年,桃源县启动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后,他的全部精力和情感也就和社会保险紧
经过激烈的角逐,2011年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暨全国选拔赛终于落下帷幕,来自浙江省近1000名职校技能精英围绕汽修、机械制造、电子电工、计算机技术等12个专业大类,在47个竞赛项目上展开了技能比武。杭州市代表队在本届大赛中表现抢眼,以28金30银30铜的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  技能大赛举办至今,各类中职学校都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备战模式。虽然技能竞赛沿袭了其惯有的形式,然而旧瓶也能装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普高升温,职业教育面临招生难的困境。而在招生难的情况下,在校学生的稳定率也在下降。这对于已经面临困境的技工教育无疑是雪上加霜,它势必会影响和制约职业学校的发展。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稳定率,降低学生流失率成为了职业学校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就职业学校流失生特点和流失去向进行透视,对学生流失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探究出有效控制学生流失,提高技校生稳定率的新对策。  一、流失生特点分析
个性也称人格,是一个人在社会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本质的、独特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多方位的,是复杂的整体,个性同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素质综合,构成人的精神面貌和力量;又给人的其他素质打上印记,使它们具有个性特色。个性对人各种素质的影响是深刻的、持久的。    一、素质教育与发展个性的关系    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人、完善人的教育,其核心或关键是个性发展。这是由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