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涛:早早接触健康科普知识,让孩子获得自我保护的能力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D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些父母总在擔心:“过早让孩子了解身体真的好吗?等他再长大一点说是不是更好?”如果我问你:“你觉得孩子几岁时需要学习自我保护能力?你肯定会说越早越好。那么,让孩子早早接触一些健康知识,也是对他成长最好的保护吧!”
  我在急诊科工作的时候,有一次遇到一对夫妇带着刚过1岁的孩子来看急诊,妈妈讲述了孩子遇险的经过:“他吃东西时不小心摔倒了,抱起来后发现,孩子全身都变得青紫,呼吸困难。我当时吓得瘫在了地上,手足无措。孩子的爸爸则马上把孩子抱起来拍背,随后半粒花生米从孩子的嘴里咳了出来,孩子马上缓过来了。”
  孩子在医院里经检查,已经恢复正常。这件事让孩子妈妈对她的老公佩服得五体投地,她不止一次对我说:“崔医生,我老公当时太冷静了,太帅了。”但我想说的是,光有冷静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正确的急救措施。这位爸爸的急救措施一定不是自己发明创造出来的,经过询问,他说是他在上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学习过急救演练,他就记住了。而正是凭着这个小时候的记忆,在几十年后救了自己的儿子一命。
  由此可见,如果你的孩子从小就知道健康的重要性,不仅对他自己,对周围人,对他自己的孩子,都将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如果是我来回答孩子该在什么时候接触健康科普知识这个问题,我会说:“就是现在。”
  为什么是现在,而不是将来?
  正确认识成因,才能勇敢面对疾病来袭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生病在所难免。为什么有的孩子总爱生病,有些孩子则很少生病?除了先天体质因素之外,与孩子对疾病的认知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孩子懂得感冒时流鼻涕,是因为鼻黏膜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食物残渣残留在牙齿缝隙,其产生的酸性物质侵袭牙齿,使之脱矿产生龋洞;变质的食物进入人体后,其中的细菌会和消化道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孩子会对如何避免生病,生病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以及如何能更快地恢复健康有一定的概念和认知,会减少恐慌,也会对自己的身体和健康拥有一定的主动权。
  如果有一天,孩子主动早睡早起、按时刷牙,生病后主动要求去看医生并按时服药,将健康的生活方式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了很多呢?
  “对待孩子生病,并不是马上治疗,而是应该了解疾病的本质—起因、发展过程、可能的转归。只有真正了解了疾病的全貌,才好下手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也许就是‘生活护理 等待’。”
   ——摘自《崔玉涛谈自然养育:直击常见病的护理》
  早早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对孩子从小进行健康科普,提升他的健康素养,会让孩子保护自己的能力变强。我在门诊给3岁以上的孩子做检查时,当根据病情需要孩子脱下裤子或者要摸他的小肚子时,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我都会先跟孩子说:“我要脱下你的裤子做检查了。”“我要摸摸你的肚子,看看有没有问题。”有些父母觉得我说这些话有些多余,常常说:“孩子小,他听不懂,您不用说。”
  但我认为这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科普,要让孩子从小就有对身体的自我保护意识。而且我在给孩子检查的时候,也经常告诉他们,除了妈妈,只有医生才可以看你的身体,而且一定是在医院里,在医生检查你的身体时才能这样做。我觉得这样说,能让他们从小就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潜意识里知道自己的身体是不能轻易让人触碰的。这样的意识可以让孩子终身受益。
  小时候的机械记忆,关键时刻真的可以救命
  儿童健康科普并不复杂,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器官是什么,鼻子是怎么呼吸的,骨骼是如何支撑身体的,眼睛是如何借助光线看见东西的,用简单的可视化语言告诉孩子即可。即便他当时可能不会完全理解,但基于具体形象的记忆,这些健康知识都会深深地烙在他的脑海中。就像“1 1=2”,大家都不会去追问为什么“2”是答案,但就是记住了,以后也不会忘掉。
  当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他肯定会想知道如何才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如何才能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教育精髓所在。所以,在孩子小时候,父母就应该给他正确的健康知识,并且不断积累,这些知识会在他的大脑里保存下来,以后在需要的时候会反射出来,他不仅能用这些记忆来帮助自己,也许还能帮助别人,帮助自己的孩子,让这些知识被活学活用,真正在生活中发挥作用。
  理解生长的奥秘,才能构建科学的家庭养育环境
  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如何利用健康知识帮助孩子实现健康成长,如何帮助父母和孩子理解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帮助父母正确地理解疾病的过程,解答他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是我身为现代儿童保健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在接诊和科普宣教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地发现,家庭的养育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父母有科学的健康观念,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就能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将身体健康知识和好的生活方式传递给孩子,孩子对待自己身体的态度,对待成长的看法,以及面对疾病时的状态,都会更加积极、正向。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家庭饮食结构,如果父母能科学合理地进行膳食搭配,那么孩子的味蕾上也会早早烙下健康饮食的印记;如果父母身体力行地践行着越运动越快乐的理念,孩子自然也不会变成小懒虫。更重要的是,如果父母理解生长的奥秘,理解每个年龄段孩子成长变化背后的意义,那么,以家庭为单位的养育环境就会变得更加轻松和简单。
  “孩子的生长在一定范围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相当大的个体差异,所谓的正常值也不是绝对的。家长要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才能了解孩子生长的真实情况。”
  ——摘自《崔玉涛谈自然养育:理解生长的奥秘》
  对儿童的健康科普,这样做才更轻松有效
  孩子对身体的好奇,是接触健康科普知识的好时机
  孩子的生长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遗传、营养、睡眠、运动等等,而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长节奏。   随着孩子掌握的技能越来越多,他会对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好奇。宝宝一出生就会啃咬手和脚,用他的方式感知自己的身体。3岁左右的宝宝开始缠着爸爸妈妈问个不停,他很想知道“为什么我的小手能抓紧小勺?”“为什么牙齒能把饭饭磨碎?”“为什么闭上眼睛就什么也看不到了?” 再大一点的宝宝会注意到小男生和小女生的不同之处,比如小男孩可以站着尿尿,小女孩却不行。这些问题都会让孩子特别好奇,当他主动向你提问的时候,正是你对他进行健康科普的好机会。
  借助科普绘本或者一些可爱的模型、图示,我们可以大大方方地让孩子了解人体的构造,告诉孩子我们的骨头虽十分坚硬,却又非常轻;全身有600多块肌肉,它们像橡皮筋一样富有弹性,可以协助我们运动;心脏日夜不停地工作,将血液泵入全身,一生要跳动约30亿次;而生命的原点,是从一个小小的细胞开始的……这不可思议的一切就是我们的身体,它们精妙地组合在一起,顺畅地协同工作着。当孩子明白原来自己宝贵的生命是如此的神奇,会对生命产生一种好奇,一份珍视。
  从被动到主动,让孩子明白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让自己少生病
  与其说千万遍“饭前要洗手”“饭后要刷牙”“早睡早起身体好”,还不如让孩子真正了解这些事:看到饭前不洗手,细菌是如何通过口腔进入人体并繁殖的;饭后不刷牙,残留的食物残渣是如何附着在牙齿表面的,以及坚硬的牙体是如何一步一步被腐蚀坏掉;晚睡的习惯是如何打破身体内环境平衡的,等等。
  让孩子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有时候我们也不妨让孩子直面坏的生活习惯对身体所造成的伤害。我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会让孩子入迷,他们会说:“真相原来是这样啊,我真的要好好保护我的身体。”一旦这些认知在孩子的脑海里形成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他自然就会按时刷牙、按时睡觉了。
  用互动代替单向传输,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对健康的认知
  我认为,儿童的健康科普不只是医生的事,也不仅是孩子自己的事,而是整个家庭的事,父母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是养育者、陪伴者,更需要在不断地学习中将正确的健康观念传递给孩子!
  在我们小时候,健康知识远没有现在这样普及。所以,当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时,不知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是很多父母的“难言之隐”。所以,真正的儿童健康科普应该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学习健康知识,父母的知识不断增加,观念正确,孩子的收获也会越来越多。而且,在这个时代,有时候孩子掌握的知识可能比父母还会多一点,因此,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交流,才是认识身体、了解疾病、珍爱生命的正确方式。
  医生和健康科普工作者是父母的朋友,能给予专业实用的建议。比如现在在各种渠道上都能看到相关的儿童健康知识,当父母对这些知识有疑问或不解的时候,可以带着这些问题去问医生或健康科普工作者。面对来自父母的问题,医生及健康科普工作者会及时去查询这些知识是否正确,是否有最新的研究和说法,以便能更好地反馈给父母,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良性互动,无论是父母、医生还是科普工作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不断地更新知识。我特别赞成这样的互动式成长。
  生命只有一次,值得你和孩子好好珍惜。关于身体是什么,健康是什么,以及身心健康对未来的重要意义,从孩子向世界说“你好”的那一刻就开始吧。
  儿科医生崔玉涛送你的健康素养养成关键词:
  科学、实用、互动
  再深奥的医学知识,只要使用合适的方法,都可以用大家听得懂的语言来表述。
  亲子共读是家庭日常进行健康科普的重要方式,比如在讲到人体骨骼时,我们可以一边和孩子看图画书,一边告诉孩子骨骼是这样帮我们抵御外界的伤害的,但如果不小心摔倒可能会发生骨折,所以运动时一定要小心;在讲到眼睛时,可以提醒孩子看图画书上眼睛里的构造是怎样的,告诉他通过晶状体将光聚焦到视网膜上会产生图像,如果用眼过度,晶状体变形,聚焦就会变得模糊,眼睛就看不清东西了;讲到耳朵时,可以让孩子对着镜子看自己的耳朵,再看看图画书上画出的精密复杂的耳朵内部结构,这样孩子会懂得不能随意抠耳朵,如果耳朵里面进了水或者异物,要及时向父母或老师求助。
其他文献
婴儿在出生的前两年,大脑体积、脑重增长最快,是脑发育的关键期;  婴儿的大脑内,连接大脑神经元的突触在迅猛增长,突触越多越聪明;  给孩子越多的刺激,他的大脑就会发育得越好……  相信这些提法,父母都不陌生,而且往往在知道了之后非常焦虑:  千万别错过孩子脑发育的关键期啊!  到底怎么做才能给孩子更多的刺激、让孩子更聪明啊?  但实际上,你对孩子的脑发育又了解多少呢?  孩子的大脑发育,到底需要什
我小时候,寒假是拆成两部分,在奶奶和姥姥家分别度过。寒假里有一个重要的节日,就是春节。当时爸妈的协议可能是一年的年三十在奶奶家团聚,下一年去姥姥家,所以我会被精准地安排年前在哪边“寄存”,对两边老人在过年前的各种忙碌记忆犹新。  姥姥是个美食达人,用现在的话可以这么称呼吧!要不是生不逢时,估计能成为网红老太太。其他不说了,先说猪肉吧。记得过了腊月二十,她就会一连声地催促小舅去朝阳门外神路街附近的菜
林林感冒了,鼻涕、眼泪流个不停,还发了高烧,不停地哭闹、揪耳朵。妈妈带林林来到诊室,医生经过检查后告诉妈妈,林林得了中耳炎。妈妈不解:“不就是感冒吗?怎么又出来个中耳炎了?”  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一般不会感冒,因为他已经从妈妈的体内获得了足够的抗体,这些抗体是妈妈在接触过相关细菌或是病毒后发生免疫反应而产生的,孩子获得了这些抗原后,对相关疾病就拥有了一定的抵抗力。在孩子6个月左右时,从妈妈那儿获得的
2自然篇  与城市环境相比,自然里所有的颜色、形态都有着自己的特点,而且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大自然是带孩子去进行感官体验、感受细腻之美的重要场所。  一木老师是亚洲首个感官体验场联合创始人,一直致力于感官体验教育的研究与传播,带领家庭进行感官体验。他提到自己小时候因为母亲很担心卫生的问题,导致他在童年时丧失了很多坐在地上玩土、光着脚走路等自然体验,所以自从孩子出生以后,一木老师就经常带孩子
国外有研究认为,家里准备食物的人如果比较喜欢烹饪,那么该家庭整体的营养水平会相对较高。不过,别高兴得太早!该研究还发现,有种给予型厨师是例外。研究认为,凡是家里有给予型厨师,家庭的整體营养水平不是更好,而是更糟。所谓给予型厨师指的是:虽然精心烹饪出来的食物很美味,但是,准备食物的目的性太强,专门只做家里人喜欢的几样菜肴。  是不是感觉有点熟悉?我们的父母或者祖父母辈就是这样的——他们总是只做我们喜
白洁是中美合资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医生,临床医学(新生儿学)博士,主治医师。最近她有了一个可爱的小宝宝。作为一名儿科医生和一名新妈妈,既有专业的知识,又与别的新妈妈一起面临很多的第一次,她很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她养育宝宝的体验,和更多的妈妈一起经历养育宝宝的百味心情,共同关注宝宝的成长。  运动能手  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小淘淘自己会弹动拇指与食指了,我们在猜:他是在模仿谁?或者是他的手指运动变得更灵
在进入中国市场的第十个年头,享誉全球的玩具及婴幼儿用品专门零售商—玩具“反”斗城近期宣布其在中国的第100家店盛大开幕,这标志着玩具“反”斗城在中国取得了里程碑式的发展。    玩具“反”斗城第一百家店于2016年1月16日在坐落于北京领先的商业区之一王府井大街的APM购物中心举行盛大的开业庆典,向大小朋友开启前所未有的多元化的创新互动体验,令顾客乐而忘返。  玩具“反”斗城主席及首席执行官Dav
一旦将孩子带进大自然,带进森林,他们就像见到老朋友一般,很快就能融入其中。  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各种机会,让孩子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德国教育研究部曾进行过一项“7岁儿童认知世界”的教育项目研究,项目的主持人多纳塔·艾申波茜博士与她的同伴走访了德国的一大批成年人,涵盖各种不同的年龄、社会阶层以及教育背景。通过大量的研究和比较,项目组列出了一个“7岁儿童认知世界”的清单。这份清单及其承载的教育理念
我怀孕36周,小腿肿了连续20多天都没消肿,这种情况正常吗? 如何区分生理性水肿和病理性的水肿?  孕晚期出现下肢水肿非常常见,尤其常见于孕期增重过多的孕妈妈。这种情况绝大多数为生理现象,主要与孕期母体内血液循环量增加近1500毫升、胎儿逐渐增大使腹腔内压力升高、地球引力作用使下肢血液循环阻力增大有关。  生理性水肿的特点为:孕中、晚期出现,产后逐渐消失,晨起休息后水肿减轻或消失,活动后、下午或就
我们需要对信息技术有更多角度、更深层次的研究,才能真正让信息技术成为孩子发展的助力。让物联网技术支持幼儿园教师了解儿童、调整教学,则是跳出了以往对视频媒介技术于孩子到底有利还是有弊的争论,真正关注到信息技术中的新内容服务于儿童本身。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郭力平教授,近几年来在不断思考利用视频媒介学习是否真的有利于学前儿童。  大知识学习,学前儿童的学习内容  在他看来,学前阶段的孩子进行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