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杰罗姆·布鲁纳(1915-2016),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对认知过程进行过大量研究,在词语学习、概念形成和思维方面有诸多著述,对认知心理理论的系统化和科学化有一定贡献,是认知心理学的先驱,是致力于将心理学原理实践于教育的典型代表,也是被誉为杜威之后对美国教育影响最大的人。
1915年,布鲁纳出生于美国纽约一个波兰犹太移民家庭。他出生时不幸患有先天白内障,是个盲孩;幸运的是,在他两岁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高超的眼外科医生,一场成功的手术让他见到了光明,但视力一直都很弱,所以厚重的眼镜是布鲁纳的标配。布鲁纳的父亲是个成功的钟表匠商人,在他12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他父亲非常英明地在去世前就把生意卖给了著名钟表公司宝路华,这样全家人的生活质量并未受到大的影响。起初,家人对布鲁纳的期望是做一名律师;但是他却对心理学感兴趣;因此,1937年他从杜克大学毕业后,就去读了心理学研究生,之后转学进入哈佛大学,于1941年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
二战爆发时,布鲁纳正在撰写博士论文,本来他一直是研究动物知觉的,瞬间转向社会心理学。之后应征入伍,在盟军最高司令部艾森豪威尔统帅部任职,用心理学专业技能分析宣传活动,进行心理战术研究,后曾任普林斯顿公共舆论研究所副所长,战争信息办公室海外支部委员,并在法国军队从事智力开发工作。二战结束,布鲁纳回到哈佛,继续进行他的知觉研究。他在1947年发表了一篇非常有意思的研究论文。这个研究是这样的:他选取了一些穷人家庭和富人家庭的孩子,让他们估计硬币的大小,结果是穷人儿童更倾向于高估硬币大小。经过一系列类似研究,布鲁纳得出的结论是:需求会影响人的认知,人对事物事件的感知,经常会受到所处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这个研究在当时产生极大反响。这是因为在那个年代的美国,行为主义是心理学研究的主流,大家都在研究刺激所带来的行为反应,基本不考虑个人的心智思维,并认为这是主观和不科学的。布鲁纳则强调人类思维的策略性和目的驱动性,这与当时的行为主义主流观点是不符的。
行为主义认为:影响个体知觉的最重要决定因素是所观察的对象本身,即物体的客观物理特性以及当时的观察情境条件,比如光线、观察距离;而以布鲁纳为代表的认知主义则认为,个体在观察对象时,会受个人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会有相当大的差异。这些观点奠定了认知心理学的基础:关注人是如何思维和推理的,而不仅是对刺激如何做出反应。在布鲁纳等人的支持和推动下,哈佛大学于1960年建立了认知研究中心,这里迅速成为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等研究领域的领先阵地。
在布鲁纳的两本巨著《思维之研究》和《教育过程》中,体系化地呈现了他的认知观点,并将这些理论运用于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学习与认知的过程、课程与教材的编制设计以及教学法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比如:强调学生的知识学习要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即学科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提出“发现教学法”,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要求学生像学科专家那样思考本学科,尝试去发现规律、自己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强调直觉的重要性;关注学习的内在动机,应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他认为类似行为主义那样的赏罚或竞争等外在动机收效有限,也无法长久。
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引起美国朝野震撼,要求科学教育改革的呼声四起。布鲁纳的这些教育观点得到了美国政府的重视,二战后美国最大规模的课改由此而生。以学科结构课程理念为指导,强调科学课程的学科结构化、理论化和发现教学法成为教育界最强音,各地纷纷开发了许多新课程。那些年,他又陆续写了一些著作,深入探索教学论相关内容。
然而,上述运动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实践推动并不顺利,中小学课程与教学也并未像想象那样发生积极正面的变化。这是为什么呢?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许多学者在分析这段历史时都会提到的一个因素是:这样的课程太过“学术”,脱离了绝大多数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实际能力,因为,这样的课程要求教师自身对本学科有非常深入的理解,这样才有可能能够引导学生像学科专家那样思考和发现。还有学者认为布鲁纳提出的“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人”太过大胆和偏激,本身就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学者认为,美国文化当时还没有准备好来读懂和接纳布鲁纳的观点。总而言之,这场轰轰烈烈的课改结果是黯然收场,布鲁纳也于1972年離开了哈佛大学,1972年至1980年任牛津大学教授,1980年回到了美国任职于纽约大学任教。1991年起他开始在法学院任教,研究法律背后的认知理论,将叙事作为一种思维形式,并提出了“storytelling(讲故事)可作为理解世界本质的基本方式”。近几年,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中开始流行这种“故事叙述”的教学模式,大概也起源于此。
布鲁纳在7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跨越多个领域,做了许多事情,留下了卓越的思想。他有过许多很长的头衔,获得过不计其数的荣誉,也承受过巨大的挫败和无尽的诋毁。关键是,他对心理学、教育学、社会科学、语言学甚至法学都产生过极大的推动,直接影响了一代代的人。
1915年,布鲁纳出生于美国纽约一个波兰犹太移民家庭。他出生时不幸患有先天白内障,是个盲孩;幸运的是,在他两岁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高超的眼外科医生,一场成功的手术让他见到了光明,但视力一直都很弱,所以厚重的眼镜是布鲁纳的标配。布鲁纳的父亲是个成功的钟表匠商人,在他12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他父亲非常英明地在去世前就把生意卖给了著名钟表公司宝路华,这样全家人的生活质量并未受到大的影响。起初,家人对布鲁纳的期望是做一名律师;但是他却对心理学感兴趣;因此,1937年他从杜克大学毕业后,就去读了心理学研究生,之后转学进入哈佛大学,于1941年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
二战爆发时,布鲁纳正在撰写博士论文,本来他一直是研究动物知觉的,瞬间转向社会心理学。之后应征入伍,在盟军最高司令部艾森豪威尔统帅部任职,用心理学专业技能分析宣传活动,进行心理战术研究,后曾任普林斯顿公共舆论研究所副所长,战争信息办公室海外支部委员,并在法国军队从事智力开发工作。二战结束,布鲁纳回到哈佛,继续进行他的知觉研究。他在1947年发表了一篇非常有意思的研究论文。这个研究是这样的:他选取了一些穷人家庭和富人家庭的孩子,让他们估计硬币的大小,结果是穷人儿童更倾向于高估硬币大小。经过一系列类似研究,布鲁纳得出的结论是:需求会影响人的认知,人对事物事件的感知,经常会受到所处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这个研究在当时产生极大反响。这是因为在那个年代的美国,行为主义是心理学研究的主流,大家都在研究刺激所带来的行为反应,基本不考虑个人的心智思维,并认为这是主观和不科学的。布鲁纳则强调人类思维的策略性和目的驱动性,这与当时的行为主义主流观点是不符的。
行为主义认为:影响个体知觉的最重要决定因素是所观察的对象本身,即物体的客观物理特性以及当时的观察情境条件,比如光线、观察距离;而以布鲁纳为代表的认知主义则认为,个体在观察对象时,会受个人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知觉会有相当大的差异。这些观点奠定了认知心理学的基础:关注人是如何思维和推理的,而不仅是对刺激如何做出反应。在布鲁纳等人的支持和推动下,哈佛大学于1960年建立了认知研究中心,这里迅速成为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等研究领域的领先阵地。
在布鲁纳的两本巨著《思维之研究》和《教育过程》中,体系化地呈现了他的认知观点,并将这些理论运用于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学习与认知的过程、课程与教材的编制设计以及教学法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比如:强调学生的知识学习要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即学科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提出“发现教学法”,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要求学生像学科专家那样思考本学科,尝试去发现规律、自己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强调直觉的重要性;关注学习的内在动机,应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他认为类似行为主义那样的赏罚或竞争等外在动机收效有限,也无法长久。
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引起美国朝野震撼,要求科学教育改革的呼声四起。布鲁纳的这些教育观点得到了美国政府的重视,二战后美国最大规模的课改由此而生。以学科结构课程理念为指导,强调科学课程的学科结构化、理论化和发现教学法成为教育界最强音,各地纷纷开发了许多新课程。那些年,他又陆续写了一些著作,深入探索教学论相关内容。
然而,上述运动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实践推动并不顺利,中小学课程与教学也并未像想象那样发生积极正面的变化。这是为什么呢?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许多学者在分析这段历史时都会提到的一个因素是:这样的课程太过“学术”,脱离了绝大多数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实际能力,因为,这样的课程要求教师自身对本学科有非常深入的理解,这样才有可能能够引导学生像学科专家那样思考和发现。还有学者认为布鲁纳提出的“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人”太过大胆和偏激,本身就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学者认为,美国文化当时还没有准备好来读懂和接纳布鲁纳的观点。总而言之,这场轰轰烈烈的课改结果是黯然收场,布鲁纳也于1972年離开了哈佛大学,1972年至1980年任牛津大学教授,1980年回到了美国任职于纽约大学任教。1991年起他开始在法学院任教,研究法律背后的认知理论,将叙事作为一种思维形式,并提出了“storytelling(讲故事)可作为理解世界本质的基本方式”。近几年,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中开始流行这种“故事叙述”的教学模式,大概也起源于此。
布鲁纳在7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跨越多个领域,做了许多事情,留下了卓越的思想。他有过许多很长的头衔,获得过不计其数的荣誉,也承受过巨大的挫败和无尽的诋毁。关键是,他对心理学、教育学、社会科学、语言学甚至法学都产生过极大的推动,直接影响了一代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