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周记最突出的优点是形式多样,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并有利于减轻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他们自主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经过几年对新教材的教学与探索,作者在作文教学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目前已初见成效,学生写作文的兴趣与日俱增,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大有提高。
关键词:周记;摘抄;写作;评改
一、阶段训练
1. 摘抄佳句,注重积累
叶圣陶先生曾说,“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著名的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作文的学生也是这样。”这说明作文教学,必须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而摘抄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我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广泛阅读(学生自带课外有益读物),在组织学生阅读的同时,我要求每位同学准备一个摘抄本,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字词句段摘抄下来。摘抄阶段多以鼓励为主,没有过多的限制,学生很积极。每周点评一次,在班里对各个小组摘抄用心的同学大力表扬,以此来激励更多的同学积极投入。我发现一些同学在平时的语文检测中,写作文时能够很灵活地引用自己平时摘抄的词句。这一阶段的尝试也确实让学生在语言运用能力上得到显著的提高,能促使其对语文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
2. 自由阅读,抒写感悟
即学生摘抄了他们所感兴趣的片段并在下面写上一些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在读中悟,悟后写。我引导学生必须全身心地进入文章的情境氛围里去感受,可以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等多个角度分析其妙处,还可以进行仿句或直接写写看后的感受。这就是较为深层次的阅读,不仅积累写作素材,而且合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将他人的东西转化吸收,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我每周利用一节语文课作为阅读课,学生自带课外有益读物。一节课45分钟,前30分钟自由阅读,后15分钟在摘抄本中抒写感悟,字数不少于200字。除此之外,我还要求学生每晚坚持在家阅读课外书(最好是中学生必读的名著)30分钟。学生的摘抄本每周批改一次,并适当加以点评。这一阶段的实施使学生产生更强烈的阅读欲望,形成了读与写的良性循环。
以上两个阶段是学生写好周记的有益补充和准备积累阶段,也为学生写好周记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3. 多种形式,循序渐进
(1)即兴片段写作。
一要深挖教材本身蕴涵的写作素材;二要抓好片段写作训练,并把两者结合起来,结合阅读、讲授、勤挖、深挖,即兴当堂完成作文片段训练。
(2)自拟题目写作。
我定下周记的写作要求,即写作内容不限,但一定要写记叙文,要有真情实感,字数500字左右,书写工整。学生觉得这样的写作训练,自由活泼,既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又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无疑,“周记”的特殊形式,给这种出现提供了一种可能。教育心理学指出:“当学习成为一种乐趣,一种自觉的要求时,它的学习效果反而比那些加着目的的学习还好。”由此看来,这样的形式训练确实有利于个性发展,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3)统一命题写作。
有命题作文,也可以有“命题周记”。我把一周里学习生活中发生的精彩内容(或贴近学生生活关注个体成长,或启迪学生思考人生哲理,或引导学生聚焦社会热点)进行统一命题,让学生把它当做一篇命题作文去写,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提高了写作能力。这也是命题作文与周记写作的融合与交流。写作周记的目的是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而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最终还要落实到命题作文的写作上。
三个阶段,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这样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适应周记训练,慢慢形成好的习惯,让其爱上写作,并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二、评改方式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学生作文需要老师给予自主,一旦完成,需要老师给予鼓励。特别是教师适度的帮助和鼓励,更能诱发学生的创作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创作精神。所以我在作文评改过程中很注重保护学生的积极性。除了保护学生的创作热情,也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我在评改方式上进行了一些尝试,收到较好的成效。
1. 随机抽“读”,“点”“面”结合
每周一收周记本,周五点评。评讲时,我把全班70名学生的周记本翻过来放在讲桌上,请一位同学任意抽取3本周记本,不公布作者,当场请班里同学朗读,然后全班同学点评。若作者同意,也可请他谈谈创作灵感。这种做法使得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点评时他们都能说出自己听后的一些感受。
2. 小组推荐,佳作“选”赏
我把全班按性别、性格、成绩等因素平均分成七个学习小组,每组10人。每次周记完成后,组内公开抽选一篇最佳周记,这样全班就有7篇优秀周记。选一名同学把这7篇周记的题目(自由命题写作时适合用这种方法)写在黑板上,让全班同学选出最想欣赏的周记。这样既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也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3. 评选“十佳”,范文张贴
每次周记后,由我选出10篇佳作,打印张贴,这10名小作者被评为当次“十佳小作家”。在作文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富有个性化的范文,及时给予表扬,培养一大批作文优秀生榜样,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写出好作文并不是“难于上青天”的事情,从而树立起学生写好个性化作文的信心。
4. 三五成“组”,轮流“写”“批”
在学习小组内,10个人自由组合,可2人、3人或4人一组,配好的小伙伴们合用一本周记本。在写周记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使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笔记下成长道路上的喜怒哀乐。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表现自己、展示自己、挑战自己的空间。教师也要在指导方法上进行创新,让学生觉得有新鲜感,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写作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表达交流方式,作文教学便是一种点燃学生写作兴趣,导引学生创造表达的过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现实对语文教师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全面,需要教师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更要有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真诚的爱。
(河源市龙川一中初中部)
关键词:周记;摘抄;写作;评改
一、阶段训练
1. 摘抄佳句,注重积累
叶圣陶先生曾说,“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著名的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作文的学生也是这样。”这说明作文教学,必须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而摘抄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我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广泛阅读(学生自带课外有益读物),在组织学生阅读的同时,我要求每位同学准备一个摘抄本,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字词句段摘抄下来。摘抄阶段多以鼓励为主,没有过多的限制,学生很积极。每周点评一次,在班里对各个小组摘抄用心的同学大力表扬,以此来激励更多的同学积极投入。我发现一些同学在平时的语文检测中,写作文时能够很灵活地引用自己平时摘抄的词句。这一阶段的尝试也确实让学生在语言运用能力上得到显著的提高,能促使其对语文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
2. 自由阅读,抒写感悟
即学生摘抄了他们所感兴趣的片段并在下面写上一些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在读中悟,悟后写。我引导学生必须全身心地进入文章的情境氛围里去感受,可以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等多个角度分析其妙处,还可以进行仿句或直接写写看后的感受。这就是较为深层次的阅读,不仅积累写作素材,而且合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将他人的东西转化吸收,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我每周利用一节语文课作为阅读课,学生自带课外有益读物。一节课45分钟,前30分钟自由阅读,后15分钟在摘抄本中抒写感悟,字数不少于200字。除此之外,我还要求学生每晚坚持在家阅读课外书(最好是中学生必读的名著)30分钟。学生的摘抄本每周批改一次,并适当加以点评。这一阶段的实施使学生产生更强烈的阅读欲望,形成了读与写的良性循环。
以上两个阶段是学生写好周记的有益补充和准备积累阶段,也为学生写好周记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3. 多种形式,循序渐进
(1)即兴片段写作。
一要深挖教材本身蕴涵的写作素材;二要抓好片段写作训练,并把两者结合起来,结合阅读、讲授、勤挖、深挖,即兴当堂完成作文片段训练。
(2)自拟题目写作。
我定下周记的写作要求,即写作内容不限,但一定要写记叙文,要有真情实感,字数500字左右,书写工整。学生觉得这样的写作训练,自由活泼,既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又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无疑,“周记”的特殊形式,给这种出现提供了一种可能。教育心理学指出:“当学习成为一种乐趣,一种自觉的要求时,它的学习效果反而比那些加着目的的学习还好。”由此看来,这样的形式训练确实有利于个性发展,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3)统一命题写作。
有命题作文,也可以有“命题周记”。我把一周里学习生活中发生的精彩内容(或贴近学生生活关注个体成长,或启迪学生思考人生哲理,或引导学生聚焦社会热点)进行统一命题,让学生把它当做一篇命题作文去写,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提高了写作能力。这也是命题作文与周记写作的融合与交流。写作周记的目的是为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而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最终还要落实到命题作文的写作上。
三个阶段,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这样学生可以循序渐进地适应周记训练,慢慢形成好的习惯,让其爱上写作,并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二、评改方式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学生作文需要老师给予自主,一旦完成,需要老师给予鼓励。特别是教师适度的帮助和鼓励,更能诱发学生的创作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创作精神。所以我在作文评改过程中很注重保护学生的积极性。除了保护学生的创作热情,也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我在评改方式上进行了一些尝试,收到较好的成效。
1. 随机抽“读”,“点”“面”结合
每周一收周记本,周五点评。评讲时,我把全班70名学生的周记本翻过来放在讲桌上,请一位同学任意抽取3本周记本,不公布作者,当场请班里同学朗读,然后全班同学点评。若作者同意,也可请他谈谈创作灵感。这种做法使得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点评时他们都能说出自己听后的一些感受。
2. 小组推荐,佳作“选”赏
我把全班按性别、性格、成绩等因素平均分成七个学习小组,每组10人。每次周记完成后,组内公开抽选一篇最佳周记,这样全班就有7篇优秀周记。选一名同学把这7篇周记的题目(自由命题写作时适合用这种方法)写在黑板上,让全班同学选出最想欣赏的周记。这样既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也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3. 评选“十佳”,范文张贴
每次周记后,由我选出10篇佳作,打印张贴,这10名小作者被评为当次“十佳小作家”。在作文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富有个性化的范文,及时给予表扬,培养一大批作文优秀生榜样,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写出好作文并不是“难于上青天”的事情,从而树立起学生写好个性化作文的信心。
4. 三五成“组”,轮流“写”“批”
在学习小组内,10个人自由组合,可2人、3人或4人一组,配好的小伙伴们合用一本周记本。在写周记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使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笔记下成长道路上的喜怒哀乐。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表现自己、展示自己、挑战自己的空间。教师也要在指导方法上进行创新,让学生觉得有新鲜感,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写作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表达交流方式,作文教学便是一种点燃学生写作兴趣,导引学生创造表达的过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现实对语文教师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全面,需要教师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更要有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真诚的爱。
(河源市龙川一中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