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不是天空中飞过的一只鸟儿

来源 :非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inyao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关于Temporary Residence
  
  纽约·布鲁克林60097号,著名的独立后摇滚厂牌Temporary Residence就坐落于此,有人曾经说“Temporary Residence旗下的乐队都是大牌”,这样的说法虽然有些夸大,却很形象的道出了这个厂牌在后摇圈子里的重要地位。
  如今大大小小的独立厂牌层出不穷,但是Temporary Residence总是能够签下并挖掘出可以大放异彩的乐队。看看这些名字吧!Explosions In TheSky,Mono,Eluvium,Grails……每一个都拥有独特的魅力。不得不感叹Temporary Residence管理层的眼光独特老到,能够一次又一次给人们带来惊喜,同时这个厂牌的吐纳能力也令人刮目,它签下的乐队来自全世界的不同国家,既有EITS这样来自美国本土的后摇班霸,也有太平洋彼岸的日本器乐巨孽Mono;既有英格兰的氛围拼贴主义派乐队Fridge,也有德国实验自由爵士高手Kammerflimmer Kollektief(曾在Temporary Residence发行过唱片《Cicadidae》)。奇怪的是这些不同样式、格调的唱片经由Temporary Residence发行后都能得到评论界一致的赞扬。
  Temporary Residence对于后摇滚的发展的确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它发行过的唱片已将近150张,也许是独立厂牌的原因吧,Tempo-rary Residence至今依然在低调的发展,除了纽约的那个地址,我们确实很难再获得其他更多的关于这个厂牌发展历史的痕迹,只有一张又一张精彩的唱片,引领我们走进Temporary Residence的音乐世界里。需要提醒大家小心的是,它随时都会在一个不经意的日子里投掷下一枚新的重磅音乐炸弹。
  
  二、Temporary Residence Limited旗下乐队
  
  1.Explosions In The Sky
  Explosions In The Sky的名望有多高?只要对后摇有一些了解的乐迷应该都听过这个名字,他们对于器乐摇滚的意义非凡,甚至在某个时间段上,EITS就是后摇滚的代名词之一。可以这样说,是EITS让“安静—爆炸—安静”的模式成为后摇滚的显著特点。Temporary Residence是EITS的老窝,从第一张正式唱片开始,EITS在Temporary Residence发行了他们的五张唱片,这五张唱片张张精彩,都是足以在后摇的历史上留下辉煌足迹的作品。《Those Who Tell the Truth Shall Die,Those Who Tell the Truth Shall Live Forever》和《The Earth Is Not A Cold Dead Place》这两张堪称伟大的唱片是EITS爆发和成熟的标志。来自德克萨斯的EITS是最早将爆炸美学演绎到极致的乐队,如果我们将后摇分为2个大系别,一个是“爆炸系”,另一个就是唯美的“氛围派”,那么EITS的爆炸感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当你爱上这种包含强烈韵律的旋律的时候,很多人会忍不住将EITS与很多同系别的乐队相比,当你发现越来越多的后起新秀在潜心炮制着吉他音爆的时候,EITS早就是最伟大的器乐摇滚乐队之一了。
  
  2.Mono
  Temporary Residence Limited旗下另外一支在中国颇受欢迎的后摇乐队当属日本天团Mono,一直以来Mono都让人摸不透底,他们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在Temporary Residence发行唱片,但Mono最好的旋律绝对都是在Temporary Resi—dence诞生的。
  Mono的音乐走的也是爆炸与安静结合的路线,这种音乐的倾向是从《One Step More And You Die》开始的,从此Mono就迷恋上了阴暗的爆炸美学,当然,Mono还是秉承了日本“左手执菊,右手握刀”的文化传统的,所以他们的音乐才能给人如此与众不同的快感。特别要指明的是Mono在技术上的一个特点——碎拨,他们对于这个名词的热衷,也许是本身气质使然,在如今百花齐放的器乐摇滚的圈子里,Mono的碎拨是最有味道的,那种飘渺的音色是很多乐队可望不可及的。Mono是孤独的音乐演奏者,低调唯美的魅力同样在他们的现场演出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Mono喜欢到欧洲演出,他们曾经和Jesu一起在英国演出,演出前几乎没有人认识Mono,大家都冲着Jesu的名头而来,结果是Mono震住了所有在场的观众,其表现让现场的人折服。不得不承认Mono是一支名副其实的世界级乐队。
  
  3.Fridge
  其实远在65 Days of Static之前,英国就已经有电子后摇的存在,英国人确实善于表现忧伤,而大多数英国乐队本身的气质在骨子里就透露着丝丝忧郁的情绪,Fridge最早于1996年在伦敦南部一家英国的小厂牌Trevor Jackson'sOutput发行了两张分别叫做《Ceefax》和《Semaphore》的唱片,当时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关注。在英国国内没有获得成功的Fridge于1999年毅然决定前往美国发展,加入了Temporary Resldence的大家庭。《Happiness》是Fridge最好的一张唱片,整张唱片沉浸在安静悠扬的氛围之中,奇特的编曲加上稀奇古怪的配乐和电子采样,充满了别样的美丽。
  凭心而论,Fridge的音乐十分地前卫,不能用简简单单的“氛围”二字就可以形容出他们的特质,在大的方向上看Fridge,他们依然是一支注重氛围营造,并且突出吉他部分的器乐乐队,但如果只安于这样的情况,Fridge就不是Fridge了,强烈的碎拍、缓拍节奏,诡异的氛围采样,都是他们的拿手好戏。除了他们音乐里的电子成分,你甚至还能发现非洲音乐狂热的鼓点,以及民谣倾向很重的编曲。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尝试做出这样的大胆融合的乐队屈指可数,况且Fridge一直都是在保证有优美旋律的基础上做出的探究,于是你就不得不对他们另眼相待了。
  
  4.Eluvium
  Eluvium是Matthew Cooper的个人创作计划,Matthew Cooper来自田纳西州,大多数人认为他的音乐风格偏向于氛围,很深沉而且富有人文色彩,并且带着强烈的Minimal象征手法。Eluvium喜欢将刻意营造的噪音穿插在大海、崖壁、荒野及冰川重迭的意象之间,强调以重复的段落,利用音乐中的微细变动,呈现出音乐的层次感,令听者置身于意识流之中。Eluvium的音乐里绝对不会出现乐器爆发的摇滚张力,但是这并不会让他的作品有任何失色的地方,反而因此显得更梦幻迷离。2007年是Eluvium彻底成熟起来的一年,在07年发行的《Copia》里,他刻意增加了一支小型管弦乐队和铜管乐器的演奏配乐,制造出更加令人沉迷冥想的氛围景象。
  
  5.Envy   对于Envy加入Temporary Residence的故事,想必依然鲜为人知,他们能够加入到这么有名的厂牌,除了音乐上有优异的表现以外,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Mogwai的大力推荐。
  同Mono一样来自日本的Envy在所有Temporary Residence的乐队里是一支非常另类的乐队,因为他们的硬核感。Envy最早玩的是凶狠的硬核摇滚,音乐讲究节奏、快速、狂野,在日本国内十分地受欢迎。找到Envy最早的几张EP,他们的音乐特点鲜明,即使捣鼓的是硬核摇滚,他们也并没有一味地追求硬核音乐的节奏跳跃性,而是用大段的吉他rift来配合主唱的金属唱腔。这是一个乐队活于求变的特质,也为他们日后的转型定下了基调。
  Envy在97年左右逐渐对自己的音乐做出改变——激烈的EMO情绪和愤怒的Screamo结构,也更加注重旋律的表现,直到07年他们发行的EP《Envy-abyssal》当中人们才发现Envy开始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且逐渐器乐化,他们已经沾染上了后摇的味道,歌曲结构复杂,对于细节的刻画也更是生动、灵活,并且保持了主唱的金属吼腔,可听性极强,往往在一首曲子里分成很多细小的段落,一会儿是主唱噪裂的吼叫,一会儿又恢复到平静得可怕的器乐氛围演奏,这样的表现手法很有颠覆色彩。还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很容易被他们略微金属化的气质而误认为Envy是一支后金属乐队,如果非要给这支特别的乐队归类,我想“器乐Screamo”这个名词似乎更加合适。
  
  6.Tarentel
  Tarentel是来自加州旧金山的氛围器乐乐队,最早是在1995年由Danny Grody和Jefre Cantu-Ledesma组成。Tarentel在早期经历了很漫长的探索期,从最早仅他们二人发行唱片的那段时间,不难发现Tarentel对于静态描写情有独钟,当乐队加入了Jim Redd、Tony Cross和Paul Clipson三个人后,Tarentel的音乐就开始发生了质的飞跃,他们在延续了之前的以静为主的大体脉络以外,依然在尝试着更多静态以外的表达方式,一些氛围的营造相当的狂热,这得力于他们广阔的视野。当然,他们对音乐的探索是建立在静谧的氛围里的,Tarentel要传达的是一种静止后所分泌出的流水声似的效果,留心他们在曲子里把玩的小手段,就会发现那种不停的吉他拨弦下是通透的山水画面,不要指望Tarentel会给你带来任何狂哚的感受,他们只会在离地八尺的上方对你的听觉不断地进行挑逗,然后迂回不停的重复着那些优美的间断,直到曲子结束。当旋律嘎然而止,才反应过来,早在那些吉他游弋在耳朵旁边的瞬间,我们的内心已经忍不住湿润了。
  
  三、Temporary Residence经典唱片回顾
  
  1.Explosions In The Sky——Those Who Tell the Truth Shall Die Those Who Tell the Truth Shall LiVe Forever
  天空大爆炸的开山大作,堪称最伟大的器乐摇滚唱片之一,EITS这张唱片的出现如惊天震雷般的轰炸了无数人的耳朵,它的每一个旋律,每一处细小的枝节都充满了力量,闪闪发光。相比EITS之后的作品,这张唱片最为粗犷,并且没有任何做作的修辞,每一首曲子都是伟大的赞曲,“A Poor Man’s Memory”这首曲子是整张唱片的精髓所在,短小精悍且畅快淋漓的旋律,澎湃的军鼓声合着两把吉他的轻抚。一直都认为EITS的音乐是温暖写意,当”A Poor Man’s Memory”进行到高潮的时候,EITS让人享受到了他们最爽快的吉他演奏,不知道是用几块效果器串连出的特殊音色,变幻无穷,却能如熊熊火焰燃烧,将冰冷和绝望统统都融掉。
  相信很多后摇迷都是从这张唱片开始关注EITS并且喜欢上后摇滚的,对于一个追求音乐的结构、旋律和爆发力的音乐爱好者来说,“Those Who Tell the Truth Shall Die,Those Who Tell the Truth Shall Live Forever”几乎不会给你的聆听过程制造任何的障碍,无疑这是一张优秀得异常可怕的伟大唱片。
  
  2.Mono——You Are There
  真的很难去评判Mono的哪张唱片是他们最好的作品,之所以把《You Are There》列举出来,是因为这张唱片是Mono将爆炸美学和幽雅旋律结合得最为成熟的唱片,他们成功地把音乐完美的史诗化,并且自如地叙事,因此,《You Are There》听起来存在着真实的画面感。Mono的气质天生冷艳、内敛,蕴涵着丰富的反战气息,如果你曾留意过他们在《Travel In Constants Vol22》里的表现,这点就不难被看出来。那种悲悯的音符,本身是对人性的一种追讨,还有对生命的一种哀悼。
  Mono的四位成员,每一位都是乐队的主心骨,缺一不可,在第一首作品“The Flames Beyond The Cold Mountain”里这个特点就很突出,开头由一段飘荡在半空的碎拨引出,鼓声如潮汐般起伏,此时鼓手才是最重要的操盘手,他用鼓点来控制曲子的发展,同时把另一把吉他的浑浊音墙与碎拨结合。在擅长爆炸的器乐乐队里,Mono对音效绝对是最考究的,在那些不易发现的细节里,隐藏着无数的变化,这些细节全部沉在Mono比较“浮”的音色上,“浮”指的是他们在虚无的音色表现手法上,同样的一段爆炸音墙,他们制造的效果就远不如Explosions In The Sky来得厚实,EITS是在眼前温暖真实炸开的一朵云层,Mono则是在九天云霄之外的轰然爆破,同时他们还喜欢制造一浪高过一浪的噪音效果,而且乐此不疲,十分精于此道。
  唱片里的最后一首曲子“Moonlight”是一首交响式的后摇长篇史诗,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因为小提琴在这首曲子里的频繁出现,Mono可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乐队,他们总是在该改变曲子情绪的时机做出正确的选择,所以,即便是包含大段吉他噪音狂轰滥炸的高潮,仍然不会感觉到感官上的疲惫。“Moonlight”这首曲子,从一开始就试图营造的氛围来看确实很有月光的冷清感,在一种接近写实的表现手法下,那种皎洁清透的特质被Mono用器乐刻画得栩栩如生,入木三分。“Moonlight”注定是一首凄凉、悲伤、痛苦的曲子,所描绘的是低沉的回响,在想象的黑白空间里低浅呢喃,把所有痛楚与悲哀蔓延开来。曲子末段一阵如浪涛的鼓声再次席卷而来,Mono将他们的思绪又提升了几个音调,把听者的思想彻底带进了音乐的画面中,随后,只能在废墟中席地落泪。在此请允许我插入一个真实的影象画面:Mono在法国的一次名为“The Sky Remains The Same As Ever”的演出中,着重演奏了“Moonlight”,如果有幸看过这次演出DVD的乐迷肯定不会忘记当Mono在曲子进行到第一个高潮的时候,一个法国姑娘的脸 颊上流倘着滚烫的泪水,她的嘴里念念有词,仿佛是被月光刺痛了内心。
  
  3.The Drift——Noumena
  Dub-jazz,Post-rock,Down-tempo,Hip-hop是我给The Drift贴下的部分标签。
  The Drift最早是具有玩票性质的、由Tarentel乐队的Danny Grody和Lazarus乐队的Trevor Montgomery进行的side Project。TheDrift最早一心想要发展的是纯粹的氛围音乐,由于Trevor Montgomery的退出,加上一系列的人员变动,乐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随着小号手Jeff Jacobs的加入,The Drift最终把他们的目标确定在了一种以融合为主的前卫器乐爵士风格乐队。
  小号是The Drift最大的噱头,因为在The Drift的音乐中,小号就是他们的开路先锋,这种凌驾于吉他等其他乐器之上的器乐作用是良性循环的,它开阔了The Drift的创作视野,给予了他们音乐最需要的自由性。也带来了一种特殊的温暖。
  The Drift在发行了总长12分钟的EP《Streets/Nozomi》之后,推出了倍受关注的首张全长专辑《Noumena》,这是一张天马行空般的优秀唱片,那些充满智慧的奇思妙想全部被The Drift灌注进入了他们音乐的最深处,被揉碎的鼓点夹杂着吉他的缓飙,小号手将Jazz的精髓全部植入了那些充满灵感的节奏中去。The Drift用充满画面感的映画光影结构在空间的落差上做足了功课,强烈的立体效应让他们的音乐在任何角落里都游刃有余。
  
  4.Grails——Burning Off Impurities
  2008年的第二天,Grails这个名字突然成为了众多后摇死忠份子的谈资,他们并不是觉得这个如今在国内依然没有受到太多关注的美国波特兰乐队的音乐有多棒,而是对于这个名列著名权威器乐音乐网站The Silent Ballet年度50张器乐唱片首位的乐队感到惊奇。太多的质疑给了这个榜单的挑选者和Grails,难道Graila这张《Burning Off Impurities》真的不足以让他们坐上这个位置吗?
  还是来了解一下Grails大概的音乐脉络吧!作为他们的第6张全长唱片,《Burnmg Off Impurities》内中蕴涵的是Grails大胆的改变和尝试。至少从这张唱片来看Grails是迄今为止最具东方特质的器乐乐队之一,他们以东方的音乐元素为主线,辅以器乐氛围音乐的宽广想象力,并且镶入了老到的实验手法,酿造了这样一张东西文化碰撞后产生的奇作。看看TSB对他们赞不绝口的评价:“对音乐实验有很高目的性,并带有对音乐发展和传统的认识理解:Grails拥有出色的技术,成熟的作曲功力,可以比肩Magyar Posse的《Random Avenger》,《Burning Off Impurities》简直就是一张堪称完美的唱片。”其实仔细听过这张唱片后,Grails确实不适合“黑马”形象,但他们在这张唱片里所表现的连贯,以及他们对于音乐极尽全力的挑剔,确实对得上TSB给予他们NO.1的名号。
  对于Grails的质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思维与表达方式的差异所造成的,Grails的音乐里存在着很大的冥想性,这和大多数人的听觉习惯有一些区别,他们要表现的东西确实也很深邃,但是这样的差异性只是暂时的,因为Grails的吉他流畅无比,在一种开放式的深入形式下,我们在听这张唱片时要保持足够的随意性,让自己自由地潜入深层次的音乐感悟。这张厚重的唱片,成为目前为止Grails的巅峰之作,“成为The Silent Ballet的NO.1毫无悬念”。
  
  5.Kammerflimmer Kollektief——Cicadidae
  Kammerflimmer Kollektief是来自严谨的德国的一支不严谨的乐队,他们的音乐实验性很强,而且非常不容易被消化,自由爵士营造的氛围听起来会有些杂乱无章。《Cicadidae》是Kammerflimmer Kollektief在Temporary Residence发行过的唯一的一张正式唱片,往往也被评论界认为是他们最好的一张唱片。在《Cicadidae》里,Kammerflimmer Kollektief带来的完全是一幅在茫茫无边的广阔平原上的荒凉无垠的场景,配合这个场景的是自由舞蹈的乐器们,“Neumond Inselhin”和“Ueber Die Wasserscheide”是《Cicadidae》里最具有Kammerflimmer KoIlektief色彩的两首曲子,也是他们灵感进发的作品。对于他们的即兴表演,旁观者确实能够兴奋起来,或者跟着节奏跳上一段爵士舞。Kammerflimmer Kollektief的出奇不意在此时方显现出来,他们如同狡猾的狐狸躲在暗处,在听者被旋律陶醉的节骨眼随时随地带来一阵正常人几乎无法入耳的即兴噪音,这些声效甚至都还带着爵士乐的空灵气质,但却是无调的。当然他们不可能一直折磨耳朵的听觉承受能力,《cicadidae》里的即兴噪音算是Kammerflimmer Kollektief的唱片里比较老实的一类,他们潜心的表现体现在对于氛围的理解,这一点往往容易被忽视掉,如果错过了这个最关键的细节,那Kammerflimmer Kollektief苦心要表现的精华部分也就被随之放走,对于听者来说都是不大不小的损失。
  
  四、结语
  
  相信Temporary Residence依然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好音乐,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惊喜与质量的代名词,对于这样出色的厂牌,值得给它持续的关注。谁又知道它会在哪天突然又给人带来另一个“Explosions In The Sky”或者“Mono”呢?Temporary Residence的厂牌LOGO是一只只展翅飞翔的鸟儿,我们看见其旗下的乐队真如横空冲向云霄的鸟儿般给人惊悚和振奋之感,然而,Temporary Residence却并不是天空中一掠而过的一只只鸟儿,它永远勇猛地翱翔于我们的顶方。
其他文献
和这个世界交手的这许多年来,你是否光彩依旧,兴致盎然?  先不用急着为过个博客贴什么标签,也先不必猜想博客的主人cbvivj到底是什么身份,他可以是你在足球场看到的长发飘逸的少年,可以是在办公室的窗口仰望天空湛蓝的白领,可以是一个走出电影院后兴致勃勃和朋友讨论电影情节的路人甲,可以是一个嗜姻如命,爱猫如命,玩wii如命和看球如命的标准OTAKu,甚至,可以是在地铁里喝掉一罐啤酒后心满意足的发出一声
期刊
但凡中国的作品受到国外肯定、被贴上“国际条形码”后,才会引起国内的更多关注,文艺英雄贾樟柯如此,上海原创乐队“甜蜜的孩子”亦如此。若干年前被默默放上唱片架的第一张专辑《在街上》暗示他们初涉世事的风尘仆仆,当下的新专辑,《水》却十分高调,围绕这张新专辑的方方面面,无不谈及他们获得的国际赞许,例如成为戛纳音乐节杂志的封面人物,吸引曾挖掘Ramones、The Cure的经纪人Seymour Stein
期刊
可能记得这辈子渡的第一座桥?这样飘渺的设问到底是难倒所有的人。怕真是走的桥比走的路要多,桥作为一个建筑物,比起实在的路来说,天生多了一份空中楼阁的意味,但正是如此的意味,踏实地走在路上的时候,冷不防的会对桥想的不行,看着眼前直路没有尽头地延伸,直到在地平线的距离里消失,桥的需要就变得迫切起来。没有实验证明,这是大脑皮层里第几道工序的摩擦所产生的效应,反正离奇得可以称之为白云对天使的回响。  钥匙。
期刊
冬季结束前的某个晚上,我和朋友在一间干燥缺水的旅店里生闷气。身后的单人床上横着一只丧失了行动能力的醉鬼。酒吧打烊前,他把自己灌了个稀烂,然后不容我们反应便一头扎进密实的昏睡。我们不得不把他架到旅店,然后面面相觑,耷拉着脑袋暗示自己这个诡异的夜晚不是真的。直到天亮我们也没能让自己更舒服一点,反而不断下沉,变得提心吊胆筋疲力尽。  《玻璃城堡》(The Glass Castel:A Memoir,Je
期刊
采访手记:我相信几乎每个喜欢PK14的人都被他们或多或少地影响过,也许都在关着门的房间里思考过三个蓝色的月亮究竟代表什么,或者和爸爸妈妈讨论过他们的时代究竟在什么地方。对于乐队的核心杨海崧来说,或许还无法用简单的语句定义概括他,我能做的只是记录。忠实地记录也许是让读者了解他的最好途径,也是表达尊重和喜爱的最好办法,而对于PK14马上要在兵马司旗下发行的第四张专辑,期盼着它会开启公共王国的又一次美好
期刊
听同事的介绍看了威尔·史密斯的新片《我是传奇》,知道这又是一部僵尸片,对于这类影片来说,我个人认为《生化危机》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还有其他的一些都是大同小异地复制《生化危机》的模式。本来心里没报什么希望,只是因为威尔·史密斯的名气,姑且一看。但是看了以后,很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这样一部好片子。  个人认为这部片子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影片的切入点,与《生化危机》宏观,磅礴的叙事风格不同,《我是传
期刊
zito(以下简称z):哦?那真荣幸,呵呵。  平日生活中你们使用中文的频率会很高吗?我注意到了Mu-Nest官方网站上的专辑介绍栏目里甚至专门设计了中文页面。  z:嗯,我们这里使用中文的频率都相当高。从上班在车上听的电台节目,到午餐时读的报章杂志,再到晚上回家看的电视节目,都有中文。听说(只是听说),马来西亚这里的中文教育系统是除中国以外国家里面最完善的。到底具体情形是不是这样,我也不懂,呵呵
期刊
混迹于Indie世界的你一定对Azure Ray不陌生,你应该还记得几年前那两个唱着忧伤民谣的美国女孩吧。AzureRay是由Orenda Flnk和Marla Taylor组成的,定位类似于Cat Power。忧伤是很多人对Azure Ray的形容,Folk是很多人强加给她们的标签,其实我本人很不赞同这种说法,从Acoustic Folk到Electronic Dream—pop,事实上她们的四
期刊
Nonesuch是史上最负盛名的世界/民族音乐的厂牌之一,而由其一直所倡导的Explorer探险家系列则更是直接成为并代表了原生态民族音乐的最佳典范,通常,这些音乐一般都是选择在各地的民俗音乐节以及艺术节的现场来进行录音,可是因为限于年代、设备和器材等硬件设施的不足,因此这些录音有不少都是mono音轨,不过,这些缺陷都丝毫没有损害到唱片本身的经典纯度。  近几年来,Nonesuch针对90年代初期
期刊
来自美国的Ainjel Emme一人身兼数职,包括:人声、合音、贝司、主音吉他、钢琴/键盘、鼓,作为一个女性来说是相当不容易的,除了她自己之外,乐队成员还有低音吉他手Gabriel Garza和鼓手Kyle Schneider。 也许把2003年发表的首张专辑《Heartache is Boring》归类到Trip-Hop是不合适的,但部分鼓拍很慢,有些真器乐的Trip-Hop的模样。开篇曲“L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