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张开迎接新媒体时代的臂膀,但教学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以移动网络为平台,本文提出通过主体性挖掘、主题针对性设置、文本有效性设计、大学生网络免疫系统建构以及反馈机制完善五个路径,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渗透性与实效性提供新的探索思路。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文本建构;网络免疫
社会环境的变迁不断给思想政治教育抛出新的命题。“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传统优势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针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结合时代特征,探索隐性教育在移动网络中的实现路径,是此次研究的目的。
一、研究調查概况
本次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要形式,西安各大高校为取样范围,在以学校类别、学生性别为指标进行分层抽样的基础上,再次进行随机调查。共发放问卷3000份,回收问卷2967份,有效问卷2940份。在回收的有效样本中,一、二本院校学生占57.6%,三本与大专高职院校占42.4%;生源地共涵盖29个省级行政区,其中陕西生源占37.7%,其他地区占62.3%;男生占47.5%,女生占52.5%。
本研究同时还应用了案头调研、焦点小组、深度访谈与案例分析等多种调查方法,有效将量化与质化的方法相结合,以期为研究提供相对科学客观的调查支撑。
二、站在时代门槛上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
1. 内容:缺少思想性与时代性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政类课程为主要阵地。大学生不喜欢思政课的原因当中“都是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和“课上讲的假大空,和社会现实差距太大”分别为49.3%和42.5%的认同度。同时我们发现选择喜欢思政类课程所罗列的原因与不喜欢所列出的“其他原因”并不矛盾,而且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最具有代表性的两组对应关系如下表: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道德说教、概念陈列、理论阐述、单纯史实再现等为主,缺乏思辨性、逻辑性以及科学性等思想性特征。同时内容相对陈旧,缺少对时代与大学生活的观照。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很难获得思想性的熏陶与解决现实问题的策略。
2. 形式:文本建构缺乏鲜活性与针对性
与教育内容关系甚为密切的是教育文本的建构,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为前者。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强在谈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时说,“长期以来,思政课政治语言太强,学理语言太重,要使学生能够听进去,就必须结合学生的特点”。这一观点代表了一批学者、思政课教师的意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典型的传播过程,能否达到理想的效果与文本设计的针对性、文本方式的鲜活性密切相关。
3. 结果:教育的深层浸润不足,思想认知与实际行为分离
课题调查结果显示,95.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具有健康积极的思想政治观念。同时我们选择对“雷锋”的评价这一具有典型性的微观研究视角。结果显示,96.9%的大学生对雷锋的评价积极正面,而其余3.1%表示“不确定”。另外,只有8.5%的人“没有做过自己认为错的事情”,即绝大多数人会做自己明知不对的事情。这些数据印证了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与“实际行为”严重分离。
基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分析,研究试图以大学生普遍接触的“移动网络”为平台,以“隐性教育”为方式,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三、移动终端“隐性教育”实施路径探索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典型的传播过程,其所包含的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文本、受众、噪音、环境以及传播系统与现实社会的关联等因素及其之间的有机关联,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路径与体系化的可能。
1. 教育传播主体的隐性影响力挖掘
(1)“思政教师”到“教师思政”的主体转变。将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归责于思政教师显然过于狭隘,所有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没有专业差别和时间限制。在调查中发现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的诸要素中,选择“教师的言行”的比例最高,达到57.1%。而同时社交网络或互动“好友”中有教师的占被访对象的85.4%。所有教育者的网络行为并非完全个人化,它既是大学生网络信息生态的构成细胞,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进而影响他们的言行与人格。
(2)大学生主体性的挖掘。移动终端带来传播互动性的增强与主客体身份的模糊,进一步唤醒了大学生在移动网络平台的主体性意识,这为大学生自我隐性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适当引导,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形式灵活多样的网络辩论、征文、网络社团等,一方面可以为网络思想政治隐性教育注入活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在参与和组织中完成自我教育。
2. 隐性教育内容的设置与切入
隐性教育话题是否接近现实和学生生活,是否具有吸引力、针对性,真正解惑,是否能够激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所在。在思想认知维度,应避免无聊乏味的说教与简单重复,而应具有思辨性、逻辑性与趣味性的思想性魅力;在实际生活关照维度,应避免脱离现实的单纯理论讲述,而应建立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3. 隐性教育文本的有效性探索
教育者关于教育方法的不断探索建立在以下共识之上:同样的教育内容因为不同的教育方法而可能获取不同的效果。思想政治隐性教育传播文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传播预期效果的实现。
(1)宏观上需契合移动文本与生俱来的“微、快”的特点。“微”表现为文本篇幅短小,视听所需时间少。而“快”是指信息含量相同的情况下,阅读所需时间更少,体现于具体文本包括增加图像插画,通过行间距适中等减轻视觉压力,语言风格尽量生动活泼,表述有趣味性和易读性。
(2)就文本建构而言,从教育主题设定、隐性教育过程设计、行文框架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都应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传播学原理以及现代大学生文本接触偏好与选择性特征。 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有教育的目的性,又要隐匿其中的显性说教。主体双方在网络平台直接对话,甚至不回避“尖锐问题”,真正让教育的过程活起来。既要考虑传播的引导性,又要充分调动移动网络环境下的参与和互动意识。行文框架与隐性教育过程设计互为表里,谋篇布局在最大意义上服务于教育过程设计,这也是检测文本与框架有效性的最重要标准。
(3)在文本风格方面,基于所做研究与文本偏好性测试,我们发现:由于移动传播过程中主客体角色的进一步弱化,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充满人文关怀、有亲和力、能平等对话的角色身份更容易被他们接受;相比较出现频次较高、被反复灌输的惯常表达,幽默有趣和新颖性的表达方式更受欢迎;相对于抽象的概念堆砌与讲道理,非说教式的讲解、形象的表述与比喻更容易被喜欢;批评式、否定式、打压式的警示与劝诫没有鼓励与激发大学生自豪感与使命感的文本更能唤醒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相对于命令式表述,学生更喜欢沟通式、启发式的表述;相对于单面信息的传递,他们更喜欢在双面信息的对比中得出结论。
4. 大学生网络“免疫系统”建设
高校在采取积极主动的隐性教育实践、建构大学生思想认知体系及行为体系的同时,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建立大学生网络“免疫系统”势在必行。通过媒介素养提升,达到大學生对网络上各种消极、不良信息的免疫能力,建立来自主体内部的免疫系统。同时,相对于一味地输入正面信息的“真空式”教育,“种牛痘”的双面信息传播,更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抵御能力。
5. 在反馈与再反馈中完成主客体的互动与提升
(1)反馈信息的获取。大学生在隐性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参与程度、参与状态、信息解读思维过程、解读结果、信息反馈等,不仅反映隐性教育的设计目标是否能实现,信息接收过程是否符合设计者预期,大学生在这个过程质疑什么、获得什么,同样重要的是,这些信息将成为调整隐性教育设计方案的重要依据。在这个不断反馈与调整的过程中,可以阶梯性提高隐性教育的沟通与传播效果。值得关注的是,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被访对象中的38.4%会参与网络内容的评论,而61.6%则表示不会参与网络内容评论;只有17.7%的人会主动在网络平台发起讨论,而82.3%的人则表示不会。因此在反馈信息搜集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各种不同的声音,同时对于网络上“沉默的大多数”的真实状态要进行有效的信息搜集,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举措。
(2)隐性教育结果再反馈机制建构。外界的评价会成为大学生调整自我行为与认知的重要标准之一。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27.2%的人认为自己做不对的事情有“遵守道德约束的人没有得到肯定,不遵守的人也没有受到惩罚”的原因。教育结果的及时反馈是一个完整教育过程的组合部分,也是下一个教育过程目标设定的起点。显性的反馈,例如表彰先进、树立榜样、谴责非道德行为、中肯评价等,有助于形成健康的社会道德标准、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形成约束与激励机制。移动终端下的网络隐性反馈,将对不同思想政治认知与言行的评判渗透于不同情境与主题的网络文本与行为中,也可以达到显性评判所不能取得的教育效果。
四、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不足分析基础上问题导向的研究思路,让大学生普遍深度接触的移动网络与隐性教育方法在寻求解答中浮出水面。综上所述,传播过程的诸要素:传者主体性挖掘、传播内容的主题设置、具体文本的有效性设计、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以及教育反馈机制的完善,不仅为研究提供了体系化的框架,还成为网络思想政治隐性教育的探索路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2]罗仲尤.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杂音噪音要善于“伐谋”[EB/OL].http://education.news.cn/2015-02/10/c_127478739.htm,2015-02-1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陕西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课题“移动终端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隐性教育研究”的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6FKT29;课题负责人:郑亚灵。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文本建构;网络免疫
社会环境的变迁不断给思想政治教育抛出新的命题。“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传统优势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针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结合时代特征,探索隐性教育在移动网络中的实现路径,是此次研究的目的。
一、研究調查概况
本次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要形式,西安各大高校为取样范围,在以学校类别、学生性别为指标进行分层抽样的基础上,再次进行随机调查。共发放问卷3000份,回收问卷2967份,有效问卷2940份。在回收的有效样本中,一、二本院校学生占57.6%,三本与大专高职院校占42.4%;生源地共涵盖29个省级行政区,其中陕西生源占37.7%,其他地区占62.3%;男生占47.5%,女生占52.5%。
本研究同时还应用了案头调研、焦点小组、深度访谈与案例分析等多种调查方法,有效将量化与质化的方法相结合,以期为研究提供相对科学客观的调查支撑。
二、站在时代门槛上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
1. 内容:缺少思想性与时代性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政类课程为主要阵地。大学生不喜欢思政课的原因当中“都是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和“课上讲的假大空,和社会现实差距太大”分别为49.3%和42.5%的认同度。同时我们发现选择喜欢思政类课程所罗列的原因与不喜欢所列出的“其他原因”并不矛盾,而且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最具有代表性的两组对应关系如下表: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道德说教、概念陈列、理论阐述、单纯史实再现等为主,缺乏思辨性、逻辑性以及科学性等思想性特征。同时内容相对陈旧,缺少对时代与大学生活的观照。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很难获得思想性的熏陶与解决现实问题的策略。
2. 形式:文本建构缺乏鲜活性与针对性
与教育内容关系甚为密切的是教育文本的建构,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为前者。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强在谈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时说,“长期以来,思政课政治语言太强,学理语言太重,要使学生能够听进去,就必须结合学生的特点”。这一观点代表了一批学者、思政课教师的意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典型的传播过程,能否达到理想的效果与文本设计的针对性、文本方式的鲜活性密切相关。
3. 结果:教育的深层浸润不足,思想认知与实际行为分离
课题调查结果显示,95.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具有健康积极的思想政治观念。同时我们选择对“雷锋”的评价这一具有典型性的微观研究视角。结果显示,96.9%的大学生对雷锋的评价积极正面,而其余3.1%表示“不确定”。另外,只有8.5%的人“没有做过自己认为错的事情”,即绝大多数人会做自己明知不对的事情。这些数据印证了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与“实际行为”严重分离。
基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分析,研究试图以大学生普遍接触的“移动网络”为平台,以“隐性教育”为方式,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三、移动终端“隐性教育”实施路径探索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典型的传播过程,其所包含的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文本、受众、噪音、环境以及传播系统与现实社会的关联等因素及其之间的有机关联,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路径与体系化的可能。
1. 教育传播主体的隐性影响力挖掘
(1)“思政教师”到“教师思政”的主体转变。将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归责于思政教师显然过于狭隘,所有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没有专业差别和时间限制。在调查中发现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的诸要素中,选择“教师的言行”的比例最高,达到57.1%。而同时社交网络或互动“好友”中有教师的占被访对象的85.4%。所有教育者的网络行为并非完全个人化,它既是大学生网络信息生态的构成细胞,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进而影响他们的言行与人格。
(2)大学生主体性的挖掘。移动终端带来传播互动性的增强与主客体身份的模糊,进一步唤醒了大学生在移动网络平台的主体性意识,这为大学生自我隐性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适当引导,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形式灵活多样的网络辩论、征文、网络社团等,一方面可以为网络思想政治隐性教育注入活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在参与和组织中完成自我教育。
2. 隐性教育内容的设置与切入
隐性教育话题是否接近现实和学生生活,是否具有吸引力、针对性,真正解惑,是否能够激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所在。在思想认知维度,应避免无聊乏味的说教与简单重复,而应具有思辨性、逻辑性与趣味性的思想性魅力;在实际生活关照维度,应避免脱离现实的单纯理论讲述,而应建立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3. 隐性教育文本的有效性探索
教育者关于教育方法的不断探索建立在以下共识之上:同样的教育内容因为不同的教育方法而可能获取不同的效果。思想政治隐性教育传播文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传播预期效果的实现。
(1)宏观上需契合移动文本与生俱来的“微、快”的特点。“微”表现为文本篇幅短小,视听所需时间少。而“快”是指信息含量相同的情况下,阅读所需时间更少,体现于具体文本包括增加图像插画,通过行间距适中等减轻视觉压力,语言风格尽量生动活泼,表述有趣味性和易读性。
(2)就文本建构而言,从教育主题设定、隐性教育过程设计、行文框架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都应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传播学原理以及现代大学生文本接触偏好与选择性特征。 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有教育的目的性,又要隐匿其中的显性说教。主体双方在网络平台直接对话,甚至不回避“尖锐问题”,真正让教育的过程活起来。既要考虑传播的引导性,又要充分调动移动网络环境下的参与和互动意识。行文框架与隐性教育过程设计互为表里,谋篇布局在最大意义上服务于教育过程设计,这也是检测文本与框架有效性的最重要标准。
(3)在文本风格方面,基于所做研究与文本偏好性测试,我们发现:由于移动传播过程中主客体角色的进一步弱化,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充满人文关怀、有亲和力、能平等对话的角色身份更容易被他们接受;相比较出现频次较高、被反复灌输的惯常表达,幽默有趣和新颖性的表达方式更受欢迎;相对于抽象的概念堆砌与讲道理,非说教式的讲解、形象的表述与比喻更容易被喜欢;批评式、否定式、打压式的警示与劝诫没有鼓励与激发大学生自豪感与使命感的文本更能唤醒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相对于命令式表述,学生更喜欢沟通式、启发式的表述;相对于单面信息的传递,他们更喜欢在双面信息的对比中得出结论。
4. 大学生网络“免疫系统”建设
高校在采取积极主动的隐性教育实践、建构大学生思想认知体系及行为体系的同时,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建立大学生网络“免疫系统”势在必行。通过媒介素养提升,达到大學生对网络上各种消极、不良信息的免疫能力,建立来自主体内部的免疫系统。同时,相对于一味地输入正面信息的“真空式”教育,“种牛痘”的双面信息传播,更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抵御能力。
5. 在反馈与再反馈中完成主客体的互动与提升
(1)反馈信息的获取。大学生在隐性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参与程度、参与状态、信息解读思维过程、解读结果、信息反馈等,不仅反映隐性教育的设计目标是否能实现,信息接收过程是否符合设计者预期,大学生在这个过程质疑什么、获得什么,同样重要的是,这些信息将成为调整隐性教育设计方案的重要依据。在这个不断反馈与调整的过程中,可以阶梯性提高隐性教育的沟通与传播效果。值得关注的是,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被访对象中的38.4%会参与网络内容的评论,而61.6%则表示不会参与网络内容评论;只有17.7%的人会主动在网络平台发起讨论,而82.3%的人则表示不会。因此在反馈信息搜集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各种不同的声音,同时对于网络上“沉默的大多数”的真实状态要进行有效的信息搜集,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举措。
(2)隐性教育结果再反馈机制建构。外界的评价会成为大学生调整自我行为与认知的重要标准之一。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27.2%的人认为自己做不对的事情有“遵守道德约束的人没有得到肯定,不遵守的人也没有受到惩罚”的原因。教育结果的及时反馈是一个完整教育过程的组合部分,也是下一个教育过程目标设定的起点。显性的反馈,例如表彰先进、树立榜样、谴责非道德行为、中肯评价等,有助于形成健康的社会道德标准、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形成约束与激励机制。移动终端下的网络隐性反馈,将对不同思想政治认知与言行的评判渗透于不同情境与主题的网络文本与行为中,也可以达到显性评判所不能取得的教育效果。
四、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不足分析基础上问题导向的研究思路,让大学生普遍深度接触的移动网络与隐性教育方法在寻求解答中浮出水面。综上所述,传播过程的诸要素:传者主体性挖掘、传播内容的主题设置、具体文本的有效性设计、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以及教育反馈机制的完善,不仅为研究提供了体系化的框架,还成为网络思想政治隐性教育的探索路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
[2]罗仲尤.对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杂音噪音要善于“伐谋”[EB/OL].http://education.news.cn/2015-02/10/c_127478739.htm,2015-02-1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陕西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课题“移动终端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隐性教育研究”的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6FKT29;课题负责人:郑亚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