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仅仅是个开始”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fox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印建交60周年之际,由中国外文局主办、中国网承办的“2010中印发展论坛”于3月30日在北京举行。论坛以“发展中的中印关系”为主题,着重从经贸发展和媒体交流两个角度探讨中印之间的合作交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外文局局长周明伟,印度驻华大使苏杰生,中印名人论坛中方主席刘述卿,资深外交官何理良,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孙卫东,中印名人论坛中方秘书长、中国驻印度前大使周刚等出席论坛。中国驻印度大使张炎为论坛发来贺信。外文局副局长兼中国网总裁黄友义主持了论坛。论坛结束后,本刊就这次论坛的内容、成效以及对未来中印媒体交流的前景等问题采访了黄友义。
  
  中印媒体需要对话
  
  对外传播:为什么举办中印论坛?
  黄友义:我们举办论坛首先是从外宣大局考虑。中国和印度作为邻居,建交60年了,两国人口占了全世界总人口的40%,两国既是世界文明古国,又都是举足轻重的新兴国家。两国面临着许多共同的挑战。可是,一些印度媒体近年来在对华报道上表现出高度的情绪化,不顾两国都面临着发展经济的共同任务这个大前提,热衷于炒作边境问题、军事问题,甚至抹黑中国。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媒体应该做工作。而做工作的一个办法,就是大家坐下来谈谈。于是我们选择了办论坛的形式。
  可以说,我们办这个论坛更多的是出于一种社会责任感。毕竟,中印媒体能够友好交流有利于中国的发展,有利于我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有我们的根本利益在里面。当然,这对印度也同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举办论坛的另一个目的是,想吸收一些企业界人士参加。从论坛的讨论中就可以看出,中印媒体之间看问题的角度分歧多一些,而商界则一致更看重的是合作机会。我们希望商界多谈一些合作的案例,借此突出一种互利合作的气氛,推动媒体界的合作。
  对外传播:与会的媒体界人士谈论了哪些问题?
  黄友义:两国媒体同仁就加强中印媒体交流、全面客观地报道对方等问题阐述了看法,有共识,也有分歧。
  谈到媒体的社会责任,中印双方一致认为,媒体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正视自己的责任,不应仅仅炒作不利于双边关系的一些热点问题。
  加强媒体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有人建议两国记者一起就中印之间的某些共同话题进行联合采访;有人呼吁两国多为记者提供实地考察、全面了解对方的机会,以便进行全面客观的报道;还有人提出应丰富两国对对方国家的报道,因为中印作为新兴工业国家有许多故事可以写。
  虽然多数人都表达了借这次论坛培养共识的愿望,但也有人强调,要花一点时间讨论怎么看待中印两国之间不一致的地方,建议媒体思考如何解决或者面对中印两国无法达成一致的问题。这后一种意见更多地来自印度同行。
  对外传播:印度同行都来自哪些媒体?他们的发言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看出什么问题?
  黄友义:参加论坛的印度媒体代表分别来自:印度Infortainment电视台、印度CNN-IBN电视台、印度报业托拉斯、印度《先锋》杂志、印度《商业旗帜报》、印度《Mint商报》、《印度斯坦时报》、《印度教徒报》等媒体,它们大多属于印度的主流媒体,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印方代表发言的特点是,较为关注历史问题和南亚各国间的关系问题。有些发言显得情绪化,表现出对中印关系的大局和国际形势考虑不周,对中国的外交政策,特别是对印政策缺乏了解。比如:有人一再追问中国对巴基斯坦和印度两国的态度,意思是中国支持巴基斯坦反对印度,显然反映出发言者对中国已经调整了的对南亚各国的政策的无知。发言人在谈到印度“入常”问题时,同样流露出对复杂的国际性问题的认识不足。一些印方发言的情绪化更说明中印双方媒体有必要坐下来对话。
  当然,从几个印度媒体代表的发言中也可以看出他们当中一些人对中国有一定了解,抱有求同存异的愿望,希望两国媒体能着眼于两国发展的大局。这也表明,印度媒体的对华立场并不是千篇一律的。
  总的感觉是双方与会媒体都愿意坐下来交流沟通,整个论坛期间气氛是友好的,互相在表达自己的意见的同时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从印度专程参加论坛的媒体代表还都对北京城市的美丽十分赞叹。
  对外传播: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媒体应该怎么做?
  黄友义:中国主流媒体一般很关注中印关系的发展,着眼于两国发展的大局,更多的是关心两国的共性话题,关于印度的报道也都积极客观。在这一点上,主流媒体的表现是很不错的。但我们的声音仍有待加强,以便引起印度和国际舆论更多的注意。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媒体中也有一些言论在对印关系方面有时候把握不十分准确,甚至有的言辞也显得情绪化,特别是极少数文章有时候流露出一丝与中国当前的国际地位不符的民族主义情绪,显得视野狭窄。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不时受到西方媒体的妖魔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表达成熟大国的言论。随着媒体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有些媒体为了吸引跟球,强调与众不同的报道,但这绝不等于可以讲那些容易让外国受众产生误解的观点。
  印度媒体代表特别希望中国的媒体更多地正面报道印度,他们认为中国媒体上关于印度的内容太少。其实,这与印度的对华政策有关。据了解,来华访问的印度媒体界人士多于中国前往印度的媒体界人士,原因在于,印度很少邀请中国媒体人士到印度采访,中国人访印申请签证也有较大难度。如果印方不在这些方面做出调整,恐怕不利于中国媒体更多地报道印度。
  但不管怎样,中国媒体有责任着眼大局,肩负起营造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和维护中印友好发展大局的责任,避免受印度媒体情绪化的影响,报道中尽量避免受历史问题的牵制。
  
  中印媒体交流应常态化、系列化
  
  对外传播:论坛给您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
  黄友义:总体感觉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大家能够开诚布公地讲心里话,陈述个人观点。与其把不理解甚至不满埋在心里,然后到媒体报道里发泄,不如把想法摆在桌面上,坦诚地交流。这次参加论坛的中方发言者和印度的媒体界人士,无论是讲演还是问答阶段,都能积极交换看法,互相倾听对方的意见;二是印度几家媒体同仁到中国来,亲眼看看中国人的工作状态和生活环境,有利于他们客观地了解中国。过去来过中国,这次又来参加论坛的印度媒体人士对中国的评价更加全面,这也印证了百闻不如一见这个道理;三是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流有助于打破猜疑对方的心理防线,形成融洽的气氛,为今后的报道打下比较好的基础。论坛吸引了许多外交人士、专家学者和经济界人士,他们的参与对中印媒体双方更深刻地了解对方和坦诚交换意见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至于论坛的效果,可以说达到了, 也可以说没完全达到。从参会者的背景、层次、所探讨的问题、大家表现出来的兴趣,特别是印方来宾的反应看,论坛效果和我们的预期相符。与会者对论坛内容的关注贯穿始终,中途离场的很少,这种现象在我近年参加的各种论坛中是不多见的。大家讨论积极,讨论中不时还有交锋,有中印之间的交锋,也有印度人之间的交锋,但总体气氛始终是热烈的、友好的。
  我所说的没有完全达到效果,主要是指论坛尚未得到广泛关注。据我观察,截至目前,中印双方媒体对论坛的报道都很有限。当然中国网作为论坛的组织者,对自己的工作目标要求很高,因此也就觉得还有一些目标没有完全实现。
  对外传播:据了解,与会的媒体同仁大多认为论坛是个好的开端,但也有人坦言论坛所涉及的问题并不是新问题,新的见解不多,对此您怎么看?
  黄友义:这次论坛的确开了个好头,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印媒体面对面沟通的重要性。双方就共同或某一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交流,是消除误解,增进了解的非常好的机会。与会者在会上,或会下的交淡中建立了友谊,这为今后进一步探讨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奠定了很好的思想和情感基础。
  也许所谈论的问题大家并不陌生,特别是那些被双方普遍关切的问题。但对我们自己而言,像这样面对面地感知印度媒体人的心态,进而去理解他们为什么那样思考,为什么写那样的文章,机会并不是很多。这对于我们的记者,尤其是对媒体的决策层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对外传播:既然有了一个好的开端,能否形成一种定期召开论坛的机制?
  黄友义:这次论坛的顺利举办让我们看到了继续把它办下去的良好前景,一方面媒体作为两国人民了解对方的窗口,应该履行我们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我们的媒体也需要扩大影响,推动合作。这次论坛我们还收获了一些副产品,比如跟印度方面探讨了合作出版图书的事宜。
  需要强调的是,中印媒体交流有赖于双方的努力,如果所有的论坛只在中国办,而不去印度举办,其影响力是有限的。在与印方媒体的私下交流中我发现,与会的印度媒体代表都没有主办类似媒体对话的表示。所以,论坛能否继续办下去,最终要看中印双方的努力。希望印度方面有远见、具有国际战略眼光的人士能够跟我们合作。这次论坛之所以能成功举办既离不开中国驻印度大使馆的支持,也得益于印度驻华使馆的全力支持。
  总之,无论是站在媒体的角度,还是站在外宣单位的角度看,类似的中外交流都应该更多一些,更丰富一些,更深入一些。当然就中印交流来讲,我们的确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但面对印度一些人士的误解、猜疑和消极态度,我方应该做出持续、更大的努力。
  对外传播:在推动中印媒体交流方面您有何建议?
  黄友义:我们建议论坛可以由更高层次的部门牵头主办,要有更强的计划性,并吸引更多的媒体参加,还可以形成不同层级的论坛格局,比如:举办有双方媒体的高层参与的总编论坛、双方国际版或国际专栏编辑的对口交流、双方青年记者的对话等。
  除此,也可以细分成不同话题的专题论坛,比如围绕大家感兴趣的主题,像城市化、世博会、气候变化等议题。总之,要寻找一些能引起双方共同兴趣的话题开展对话。简而言之,我们希望推动论坛的系列化和常态化。
  最后,我想要强调的是,对于中印媒体交流,我们要看到它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做好长期对话的准备,不能指望通过开一次会,发一次言就能让对方完全了解我们的观点,或者开一次会双方就能达成广泛理解和共识。推动中印媒体交流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有恒心和耐心,而这次论坛仅仅是个开始。
其他文献
编者按:触摸时代脉搏,关注全球的经济文化走向,了解国际间的合作发展进程是本刊开办“高端对话”栏目的宗旨。自栏目开办以来,先后有贵州电视台的《论道》栏目和中央电视台二套的《经济半小时》走进本栏目。2007年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以嘉宾主持的身份走进贵州电视台演播厅,掀开大型高端对话节目——《论道》的序幕。  龙永图在本次《论道》中对话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教授。李稻葵师从于2007年
期刊
福建在中国对外开放史上一直扮演重要角色,与世博会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一百多年来,世博会留下了诸多福建元素的印记,也成为福建与世界开展经贸、科技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2008年起,福建省参加20lO年上海世博会工作机构,组织力量进行主题策划和咨询论证,开展了展示概念策划方案公开征集活动,发动全社会力量和智慧共同参与策划,形成了展示方案。    主题的演绎    福建省参博工作机构在对福建展示主题概念
期刊
“有声有色”是胡锦涛主席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新闻宣传工作提出的要求。如何做到有声有色,优质的媒体服务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对外传播》就此专访了中国记协党组书记、上海世博会媒体服务方面有关负责人翟惠生。  翟惠生的工作向来面对各路媒体,他眼里的世博会也别具视野。他认为,世博会是世界各国展示自己风貌的博览会,靠什么来展示?必然通过媒体传播来展示,从这种角度来说,世博会也是一个新闻传播的博览会。  对
期刊
南京作为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大城市,高度重视上海世博会,把参与世博作为贯彻国家“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战略,实现“三个发展”的完美契机,积极对接上海世博会各项工作。南京市各界希望充分利用世博会平台,做好宣传工作,让世界了解南京,走入南京,品味南京,同时推进南京引智引资工作,提升南京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    请进“世博元素”    请进“海宝”。2008年底,由南京市委宣传部牵头,南京市外经
期刊
2009年以来,宁夏利用一切对外交流的机会和重大活动,在加强与中东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世界交流的同时,向来宁的各国外宾、国外媒体记者推介世博会,较好地展示了宁夏地域和民族特色。    在宁夏了解世博    为使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和宁夏馆设计理念较早地走入外界视野,在2009年中国(宁夏)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刚刚被确定为国家级贸易投资洽谈会时,宁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公室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邀请参会的巴
期刊
昆曲能奇迹般地再次在中国复活,并且走向国外,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功不可没;同时,汪班先生的汉英对照本《悲欢集》的出版,也将对昆曲的传播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本书精选在国外经常上演的9种昆曲,共26出戏,包括《牡丹亭》、《长生殿》等,译成英文,以英汉对照形式出版。这部昆曲选剧英译,一个重要特点是译自场上演出本,以流畅、活泼、富有诗歌旋律的英文,把精心选择包装的昆曲经典展现在读者面前。  不仅是昆
期刊
编者按:在全球化传媒时代,即使有了报刊、广播、互联网,电视仍由于所具备的声画并茂、同步直播等特殊功能,以及大众化的普及性使其传播效果无可比拟。电视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以致让我们有时熟悉得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谈起中国电视外宣的发展,与电视传播打了32年交道的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张长明很是欣慰。每当新闻突发事件来临时,央视国际频道越来越努力在第一时间向海内外发出中国的声音。在这次涉藏报道和奥运
期刊
2007年7月,外文出版社委托加拿大作家李莎(Lisa Carducci)赴新疆采访。在新疆外宣办的大力支持下,李莎走遍了天山南北,采访了20多位有代表性的普通人,并直接用英、法文撰写。《这些新疆人》一书的英、法文版于2008年1月同时出版。  近日,在外文出版社的协调下,我们共同举行了圆桌会议,以《这些新疆人》、《这些宁夏人》的出版,就图书出版过程中如何靠近受众对象,使用受众熟悉的语言、满足受众
期刊
深圳虽然与国际大都会香港一水之隔,但其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却与香港不可同日而语。常常令出访国外的深圳官员以及到海外旅游的深圳市民比较尴尬的事情是,必须依附香港并将其作为参照系,才能基本让对方明白自己所居住、工作的城市在地球的什么位置。  这种尴尬的实质,正是深圳在城市品牌建设中所遭遇的困惑:一方面是飞速发展的经济和急剧扩张的城市规模;另一方面则是在世界范围内知名度的低下和认同感的严重不足。    无序
期刊
他曾经在大西北插队务过农,进车间做过工,在部队当过兵,还当过多年的基层干部,阅历相当丰富,人生的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他就是万季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会长,同时还兼任其他多种职务。其中,公众最感兴趣的可能是他将担任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世博会执行委员会执行主任。  但万季飞更多的经历是在对外经贸领域。2008年“两会”期间,他根据自己多年对外经贸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