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运用好探究式方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i1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物理教学多采用接受式,教师以教为主,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听讲状态。学生经历体验、探究过程少,使学生缺少想象力和创造力,造成了一些学生的“高分低能”现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探究式学习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调查、信息收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下面,就谈一下我在教学过程中理解和利用探究式学习的点滴做法。
  一、导入新课时运用探究式学习
  由于学生长期接受传统教育,多处于被动学习的原因,直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探究式,学生还难以很快地适应新的要求,在课堂中积极参与的可能性较小。因此把握好课堂导入,营造氛围,设置悬念,激发学生质疑思考这一点尤为重要。这需要在新课导入中采用多种形式,像通过讲故事、小实验、奇异的现象等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变阻器》一节时,首先出示调光台灯和收音机,然后旋动调光旋钮和音量旋钮。接着再调节有滑动变阻器和电路通过电路中灯泡的亮度变化,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旋钮和滑动变阻器有异曲同工之妙,唤起猜想探究的欲望。再比如学习《大气压强》一节时,可先演示“吞气球”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发现问题,猜想问题的答案,继而去探究。
  二、概念教学中运用探究式学习
  传统的教法只把概念告诉同学们,他们根本不懂这些概念的来源,因为不理解,造成一些同学概念记住了,可一做题就不会。基于这种状况,在概念教学中通过提出让学生思考最终引出要学习的概念。例如在学习《比热容》时,我首先提出这样的问题:(1)同种物质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升高(或降低)的温度相同吗?(2)不同种物质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升高(或降低)的温度相同吗?(3)如何设计实验来证实你的猜想?(4)如何让两种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解决了这些问题,同学们通过自己设计动手实验,得出了温度升高不一样的结论。让同学们进一步思考这些这表明了不同物质有某种特性,进而引出了“比热容”这一概念。通过这种学习加深了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了解了这一概念的来龙去脉,要比直接介绍概念,让它硬性接受要好得多。
  三、实验教学中运用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在实验教学中体现得更明显。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去猜想假设,在教师指导下,设计实验及实验表格,最后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通过这样一个途径,使学生积极性大大提高,甚至一些后进生也乐于主动参加。平常比较活跃成绩中等的学生,这时候表现尤为突出。例如在学习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时,我依次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2)对于诸多因素时我们应采用何种研究方法?(3)应选择哪些器材来验证你的猜想?最后通过实验,学生自己总结得出结论。这样得出的结论学生记忆深刻,并且由于自己亲自体验了这一过程,也有一种成就感,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四、物理课与探究式教学法相适应的特点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很多概念和规律是建立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是大量科学实践的总结,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最基本的方法。从一般意义上讲,中学物理知识主要包含物理事实、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三种成分。物理教学要注意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认清物理现象,了解物理事实,建立物理图景,再通过抽象、概括、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形成概念,找出规律,并能把概念、规律和图景联系起来,了解他们的物理意义。这样做既可加深理解,避免机械记忆,又有利于形成结构性知识,有利于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可以这样说,对物理知识的掌握过程,也就是对它的一次探究过程。
  近几年,在物理教学改革的大潮中,越来越多的物理教师已经认识到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需要,而且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和良好道德品质,促进科学世界观形成的需要。现行使用的物理教材,它不仅安排了121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观察要求,而且在现有实验设备的条件下还安排了19个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此外还有40个课外小实验或小制作。应该说我们只要按要求去做,对于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关键是如何实施有效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博采众长,恰当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五、理论教学中运用探究式学习
  在理论教学中也运用探究式。这种探究活动跟数学课中的大多数探究活动十分相似,通过提出问题、构建假说、检验假说、作出结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自主探究、积极思维之中。例如在研究两个电阻并联后总电阻跟分电阻的大小关系时,可以先提出问题。两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跟各个分电阻的大小关系如何?即是总电阻大,还是两个分电阻大?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相互讨论,自己建立假说。提出检验假说,只要我们能够推导出并联电路总电阻与两个分电阻的关系式,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进行推导,最后作出结论。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再觉得理论推导枯燥无味了。
  由于学生思维差异,不少学生在猜想时可能会照本宣科,不一定完全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再者,时间所限我们也不可能每个猜想都去实验验证,但我觉得这丝毫不能影响探究式学习的魅力。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探究式学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当然,在教学中运用探究式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本人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今后,我将在教改的春天里,在课改的大潮中,不断寻求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乐学,积极主动地学,让他们充分体验到科学研究的艰辛及科学发现的喜悦。
其他文献
摘要: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主渠道,而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要着眼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如何在短短的45分钟时间达到减负高效是我们长期研究的课题,本文从如何关注文本细节提出三种方法途径也可谓老生常谈,但不乏有新颖独到之处。  关键词:阅读教学 文本细节 朗读品味 巧妙提问 引人入胜  如何处理文本的地位,是衡量一节阅读课是否成功的基本指标,也是一个语文老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阅读教
摘要:“三疑三探”的“三”是课堂教学的三个层次,三个阶段,三个步骤,设疑自探是基础,解疑合探是过程,质疑再探是提升。  关键词:“三疑三探” 设疑 解疑 质疑 探究    “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的精髓,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这种模式首先确立了学生的主人意识,凸现学生主体地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一、“三疑三探”符合事物认知规律,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科学理论,它以简明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响亮地提出: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与保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关注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不仅关注学生的成绩、知识技能,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方法习惯等。我有幸成为新教材的第一批教授者,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我积极改变着自己在教学中的评价方式,从各方面对学生进行了集综合性、情感性、人文性、激励性于一体的赏识性的评价,
首先,在阅读一本书之前,对本书作者生平的了解将对我们对书籍内容的理解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泰勒先生于1902年4月22日出生于美国芝加哥,先后获得文学学士、文学硕士以及哲学博士,之后一直在大学任教,在芝加哥大学期间,他曾担任教育系系主任、大学主考、社会科学院院长,同时还兼任了美国三军学院考试部主任。正是这种贴近学生的一线教育经历使得泰勒先生既是一个理论家又是一位实践者。  我的读后感希望对泰勒先生提
摘要: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使广大教师对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越来越重视。但是,目前部分教师在对语法的认识上还不是很到位,对语法的教学盲目淡化,加之现在新课改教材中已经不再把语法作为教学重点,导致课本里的语法知识点与原来相比少而且分散,出现了学生语法知识日益薄弱的现象,使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了极大的畏惧感,学生的英语成绩越来越差。可以说,当前情况下如何恰当地实施语法教学,已经成了英语教师亟待解
[摘要]我们都知道,数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培养起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而精心設计课堂导入,可使学生尽快进入求知的兴奋状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我略举几种初中数学新课的导入方法和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创新能力 求知欲 质疑 实践  一、复习旧知识导入  通过复习旧知识,设计新问题启发思考,在学生产生连续思维“意犹未尽”时导入新课  (1)讲“正方形”一
[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讲,数学相对于其它学科比较枯燥,严密推理和抽象概念的知识多,缺乏趣味性内容。如果教师能把数学学习作为一种生活看待,并且把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情感体验,数学游戏和数学知识巧妙地结合起来,让孩子们更多地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情趣。在课堂上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参加获取知识的过程,激发学习兴趣,精心组织课堂练习和充分运用教具,在各个教学环节上保证新知教学,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关键词]
[摘要]平面几何是初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如何突破难点化难为易,不断提高平几教学质量,是众位平几教学工作者长期研讨的课题。多年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练好学科内功、深钻细研教材,不断改进教法、培养学科兴趣是提高平几教学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提高 平几质量 体会  众所周知,在近30年的初中教材中,数学教材经历了各省自编教材、人教社统编教材及各地版本不统一的课改教材的三大变化,而在这些变化中
今天,在西部农村的边远地区,学生厌学、辍学现象仍不断出现,其中对英语学科的厌学显得尤为突出。下面我就这种厌学的成因做一肤浅的分析,以便抛砖引玉。  (一)农村中学英语教育资源的缺乏  农村中学教师的收入、工作和生活条件与城市的相差悬殊,出现骨干教师向城镇流动现象,优秀师资稀缺。又由于教育基建费和公用经费不足,农村中学经费上捉襟见肘,无法按标准配齐基本的教学器材、图书资料等,更不用说现代化的教育教学
小林,在初二的时候转入我班,在他原班的时候成绩还行,可一进入我们班,面的着那么多的尖子学舍那个,他有点担心了,几次考试下来,都让他喘不过气了。初二学期过去了,他努力过,却没有得到相应回报,成绩一直下降,由于数学成绩不理想,也影响了其他科目的学习,他一直都很难过。看到这种情况,我几次找他谈话,开始,他并不对我说出原因所在,后来,当他知道我是诚心帮助他时,他终于打开了他的心扉。  他告诉我:“我妈妈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