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正呈现相互融合的大趋势,在我国乐坛上激起了大波浪,推进了音乐领域一次新的变革。本文就“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为什么会结合”,“结合后的特点是什么”,“针对结合后的发展前景,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结合;特点;发展前景
在中国这个乐种百花齐放的大花园里,随着时代的变化,它们也在不断的结合蜕变,出现了新的作品,为我们带来了新的视听盛宴。目前,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结合也是花开正艳,并且可能会一直发展下去。
一、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结合的原因
(一)历史因素
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在盲目排外的这些年里,中国传统的的民族音乐一直处于真空状态,于是借此机会,国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开始疯狂冲击着国内,传统的民族音乐的意识形态在这种错综复杂的背景下发生着改变。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不彻底性和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判断为民族音乐发展提供了契机,但是这也加剧了民族音乐的陈旧刻板,禁锢了前进的脚步。因此,当改革开放的大门又再次打开,就会加速各种意识形态文化的交流、渗透、融合。
(二)社会群体因素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自己的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年轻人。流行音乐因、流畅易记、活泼富有个性的风格快速俘获了乐意去接受这些流行元素的大批年轻人,但是还有一部分人仍然喜欢民族音乐,毕竟在中国,人们有选择自己喜欢音乐的权利。这么多年,流行音乐越发成熟,但是传统音乐却并没有因为民族音乐的发展而没落消失,反而,两者在互相滋养中出现了大融合的趋势。
(三)新媒体因素
“流行音乐”的概念最早还是来自西方。流行音乐也可称“Pop music”,即这种音乐通过报纸、电台等媒介手段流传出去。可见,这是一种手段与手段之结果。这种手段主要以工业文明的产物,如电视作为媒介来传播,最终在大众之中广泛流行。因此,`流行音乐'不是一种音乐形式,而是一种音乐行为及其被社会认可的程度[1]。由此得出结论,流行音乐的流行不能完全归功于音乐本身为大众所喜闻乐见,还有一点就是,它更好的利用了这种媒介作为传播手段,特别是如今的互联网更是为流行音乐发展拓宽了渠道。
二、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结合后的特点
(一)音乐元素上的互融性
1.歌词
(1)古典诗词的运用。如今的网络上流行起一股具有古风韵味的歌曲,比如刘珂矣弹唱的《芙蓉雨》、《半壶纱》等。还有的歌曲是直接引用了原诗句进行创作,比如王菲的《水调歌头》就是完整的借鉴了苏轼的诗词《水调歌头》而谱写。
(2)散文的运用。如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被谱写成蔡琴的《再别康桥》。
(3)民歌民谣素材的运用。上个世纪80年代,邓丽君的歌曲站在了时尚潮流的前端,其中的《路边的野花不要采》、《小城故事》就是以中国民间小调为素材创作的歌曲。
2.曲调
(1)民歌改编曲出现。在201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出现了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茉莉花》,这首歌兼顾了宋祖英采用民族唱法与外国友人席琳·迪翁的独特唱法。于是,在这一唱一和中让整首歌有了新的韵味。
(2)戏曲风格的加入。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当仁不让。当年,他身着红色的极具雍容华贵气质的“贵妃”服饰亮相舞台,开唱部分的曲调有一种盛唐气势迎面扑来,充满着古典气息,加上后半段从“爱恨就在一瞬间”开始的戏曲唱法让人耳目一新。另外,《中国功夫》、《男儿当自强》也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选择了京剧曲牌《将军令》的旋律[2]。“唐朝”乐队的《梦回唐朝》、阎肃的《前门情思大碗茶》也是这类代表。
(3)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的运用。张惠妹的《姐妹》开始部分的曲调就带有台湾高山族民歌的味道,刀郎的《情人》则带有新疆少数民族的风情,腾格尔的《蒙古人》、《天堂》也赫然成为了蒙古族特色的鲜明代表,这类作品比比皆是。
3.配器
(1)运用民族乐器。由于民族乐器适合演奏五声调式的作品,因此出现了许多中国风的作品。周杰伦的《青花瓷》在配乐上运用了古筝、响板、琵琶等乐器,刘珂矣弹唱的《芙蓉雨》、《半壶纱》则有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
(2)运用现代电子音乐。比如,由王小玮和王小海组成的的玖月奇迹就是器乐演唱组合。其中王小玮的双排键与中国风完美契合在一起,开启了新的舞台表演模式,焕发出新的音乐张力,在大众中大获好评。
三、演唱方法上的互融性
(一)气声唱法的出现
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气声唱法打破了传统的模式,披荆斩棘走出来一条独特的道路,著名民歌演唱家李谷的《乡恋》就是这一唱法的代表。它利用架子鼓、电子琴、电吉他作为伴奏,演唱时也是一反常态的如同轻声诉说,虽然一时被批为靡靡之声,但是很快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二)民通偏现代的唱法出现
“凤凰传奇”这个组合在如今受到广场大妈们的异常喜爱,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归功于他们的唱法。玲花的声音宽广响亮,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曾毅主要担任说唱,这些转音或是说唱等具有现代感的唱法,使这种奇妙的組合被大众所津津乐道。例外,这类代表还有王力宏的《花田错》等。
四、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后的发展前景
从以上可以得出结论,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结合不是一种机缘巧合,而是一种必然的结果。为了使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后更好的服务于大众,适应社会的需求,必须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它们。流行音乐目前存在着演唱主题单一,换汤不换药的弊端,民族音乐的注入给其自身和流行音乐的发展都提供了契机。民族音乐也正是通过流行音乐所渗透出的情绪不断感染着整个民族,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流行音乐中那些通俗易懂、情景交融的特点也结合民族音乐的清新甜美极具韧性的唱腔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给大众一种悠久深情、身临其境的感觉。
鲁迅先生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本身是由不同民族的多元文化组成的,世界的本质就是多样化,而每个民族的文化又是独一无二的。在面对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结合上,我们要看到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尊重本民族的文化,保持自己文化的独特性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吸收借鉴流行音乐的有利因素,两者的结合发展才能获得在世界上生存的权利。
参考文献: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2]韩博.民族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的互融性[J].戏剧之家.2015(2X).
【关键词】: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结合;特点;发展前景
在中国这个乐种百花齐放的大花园里,随着时代的变化,它们也在不断的结合蜕变,出现了新的作品,为我们带来了新的视听盛宴。目前,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结合也是花开正艳,并且可能会一直发展下去。
一、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结合的原因
(一)历史因素
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在盲目排外的这些年里,中国传统的的民族音乐一直处于真空状态,于是借此机会,国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开始疯狂冲击着国内,传统的民族音乐的意识形态在这种错综复杂的背景下发生着改变。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不彻底性和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判断为民族音乐发展提供了契机,但是这也加剧了民族音乐的陈旧刻板,禁锢了前进的脚步。因此,当改革开放的大门又再次打开,就会加速各种意识形态文化的交流、渗透、融合。
(二)社会群体因素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自己的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年轻人。流行音乐因、流畅易记、活泼富有个性的风格快速俘获了乐意去接受这些流行元素的大批年轻人,但是还有一部分人仍然喜欢民族音乐,毕竟在中国,人们有选择自己喜欢音乐的权利。这么多年,流行音乐越发成熟,但是传统音乐却并没有因为民族音乐的发展而没落消失,反而,两者在互相滋养中出现了大融合的趋势。
(三)新媒体因素
“流行音乐”的概念最早还是来自西方。流行音乐也可称“Pop music”,即这种音乐通过报纸、电台等媒介手段流传出去。可见,这是一种手段与手段之结果。这种手段主要以工业文明的产物,如电视作为媒介来传播,最终在大众之中广泛流行。因此,`流行音乐'不是一种音乐形式,而是一种音乐行为及其被社会认可的程度[1]。由此得出结论,流行音乐的流行不能完全归功于音乐本身为大众所喜闻乐见,还有一点就是,它更好的利用了这种媒介作为传播手段,特别是如今的互联网更是为流行音乐发展拓宽了渠道。
二、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结合后的特点
(一)音乐元素上的互融性
1.歌词
(1)古典诗词的运用。如今的网络上流行起一股具有古风韵味的歌曲,比如刘珂矣弹唱的《芙蓉雨》、《半壶纱》等。还有的歌曲是直接引用了原诗句进行创作,比如王菲的《水调歌头》就是完整的借鉴了苏轼的诗词《水调歌头》而谱写。
(2)散文的运用。如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被谱写成蔡琴的《再别康桥》。
(3)民歌民谣素材的运用。上个世纪80年代,邓丽君的歌曲站在了时尚潮流的前端,其中的《路边的野花不要采》、《小城故事》就是以中国民间小调为素材创作的歌曲。
2.曲调
(1)民歌改编曲出现。在201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出现了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茉莉花》,这首歌兼顾了宋祖英采用民族唱法与外国友人席琳·迪翁的独特唱法。于是,在这一唱一和中让整首歌有了新的韵味。
(2)戏曲风格的加入。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当仁不让。当年,他身着红色的极具雍容华贵气质的“贵妃”服饰亮相舞台,开唱部分的曲调有一种盛唐气势迎面扑来,充满着古典气息,加上后半段从“爱恨就在一瞬间”开始的戏曲唱法让人耳目一新。另外,《中国功夫》、《男儿当自强》也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选择了京剧曲牌《将军令》的旋律[2]。“唐朝”乐队的《梦回唐朝》、阎肃的《前门情思大碗茶》也是这类代表。
(3)少数民族音乐风格的运用。张惠妹的《姐妹》开始部分的曲调就带有台湾高山族民歌的味道,刀郎的《情人》则带有新疆少数民族的风情,腾格尔的《蒙古人》、《天堂》也赫然成为了蒙古族特色的鲜明代表,这类作品比比皆是。
3.配器
(1)运用民族乐器。由于民族乐器适合演奏五声调式的作品,因此出现了许多中国风的作品。周杰伦的《青花瓷》在配乐上运用了古筝、响板、琵琶等乐器,刘珂矣弹唱的《芙蓉雨》、《半壶纱》则有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
(2)运用现代电子音乐。比如,由王小玮和王小海组成的的玖月奇迹就是器乐演唱组合。其中王小玮的双排键与中国风完美契合在一起,开启了新的舞台表演模式,焕发出新的音乐张力,在大众中大获好评。
三、演唱方法上的互融性
(一)气声唱法的出现
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气声唱法打破了传统的模式,披荆斩棘走出来一条独特的道路,著名民歌演唱家李谷的《乡恋》就是这一唱法的代表。它利用架子鼓、电子琴、电吉他作为伴奏,演唱时也是一反常态的如同轻声诉说,虽然一时被批为靡靡之声,但是很快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二)民通偏现代的唱法出现
“凤凰传奇”这个组合在如今受到广场大妈们的异常喜爱,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归功于他们的唱法。玲花的声音宽广响亮,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曾毅主要担任说唱,这些转音或是说唱等具有现代感的唱法,使这种奇妙的組合被大众所津津乐道。例外,这类代表还有王力宏的《花田错》等。
四、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后的发展前景
从以上可以得出结论,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结合不是一种机缘巧合,而是一种必然的结果。为了使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后更好的服务于大众,适应社会的需求,必须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它们。流行音乐目前存在着演唱主题单一,换汤不换药的弊端,民族音乐的注入给其自身和流行音乐的发展都提供了契机。民族音乐也正是通过流行音乐所渗透出的情绪不断感染着整个民族,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流行音乐中那些通俗易懂、情景交融的特点也结合民族音乐的清新甜美极具韧性的唱腔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给大众一种悠久深情、身临其境的感觉。
鲁迅先生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本身是由不同民族的多元文化组成的,世界的本质就是多样化,而每个民族的文化又是独一无二的。在面对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结合上,我们要看到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尊重本民族的文化,保持自己文化的独特性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吸收借鉴流行音乐的有利因素,两者的结合发展才能获得在世界上生存的权利。
参考文献: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2]韩博.民族民间音乐与流行音乐的互融性[J].戏剧之家.2015(2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