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探讨了国外高职教育的几种人才模式以及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主要方式,分析制约我国高职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主要因素,提出了对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众所周知,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可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向互补与双赢,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在人才供求关系上完成学校与企业的良好对接。本文将分析国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几种模式与主要方式,分析制约我国高职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主要因素,提出我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展望与建议。
一、目前国外高职的几种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德国的“双元制”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国际上受到普遍称赞。“双元制”是指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即学校学生和企业学徒, 要求学生一边在企业接受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一边在职业学院学习文化和理论及实践知识,分别在学校和培训企业两个地点,由学校中的教师和企业中的教师两个施教主体,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职业教育。这是一种企业和学校共同合作进行职业技能教育的制度。
第二,美国 “核心技能”培养和“整合”职业教育机制
核心技能即指读写算的能力,批判和反思的能力,在工作中自我学习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独立决策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整合即指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整合,中学课程与中学后教育课程的整合,学校与工作的整合。新职业主义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强调教育和培训,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个人发展,其目的是培养灵活的社会人,使学习者具有广泛的平衡的知识,从而具备应对工作转换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第三,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
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的特点是: (1)上下贯通。既招收高中毕业生、社会青年、在职人员,其毕业生可进入大学攻读学士学位,又接受普通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以获得相应的职业技术等级证书。(2)面向实际。提供灵活的多级证书,以利于学生根据需要选择学习及分段提高。(3)重视实践教学。理论课与实践课课时大体相当,学院均建有实力雄厚的校内实训基地,并非常重视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4)与企业紧密结合。教学计划、教材编写、教学方式、考核方法等都依托企业,配合企业,为企业培养所需的实用型人才 。
二、德、美、澳等国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方式
第一,参与高职教学实践环节
德国企业按照照联邦政府颁布的全德统一的《职业教育条例》及其附件——企业《职业教育框架计划》,制定本企业以及学生个人的《教学计划》,实施职业能力导向的教学,不仅学习职业专业技能,而且获取直接的职业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用能力。美国通过改变企业内部运营,向学生提供无偿见习的机会,帮助学生理解各种职业,计划未来职业。澳大利亚的校企合作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一种常规模式,企业不仅是作为学生的实训基地,很多时候,已经成为他们的常规课堂,企业和学校一起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企业承担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核标准的主要制定者和执行者。
第二,参与高职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环节
德国职业学校主要是为特定的企业培养“专用人才”,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工作是由企业直接参与和学校共同完成的。每个专业都成立专业委员会,其成员主要由企业和学校的代表构成,负责本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实施、检查和调整。美国的企业常常对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和评价提出建议,参与学校董事会和学校管理委员会的工作,帮助学校了解工作的要求和企业界的水平。企业除了起咨询作用外,还积极参与设计新课程,帮助当地学校制定有关保健、电子、计算机等课程计划,使学校的课程计划更适应地方的需要。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体系开发设置完全是企业驱动式和需求导向型的,当市场和行业对职业有何种新的需求,他们才能开设相关的课程;当某一职业日趋萎缩,则相关课程也相应缩减。
第三,参与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环节
德国职业院校的专职教师数量少,而由企业聘请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担任兼职教师的数量更多。美国企业界技术人员主要通过职业院校设立的工业顾问委员会、专业课的教学计划和人力调查办公室等机构担任职业学校的兼职教师,并在暑假向非职业教师提供实习机会,让他们利用自身的知识来帮助培训员工。澳大利亚 TAFE体系对教师的要求相当高,拥有专任职业教育师资的培训机构,一是教育部门办的大学教育学院;二是劳动部门办的培训员培训中心。
第四,参与高职资金投入环节
德国企业承担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经费筹措责任。公立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由州政府和联邦政府拨款解决,但来自企业的教学、科研合作的经费成了公立高职院校第三渠道经费来源的主体部分。美国企业的资金投人主要是向职业学校的实验室、实训车间提供比较先进的设备,购买电传、电话等通讯设备,或为职业学校捐款。如1992年与费城青少年中专有联系的企业捐助现金达120万美元,平均每位学生达400美元之多。
三、制约我国高职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主要因素
从学校方面而言,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不高。在高职院校中,学校评价体系只重视论文、专著、知识产权,经费等,在职称评定、晋升等方面未能有效落实产学研合作的引导作用,大多数教师长期处于忙于教学工作,无法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产学研合作中来。
就合作各方而言,企业看重的是经济效益,往往会选择有市场需求的“项目”来要求学院参与“研发”。而学校参与研究的人员总会偏向于有一定学术水平、有利于评奖评职称的“课题”来开展“研究”。这使得一些科技成果由于缺乏市场需求难以推广,同时也难以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
就社会环境而言,当前社会还没有一个系统的政策、法规与配套措施来支撑产学研,从宏观上讲,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在一段时期内很难出现规范有序的局面。在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的,而主动寻求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却较少。
四、对我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
依照国外的成功经验,根据我们的国情,为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笔者给出如下建议:(一)成立“专业管理委员会”,主动服务于专业改革及课程建设;(二)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全方位培养师生的实践能力;(三)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实现合作双方的互利双赢;(四)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五)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营造全真的职业实践环境;(六)开展多方位的培训与鉴定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七)以产学研结合为动力,推进教研科研整体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任君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究,2006,(1).
[2]余为,郭海敏.贯通产学研合作机制 培养创新型高层次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8,(22).
[3]匡平,兰成琼.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的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7,(2).
作者简介:
贺亮明(1964-),汉族,湘乡人;本科学历,硕士学位,教授职称,湘潭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副处长职务;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
课题项目:
本文系湘潭市2014年度科技计划项目研究成果,课题名称:新形势下我市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众所周知,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可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向互补与双赢,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在人才供求关系上完成学校与企业的良好对接。本文将分析国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几种模式与主要方式,分析制约我国高职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主要因素,提出我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展望与建议。
一、目前国外高职的几种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德国的“双元制”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国际上受到普遍称赞。“双元制”是指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即学校学生和企业学徒, 要求学生一边在企业接受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一边在职业学院学习文化和理论及实践知识,分别在学校和培训企业两个地点,由学校中的教师和企业中的教师两个施教主体,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职业教育。这是一种企业和学校共同合作进行职业技能教育的制度。
第二,美国 “核心技能”培养和“整合”职业教育机制
核心技能即指读写算的能力,批判和反思的能力,在工作中自我学习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独立决策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整合即指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整合,中学课程与中学后教育课程的整合,学校与工作的整合。新职业主义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强调教育和培训,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个人发展,其目的是培养灵活的社会人,使学习者具有广泛的平衡的知识,从而具备应对工作转换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第三,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
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的特点是: (1)上下贯通。既招收高中毕业生、社会青年、在职人员,其毕业生可进入大学攻读学士学位,又接受普通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以获得相应的职业技术等级证书。(2)面向实际。提供灵活的多级证书,以利于学生根据需要选择学习及分段提高。(3)重视实践教学。理论课与实践课课时大体相当,学院均建有实力雄厚的校内实训基地,并非常重视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4)与企业紧密结合。教学计划、教材编写、教学方式、考核方法等都依托企业,配合企业,为企业培养所需的实用型人才 。
二、德、美、澳等国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方式
第一,参与高职教学实践环节
德国企业按照照联邦政府颁布的全德统一的《职业教育条例》及其附件——企业《职业教育框架计划》,制定本企业以及学生个人的《教学计划》,实施职业能力导向的教学,不仅学习职业专业技能,而且获取直接的职业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用能力。美国通过改变企业内部运营,向学生提供无偿见习的机会,帮助学生理解各种职业,计划未来职业。澳大利亚的校企合作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一种常规模式,企业不仅是作为学生的实训基地,很多时候,已经成为他们的常规课堂,企业和学校一起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企业承担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核标准的主要制定者和执行者。
第二,参与高职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环节
德国职业学校主要是为特定的企业培养“专用人才”,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工作是由企业直接参与和学校共同完成的。每个专业都成立专业委员会,其成员主要由企业和学校的代表构成,负责本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实施、检查和调整。美国的企业常常对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和评价提出建议,参与学校董事会和学校管理委员会的工作,帮助学校了解工作的要求和企业界的水平。企业除了起咨询作用外,还积极参与设计新课程,帮助当地学校制定有关保健、电子、计算机等课程计划,使学校的课程计划更适应地方的需要。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体系开发设置完全是企业驱动式和需求导向型的,当市场和行业对职业有何种新的需求,他们才能开设相关的课程;当某一职业日趋萎缩,则相关课程也相应缩减。
第三,参与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环节
德国职业院校的专职教师数量少,而由企业聘请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担任兼职教师的数量更多。美国企业界技术人员主要通过职业院校设立的工业顾问委员会、专业课的教学计划和人力调查办公室等机构担任职业学校的兼职教师,并在暑假向非职业教师提供实习机会,让他们利用自身的知识来帮助培训员工。澳大利亚 TAFE体系对教师的要求相当高,拥有专任职业教育师资的培训机构,一是教育部门办的大学教育学院;二是劳动部门办的培训员培训中心。
第四,参与高职资金投入环节
德国企业承担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经费筹措责任。公立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主要由州政府和联邦政府拨款解决,但来自企业的教学、科研合作的经费成了公立高职院校第三渠道经费来源的主体部分。美国企业的资金投人主要是向职业学校的实验室、实训车间提供比较先进的设备,购买电传、电话等通讯设备,或为职业学校捐款。如1992年与费城青少年中专有联系的企业捐助现金达120万美元,平均每位学生达400美元之多。
三、制约我国高职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主要因素
从学校方面而言,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不高。在高职院校中,学校评价体系只重视论文、专著、知识产权,经费等,在职称评定、晋升等方面未能有效落实产学研合作的引导作用,大多数教师长期处于忙于教学工作,无法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产学研合作中来。
就合作各方而言,企业看重的是经济效益,往往会选择有市场需求的“项目”来要求学院参与“研发”。而学校参与研究的人员总会偏向于有一定学术水平、有利于评奖评职称的“课题”来开展“研究”。这使得一些科技成果由于缺乏市场需求难以推广,同时也难以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
就社会环境而言,当前社会还没有一个系统的政策、法规与配套措施来支撑产学研,从宏观上讲,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在一段时期内很难出现规范有序的局面。在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的,而主动寻求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却较少。
四、对我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
依照国外的成功经验,根据我们的国情,为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笔者给出如下建议:(一)成立“专业管理委员会”,主动服务于专业改革及课程建设;(二)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全方位培养师生的实践能力;(三)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实现合作双方的互利双赢;(四)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五)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营造全真的职业实践环境;(六)开展多方位的培训与鉴定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七)以产学研结合为动力,推进教研科研整体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任君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究,2006,(1).
[2]余为,郭海敏.贯通产学研合作机制 培养创新型高层次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8,(22).
[3]匡平,兰成琼.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的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7,(2).
作者简介:
贺亮明(1964-),汉族,湘乡人;本科学历,硕士学位,教授职称,湘潭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副处长职务;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
课题项目:
本文系湘潭市2014年度科技计划项目研究成果,课题名称:新形势下我市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