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作为工具类学科,既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又有发展学生心智的作用。写作是语文文本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展现自己创新能力的途径之一。因此,作文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更是学生综合运用自己所掌握知识进行创造性语言活动的集中表现。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写作的课程实施环境,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加强学科间的合作,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写作时能够自由地挥洒情感,抒发胸臆,弘扬人性的光辉,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是新课程作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在新课程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方法,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进行有创意的表达。创造性的运用字词就是方法之一。如果说写作的过程是在盖一座建筑的话,那么语言文字就是最基本的建筑材料。也许你的理念非常先进,也许你的设计精妙绝伦,但能否将图纸演变为现实却取决于你的建筑材料。设想在30年前,即便有图纸,中国是否能建出“鸟巢”呢?初中阶段要求学生熟知并能运用3000个常用汉字。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学生认识的字词已不少,却不能灵活运用,结果是老师费劲心思的训练思维,绞尽脑汁的激发兴趣,换来的却是学生的愁眉不展!要想在写作中自如运用语言文字,就必须先熟知它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做到能正确使用,再力争创造性的运用,这就是“有创意的表达”。例如在学习“龟裂”一词时,我把“龟裂的土地”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结果在不久后的作文中便出现了“闪电使乌云像龟裂的土地”这样的佳句!
在新课程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在强调自主性和个性化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写作灵感,尽量挖掘感动点,要注意激发和保护他们的写作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性地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进另一个脑袋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进行的心灵的接触。”所以,在作文课程教学中,不仅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调节课堂教学气氛,而且要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接触——情感交流,允许并尊重学生保留他们那些也许青涩,甚至有些偏执的情感体验。只有建立起这样的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才会畅所欲言,从而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在新课程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导”的准确性。在学生写作时,教师一定要注意把握分寸,指导得当,不做过多渲染和铺垫。清代王夫之云:“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在学生作文完成后,教师再进行适当的指导评价。在进行作文点评时,教师要尽力言简意赅,切中文题。对学生作文的巧妙构思,新颖立意,优美的语言,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等进行鼓励和表扬,和学生一起共同赏析文中的精妙之处,分享他们的喜悦和快乐。
此外,写作需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课程不仅来源于学科知识,也来源于社会。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加强学生和社会之间的联系,进行实践活动,用所学知识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贴近自然,产生写作的冲动和灵感。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食堂、校办工厂及各类教学设施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有利于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实景观摩,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为学生写作创造必要的条件,注入了必要的营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板报、墙报,把学生优秀习作在班内或校内展示,或成立文学社,自办校刊,鼓励学生踊跃投稿,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体验的新鲜事物付诸笔端,还应指导学生参加各级作文竞赛,开展作文评论等。这些方法可以既鼓励学生收集和积累书报资源,从中汲取营养,还可以开发和利用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化资源,培养学生养成查阅资料的习惯,开拓知识空间。可供作文教学的校外课程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社区,厂矿,农村,驻军部队等。比如,以笔者所在的大庆市为例,不仅有铁人纪念馆,油田科技馆,第一口油井这样的凝聚城市历史的建筑,还有儿童公园、龙凤湿地、黑鱼泡、连环湖滑雪场,红旗林场等自然名胜,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生活,走进厂矿社区,走进农村,走进自然,感悟生活的真谛,体验社会的责任,感受自然的美景,所见所感后,方能倾诉于笔端。
正如郭沫若所说:“上到口中,冷暖自知。”所以,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要采取多种手段,引导学生用生动的文笔,写出具有生命力的文章。
张志海,教师,现居黑龙江大庆。
在新课程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方法,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进行有创意的表达。创造性的运用字词就是方法之一。如果说写作的过程是在盖一座建筑的话,那么语言文字就是最基本的建筑材料。也许你的理念非常先进,也许你的设计精妙绝伦,但能否将图纸演变为现实却取决于你的建筑材料。设想在30年前,即便有图纸,中国是否能建出“鸟巢”呢?初中阶段要求学生熟知并能运用3000个常用汉字。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学生认识的字词已不少,却不能灵活运用,结果是老师费劲心思的训练思维,绞尽脑汁的激发兴趣,换来的却是学生的愁眉不展!要想在写作中自如运用语言文字,就必须先熟知它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做到能正确使用,再力争创造性的运用,这就是“有创意的表达”。例如在学习“龟裂”一词时,我把“龟裂的土地”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结果在不久后的作文中便出现了“闪电使乌云像龟裂的土地”这样的佳句!
在新课程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在强调自主性和个性化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写作灵感,尽量挖掘感动点,要注意激发和保护他们的写作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性地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进另一个脑袋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进行的心灵的接触。”所以,在作文课程教学中,不仅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调节课堂教学气氛,而且要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接触——情感交流,允许并尊重学生保留他们那些也许青涩,甚至有些偏执的情感体验。只有建立起这样的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才会畅所欲言,从而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在新课程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导”的准确性。在学生写作时,教师一定要注意把握分寸,指导得当,不做过多渲染和铺垫。清代王夫之云:“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在学生作文完成后,教师再进行适当的指导评价。在进行作文点评时,教师要尽力言简意赅,切中文题。对学生作文的巧妙构思,新颖立意,优美的语言,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等进行鼓励和表扬,和学生一起共同赏析文中的精妙之处,分享他们的喜悦和快乐。
此外,写作需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课程不仅来源于学科知识,也来源于社会。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加强学生和社会之间的联系,进行实践活动,用所学知识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贴近自然,产生写作的冲动和灵感。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食堂、校办工厂及各类教学设施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有利于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实景观摩,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为学生写作创造必要的条件,注入了必要的营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板报、墙报,把学生优秀习作在班内或校内展示,或成立文学社,自办校刊,鼓励学生踊跃投稿,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体验的新鲜事物付诸笔端,还应指导学生参加各级作文竞赛,开展作文评论等。这些方法可以既鼓励学生收集和积累书报资源,从中汲取营养,还可以开发和利用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化资源,培养学生养成查阅资料的习惯,开拓知识空间。可供作文教学的校外课程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社区,厂矿,农村,驻军部队等。比如,以笔者所在的大庆市为例,不仅有铁人纪念馆,油田科技馆,第一口油井这样的凝聚城市历史的建筑,还有儿童公园、龙凤湿地、黑鱼泡、连环湖滑雪场,红旗林场等自然名胜,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生活,走进厂矿社区,走进农村,走进自然,感悟生活的真谛,体验社会的责任,感受自然的美景,所见所感后,方能倾诉于笔端。
正如郭沫若所说:“上到口中,冷暖自知。”所以,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要采取多种手段,引导学生用生动的文笔,写出具有生命力的文章。
张志海,教师,现居黑龙江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