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最后一公里

来源 :创业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hem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志在做大的企业家来说,冲刺创业板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新万里长征的第一公里。
  
  业内原本几乎一致预期在“两会”期间将会发布有关创业板的实质性消息,但由于股指暴跌,又出现了可能将向后拖延的新预期。以至于当中国证监会2008年3月21日晚正式就《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下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时,不少人士都略感意外。
  不过,等待创业板已久的各路人马还是掩饰不住兴奋。尽管还需要一个过程,但目标已清晰可见,不再像10年前开始的那场幻梦,最终成了一出悲喜剧。此时去回忆当时的景象或许不合时宜,但至少对于这一次“狼真的来了”时会有一份警醒。
  
  十年一轮回
  1998年12月,当时的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向国务院提出“尽早研究设立创业板块股票市场问题”后,国务院当即要求证监会提出研究意见,深圳证券交易所(下称“深交所”)从1999年着手筹建创业板。
  受到相关消息的刺激,创投机构迅猛发展。根据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2001年统计,当年年底,专业性创业投资及相关机构已达124家,正热情洋溢地准备迎接他们即将到来的第一个春天。2000年8月,在创业板即将在深圳推出的强烈“暗示”下,深交所实质停发新股。据不完全统计,这波热潮中,有2,000多家创业企业准备申请创业板上市,其中238家公司进入了上市辅导期。
  然而,春天并没有如期而至。随着2001年初纳斯达克神话的破灭,香港创业板也从1,200点跌到最低100多点,且国内主板丑闻频传,创业板问题随之被搁置。2,000多家准备奔赴创业板的企业中只有少数等到了4年后深交所中小企业板的开通,更多的已变得悄无声息,破产者也不在少数。124家创投机构经过悲壮的洗礼后所剩不过20余家。直到2006年12月1日,证监会主席尚福林称资本市场面临转折性变化,将适时推出创业板,这一消息已不能引起太多关注,因为当时正处在牛市。
  无人喝彩之际,《创业板发行上市管理办法》(草案)在2007年8月22日获得国务院批准。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深创投”)等本土VC再次看到了曙光,他们相信将找到创业投资撤出的“黄金通道”,多年来储备的种子终于有了新的土壤,可以开花结果了。
  于是,多年前的故事重演。深圳创投业的颓势在2007年受“创业板将要推出”的消息刺激,已发生逆转,2007全年仅深圳地区新设立的专业创投机构就多达35家,管理资本增量近100亿元。这些数据从深圳市创投公会秘书长王守仁口中得到了证实。
  
  最后一公里起步
  创业板再次刺激了众多渴求资本市场的中小企业,甚至是这些企业所在的各地政府。在浙江很多城市,比如温州、台州、永嘉,市政府部门都力挺创新企业,各地证监局、金融办为此召开企业和券商联席会议,商议给当地拟上市企业开辟“绿色通道”,促成它们尽快上市。
  作为创业板重要的上市企业来源,各个高新技术开发区,诸如张江高科技园区、中关村科技园、武汉光谷,将会成为创业板的获益者,也都纷纷摩拳擦掌。中关村管委会表示,针对即将诞生的创业板市场,他们已经储备了一批资源:2007年净利润达到2,000万元的拟上市企业100家,均有望冲击创业板;已经参与到园区内企业改制上市工作中来的中介机构包括会计师事务所20家、律师事务所26家、证券公司15家、其他如资产评估机构9家。
  经过深交所前期的摸底调查,目前准备在创业板上市企业逾200家,其中包括部分此前申请在中小板上市但经过深交所协调安排到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各界人士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在创业板正式推出之初,将一次性实现30~50家的企业批量上市,以减缓市场因供求关系而产生的波动。
  从中小企业板到创业板,很多人都存有疑问:两者到底区别在哪里?事实上,在筹建中小企业板之时,管理层的意图就很明确:这是分步走建设创业板的第一步,是要借此摸索创业板的经验。在近几年的实践中不难看出,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都是符合主板上市条件的,都已经相对进入了成熟期,盈利能力比较稳定。证监会副主席姚刚称,在中小企业板之外建立独立的创业板有利于突出对高成长型创业企业的支持,实行更加适应创业企业投融资需求和风险管理要求的制度安排,形成创业板市场的特色。
  尽管要突出对创业企业的支持,但还是有严格的准入限制。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可能很多,有着强烈意愿的企业也在多方努力,而市场的发展速度和容量都决定了最终能成行的仍在少数。不可否认资本市场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不应该夸大甚至拔高创业板的作用,它只不过是部分解决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问题。
  春意正浓时,创业板暗流终于要喷涌而出了。深南东路5045号(深交所所在地)的办公室里无数个电话拨了出去,信息又从全国各地的创投机构、投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处反馈回来。作为中国最早开展创业投资实践的城市之一,深圳正在迎接四面八方前来深交所报告的中小企业。
  事实上,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最直接的效应是投资人可以套现退出了。对于志在做大的企业家来说,冲刺创业板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新万里长征的第一公里,上市毕竟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成功登陆者,从此以后要接受监管机构和广大投资者的监督,不断满足投资者的预期,要想着如何借助资本力量实现跨越;更多的是不能如愿者及甚至达不到门槛者,暂时受阻并不应该影响到扎扎实实做企业的本分,不妨换一种发展思路。
  你是就想为最后一公里冲刺,还是做好了一直跑下去的准备?
其他文献
成都这座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承载了太多人的成败与梦想。笔者作为一名在成都生活工作二十年的外来人士,对于成都这座集“福布斯未来10年全球发展最快城市第一名”、“中国最佳表现城市第一名”等诸多荣誉于一体的西部创业之都情有独钟。    2015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这一号召既有政治远见,又有现实意义。事实上,早在2015年2月,成都就启动了“创业天府”
期刊
当创业之风刮到成都,这座城市的安逸闲适与分秒必争的创业氛围,在微妙的碰撞中发酵,催生了一个全新的族群。他们身上的特殊标签,是成都留给他们的印记。  他们90%以上都是成都女婿,美丽而顾家的成都女孩,成功拴住了一个个漂泊者。  他们其中的佼佼者,曾在一线城市漂泊过,对于成都的慢节奏,更是倍感珍惜。经历过风雨,更珍惜那份安居的宁静和温暖。  他们都不算“野心”很大的人,也不奢望将自己的公司打造成独角兽
期刊
想要在全球范围拓展业务?加入联盟组织吧。    如果你想在全球范围拓展业务,但还无法到处开设分公司,有个解决方案可以一试——加入一个全球联盟。用这种方式,你不仅能保持原有的经营特色,还能借助遍及全球的联盟成员服务和专业咨询与大型的跨国公司进行竞争。  “加入联盟或战略同盟有三个理由:销售量,交付量及公司发展,”管理顾问和培训师安迪拜罗(Andy Birol)说。他是拜罗成长咨询公司(Birol G
期刊
商业世界犹如万物生长的非洲草原,谁都想成为食物链里最后剩下来的物种。住百家则如幼兽,羽翼尚未丰满,便有天敌环伺。它很可能稍一大意就夭折,但若足够幸运,也可能野蛮生长,以艰难的方式笑到最后。    2015年8月中旬,住百家宣布完成近2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头顶共享经济、出境游和移动互联网这三个光环,住百家被认为是一家有巨大想象力的初创公司。  终于,这家曾经打算卖给携程,又差点卖给途家的创业公司,它
期刊
女性不了解“中性的力量”,容易情绪化。    关于精英男性的最新报道催生了更多工作场所和书籍转向那些想在生意中具备更多阿尔法优势(Alpha Advantage)的男女企业家们。具备更多的阿尔法优势对于女性企业家来说能有什么帮助呢?  “女性不能再等着被人认可才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了,”克里斯多佛弗雷特(Christopher Flett)建议说。他是《男人没有告诉女人的生意经》(What Men D
期刊
厌倦了靠自己努力聚拢新客户吗?上网寻求客户的评价吧。    好的评价意味着无限的前景。旧金山的水疗和瑜珈馆“国际橙子”(International Orange)很高兴能在Yelp.com上发现有价值的导向源泉。Yelp.com是一家本地的互联网搜索站点。人们可以在Yelp上寻找全美各个社区的本地企业,并根据企业得到的客户评价的数量和质量对搜索结果进行排序。评价者或“吆喝者”(yelpers)可以
期刊
在大型日报没落时,社区报纸则方兴未艾。    许多大的日报发行量都下降了。但如果诺博加内特(Norb Garrett)的经验有所启示,社区报纸这一细分市场对于富有创造力的企业家来说是个好消息。  2006年3月,45岁的加内特在南加州小镇创办了一份周报——《圣克莱门特时报》(San Clemente Times)。创办资金一部分由米勒出版社(Miller Publishing)提供,加内特在那里有
期刊
同事如果也是朋友,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对于“Y一代”(Gen Y)这辈人来说,志同道合的确会让他们行动一致。当这群人开始进入职场,“婴儿潮”(baby boomers)这代人则逐渐退休,越来越多的公司看到了雇佣“Y一代”的朋友们一起工作的好处。(编者注:美国人划分的部分年代阶段——Baby Boomer婴儿潮,出生于1946~1960年间;Generation X“X一代”,出生于1961
期刊
中国公司正在改变单一的代工形象,这给美国公司带来极大竞争压力。    5年前,鲍勃科顿(Bob Cotton)在圣迭戈和朋友合作创立了音速冲击技术公司(Sonic Impact Technologies),公司拥有6名员工,生产iPod配件。当时,科顿注意到中国企业正在成立美国办事处,以提升卖给美国大型零售商和公司的产品的原始设计制造能力(编者注: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
期刊
有什么会在2008年对你的业务有重大影响?要好好思考一下。    《Entrepreneur》杂志在3月号第一次评选出美国25大影响力名单,其中包括了将可能会对企业家产生重大影响的个人、组织和趋势。我们从中选出值得中国创业者关注的部分,呈现给读者。  ■史蒂夫乔布斯  在梦幻般的iPhone上市两个月后,苹果公司CEO乔布斯就给它降价了200美元。于是,数百名早期的购买者愤怒的写信投诉,乔布斯承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