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 厚植学生家国情怀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dmangra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家国情怀一直都是教育中绕不开的话题,人文精神以及传统文化,都根植于人们心中。而学生学习知识文化除了为了提升自我,更宏观的目标也是为祖国、为社会做贡献,所以在教育筑基时期,为学生构建起良好的爱国观念、树立家国情怀就非常有必要。中国故事是精神引领的开篇,学生的观念认知其实从启蒙伊始都是通过故事渲染构建的,然后才是正规的知识文化传输,而红色故事显然更能激起学生的热情,当然这也是对过往峥嵘岁月的追忆。针对讲好中国故事并厚植学生家国情怀的主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国故事;家国情怀;文化教育
   学生学习知识免不了要受到文化浸染,其中包括的层面有很多,好比传统诗词所带来的中国风元素,英语学习所带来的外国文化等,而最主要的文化观念还是以道德素养为基础的家国情怀。在国家和民族大义面前,必须要明辨是非,怀古观今正是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之一,而那段为我们换来太平盛世的红色记忆,就更加值得被所有人记住并且刻入脑海。
   一、文化联动,精神传承,渗透校园教学日常
   说到中国故事,最适合的讲述平台自然是文化课堂,其实很多学科都与红色故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相关的就是语文、道德与法治以及历史等学科,且不论教材的有效融合,光是一些振奋人心的主题,就足以激起学生对中国故事的好奇。其实学生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如今身处和平年代,对历史英雄故事以及抗战精神自然都充满了向往。在文化课堂中穿插红色故事,结合文化课的特性,教师在讲解时就更能够剖析其中的精神性。比如,在语文课堂上,有许多文章都与抗战相关,教师在讲解文章时可以衍生一下背景,将那段岁月展现给学生。可以通过幻灯片、历史资料图或视频来为学生拓展,毕竟视觉引导能够加深学生印象,当然还可以进行文化联动,与道德与法治课堂共同解析精神传承,结合主题现代背景,从现实出发去联结历史。
   二、环境沉浸,切身体验,融合课外实践活动
   其实教育本身是不分场景的,或者说形式也没有那么局限,要看怎么去灌输,学生接收知识也并不完全是通过课堂教学,很多时候都是通过一些所见所闻才有所感,就好比儿时学说话、学走路,也不是经过系统的培训,而是环境熏陶之下耳濡目染逐渐学会的。显然,对家国情怀的理解和教育也可以遵循这样的路线,运用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准则,让学生真正做到铭记于心,理论与实践结合。如果是有组织、有规划的活动,可以选择组团参观历史故居和红色根据地之类的活动,具体地点可以根据当地特色进行挖掘,结合民风民俗以及真实发生的事件,能够让学生在精神传承之上更加增添一份情怀。当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就学生的状态选择合适的环境进行切身活动体验,甚至可以是简单的旅宿活动,让学生参观、走访红色乡村基地,听取一些有意义的故事,在活动期间可以尝试野炊、划艇等项目,从行动上体会精神文化的传承。
   三、创意灵动,个性开发,特色展现丰富主题
   每个人对情感的表达都不尽相同,虽然学生接受着同一套教育体系,研读着大同小异的内容,但是每个人的个性以及思维都是不同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思想碰撞所迸发出的火花才足够炫丽。在我国素质教育的引导下,相信每位学生都会对国家有着无与伦比的感情,而英雄事迹的传输可以加深学生对家国情怀的理解。同时也是为了符合新课改背景,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主旨,教师在这一主题的教育中可以积极鼓励学生自我表达,通过自我展示的形式去表達对祖国的爱,家国情怀更需要融合学生自身的想法和情感。所以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平台,让学生来诉说自己的家国情怀。例如创作红色故事,可以结合自身的阅历去编写,通过绘画、制作视频、书写文章等多种形式去表达。
   当然这种个性开发不必受形式框架的束缚,教师可以直接尝试红色故事主题活动,内容环节可以多元融合,如红色故事演讲比赛、红色精神才艺展示、英雄主义戏剧表演等,既能够让学生抒发情怀,同时也能够给学生一次难忘的经历,只有深刻才能够被铭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儿时就要在心里埋下爱国的种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文化的日渐积累,这颗种子终会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而教师的引导则是灌溉,学生自我的涵养学习就是养分,而相关的历史故事教育以及活动策划安排就是表现形式,当代学生需要个性成长,而保护他们个性的正是那沧桑却又富有力量的峥嵘岁月。所以无论如何不能忘本,不管何时都要记住家国大义的精神传承。
   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这个环境是国家给予的,要丰富学生的观念维度,并且教会学生去感怀、去表达。相信在不久的未来,祖国的花朵就会用行动证明何为家国情怀的具象化,会用他们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刘东锋,倪志刚,梁晴.廊坊好故事与高校德育创新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8(6):57-59.
   [2]黄鸽.用故事演绎德育的无限精彩:从央视《国家宝藏》反观德育之道[J].教育科学论坛,2018(10):29-30.
   [3]潘光明.讲好学校故事,创新德育模式:以长沙市周南中学为例[J].第二课堂(D),2020(4):8-9.
其他文献
摘 要:书法临摹就是汉字书写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书法临摹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汉字书写的能力,同时也能使学生对汉字书写产生一定的兴趣,培养学生汉字的运用能力。在书法临摹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书法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教师科学合理的评价、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信息技术的结合等方式,有效提高书写临摹的教学效果与质量,为学生汉字书写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分析书法临摹的有效教学策略,让学生汉字书写得到良好的进
摘 要:小学数学在学生的成长、发展中是极为重要的存在,学生需要摆正心态,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教学的发展。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也愈发重视,学生唯有具备了良好的问题意识才能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探索。但是,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仍旧以自身为主,缺少对学生自主发现学习能力的培养,针对这种状况,就“问题意识”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展开初步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问题意识;数学教学;方法  
对于小学生而言,计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展现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方式.小学数学教师通过教学可以发现,小学生在进行数学计算的过程中会思考该采用怎样的方式进行计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新时期下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以主导者的身份给学生安排固定的学习步骤,然而这种教学模式过于死板,并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注重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有着巨大帮助。由此,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小学科学教学为主,论述新时期生本课堂理念下的教学策
摘 要:班主任需要在教育过程中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来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面对一些犯错误的学生,班主任要及时“应变”与“自控”,做到有艺术地处理。   关键词:应变;自控;班主任;班级管理   有的学生自制能力比较弱,情绪波动幅度大,出现违心悖理的过失和错误。由于他们的思想尚未成熟,在年龄及习惯上有所差异,因而错误行为的表现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的一错再错,屡教不改;有的偏偏在关键时刻出
一名平时很乐观向上的老师突然垂头丧气地走进我的办公室。原来是她新接手的班级出现了很棘手的情况。   一、班级的现状   1.同学有冲突。学生相互指责、捉弄。如同学之间有了矛盾便将对方的书藏起来等。学生处理事情的方式简单、粗暴。   2.师生矛盾突出。语文老师是一名老教师,要求严格,经常占用副科老师的课,学生怨言多,压力大。老师会因为某部分学生的不当言行,让全班一起写检讨或者留堂,或者因为课堂
期刊
摘 要:以班队会课为载体,可实现对小学思政教育效果的不断强化。其在追求教育理念创新过程中也希望将班队会与学科教育融为一体,实现班队会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之间的互动创新。以小学班队会课活动开展为例,探讨了强化小学生思政教育水平的三点重要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班队会课程;思政教育   小学班队会课属于具有独立主题的课程,它可面向班级中全体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课,在教学过程中追求乐学、
摘 要: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的设计制作类活动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结合教学实际,梳理教学流程,通过明确内容精准导入、师生合作优化设计、展示交流、反思提升的具体策略来推进活动,带动学生以充沛活力和积极的创造力投入设计制作中,创作出有价值的实践作品。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设计制作;教学策略   小学综合实践的设计制作类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充分运用所学各项知识,发挥技能,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不同,其注重的是道德素质方面的教育,而这对小学德育有着重要的幫助。通过在小学德育中加入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两者有机融合,能够为德育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渗透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德育;优秀传统文化;渗透   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在小学德育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不仅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并且将德育提升
摘 要:班集体心理环境的建设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创建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发挥班集体的育人功能,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履职体验的舞台,让学生在班集体生活中学会交往,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关键词:班集体;心理环境;氛围;履职   在校门口,我们有时候会看到有的孩子在校门口不愿意上学。孩子厌学情绪产生的根源是什么?一是学生在学科学习中找不到乐趣。二是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