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来源 :名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klie1980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他睡不着之后,医生就警告姚谦,除了睡觉,不要到床上去。可是姚谦的房间里,到处都是可以躺下的地方。现代的沙发和传统的卧榻搁在一起。而四壁都是高及天花板的书架。他用手在空中画了个圈:『除了厨房,都是我的书房。』
  姚谦的书房面对朝阳公园的一角,有一扇大落地窗。
  几年前,那里是一片小树林,林边有条小河,一些居无定所的外地人在林间搭起五颜六色的棚子。夜里漆黑一片,寂静无声,只有那些五颜六色的棚子亮起来。
  现在那一片小树林已经变成了商场,在北京这个缺水的内陆城市,它的名字飘渺如海市蜃楼—蓝色港湾。晚上,这里霓虹灯闪亮,音乐嘈杂。
  这让姚谦很遗憾。他一直希望自己的书房有一扇大窗户,这样当他写作疲倦的时候,抬头可以迎向一个开放的世界。
  书要跟生活在一起
  2004年,姚谦买下了这座位于北京东北三环和四环之间的房子,一百多平米的三房两厅。作为华语乐坛最著名的作词人、制作人和音乐经理人,姚谦—他更喜欢别人叫他谦哥,在北京的房子看上去有点过于简单—他把客厅和厨房、阳台都打通,留了一个客房,一个主卧房,一个运动房。
  然后,像鼹鼠搬仓一样,他开始填充这个家。“我把隔间做出来,区隔完毕之后,再用生活慢慢填满。”姚谦说。那时候,他是科艺百代唱片(EMI)暨维京音乐(VMC)的总经理,而刘若英刚刚加入公司,发行了《我的失败与伟大》。
  “我想有一个开放的房子,不局限于某个房间。”姚谦这样描述他的空间理想。实际上,他并没有固定意义的书房—他的书房就是靠近阳台的一部分,用一张沙发跟客厅若有若无地隔开。一张巨大的木桌子占据了近半的面积。严格的说,那更像是他工作的地方。
  在姚谦的家里,书架到处都是,除了厨房,每一边的墙壁都有书架,一直摞到房顶。“我希望书要跟生活在一起,所以我的书房是开放的。卧房、客房,到处都有书架,而且书架都是开放的。”他挥挥手,以沙发为中心,对自己的房子画了一个圈。
  “书要随手都拿得到。”姚谦最近在看的,是一本关于农历的书。台湾出的,写农历节气,还有日常的养生和传统习俗。这种“与自然对应的传统生活方式”,让姚谦觉得很有味道。睡觉之前,他也有看书的习惯,用他自己的说法,这时候看的书必须是“不吃力的”,譬如美术手稿。卧室的一整面墙是一个大书架,但是许多书堆在地上,扔在床边,让他“一伸手就拿到”。
  姚谦式分类法
  姚谦是个好奇心重的人。他歪着头,饶有兴趣地打量人,像一只灵猫。摄影师摆弄器材的时候,姚谦也拿出相机,对着摄影师咔嚓了好几张,歪着头观察一会儿,又咔嚓好几张。“你拍照的时候姿势很有趣,”他对摄影师打着手势,“我刚刚一直在拍你。”
  这样的人往往控制不住收集的欲望—确实如此,他常常会忍不住买书。他的书架上堆放着大量的拍卖图录:苏富比和佳士得,印象派的,或者西方的美术。他特别喜欢美术史,在巴黎旧书店淘了许多“很不错”的画册,因为他喜欢巴黎画派。除此之外,书架上还有一些亚洲现代美术史,印尼、越南的美术史的画册。在台湾的房子里,姚谦还藏有许多绝版的书,包括上世纪60年代重印的一整套《良友》杂志。
  但是书多了,他又懒得去正经分类。图录翻完,就往客厅进门的架子上一放—因为卧室书架的格挡不大,而客房的格挡够大,可以用来放大开本的书。还有一些放松的、私人偏好的东西,统统堆在床边。在厕所里,姚谦会放上诗集,短文字。因为上厕所放松,所以他会放一些阅读时间短、遐想时间长的东西。“大学住宿舍的时候,床上就放色情杂志,《花花公子》什么的。”他近乎得意地眨眼,“你小时候不是吗?”
  对姚谦的朋友来说,在读书方面,他有一个极好的习惯—他不喜欢留书。看到好书和碟,他会急切地想跟人分享,以便迅速跟人对谈。于是,一旦他看到某本书非常好,自己还没看完,就迅速找人,送给他,然后自己再重新买一本。
  “我的意思是说,过了五十几岁,进入了一个对‘拥有’重新界定的时候。所谓‘拥有’是不是实体的资产归你?”姚谦比划着,“我一个人,两套房子,三辆车,那么多东西,我发现要减少。剩下多少可以存在世间?到老死,还剩下些什么精致的东西?我现在开始在想这些东西。”
  “鸟巢”边上是破席子
  堆叠的书,让姚谦的房子看上去有点像仓库。墙边还摆着几张长方形的巨幅油画,刚毕业的学生画的,姚谦说他欣赏那种年轻人的“创造力”。为“仓库氛围”点睛的,是客厅当中的茶几。那是一个锈迹斑斑的铁架子,桌面是拼合而成的旧木头,看上去就像是刚从某个破败的国营机械厂搬出来。“那是一个荷兰的家具公司设计的。”姚谦解释着,把“荷兰”说成“河南”,“他们用中国的旧素材拼构,旧钢铁、旧木材。这是我从上海买回来的。”
  这个茶几对面,是另一张沙发,铁丝编织成的半卵形,像某种动物的巢穴。他在半卵形的顶端吊了一只黑色的蝙蝠玩偶。说起来,姚谦还有些得意。他去看房地产的样板间,房子没看上,倒是看中了这个玩意儿。卖房子的说,样板间布置的时候,家具厂特别定制了一个,沙发是家具厂的。姚谦就跑去家具厂找,家具厂倒是痛快,说:“等样板间退的时候就卖给你。”于是他就乐呵呵搬回来了,接着发现这个沙发坐着不舒服,没有靠背,躺着又不够宽。于是他下了一个结论:“这是一个装饰性的东西。”
  除了这两张沙发,房间里可以躺下的地方特别多。在几张油画下面,靠墙摆着一张榻,上面铺的席子已经磨破了,草茬子支楞着。那是一个古典家具的原比例复制。
  现在姚谦在盘算着换房子,他想有一个大院子,把那个铁丝鸟巢似的沙发搬到院子里去,然后在院子里种一棵梧桐树,或者樱花,或者银杏。至于究竟种哪一种树,他还没有决定。
  【对话姚谦】
  书是某种求助对象
  记者:对你而言,书的意义是什么?
  姚谦:我随时会带一本书,有五分钟的空闲,就翻一翻。读书会养成一种习惯,没有书会没有安全感。上菜慢了,堵车了,就拿出来看一下。我的习惯是,遇到困难,第一个反应就是书,去搜,去阅读,去求助。所以书对我来说,有某种求助对象的意义。书是资讯,一旦你得到讯息,再去做判断,是最重要的时刻。依赖别人给你一个解决办法,我不大相信这样的事。年纪大了之后,就强迫自己看管理类的书,有一大段时间,我很努力去看。因为我变成管理者了,就必须有这样的思想和根基,否则没办法面对我的工作。努力不是一个让人舒适的词。
  记者:除了蜡烛的气味,读书还有什么习惯么?
  姚谦:小时候习惯抓头发,用手指头卷头发。看书,写作的时候都会。
  记者:最近有反复读的书吗?
  姚谦:朱天文的《巫言》,看了三次,还没有完全看懂。总觉得还有在说其他的一些什么。零碎的片段和画面,彼此好像没有关系,又有联系。她写台湾那种荒凉、矫情,还有失落感,特别是三四十岁,在城市里生活的人,正好是整个台湾的缩影。人们很矫情,很虚无,经济衰退之后的那种无力感,特别明显。我写完《脚趾上的星光》之后,发现有时候写作的目的是不明确的,流动的,写作中自然而然就会成型,而你顺着它去写。当下你以为完成的东西,事实上不是你所能控制的。
  记者:你的书一般从哪里买?
  姚谦:最弱的就是从网上买书。早十几年,我来大陆,一个人去书店,淘到很多好东西。那种老式书店的服务方式对客人不友善,有好东西他锁在柜子里,你坚持要,他才会拿给你。我买过中国的美术全史,非常好,我把它藏在台湾。在台湾,我家楼下就是一个旧书店。有一回做《锵锵三人行》,我带窦文涛和梁文道去了牯岭街的一家旧书店。窦文涛问书店的老先生,能不能借他们地方拍一下?他一口回绝。隔壁的邻居好说歹说,才同意了。书店的老先生搬个躺椅,坐在那儿,窦文涛就在旁边问,书店是什么年代、什么背景,半个多世纪的事儿,老先生全说了。那一集我完全没说话,一直在听。梁文道也听傻了。
  记者:你统计过自己的藏书吗?
  姚谦:统计藏书,我最怕了。画我也没弄清楚有多少。
  记者:你的荒岛图书会是什么?对,就是说如果你一个人去荒岛,带在身上的书。
  姚谦:哎呦,《圣经》吧,我到了成年之后,对宗教哲学有兴趣。我成年之后切割成两半,一半是无神论者,一半又感激信仰宗教对我生命产生的变化。都是慢慢从生活经验下的决定。如果能多带一本的话,应该有很多图案的、绘图的童书,《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之类。我还没想好要带哪一本。
其他文献
由南方周末报系、中国平安联合主办,《mangazine|名牌》杂志承办的“弘道·宏业”—第七届华人精英会年度盛典于今年8-9月在上海、广州、北京分别举行。三地除了分主题论坛外,亦包含隆重的向年度精英致敬的环节。上海论坛以“温和的力量—阅读温润社会”为主题,邀请到丁当、麦家、谢有顺等文化名流,并向沈昌文、张炜、李立群等文化弘道者致敬。广州论坛以“务实的魅力—将简单的事情做到伟大”为主题,邀请到诸多公
期刊
捕捉和截留时间在空间中运行之痕迹,恰是摄影的最重要之本质特征。而生于1976年的法国巴黎摄影家托马斯·乔西昂(Thomas Jorion),显然对他所从事的摄影之如此本质心有灵犀,他钟情于游走世界各地,以“捡破烂”的偏执心绪,寻觅已经丧失其营造目的之建筑空间,于是那些被弃置和遗忘的破败城市废墟和遗址,经其慧眼照景而呈现出“化腐朽为神奇”的特殊美学效果。  时间在这地界呈显一袭停滞的凝固。此际尘封了
期刊
“美国富豪”、“石油家族大亨”Mark每次转身,从不失手。如今,他在中国的办公室里操控着自己的全球资产。  他含金勺出生,在石油家族的光环下长大,但这与他跌宕起伏的人生完全不搭。他到底经历了什么让他从一个富三代演变成今日富豪?此刻,若我们把他身上的“石油家族、富豪、名流、富三代……”标签全部抛开,那么此刻他就是一位来自美国到亚太地区发现新世界的“冒险王”。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认识这位美国富豪,
期刊
当陆羽在编写《茶经》时,其实已经将这种看似寻常的饮料制作过程,赋予了各家之学,融入其中。  茶、水、器,正如儒、释、道三者。一个入世之人,如何在水中游走,却又于杯器的框架中抒发情怀,  是于由清至浑的环境中盘旋,抑或是漂于其上做回自我?  不管白天黑夜,深圳企业家施欣欣先生只要一有空,就要走到公司附近的荷禧茶舍,和老板娘金郁芳以及随机遇到的茶客们,斗斗茶,小声地侃侃家常,慢慢地喝上几杯。施欣欣是个
期刊
玻利维亚,南美最穷最落后的国度,却有那么明净的一片高原,洗净了人世间的各种悲欢情怀。如果说大地的风景也能感化一个人的心灵,那么项明生肯定是得道了的其中一个。  “千山万水,难于上青天!我终于到了!”今年2月,项明生花了十天的时间呆在了“青天”—南美,他称自己的十天南美之行为“敢动假期”。为什么是敢动?他说:“因为都市人总懒于动起来自己安排行程,对我而言,我的每一次旅游,都是自己安排自己。”动起来。
期刊
“鲨鱼游得过大海,却游不过一碗鲜汤。”作为全球鱼翅消费量高居第一的中国,电影《海洋》里,鲨鱼眼中的泪便是它们对一碗碗鲜汤的默哀。  9月15日,第七届华人精英会盛典暨阿拉善SEE“创绿家”启动仪式的餐会上,美通无线董事长、阿拉善生态协会章程委员会主任王维嘉因一道菜品脸色大变。瑶柱粉丝被误认为是“鱼翅”,后来经主办方宣布澄清,才知道是“虚惊一场”。  2008年,时任万科集团董事长、阿拉善SEE生态
期刊
在以往的时代,我们比较能够接受一种我们认为的一般性的良好生活,因此生活有主流非主流之分。  但从20世纪开始—在西方也许是19世纪—这个局面变化非常之大。  我不觉得现在能够脱离开特定的人群来描述一种良好生活。  《价值的理由》5月出版,到8月已是第3次印刷,朋友发短信跟陈嘉映开玩笑:“你的书上畅销榜了,可见中国的文化精英还有一线生机。”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是他应老友徐晓所约,为某杂志撰写的专栏
期刊
阅读  要找到一个像吴念真那么会讲故事的人,真的不容易。去年,一本《这些人,那些事》把大家带进了一个充满人情的台湾,那个台湾一如侯孝贤的电影片段,透着一种雾蒙蒙的色彩,翻看一段,像是品了一杯苦茶般难忘。吴念真最擅长的,想必是用轻如鹅毛的文字,举起重若千斤的生活。从之前的《这些人,那些事》,到《台湾念真情》,都有着同样的特质:平实到极致,却能让人发自内心地感动,这便是一个说书人的独到之处。  “台湾
期刊
不是在喝酒,就是在去喝酒的路上。听上去像是在形容一个好酒之徒,然而,用这句话来形容吴书仙整日与葡萄酒为伴的生活,却是再适合不过。  评酒时,她客观尖锐。品酒时,她高贵优雅。为了与各地酒庄庄主交流,商讨中西方酒文化的差异与融合,品遍天下美酒的吴书仙,时常在世界各地游走。回到安逸的家中,她依然不忘给自己的生活洒下葡萄酒的香气。所谓“杯酒人生”,大概不过如此。  书酒作伴  一进门,一只名叫琦琦的小狗,
期刊
体验“红伶”,往往从接到邀请函那刻开始,这个会员制私人会所,因美酒、艺术品和丰富的演艺活动,汇集了南中国金字塔顶的一圈人。设计师陈幼坚说:人们来到这里,就是为了Get Lost。  子夜时分,古人常常诗意盎然,李商隐在巴蜀听雨,张继在寒山寺外看船;而对于现代人来说,子夜正是酒兴最浓之时。如果这时你恰好在澳门,也许你会希望自己身处“红伶”—这个新开设的会员制私人会所,将南中国金字塔顶的一圈人,纳入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