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预防新透析器反应的效果对比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ke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使用不同的预冲方法以预防新透析器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选取在我院完成血液透析的78例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研究组采用复用法处理新的透析器,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处理新的透析器。比较观察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方法预防新透析器的临床反应和治疗的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A型FUS現象,研究组患者发生B型FUS的比例为3.33%,研究组患者发生B型FUS的比例为1.06%,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依从性为97.4%,显著优于对照组82.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复用法能够有效预防新透析器反应,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效果,可在医学使用新透析器过程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不同方法;新透析器; 首次使用综合征; 预防;反应
  新透析器反应又被称为首次使用综合症(FUS),是指尿毒病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过程中使用新透析器中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其临床症状反应为荨麻疹、疼痛、呕吐甚至心跳骤停等[1]。FUS临床发生率为3.0%~5.0%,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严重时刻还会威胁生命安全。为了更好地预防新透析器反应的发生,我院采用复用法对新透析器进行处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此次研究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间,选取在我院完成血液透析的78例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0例,女性38例,最小年龄为35岁,最大年龄为65岁,平均年龄为(47.5±2.6)。原发疾病中13例为慢性肾炎,19例为糖尿病合并肾病,有16例为高血压合并肾病,有30例为多囊肾病。病例纳入标准:患者均采用动静脉内瘘术为血管通路;均采用普通肝素进行药物抗凝;均无乙肝等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均排除食物或药物接触过敏史;所有血液透析患者均为首次使用透析器。
  将78例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患者在体重、职业、年龄等基本资料之间的对比没有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此次对比研究基本资料标准的要求。
  1.2方法
  给予研究组复用法处理新透析器,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采用德国生产的可复用金宝新8LR和17R透析器,将其包装拆除后运用反渗水溶液冲洗30min的血路和水路,其次用浓度为3.5%的伦拿灵,灌注到新透析器的复用机进行消毒灭菌,并进行11h以上的密封保存,处理完成后密封备用。2)使用之前应先将浓度为0.9%的氯化钠500ml溶液进行管路排气,及时冲洗新透析器,其后再用500ml的生理盐水与500ml的肝素盐水(内含10mg肝素)进行15min的密闭循环,与此同时进行500ml透析液的滤量调超,将其流速控制在500ml/min,温度控制在37。C,将血泵流速控制在150ml/min,完成脱水流程后,将剩余的肝素盐水反复冲洗透析器和管路,结束后再连接患者。
  给予对照组常规方法处理新透析器,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采用德国生产的可复用金宝新8LR和17R透析器,将其包装拆除后运用150ml且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对管路和透析器进行排气和冲洗,将血泵流速控制在100ml/min,待生理盐水完全流出新透析器后在接透析液。将透析液的流速控制在500ml/mim,然后再用500ml的生理盐水与500ml的肝素盐水(内含10mg肝素)进行20min的密闭循环,与此同时进行500ml透析液的滤量调超。将透析液温度控制在37。C,血泵流速控制在150ml/min,完成脱水流程后,将剩余的肝素盐水反复冲洗透析器和管路,结束后再连接患者。
  1.3临床观察指标
  临床观察指标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1)FUS诊断:首次使用综合症主要表现分为高敏型反应(A型反应)和非特异性反应(B性反应)。其中A性反应发生时间为进行血液透析后的5~30min,临床症状表现为患者血压显著下降,出现恶心和呕吐现象,焦躁不安无法平静。较为严重患者甚至出现意识模糊不明,呼吸困难或者心跳骤然停止。B性反应主要时间为进行血液透析后的1h内,临床症状表现主要有荨麻疹、疼痛、眼部浮肿、恶心和过敏等。2)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依从性分为依从、基本依从和不依从三个等级标准,依从的标准是:患者出现首次使用综合症后,对治疗未产生抵触、厌倦等消极情绪,并且能够按照治疗嘱咐,配合治疗进行。基本依从的标准是:对新透析器的安全性和透析的效果产生质疑,产生微小的抵触情绪,但仍配合治疗者完成血液透析疗程。不依从的标准是:严重质疑新透析器的安全性和透析的效果,不配合医师完成治疗过程,导致治疗发生中断或无法进行。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依从性进行观察。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采用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A型FUS现象,研究组发生B型FUS的比例为1.06%,研究组发生B型FUS的比例为3.33%,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发生B型反应的主要表现为轻微的背痛、胸痛或咳嗽,经过对症处理后,未对治疗进行产生负面影响,具体结果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发生新透析性反应情况比较 例( %)
  结果显示研究组多数患者均能够严格遵照医师的治疗要求,全面配合治疗的顺利进行,其中有35例患者为依从,有3例为基本依从,有1例为不依从,总依从率为97.4%;对照组患者中有10为依从,有22为基本依从,在继续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产生轻微的抵触情绪,有7例为不依从治疗,导致透析治疗出现中断,总依从率为82.1%,该组患者均发生2次或者大于2次的情绪抵触,但经过及时的健康教育以及心理疏导,均能及时配合治疗的进行。两组依从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结果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依从率比较 (例)
  3、讨论
  尿毒症病症患者维持生命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医学临床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这是目前医学治疗该病症最为有效的方法,然而伴随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则是新透析器反应[2]。新透析器反应主要包括A性反应与B性反应,其中A型反应发生的机制主要是患者体内对氧化乙烯等消毒类药剂过敏,或者对制造透析器过程中滞留的残余物与膜出现过敏,激活内部补体系统以及释放内部白细胞的介质而引起的[3]。A型反应侧重的是患者出现过敏现象,其发生的概率为每透析一次则会有0.04%的发生率。A型反应轻者经处理后可继续接受治疗,重者则出现呼吸或心跳骤然停歇的现象,一旦处理不当或处理不及时,则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发生A型反应时,应立即停止透析,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分析反应发生的原因,并寻找制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B型反应主要是分特异型反应,发生的概率为0.3~0.5,伴随出现的症状较为轻微,可采取对症处理的措施,无特别情况可继续进行血液透析治疗[4]。本次研究采用的金宝17R与8LR的新透析器,能够有效排除过敏原氧化乙烯,抑制和预防A型反应的发生,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A型反应。
  采用复用法处理新透析器可有效降低B型反应的发生率,此次研究发现研究组B性反应的发生率为1.06%,对照组B型反应的发生率为3.33%,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型反应发生原因主要是制造透析器过程中残留的物质与膜的材料引起的,例如鲎变形的细胞溶解后发生反应,内部含有毒素养的物质从而导致非特性反应的发生,进而引起B型反應的发生。此次研究过程我们通过使用反渗水将透析器进行全面冲洗,可有效将有毒物质完全消除[5]。根据相关研究理论认为:使用新透析器之前,重复1次消毒则可有效减少透析过程中,降低体内的补体物质被激活的几率。此外消毒过程中氧化乙烯中的白蛋白能有效覆盖在透析器的膜上,有助于改善该物质的相容性。此次研究组采用复用法处理新透析器,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B性反应的风险。
  进行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首次使用综合症不仅给患者的身心产生严重的伤害,也增加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与思想负担。首次使用综合症的发生导致患者对血液透析治疗采用的新透析器望而却步,特别是文化素质较低,心理承受水平能力较弱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焦虑或恐惧的情绪和心理异常突出,不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根据表2结果显示:研究组38(97.4%)对照组总依从率为82.1%,两组依从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表明患者对透析产生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会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因此,应用新透析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前后,医护人员应当熟练掌握新透析器反应发生的临床症状以及处理的有效方法,采用复用法对每一个新透析器进行处理,有效预防新透析器反应的发生,取得最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身心健康,提升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徐芳,孙爱东,钟显飞等.自身血液预处理透析器对预防首次使用综合征的临床价值[J].西部医学,2011,8(06):55-56.
  [2]王湘川,刘春慧,许晓琼等.血液透析在尿毒症性肺水肿治疗中的作用[J].华北国防医药,2012,9(05):22-23.
  [3]辛华玲,蒋莉,姜志明等.尿毒症血透患者骨代谢与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的临床研究[J].沈阳部队医药,2012,1(02):55-56.
  [4]黄蔷薇,洪珍珍,叶白如.血液透析并发首次综合征的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8(01):55-56.
  [5]庄守纲,王质刚.首次使用综合征(附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0,2(02):66-67.
其他文献
摘要:本综述回顾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中医学的认识,总结了相关的传统中医文献,近期中医辩证论治证治概况,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中医治疗要点进行了相关梳理。  关键词:糖尿病 冠心病 中医  1、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传统中医认识  1.1中医传统文献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记载。 中医无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之病名1。现代据糖尿病及冠心病的症状等主要表现,将其归属于中医学消渴病或胸痹的范畴,消渴之名首见于《黄帝
期刊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 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 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临床表现为心境低落, 思维迟缓, 言语动作减少, 并伴随有食欲降低、性欲减退、睡眠障碍等躯体症状[1]。老年抑郁症是指首次发病于60 岁以后, 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精神障碍。我国目前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老年性精神疾病不断增多, 其中老年抑郁症是最常见的一种。老年抑郁症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
期刊
摘要:我国使用中药预防和治疗疾病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本文主要是探讨抗病毒中药在临床中的应用以及主要功效,目的是为临床中药用药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抗病毒;中药;应用;功效  近年,人们对于医疗保健意识越来越高,对于各种病毒的警觉性也不断提高。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虽然部分病毒已经找到了抑制的办法,但是还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新病毒出现,给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与病毒坚决的长期抗争,保证人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西格列汀诱导糖尿病大鼠肾脏表达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 : 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随后模型组大鼠采STZ(30mg/kg)腹腔注射以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低剂量[1mg/(kg·d),n=10]和高剂量[10mg/(kg·d),n=10]西格列汀干预组,10周后,获取大鼠肾组织,W
期刊
摘要: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是指将双链RNA(double stranded RNA, dsRNA)分子导入细胞内后,能够催化降解同源靶基因的mRNA,从而抑制目的基因的表达。目前RNAi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基因沉默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功能分析及肿瘤治疗等研究领域。  关键词:肺癌;RNA干扰;dsRNA;基因沉默  肺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严重威胁人
期刊
摘要: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冠心病与抑郁症的共患率很高,而抑郁症的一个早期的临床表现就是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作为二者的共同临床特点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睡眠障碍与冠心病和抑郁症的关系还尚不清楚。本文就冠心病患者并发抑郁症睡眠障碍的研究现状做一简单的综述。  1冠心病  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世界上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随着生活质量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胸腔内化疗联合热疗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癌性胸腔积液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3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的胸腔内化疗,对实验组患者进行胸腔内化疗联合热疗治疗癌性胸腔积液,1个月之后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胸腔积液的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胸腔积液治疗的有效率为63.33%,实验组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输血科在科学合理用血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和2014年1月份到6月份这半年时间内各自全部用血量的统计数值,其中2012年1月份到6月份医院的用血量主要是根据临床主治医师的要求给予用血量,2014年1月到6月期间,我院的用血量主要是根据国家卫生部颁布实施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给予血量供应。结果:通过比较,2014年 1月到6月的用血量明显的低于2
期刊
徐东,山东郓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鲁迅文学院第27届高研班学员。出版小说集《欧珠的远方》《藏·世界》《想象的西藏》《变虎记》等。  诗人街上有位个头不高,留着一小撮八字胡的诗人叫余发生,他是一位推销诗集的人。  以前的余发生和平常人没有什么两样,虽说他也在写诗,可也有一份工作,像别人那样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只是有一段时间,他想要把诗写得更好一些,因此在那段时间里他除了写诗,对什么都不感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LMP1羧基末端活性区3(CTAR3)在鼻咽癌干细胞迁移与侵袭中的作用。方法:首先建立LMP1和CTAR3缺失突变型LMP1(LMP1△252-351)的鼻咽癌干细胞SP18细胞系(SP18-LMP1和SP18-LMP1△252-351);然后观察LMP1和LMP1△252-351对SP18细胞迁移与侵袭的影响。结果:SP-LMP1△252-351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较SP-LM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