幡动,心动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bab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即使在盛夏,藏区很多地方也并没有大片的艳色。天蓝水净,山却仍然显得苍黄,细弱的植被也像这里的空气一样稀薄。氧气缺乏,让人不得不放缓自己的步子,焦躁的内心才得以稍稍平复。
   从拉萨出发,沿着拉萨河,逆时针转一个半圆去林周县。路况很好,窗外依然“举起相机就是景”,漂亮得令人不舍得放下照相机。同样是风景,为什么大部分这样的风光都让人觉得闲适、清新,但藏区总是自然而然就让人觉得纯净甚至神圣,哪怕举目四望一个人影都没有?直到开出二十多公里路过纳金山口下车,抬头看着布满天空的密密经幡,才猛然发现,原来是因为它,这寂静风景中唯一一抹灵动的鲜艳色彩。
   经幡的名字和形式很多:经幡、隆达、风马旗、祈愿幡、祭马、禄马……在藏语里念做“隆达”,直译过来便是“风马”。它有方形、角形、条形;材质有棉布、丝麻、彩纸;拴在绳索上、门楣上、经幢上、树枝上,仔细看时,除了白色或者鲜艳的颜色,很多经幡在每一面小旗上都印了红色或者黑色的经咒和图像,图像大多是一匹马,背驮象征福禄寿财兴旺的圆锥形火焰图案,呈行走姿态。画面四角还有四只野兽:老虎,象征着木或风;狮子,象征土;鹏鸟,象征火;龙,象征水。
   在藏区的不同地方,经幡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它是各个地方的藏民,为自己的家乡勾勒的文化印记。在拉萨,经幡的图案和做工都严谨考究,圣城之相庄严而现。在几乎凝固成画的藏区山水间,连雄鹰飞翔也是静止了翅膀从天空滑翔而过,只有这经幡,在旷野的山风里呼啦啦地闪动摇曳,像是天与地永无停息地诵经交谈。
   一路上,见到最多的还是插在石头垒成的民居屋顶的经幡树枝,和挂在河畔和山口的经幡绳索。颜色都是固定的蓝白红绿黄,颜色的顺序也是固定的。最顶端是象征蓝天的蓝色,然后是象征白云的白色,之后是象征火焰的红色,象征水的绿色和象征大地的黄色。也有人说,蓝色和绿色的经幡是辟邪的;白色的经幡是为祛除病魔、消除孽障的;红色的经幡祈祷六畜兴旺;黄色经幡能够祈求长寿和富裕。
   只有藏区才有经幡,也只有在藏区,有风的地方就有经幡。但这个有着世界上最长史诗的民族倒也还没有浪漫到彩饰天地的地步,悬挂经幡不是佛教的本意,是对原始神灵崇拜的继承。风吹经幡,天上的赞神、地上的年神与人类之间便有了交流。佛教主张大家修来世,经幡保佑的是众生今生此刻的平安吉祥。
   我一直觉得,经幡才是藏民族信仰精神的真正体现。对于猎奇的到访者,它是种似是而非的视觉背景和装饰,既没有佛殿的辉煌,也没有佛像佛塔的奇珍异宝,而且还不太可能买回去当旅游纪念品或者收藏品,只在无人烟的山峰河谷,人们才会注意到它,看它在单色调的背景下绚烂飘扬。
   但正像是在藏区能够随处见到各种形式的经幡,信仰精神也如此与藏民族的生活融为一体。据说,在兵荒马乱的古代,居户的屋顶插挂经幡其实是军户的标识,如今,这些飘扬的经幡,已经是这个善良和平的民族最为虔敬的心境体现。不过我更喜欢那个与佛祖有关的传说,说经幡的来历是因为佛祖在菩提树下翻读佛经的时候,一阵大风吹来,书页吹散,片片飘落各处,得到经文碎片的信众都得到了幸福,所以人们也就学着样把经文画在布片上悬挂在风中,祈求幸福平安。
   在藏区,农居的家家户户都会在藏历新年初一过后的某个良辰吉日的早上,太阳刚升起照到房顶的时候,在自家楼顶举行换插经幡、祭神、祈福的“托散”仪式,在3月开犁播种时,还会在耕牛角上挂上经幡以求丰收;而逐水草而居的游牧藏民则会在每次搭完帐篷后系挂经幡,祈求周围神灵的佑护;水边山林路口会插挂敬神的经幡,祈愿旅途平安,宗教场所更会张挂经幡礼佛;而天葬台、水葬台附近也会悬挂经幡,超度亡灵寄托哀思……
   经幡的形式可大可小,既有插在屋顶上的小小一支,也有大昭寺门口粗壮的经幡柱。我还曾在藏区四川色达县看过布满整面神山的三角形经幡城,见过那里覆满整个寺庙墙体的经幡墙;而家乡康定一个小小的下柏桑村,我也看到过至今都令我觉得震撼不已的十多米高的巨大伞形经幡塔。
  
其他文献
女导演田沁鑫永远是个谜,她的戏,她的人,她的个性、外表以至内心,常常如同魔方的不同侧面变化万端,而每一个侧面都闪烁着,让你痴迷,让你惊喜,希望走近但又距离着……    那是第一次走进她的家,空旷的客厅顶部装置着几只大射灯,以为走进小剧场却一眼瞥到角落里的白菜萝卜和女性杂志的封面。深色的卫生间神秘而贵气,原木打造的一体橱柜质感深沉朴实。而我们的采访是在阳台上,彼此盘腿在一小块榻榻米上,头顶一只古色
期刊
劳动力市场的不确定感和生存压力的焦虑感继续蔓延,全球都在勒紧裤腰带,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精打细算。意大利主妇绞尽脑汁用微薄的工资将生活维持到月底。富裕的美国中产都在节俭,美国还出现了传统字典上找不到的新名词“Staycation”,居家度假。即使是崇尚优雅、热爱享受的法国人也都变得异常精打细算,“零欧元生存”对他们而言不只是一种时尚,甚至是一种战斗姿态。   “拼命挣钱——奢侈消费”的怪圈只会让人未
期刊
克里斯比卡马乔小3岁,但岁月并未给53岁的她刻上过多的痕迹。她体态轻盈、衣着时尚,看起来比卡马乔年轻许多。从机场的最初亮相开始,妻子就没有离开过身边。说起卡马乔来中国,还是克里斯拍的板。她说:“中国是个处处都充满希望的国家,为什么不去试试呢?”而据西班牙媒体透露,足球场上那个看起来有些刻板的卡马乔在家里对夫人“言听计从”,2002年卡马乔辞去西班牙国家队主帅之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克里斯不希
期刊
100多年前,法国大文豪雨果就在《悲惨世界》中写道:“下水道是一座城市的良心。”每当夏季来临,暴雨倾盆,“城市的良心”便不得不经常接受考验。如今,欧洲各大城市的市政管理人员发现,越来越多的游客希望潜入下水道一探究竟。这在某种程度上归因于近年来持续火热的环保话题——公众对污水的疏导及处理方式越来越好奇。  旅游业正朝地下拓展   约瑟夫·戈特沙尔的大脑一度如同迷宫似的下水道般混乱。那还是在4年前,
期刊
他们觉得好像被时代抛弃,他们总表现出矛盾的态度   中国社科院报告中一个并不主要的章节,再次把城市贫民的话题撩拨了起来。这一次的话题是:中国城市到底有多少贫困人口。   与乡村中数百万几乎一无所有的穷人相比,城市贫民只是相对贫困。但是,由于他们生活所在的特殊地域,对整个国家的发展或将起到特别的影响。  城市贫民的增加要延续30年   根据8月5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4》,
期刊
当年决定娶她的时候,知道她是个近视,只是没想到近视得这么严重。论职称,老婆是副高;论近视,我看其级别不是正高级,起码也算得上是副高级了。三米开外,恐怕对老婆来说“能见度”就非常低了。    与近视老婆一起生活,至今我还没品味出到底是个啥滋味,这感觉是很复杂的……    有时觉得很劳累——主要表现在厨房里。结婚以来,已经养成了习惯,凡是在家的时候,总是与老婆一起做饭。老婆经常劝我回客厅休息,厨房
期刊
一个盲人,小时候深为自己的缺陷烦恼沮丧,认定这是老天在惩罚他,自己这一辈子算完了。后来一位教师开导他说:“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人。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爱他的芬芳。”他很受鼓舞,从此把失明看做是上帝的特殊钟爱,开始振作起来,向命运挑战。若干年后,他成了一个著名的盲人推拿师,为许多人解除了病痛,他的事迹被写进当地的小学课本。   把人生缺陷看成“被上帝咬过一
期刊
日本大地震的消息刚刚传来,便有朋友发短信给我:“明知道幸灾乐祸不道德,但是没办法,我还是有些幸灾乐祸。看来还是得修行啊!”   我会意。呵,我也有。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我的想法就是:这事没发生在中国,真好。   当然,不止这一次。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次,每次我都会想:不是我们省,真好;不是我们市,真好;不是我们区,真好;不是我们单位,不是我的朋友,不是我的家人……直至底线:不是我,真好。 
期刊
2004年7月,我被清华大学录取。然而,当时我的家境贫困,根本无力负担学费。后来,当地媒体获悉我的困境后,向我伸出援手,我才得以踏进梦寐以求的清华大学。   走入清华园后,通过不懈努力,我连续多次评为优秀学生,并且多次获得学校的奖学金。   2010年3月,我上大三了,学校派我和其他几个院系的学生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很快我便被那儿浓郁的科研气氛深深吸引。我内心产生了强烈的愿望,渴望
期刊
“宴会之趣味如果仅是这样的,那么,我们将诅咒那第一个发明请客的人。”作家郑振铎写出这话,是在抱怨交际性的宴会。座上客很多,却有无数生面孔,就算问了姓名也记不住。菜上来,吃什么都没味道,只是和大家陪着笑脸。想告辞,又怕主人不高兴,别人说三道四,于是只好强撑下去。郑振铎的遭遇,想必大家都遇到过。   有一天,郑振铎闲极无事,独自跑去看电影《风流寡妇》。从头到尾,就记住了一句台词:“有多少次,我是饿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