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中医证候和演变规律的研究概况

来源 :云南中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udre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依据中医古代文献及近年文献阐述了中医对艾滋病的认识、艾滋病中医证候及演变规律的研究。艾滋病是新型致死型传染病,可累及多脏腑、多系统,变化无常,病情复杂而深重,病程缠绵难愈,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不同时期、不同病程的病、证、症不同,中医古代文献无此病记载。应根据传播途径及临床表现,开展艾滋病中医证候特点和证候演变规律的深入研究,以形成完整的中医辨证体系,建立科学严谨的中医证候标准,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艾滋病;中医证候;演变规律;中医辨证体系
  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2-0053-02
  
  艾滋病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人体所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以免疫系统损害和机会性感染为主要特征。
  艾滋病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被发现以来,已在全世界迅速蔓延,逐步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由于传播迅速,很快在我国形成以下特点:从局部流行进入广泛流行的快速增长期;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大批HIV感染者进入发病期。世界各国医药专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均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从援非医疗队的初步探索,到国内自发散在的治疗研究,发展到今天在政府领导和组织下开展大规模医疗救助和多角度、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效。通过近20年国内外运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结果发现,中医药具有阶段性地增强和稳定机体的免疫功能;治疗某些机会性感染,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等优势。因此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这些优势,积极开展对艾滋病的中医治疗和研究。
  
  1、中医对艾滋病的认识
  
  艾滋病是一种新型致死型传染病,可累及多脏腑、多系统,变化无常,病情复杂而深重,病程缠绵难愈,有其独特的病因病机,传变规律及预后转归等。中医古代文献无此病记载,但根据其传播方式、发病特点、流行情况、临床表现及预后转归等,与中医的某些病证、病名、基本理论有相似之处。近年来现有文献报道了不少学者的观点,归纳起来如下:艾滋病病因,外因“邪毒入侵”,内因“正虚”;艾滋病范畴有“疫毒”、“虚痨”、“伏气温病”、“阴阳易”等。根据其传播途径——性传播,艾滋病属“阴阳易”范畴;从其发病过程和流行情况来看,应属中医“疫病”、“伏气温病”“虚劳”等范畴,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说:“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到灭门,延及外人”。《内经》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故有人认为艾滋属此范畴;“虚证”,是各种劳伤所致慢性衰弱性疾病的总称。清代沈金鳌在《杂病源流犀烛》中说:“虚者,气血之虚,损者,脏腑之损。”符合艾滋病期,多数人表现出身疲乏力、盗汗、消瘦、自汗、腹泻、纳呆、面色萎黄等五脏虚损的症状,而艾滋病的并发症:淋巴结肿大,中医称为瘰疬;口腔念珠菌病与中医儿科“鹅口疮”、“雪口”相似;带状疱疹与中医外科“蛇串疮”、“腰缠火丹”相类似;恶性肿瘤归属“症瘕”、“积聚”、“失荣”等范畴。艾滋病病情复杂,可累及多脏腑,根据临床表现可涉及列中医病症十分广泛,除上面提到的还有咳嗽、腹泻、呕吐、失眠、痛证、斑证、喘证、淋证等。
  上述观点是从不同角度(传染性、临床表现、并发症、传播方式等)、不同方面将中医的传统理论与艾滋病进行联系,只是反映了艾滋病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内容,而不是整个疾病的演变过程,即动态演变过程,而艾滋病病情复杂不是一个病证就能概括的。
  
  2、艾滋病的中医证候研究
  
  中医证候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生理、病理状态的高度概括,它以一组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表现出来,能够不同程度地揭示病性、病位、病因、病机,为治疗提供依据并指明方向,是中医认识疾病的根本所在,是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个阶段主要矛盾的反映。为确定正确的治疗原则、方药及具体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艾滋病病程长,病情复杂,可累及全身多个脏腑、系统、证候较多,不是单一的“疫病”,也不是单纯的“虚证”,而是正邪相争、虚实错杂的本虚标实证。李国勤认为艾滋病的中医病证属“疫毒”范畴,即人体感染“疫毒”之邪,致卫、气、营血功能失常,进而使三焦脏腑产生病理变化。临床辨证分型:(1)肺气阴两虚型;(2)肺脾两虚型;(3)心气阴两虚型;(4)脾肾两虚型;(5)热毒炽盛,痰蒙清窍型。艾滋病的感染途径为: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不同的传播途径中医证候又有所不同,李洪件等对河南省158例因血感染HIV的感染者和病人进行了常见中医症状和证候学分析。中医症状依次为:乏力125例,急躁易怒107例,口干104例,情绪低落104例,咳嗽104例,健忘99例,畏寒肢冷97例,纳呆96例,自汗96例,腰膝酸软91例,腹泻79例,头晕77例,脱发78例,发热72例。中医舌象:最多的是红降舌(35.44%);腐腻苔(20.88%),脉象多表现为复合脉,其中含弦脉特征的脉象最多,其次是细脉、沉脉、数脉、滑脉、弱脉。证候方面,以复合证多见,脾虚证最多见(52.53%),其次为肝虚证(49.37%),气虚证(44.93%),阳虚证(39.87%),湿热内蕴(38.61%),心虚证(36.08%),肝郁气滞(30.38%)。方路等对云南省180例经静脉吸毒感染HIV/AIDS的中医证候和症状进行了初步分析,中医症状依次为:乏力、盗汗、咳嗽、纳差、发热、胸闷、头痛、关节痛,肌肉痛、腰痛、便秘、腹胀、自汗。中医舌象:最多为:舌红、少津、苔黄腻。脉象多为复合脉,其中含细脉特征的脉象最多,其次是弱脉、沉脉、弦脉、滑脉、数脉。证候多见虚实夹杂,以虚证为主,180例中气阴两虚者116例;邪毒内蕴24例;邪毒炽盛18例;肝肾不足8例;肝脾肾俱虚12例。以上均为血液传播导致感染,但前者为卖血感染,后者为经静脉注射吸毒感染,症状和证候有所不同,而性传播及母婴传播的中医证候文献报道甚少,加之目前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所以经性传播途径感染的感染者和病人多不愿暴露身份,除非发病到医院就诊被发现。母婴传播者较少,因此调研和观察的病例数较少,故尚无相关中医证候文献报道。艾滋病的中医证候因感染途径不同而有差异,因此不同地区的中医证候是否有差异目前尚无此对照研究。
  
  3、艾滋病中医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
  
  艾滋病是一个多器官受损的疾病,在其整个发展过程中,特别是AIDS的中晚期会出现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因此对艾滋病中医证候的研究,不能局限于横断面的中医症状及证候特点,而应是动态研究,即演变规律的研究。吕维柏认为艾滋病以虚证为主,虚实夹杂,以辨病和辨证相结合分型:早期为肺气阴两虚型,中期为脾虚或肺脾两虚型,晚期为肾阴不足型和高热神昏为主症的热盛型。杨凤珍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艾滋病的分期分型辨证论治,将病人分为:(1)急性感染期;(2)无症状HIV感染;(3)艾滋病前期(分为11型——热毒内蕴、新感引发兼肺卫表证;湿热疫毒、侵犯少阳、伏于膜原;湿热浊毒、壅遏三焦;热毒阻碍、痰结血瘀;热郁气营、气阴液亏、热伏阴分、元阴损伤;邪恋于肺、气阴两虚;热毒侵心,气阴两虚;肺脾气虚;痰湿内阻;湿热留恋、肝郁脾虚;湿热留恋、中元气虚);(4)艾滋病期(按邪实和正虚,分别分为3个证型,正虚——一脾肾阳虚,失于固脱;。肾精不足,元阴亏虚;肾精耗竭,阴阳两虚。邪实——秽浊内蕴、心脾积热;热毒炽盛、痰蒙清窍;邪毒阻络、气虚血瘀)。
  上述研究对艾滋病进行分期分型:根据现代医学对艾滋病的病期划分,再进行各个病期的中医辨证分型,体现艾滋病发生、发展的演变过程,并根据不同的病期、病性、病位进行辨证论治,指导临床用药。
  
  4、结语
  
  证候学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基础,艾滋病是新发疾病,临床症状复杂,其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证治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目前艾滋病证候的研究多限于横断面的研究和医生的临床总结。临床信息收集不完整,缺少随机对照研究,缺乏大范围、大样本的中医证候流行病学的研究,缺乏不同传播途径、不同地域的个性及共性中医证候及演变规律分析,缺乏证候量化指标,无统一的证候分类,加之研究工作延续性不够,对艾滋病的证候分类特征和证候演变规律未能进行深入研究,以致尚未形成艾滋病中医辨证论治的完整体系。中医证候是临床研究、药物研究的基础,因此,在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指导下,应用现代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的方法和现代生物学检测技术,充分考虑地域、感染途径、病程、并发症、实验室指标等因素,进行科学严格的设计,开展艾滋病中医证候特点和演变规律的大规模大范围的深入研究,纳入量化指标,采用生物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建立中医证候标准体系,形成完整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指导临床对该病的诊治。使中医药早日在艾滋病的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活血祛瘀、熄风化痰汤。3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改善血液流变学、血脂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三叶悬钩子全草的抗炎作用。方法:制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测定各组小鼠耳肿胀度;制备小鼠实验性腹膜炎模型,测定各组的吸光度值。结果:三叶悬钩子醇提物可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程度,用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对小鼠实验性腹膜炎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三叶悬钩子具有抗炎作用。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扶正抑癌方合氩氦刀、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该方法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①中药治疗:自拟扶正抑癌方辨证加减内服,每日1剂,30天为1个疗程。②氩氨刀治疗:刀尖温度达-130~-150℃,持续15~20min,热融温度升至20~30℃,重复1次。术后患者定期复查CEA,CT或X线。③化疗:诺维本(NVB)25mg/m2
期刊
摘要:观察祛瘀宁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30例,对照组130例;2组西医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祛瘀宁心汤治疗。15天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3%,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治疗方法    2组均常规应用西医扩冠、抗凝、营养心肌治疗,酌情
期刊
摘要:观察祛痹通络汤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应用祛痹通络汤为基本方结合运动疗法,对照组应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内服。疗程为1个月,并观察了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及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关节肿胀、活动障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有显著性差异(P30%但60%3分。    3、2疗效标准  
期刊
关键词:内痔;术后普通出血;生肌止血膏  中图分类号:R65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2-0027-01  本科从1993年6月至2006年10月,收治内痔、混合痔2985例,行内痔结扎切除、外痔剥离切除术。发生痔疮术后出血39例,其中:大出血(暗红血便每次100ml以上)4例(外院转入3例,本院1例);普通出血(暗红血便每次5~10ml或鲜红血液每
期刊
关键词:头痛;头风汤;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7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2-0028-02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病人的自觉症状,为临床常见、多发病,因头痛常影响病人的睡眠和情绪,引发失眠和精神紧张,又进一步加重病人血管调节功能障碍而诱发加重本病。笔者自拟头风汤治疗该病218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来自199
期刊
关键词:中药外敷;神阙穴;老年性便秘;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6.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2-0030-01    笔者自2003年2月~2007年3月,应用中药大承气汤加味冲粉水调外敷神阙穴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5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55例便秘患者中,男38例,女17例;年龄最小50岁,最大78岁;病程最短1个月,
期刊
关键词:中风恢复期;气滞血瘀;补阳还五汤;针刺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2-0030-02    笔者自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采用内服中药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中风恢复期属气滞血瘀型患者35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60例患者为中医科住院患者,均为单侧发病,采用简单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灯冰注射液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家兔耳缘静脉注射灯冰注射液及体外给药,用比浊法检测家兔血小板在不同的诱导剂作用下的聚集率。结果:灯冰注射液注射给药能降低二磷酸腺苷(ADP)、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体外给药能降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结论:灯冰注射液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关键词:灯冰注射液;血小板聚集;二磷酸腺苷;血小板活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