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环保,越时髦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jul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 → 潘华佳
  
  2007年全世界最IN的一只手袋是什么?不是Hermes Kelly Flat方包,不是镶有LV字母的Louis Vuitton Monogram蕾丝包包,而是一只名字叫做“i'm not a plastic bag”的环保手袋。它由英国一家大型连锁超市与英国时尚设计师Anya Hindmarch合作推出之后,“环保概念”+“限量版”+“5英镑”的售价使得手袋销售异常火热,开卖当天早上人们便在超市门口排起长队,仅在一个小时内,两万多只环保手袋就被抢购一空,在2007年全年更是以长红不衰的势头成为众多好莱坞明星的心水物件。
  
  好莱坞太远,但环保的时尚态度离我们很近。近期在当代艺术馆举办的“环保X设计”300位日本设计师作品展就吸引了沪上潮人们的热情,不仅仅冲它有着最时尚的“环保”名头,单那些花花绿绿又充满可爱日本元素符号的手袋、扇子和包袱布,就已经足以招来“卡瓦伊”的惊叹声一片了。好太阳的日子,信步穿过人民公园冬日里依然郁郁葱葱的草地和小树林,推开藏在深处的玻璃屋展览馆,赫然是一面墙壁的手袋,就那么按照横平竖直的方式,整整齐齐排列在面前,猛一看好像平安时期的京都布局,没有繁枝冗节反倒升华了笔直线条本身的美。而线条里的这些手袋都是用环保材料做成的白色长方形拎带,每一个设计师根据自己心中的环保理念自由描画图案在上面,有的传统、有的现代、还有的超现代。看不懂?没关系,因为作者已经把心中的设计缘由用一句话写在做成手袋标签状的绿色小卡片上了。比如,一个手袋上画的是一只耳朵竖起来的兔子,兔子耳朵延续上去,就是手袋的拎手环,在卡片上作者表示自己的设计意图,说拎着这样的袋子好像拎着兔子的耳朵,这样想着,让平常的购物行为更有趣。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想,拎着兔子耳朵很环保吗?那么你就彻底想错啦。鼓励大家自己携带一枚这样前卫有趣又绿色的购物袋取代传统的塑料袋去购物,才是这场手袋秀的真正环保意图之所在。这里的每一只袋袋都比塑料袋更漂亮、更艺术、更隐私又紧跟国际环保时尚,作为摩登上海的潮人们,你怎能拒绝?更何况,没看新闻吗,“限塑令”如今已经在上海的某些大卖场小超市试点了,阿妈阿婆都知道要拎个菜篮子拒绝塑料袋啦,你再不环保,真正要被OUT掉哦。
  
  相同理念的展品还有折扇系列,就是艺术家们在空白扇面上画各自的创意主题,一方面,画的本身内容大多清凉又绿色,另一方面,和手袋一样,用扇子取代空调、电扇,既节约能源又减轻氟利昂对大气层的破坏、缓解全球变暖带来的环境危机,何乐而不为呢?想想近年来印尼海啸新奥尔良飓风来得妖异又凶猛,真是时候关掉空调摇起扇子了。说回展品,看过手袋再看扇子,扇面由于其特别的形状和韵味,做出来的效果倒比手袋更出彩。从高高低低悬挂着扇面的走道穿行而过,扇面摇曳,有的描绘兰草樱花的素淡,有的渲染浮世绘的浓艳,色彩旖旎,情调真是很东方。而其中一面最让我莞尔的,是雪白的一面扇子,零星有三两个黑点,凑近一看,是小小的蚊子萦绕。设计师在说明上写,总想念幼年居住乡下时,在夏天清凉的夜色中纳凉时的习习小风,甚至连蚊子的骚扰都是别有生趣的。所以设计这样的扇子,在城市里面摇一摇,恍惚间,什么都有了。有点伤感,有点闲情,还有点自得其乐的小快活,这样来环保,谁能拒绝?
  主办这个展览的瑞可利株式会社董事长兼CEO的柏木齐先生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稍微改变一下观念,我们就可以参与‘环保’。 环保手提袋、包袱布和扇子都包含着这样一种心情,希望本次展览能有助于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促使大家进一步思考保护地球的城市生活方式。”——这话听起来是枯燥官方了点,远不比他带来的那么些展品精妙,所以,不要被“环保”的大帽子吓倒,也许哪一件,从此就改变了你。
其他文献
三里屯当然早已经成了一个象征。它的“酒吧街”的形象其实打开了中国20世纪90年代夜生活的空间,给了中国城市的夜晚一个具有活力的形象,让北京人晚上有地方可去,可以在漫漫的长夜中打发掉那些时光。所以,说起中国的夜生活和酒吧,三里屯是不能绕过的。  我还记得北京原来其实是一个相当闭塞的城市,它的生活方式也是相当传统的。在中国的“现代性”中,北京历来和上海就是两极。一极是上海,我们看看当年“新感觉派”的穆
期刊
《“见证历史:共和国大使讲述”丛书》由外交笔会和前外交官联谊会组织并交由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作者阵容强大,几乎囊括了中国驻美、日、德、法、英等国,及拉美、中东、南亚等热点国家地区的前大使。每部作品,都是大使们个人视角中历史片断的纪实。如为中国与联邦德国建交做了大量工作的驻联邦德国大使王殊,写出了《五洲风云纪》;抗日战争时期就参加革命,转而从事外交工作的驻印度大使李连庆写了《
期刊
梅隆雪川  四川乐山人。新闻从业多年,现担任北京某媒体传播总监。有过含文学评论在内的若干传播和文学艺术专著。关于成都、北京、上海的三地体验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就学成都之时。    家在纽约,在中国大陆工作多年,给国外各类传媒提供稿件的自由撰稿人Paul Mooney 慕尼仁援引查建英一篇题为《无墙之城(city without walls)》讲述北京变化的小品文,作者描述一位海归的怀旧故友对北京
期刊
生活在快节奏、高压力下的现代都市人,时常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  中国本是封闭的田园牧歌式的农业文明社会,到了近现代进入工业化,直至当下的信息化、知识化、全球化,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精神却日渐萎缩与焦虑。  欲望多了,烦恼就来了。烦恼来了,花钱的激情就高了。赚着不菲的薪水,却时常感觉自己是“贫”的:贫乏、贫瘠、贫困。他们是都市贫族。    都市贫族的现状与理想总是有着一口气的落差,一口气的落差却在他
期刊
程乃珊  著名作家。1979年开始发表小说,代表作有《蓝屋》、《穷街》、《女儿经》、《金融家》等,都改为电视连续剧及电影。1991年开始穿梭于沪港两地,涉足传媒和非虚构小说写作,着重关注沪港两地文化、经济、民生的差异和缘源。    在香港时,我的工作常常需要寻找各种数据、资料。于是,常常去书店做“书钉”。  所谓“书钉”,就是只看不买的。或许因书结儒之风已成习俗,时时讲究赢利的今天,三百六十行中,
期刊
互联网创造了无数个神话,也创造了很多的新一代富豪,有人说这是泡沫,也有人说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庞升东,就是新崛起的一位“互联网富豪”。现在,他的资产评估也早早已经过亿了。  庞升东和他的升东网络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在浦东落户生根,成为浦东创意文化产业中的一支大军,随着庞升东的51.com交友网站在线人数的又一次创高,51.com再次吸引大量融资后,我们不得不把视线聚焦到这个30岁出头的年轻
期刊
马尚龙  知名海派作家。曾任《海上文坛》副主编,现任《现代家庭》主编。著有《上海女人》、《反调男女》、《与名人同窗》、《男人眼中男人的缺点》、《男人眼中女人的缺点》等书。    老板要问出处,女人要问住处。“啊呀,王太太,侬蹬了啥地方啊”(你住在什么地方)?两个女人第一次见面,半是寒暄,半是探底;发问者一定是蹬了不错的地方,才会这般的问;“啊呀,我就蹬了淮海路,闹猛是闹猛得来,困告(睡觉)也困不着
期刊
说到俄罗斯,让人脑海中不禁想起这样几个词:十月革命、红场、苏联解体,还有世界艺术的瑰宝——冬宫,堪称地下皇宫的莫斯科地铁。凭借“俄罗斯中国年”的一个美丽项目——水墨中国·当代名家书画巡展·俄风行,2007年12月20日至12月27日在仅有的几天时间内,我与十几位同行徜徉在莫斯科、圣彼得堡,除了感受俄罗斯深厚的历史积淀、建筑、艺术之外,还感受他们丰富的民族文化。我感觉俄罗斯人的严谨、优雅,竟使寒冷的
期刊
前几天,母亲打来电话,说是中学的同学到家里来,留下了联系电话。我按照电话号码打了过去,接电话的是个陌生的男同学。他通知我,周日举办初中70届7班毕业36周年欢聚会,希望我能参加。尽管我刚刚和大学同学约定这天也有个聚会,但我们还是相约周日同去。  在我有限的记忆里,最不愿触及的是我的中学时代。那段日子正是文化大革命进行得轰轰烈烈的时期。我的父亲接受隔离审查,我没有一个知心朋友,也没有做过一件值得炫耀
期刊
奢华生活在上海,面上的有这些关键词:珠宝、高端旅行、高级会所、精品酒店、名车名宅名表名酒、名女人、卡、顶级家俬、一线品牌服饰……诸如此类。骨子里的就复杂了。  以苏州河为界,这是上海的两个世界,河的北边是中国式的上海,河的南边是有着奢侈天分的上海,被压抑了几十年,如今复兴规模的速度令人匝舌。    奢华所在    如今再说恒隆奢侈已经不新鲜了,和恒隆的灯火辉煌、开放环境比起来,藏身于新天地南里的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