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发展区理论源于前苏联教育学家维果斯基。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在教学中实施了一次实验活动,下面是我进行的教学记录和反思。
一、实验班级
初一5班、6班、7班、8班(每班13个组)
二、实验内容
第十章《极地地区》。①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上画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②在南极地区图上判断长城站在中山站的什么方向。
三、实验过程
活动一: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上画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6、7、8班:教师出示第一个活动题“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上画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之前,先和学生一起回忆上学期学过的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班上只有少数几个学生还记得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然后我把“西经20°和东经160°”写在黑板上,布置学生自己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上画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然后再小组交流。5班:没有和学生一起复习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而是直接让学生在地图上画出,然后再小组交流。
活动二:在南极地区图上判断长城站在中山站的什么方向。6、7、8班:先和学生一起回忆上学期学习“地图上的方向”时,我讲过的一道特殊题目:假如有人想在地球上盖一座四面各有一扇窗户的房子,他想让房子的窗户都朝北,你能帮他找到这样的地方吗?学生马上想到房子应该盖在南极点上。再布置学生先自己判断长城站在中山站的什么方向,然后小组交流。5班:直接布置学生自己判断长城站在中山站的什么方向,然后小组交流。
实验内容的选择:“东西半球分界线”和“根据经纬网在地图上判断方向”都是初一上学期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的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今后学习地理的基础,当时我们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学习这部分内容,应该说70%以上的学生在当时掌握的还不错,但是在极地地区地图上判断方向对于初一学生来说难度很大。
实验班级的选择:初一5班是我所教的班级中小组合作开展的最好的班级,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孩子们制度明确,参与意识强,学习效果非常好,期中考試成绩也比其他班级高出2—5分。其他三个班级的小组合作开展的总体情况不如5班,但近期学生们的参与意识也很强。
通过这次实验我发现,过去我们习惯性的认为“东西半球分界线” 和“根据经纬网在地图上判断方向”是初一上册已经学过的知识,而且当时我们花费了很大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和巩固,当时的考试结果也证明学生确实大部分已经掌握了这部分知识,虽然在极地地区图上判断方向属于拔高了难度,但是经过小组交流合作,学生应该能够解决。但是我却忽视了初一学生年龄小,理解力较差和对知识的遗忘快,很多学生竟然忘记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什么,多数做错的小组是按照0°和180°经线去划分的;而判断方向时,很多小组忘记了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线和纬线判断方向。也就是说,我高估了学生的能力。按照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我本次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出,“东西半球分界线” 和“根据经纬网在地图上判断方向”属于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而我却认为是学生的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应该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地复习和引导,为学生做好铺垫,学生经过自己思考并且小组交流合作,才能够顺利解决问题,达到预期效果。
正是教育创造了最近发展区,所以维果茨基认为:“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为方向。只有这样,教育学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激起那些目前尚处于最近发展区内的发展过程”。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同样也是由教学所动态决定的。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时候我经常抱怨学生太差,该会的不会,就是因为我没有摸清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不清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以导致师生都感觉很累,没有成就感。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潜心研究,正确定位,这样才能够事半功倍。
一、实验班级
初一5班、6班、7班、8班(每班13个组)
二、实验内容
第十章《极地地区》。①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上画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②在南极地区图上判断长城站在中山站的什么方向。
三、实验过程
活动一: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上画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6、7、8班:教师出示第一个活动题“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上画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之前,先和学生一起回忆上学期学过的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班上只有少数几个学生还记得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然后我把“西经20°和东经160°”写在黑板上,布置学生自己在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上画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然后再小组交流。5班:没有和学生一起复习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而是直接让学生在地图上画出,然后再小组交流。
活动二:在南极地区图上判断长城站在中山站的什么方向。6、7、8班:先和学生一起回忆上学期学习“地图上的方向”时,我讲过的一道特殊题目:假如有人想在地球上盖一座四面各有一扇窗户的房子,他想让房子的窗户都朝北,你能帮他找到这样的地方吗?学生马上想到房子应该盖在南极点上。再布置学生先自己判断长城站在中山站的什么方向,然后小组交流。5班:直接布置学生自己判断长城站在中山站的什么方向,然后小组交流。
实验内容的选择:“东西半球分界线”和“根据经纬网在地图上判断方向”都是初一上学期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的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今后学习地理的基础,当时我们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学习这部分内容,应该说70%以上的学生在当时掌握的还不错,但是在极地地区地图上判断方向对于初一学生来说难度很大。
实验班级的选择:初一5班是我所教的班级中小组合作开展的最好的班级,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孩子们制度明确,参与意识强,学习效果非常好,期中考試成绩也比其他班级高出2—5分。其他三个班级的小组合作开展的总体情况不如5班,但近期学生们的参与意识也很强。
通过这次实验我发现,过去我们习惯性的认为“东西半球分界线” 和“根据经纬网在地图上判断方向”是初一上册已经学过的知识,而且当时我们花费了很大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和巩固,当时的考试结果也证明学生确实大部分已经掌握了这部分知识,虽然在极地地区图上判断方向属于拔高了难度,但是经过小组交流合作,学生应该能够解决。但是我却忽视了初一学生年龄小,理解力较差和对知识的遗忘快,很多学生竟然忘记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什么,多数做错的小组是按照0°和180°经线去划分的;而判断方向时,很多小组忘记了在经纬网地图上要根据经线和纬线判断方向。也就是说,我高估了学生的能力。按照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我本次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出,“东西半球分界线” 和“根据经纬网在地图上判断方向”属于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而我却认为是学生的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应该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地复习和引导,为学生做好铺垫,学生经过自己思考并且小组交流合作,才能够顺利解决问题,达到预期效果。
正是教育创造了最近发展区,所以维果茨基认为:“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为方向。只有这样,教育学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激起那些目前尚处于最近发展区内的发展过程”。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同样也是由教学所动态决定的。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时候我经常抱怨学生太差,该会的不会,就是因为我没有摸清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不清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以导致师生都感觉很累,没有成就感。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潜心研究,正确定位,这样才能够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