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掀起你的盖头来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p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在新的课程理念、教学方式指导下,产生了很大变化。在变革的过程中,又逐渐暴露出一些新问题。下面是笔者在实践中采撷的几组教学镜头,敬请商榷。
  镜头一:《背影》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赋闲。”在一次听课中,一位学生就此提出质疑,说“为了”不如改为“因为”。老师马上组织学生讨论,但最后不了了之。这个问题和语言习惯有关,也和一定的语法结构有关,但教师似乎并不明白,又如何使学生昭昭呢?
  目前,考试是教学指挥棒,以分数评价教师的制度有极强的内驱力,语法不作考试要求了,课堂上也就听不到讲语法的声音。试想,不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怎能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怎能真正体会文章中的“语言运用之妙”?所以说,语文课离开言语的载体,只求内容的开放,再热闹,也是缘木求鱼!
  镜头二:《天上的街市》有这样一句话“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在一次听课中,有一位学生就此提出质疑,说“定然”不如改成“肯定”,“文章中四次用了定然,是否重复?”老师也马上组织讨论,最后草草收场,不解其惑。“然”是副词后缀,“定然”其实就是“肯定”之意,但这里有雅俗之分;四处用了“定然”,反复强调,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热切向往。但这位教师在学生众说纷纭下不置可否,令人遗憾。
  所以“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比以前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成为一个学习者和研究者,不仅要学本体性知识,还要掌握更多的实践性知识和美学知识,否则,便不能左右逢源,触类旁通。
  镜头三:《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短文。在一次听课中,教师设计环节如下:先听录音,再让学生齐读,之后又指名朗读。整堂课琅琅的读书声此起彼伏。这是一篇介绍云的形态与天气变化关系的文章,抛开地理的因素,学生对文章内容比较好理解,这样的文章不适宜齐读甚或朗读。所以,读书声一哄而上,不分文体齐读、朗读,效果不一定真的好!
  阅读教学始终处在语文教学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可由于教师阅读理论的贫乏,元认知、鉴赏性阅读、批判性阅读、互动性阅读对多数教师来说还是陌生概念。技巧层面上的“速读、细读、精读、回读”阅读方法,还处于探索之中,从而使阅读课杂而无序。
  不同阅读形式会有不同功能。力求读的科学性,应因文而异。默读适宜于个体阅读,有利于对文本的理解;朗读适宜于背诵;齐读有相互提醒的作用,对提高记忆有一定好处;自由读,可以很好地感受文本,品味语言……《看云识天气》更适宜于速读和默读。因为速读适宜于较好理解的文本,学生可以很快把握全文思路,了解文章梗概,因此说,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中任何教学手段的运用,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不能简单地实行生吞活剥的“拿来主义”以赶时髦为时尚,即使学了点花拳绣腿,也不过是沽名钓誉罢了。
  镜头四:有一教师讲授香港女作家杏林子的《生命 生命》一文,有一学生质疑“文章题目是生命、生命,那什么是生命?”教师一时语塞,涨红了脸没说出所以然。在一次《天上的街市》听课中,有学生问:“在诗歌中,一般不会出现‘我’,而这首诗里却两次出现‘我想’,是否是散文诗?”这位教师竟然有了怒气:“要学会质疑,不能提没有价值的问题”,言外之意,此生的问题是荒唐无价值的。我眼见那学生慢慢坐下,一直到下课十几分钟没再抬头。也许他在反思:“我的这个问题是否有价值?什么问题才有价值?”
  我在想,倘若第一位老师抓住契机,发动学生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生命”的含义,再启发学生想一想生物学关于“生命”的定义,然后回归到文本中归纳总结,那该是多么精彩啊!
  从第二位老师的言行看,应是观念上的差异。目前课堂教学着力于三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变“会记”为“会问”。“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会疑能问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结果。尽管学生的“疑”五花八门、层次不一,但教师不能熄灭学生思考的火花。学生也是可贵的教学资源,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化身”,学生也不再是容器。如果这位教师能利用学生提的问题,就此探究诗的意境并区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师生在互动中共探讨,或许能豁然开朗,进入另一番天地。
  镜头五:这是一节公开课,讲授鲁迅先生的《风筝》。导入—整体感悟—精读赏析—质疑探究—归纳总结,教师设计的板块分明,起承转合也似乎恰如其分,但是每一板块都是蜻蜓点水,每一问题不深不透,整堂课热热闹闹,但是学生始终走不出老师牵着鼻子走的巢臼。
  新课程强调要从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中,我们注重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独霸教坛的一言堂不见了,这是好事。但是,浅层次的探讨和表面的热闹并不等于把课上活了。细细想来,我们似乎有点矫枉过正。
  揭开语文课改的面纱,才发现了我们这些语文教师的苍白与无奈。
其他文献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校长是学校精神力量之所在,校长是带给学校蓬勃生命力的主要因素;校长虽然官位不高,权力不大,但责任是沉甸甸的。在办学过程中,校长处于学校管理系统的核心、主导、决策地位,校长的思想、行为和作风在学校中影响全局。在今天,当校长专业化和职业化成为趋势时,如何做好现代校长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一、做校长的经营之道  1.校长
期刊
中考既是标志九年义务教育结束的水平性测试,又是高一级各类学校招收新生的选拔性考试。中考数学的考核内容,在考查学生的“双基”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的同时,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简单运用,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获取数学信息、认识数学对象的基本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活动过程中认识数学、掌握数学基本方法能力的培养。关注与现实
期刊
顾名思义,所谓“教学机智”,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境,能迅速、准确、灵活、恰当地做出判断、处理,以保证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一种综合能力。   优秀的语文教师,总是紧跟时代脉搏,完善自我,力求改善教学情境,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语文教师不仅要提高教学理论水平,还要不断总结实际可用的教学经验,提高处理各种问题(包括偶发事件)的能力和技巧,这种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在语文
期刊
诗歌教学中感悟诗情的做法很多,从抓关键字入手即其中之一。因为古人在创作时,特别看重“炼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都是古人苦吟的写照。所以抓关键字可以说是感悟诗歌感情的捷径。在许多诗歌中,通过用一个似乎什么也没有的“空”字,却能达到“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妙境的例子很多。理解清楚这个“空”字,就可以理解诗人的情感。  一、“空”有宁静空灵之情  在诗歌中最擅长借“空”
期刊
一、案例背景浅析  英语学科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很重要的,这不仅体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可是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发现自己所教的这届学生很少有独特的见解和新颖的想法,课堂上的发言只会按部就班,课后的作业也大多是“千人一面”,缺乏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  笔者常常陷入深深的思考:是什么原因使
期刊
导语,即课文教学时的开场白,教师一走上讲台,就用一段娓娓动听的导语引入课文教学,就像一场精彩的戏拉开了序幕。一堂语文课,学生要学习新知识、接受新内容,教师一开始上课就得扣动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导语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步骤,也是思想教育和知识教学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段生动形象的导语,会像一股涓涓甘泉流进学生的心田,潜入他们的记忆深处,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
期刊
在经济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教育的关注与日俱增,这也给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是最小的主任,但却承载着最大的责任。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班主任并非易事。要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倾听,用方法去引航,用心灵去感受。因而善于观察、通过观察了解学生是成为一个成功的班主任的第一步。现在笔者就这个问题谈谈具体的做法。  一、走进教室看学生的表情  据笔者多年的经验,就是每次进入教室要多看,观察每个学生的
期刊
学困生的教育和转化问题是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学教育中普遍存在且最为棘手的问题,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瓶颈问题。教育要关注学生,是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教育要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是因为他们有太多的困惑与无助。变换角度去看待学困生,加强对他们的了解、关心和帮助,是教育中的难点问题,也是教育者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的问题  一、学困生性格障碍的产生及表现  性格是心理活动积淀形成的定势。
期刊
心理教育已成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回头看看现实中的教育事例,笔者发现,目前的学校心理教育更多是把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归结到学生本体的因素,或是人际关系问题,或是学习焦虑问题,或是情感问题,等等。在笔者反思了自己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之后,理智地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教师自身的问题造成的。关注到了这一点之后,两年来,笔者有意识地在教育中改变着自己,以期待着学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期待着
期刊
摘 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现阶段各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创新教育模式深层次、多渠道的成功开展,使目前各高职院校也充分认识到封闭的、经院式的陈旧办学模式已不再符合当前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应立足实际,深入当前行业市场调研,把握好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实用性,才能有力地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理念;创新模式    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