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杨澜访谈录》、《鲁豫有约》两档电视名人访谈栏目进行分析,比较研究两档栏目在内容与受众群体上的不同,在栏目理念与选题上的差异,通过对两位主持人个人经历及形象、主持风格和沟通技巧上的不同比较,分析阐述这两档谈话类栏目的不同特点。
关键词:电视 访谈栏目 杨澜 陈鲁豫 栏目理念 主持人风格
电视谈话类栏目在西方电视界已有多年历史,形式与风格都已经相当成熟。而20世纪90年代,电视谈话类栏目才开始在我国出现,这种新的栏目形式一出现,便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十几年来,全国各式各样的谈话类栏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在摸索中逐步走向成熟。在众多的谈话类栏目中,上海东方卫视的《杨澜访谈录》与香港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各自发展均已有近10年,算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栏目。本文选择了这两档优秀的电视谈话类栏目为例,从栏目背景、受众定位、栏目内容以及主持人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栏目背景与受众定位
《杨澜访谈录》于2001年由著名节目主持人杨澜创办并主持。栏目就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热门话题,与国内外各领域的知名人士进行广泛探讨,记录事件的社会背景和人物特有的历史瞬间。栏目定位以个人的经历和感受为中心,透过成败得失体现百味人生,探讨现象背后隐含的价值观念。栏目将受众主要定位为高文化、高品位的社会高层次人士,以期通过栏目的沟通访问,让观众近距离地感受那些各领域内值得尊敬的翘楚们传奇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杨澜访谈录》目前的播出平台已由阳光卫视转到上海东方卫视,通过东方卫视的卫星电视平台,覆盖中国3500万家庭,拥有超过1.5亿的观众群。栏目同时还被发行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华人社区,全球观众超过3亿。①
《鲁豫有约》是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于2002年推出的,是凤凰卫视为陈鲁豫量身定做的一档谈话类栏目。栏目定位为“寻访昔日的英雄和有特殊经历的人物,一起见证历史,思索人生,直指人们的生命体验与心灵秘密,创造一种新颖的记录谈话模式,充满人情味”。陈鲁豫对被采访者心灵的关注使《鲁豫有约》采访的嘉宾更偏重于平民,他们不一定每个都是名人,但每一个却都是有故事的人。栏目的受众定位于社会各领域各阶层的人群,只要有真心有真情,愿意倾听故事,感受他人喜怒哀乐的人都是栏目的受众。如今,该节目在除凤凰卫视外的全国19家电视台播出,收视率始终名列前茅。主持人陈鲁豫更被美国BBC、CNN冠以“东方奥普拉”的美誉。不同的开播背景与受众定位,决定了两档栏目在理念及内容上的不同。但是两者所渗透的人文关怀是共通的,也是吸引观众的关键之处。
栏目内容
两档栏目的不同定位决定了两者在内容上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在栏目理念上的差异,二是在栏目选题上的不同。
栏目理念的差异。首先,从两档栏目的名称中便可看出各自所承载的不同理念。《杨澜访谈录》和《鲁豫有约》都以主持人的名字来命名,体现品牌意识。但前者以“访谈”为主,栏目中多以主持人提问嘉宾回答,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后者则倾向于聊天的风格,“有约”两字给人以舒适温馨的感觉。而栏目的副题“说出你的故事”体现出了栏目内容是以嘉宾的叙述为主,主持人和现场观众则是听故事的人,主持人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打开了嘉宾的话匣后便不太发表评论,而是把这种思考的空间留给电视机前的觀众。其次,栏目的制作环境也完全不同。《杨澜访谈录》是在世界各地范围内进行访问,采访地点是根据嘉宾所在地而设定,采访环境多半以一人一椅面对面交谈的方式组成,且现场无观众。这样的形式将访谈定位在一个较严肃严谨的位置上,与栏目采访名流的理念也相适应。而《鲁豫有约》则有固定的演播厅,台上一张宽大舒适的沙发,一个大屏幕,台下一群观众营造出充分的现场气氛。主持人与嘉宾都以放松的姿态展开交谈,双方不拘谨不做作,想到什么说什么,氛围轻松,与讲故事的主题很相符。
栏目选题的不同。从栏目的选题来看,《杨澜访谈录》的采访对象基本为政界名流、金融巨头、演艺界精英等在世界上和各自国家有卓越贡献、突出成就的人。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美国通用电气前CEO杰克·韦尔奇、著名影星尼可·基德曼、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等大人物均曾做客《杨澜访谈录》。嘉宾的高端使《杨澜访谈录》的栏目层级就是高端访问,通过采访一个名人去了解一个事件甚至一个国家。《鲁豫有约》则倾向于一种叙事型的谈话,往往选择一些有着特殊经历和生活体验的人,让他们将自己的回忆、故事、心境与观众一同分享。在新版《鲁豫有约》中,普通人的生活得以更多地展现。如《过年回家》中返乡的学生、民工,《未婚妈妈》中乐观开朗、坚强执著的女性等。每个人的现实生活都是一段历史的构成,因此,《鲁豫有约》试图以一种兼具人性和历史的视角,来解读普通人的生活体验和人生观,一同思索人生,感受生命的体验。②
主持人的对比
主持人是谈话类节目成功的关键,而这两位主持人无论是在个人经历,还是主持风格上都有所差异。不同的人生经历和个人历练,令她们在栏目中以不同的姿态展现在观众面前。
主持人个人经历。杨澜本科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在央视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去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传媒学硕士。先后开办过《杨澜视线》、《杨澜工作室》、《杨澜访谈录》等栏目,并于2000年创立了阳光卫视。无可争议,杨澜是当今中国最出色的女性之一,也是最出色的媒体人之一。她美丽、聪慧、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与广阔的视野使其主持的栏目大气沉着、优雅知性。陈鲁豫出生在北京一个充满书卷气的家庭,从小对语言非常敏感,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英语系国际新闻专业。她敏而好学,敬业认真,身上始终有一种脱不去的校园气息,单纯而又机灵,因此受到了许多大学生、知识分子阶层的喜爱。她那安静淡定的气质赢得了嘉宾的信赖,使他们能够袒露心声。③
主持人形象与风格塑造。在《杨澜访谈录》中杨澜展示的是一位智慧干练的成熟女性形象,她与被访者一样具有丰厚的思想内涵和成功的经历。她对嘉宾的访问总能在最恰当的时机提出最恰当的问题,与嘉宾进行语言的交锋碰撞以求能够挖掘出嘉宾最真实而深刻的思想。在《鲁豫有约》中,主持人陈鲁豫因其机智敏捷和沉稳淡定的气质而成功塑造了一个邻家女孩的亲切形象。在栏目中她邀请观众和她一起聆听嘉宾讲故事。无论是什么职业、阶层的嘉宾到了这里,就只是一个普通的“说故事的人”。陈鲁豫招牌式的微笑和内敛谦和的态度,是降低嘉宾心理防线的“有力武器”。如果说杨澜在栏目中扮演的是与被访嘉宾同等的朋友角色,那么陈鲁豫则更像是一个虚心请教的学生。两种风格截然不同,却都获得了成功。
主持人沟通技巧。杨澜在采访问题设计上以“焦点性话题”为主。杨澜的采访快速而又专业,节奏感强,提问具有跳跃性,问题与时代联系紧密,具有较强的财经、政治等各领域的专业背景。在杨澜的引导与刺激下,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经常呈现出对话张力、交锋频繁、观点碰撞、精彩淋漓的场景。陈鲁豫在谈话问题设计上则以“故事性话题”为主导。每期栏目中故事性问题占据主要比例。另外是人情味话题。陈鲁豫具有很高的“倾听”艺术,她在采访过程中,常常提问后就像一个恬静的晚辈或朋友,全神贯注地聆听经历人生风风雨雨的长辈、友人对过去的追忆。但是陈鲁豫的倾听又不是一言不发地呆坐着,而是在每一次倾听之后,她通过获得的信息和灵感进行成功的追问,引导嘉宾说出自己的故事。
总的来说,作为两档不同风格的人物访谈类栏目,《杨澜访谈录》与《鲁豫有约》各有千秋。如果说《杨澜访谈录》是山珍海味,那么《鲁豫有约》就是家常菜,各有各的味道。《杨澜访谈录》让人开阔视野,了解国际名流的非凡人生;《鲁豫有约》则通过生活中普通人的故事和感悟,带领观众体悟五味人生。杨澜和陈鲁豫都引领我们在她们各自的栏目中获得了不同的精神享受。
注 释:
①《东方瞭望——杨澜访谈录》介绍。
②陈鲁豫:《心相约》,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③陈虹、聂德芸:《〈奥普拉·温弗瑞秀〉与〈鲁豫有约〉》的对比研究,《视听界》,2007(8)。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校:赵 亮
关键词:电视 访谈栏目 杨澜 陈鲁豫 栏目理念 主持人风格
电视谈话类栏目在西方电视界已有多年历史,形式与风格都已经相当成熟。而20世纪90年代,电视谈话类栏目才开始在我国出现,这种新的栏目形式一出现,便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十几年来,全国各式各样的谈话类栏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在摸索中逐步走向成熟。在众多的谈话类栏目中,上海东方卫视的《杨澜访谈录》与香港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各自发展均已有近10年,算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栏目。本文选择了这两档优秀的电视谈话类栏目为例,从栏目背景、受众定位、栏目内容以及主持人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栏目背景与受众定位
《杨澜访谈录》于2001年由著名节目主持人杨澜创办并主持。栏目就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热门话题,与国内外各领域的知名人士进行广泛探讨,记录事件的社会背景和人物特有的历史瞬间。栏目定位以个人的经历和感受为中心,透过成败得失体现百味人生,探讨现象背后隐含的价值观念。栏目将受众主要定位为高文化、高品位的社会高层次人士,以期通过栏目的沟通访问,让观众近距离地感受那些各领域内值得尊敬的翘楚们传奇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杨澜访谈录》目前的播出平台已由阳光卫视转到上海东方卫视,通过东方卫视的卫星电视平台,覆盖中国3500万家庭,拥有超过1.5亿的观众群。栏目同时还被发行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华人社区,全球观众超过3亿。①
《鲁豫有约》是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于2002年推出的,是凤凰卫视为陈鲁豫量身定做的一档谈话类栏目。栏目定位为“寻访昔日的英雄和有特殊经历的人物,一起见证历史,思索人生,直指人们的生命体验与心灵秘密,创造一种新颖的记录谈话模式,充满人情味”。陈鲁豫对被采访者心灵的关注使《鲁豫有约》采访的嘉宾更偏重于平民,他们不一定每个都是名人,但每一个却都是有故事的人。栏目的受众定位于社会各领域各阶层的人群,只要有真心有真情,愿意倾听故事,感受他人喜怒哀乐的人都是栏目的受众。如今,该节目在除凤凰卫视外的全国19家电视台播出,收视率始终名列前茅。主持人陈鲁豫更被美国BBC、CNN冠以“东方奥普拉”的美誉。不同的开播背景与受众定位,决定了两档栏目在理念及内容上的不同。但是两者所渗透的人文关怀是共通的,也是吸引观众的关键之处。
栏目内容
两档栏目的不同定位决定了两者在内容上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在栏目理念上的差异,二是在栏目选题上的不同。
栏目理念的差异。首先,从两档栏目的名称中便可看出各自所承载的不同理念。《杨澜访谈录》和《鲁豫有约》都以主持人的名字来命名,体现品牌意识。但前者以“访谈”为主,栏目中多以主持人提问嘉宾回答,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后者则倾向于聊天的风格,“有约”两字给人以舒适温馨的感觉。而栏目的副题“说出你的故事”体现出了栏目内容是以嘉宾的叙述为主,主持人和现场观众则是听故事的人,主持人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打开了嘉宾的话匣后便不太发表评论,而是把这种思考的空间留给电视机前的觀众。其次,栏目的制作环境也完全不同。《杨澜访谈录》是在世界各地范围内进行访问,采访地点是根据嘉宾所在地而设定,采访环境多半以一人一椅面对面交谈的方式组成,且现场无观众。这样的形式将访谈定位在一个较严肃严谨的位置上,与栏目采访名流的理念也相适应。而《鲁豫有约》则有固定的演播厅,台上一张宽大舒适的沙发,一个大屏幕,台下一群观众营造出充分的现场气氛。主持人与嘉宾都以放松的姿态展开交谈,双方不拘谨不做作,想到什么说什么,氛围轻松,与讲故事的主题很相符。
栏目选题的不同。从栏目的选题来看,《杨澜访谈录》的采访对象基本为政界名流、金融巨头、演艺界精英等在世界上和各自国家有卓越贡献、突出成就的人。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美国通用电气前CEO杰克·韦尔奇、著名影星尼可·基德曼、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等大人物均曾做客《杨澜访谈录》。嘉宾的高端使《杨澜访谈录》的栏目层级就是高端访问,通过采访一个名人去了解一个事件甚至一个国家。《鲁豫有约》则倾向于一种叙事型的谈话,往往选择一些有着特殊经历和生活体验的人,让他们将自己的回忆、故事、心境与观众一同分享。在新版《鲁豫有约》中,普通人的生活得以更多地展现。如《过年回家》中返乡的学生、民工,《未婚妈妈》中乐观开朗、坚强执著的女性等。每个人的现实生活都是一段历史的构成,因此,《鲁豫有约》试图以一种兼具人性和历史的视角,来解读普通人的生活体验和人生观,一同思索人生,感受生命的体验。②
主持人的对比
主持人是谈话类节目成功的关键,而这两位主持人无论是在个人经历,还是主持风格上都有所差异。不同的人生经历和个人历练,令她们在栏目中以不同的姿态展现在观众面前。
主持人个人经历。杨澜本科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在央视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去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传媒学硕士。先后开办过《杨澜视线》、《杨澜工作室》、《杨澜访谈录》等栏目,并于2000年创立了阳光卫视。无可争议,杨澜是当今中国最出色的女性之一,也是最出色的媒体人之一。她美丽、聪慧、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与广阔的视野使其主持的栏目大气沉着、优雅知性。陈鲁豫出生在北京一个充满书卷气的家庭,从小对语言非常敏感,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英语系国际新闻专业。她敏而好学,敬业认真,身上始终有一种脱不去的校园气息,单纯而又机灵,因此受到了许多大学生、知识分子阶层的喜爱。她那安静淡定的气质赢得了嘉宾的信赖,使他们能够袒露心声。③
主持人形象与风格塑造。在《杨澜访谈录》中杨澜展示的是一位智慧干练的成熟女性形象,她与被访者一样具有丰厚的思想内涵和成功的经历。她对嘉宾的访问总能在最恰当的时机提出最恰当的问题,与嘉宾进行语言的交锋碰撞以求能够挖掘出嘉宾最真实而深刻的思想。在《鲁豫有约》中,主持人陈鲁豫因其机智敏捷和沉稳淡定的气质而成功塑造了一个邻家女孩的亲切形象。在栏目中她邀请观众和她一起聆听嘉宾讲故事。无论是什么职业、阶层的嘉宾到了这里,就只是一个普通的“说故事的人”。陈鲁豫招牌式的微笑和内敛谦和的态度,是降低嘉宾心理防线的“有力武器”。如果说杨澜在栏目中扮演的是与被访嘉宾同等的朋友角色,那么陈鲁豫则更像是一个虚心请教的学生。两种风格截然不同,却都获得了成功。
主持人沟通技巧。杨澜在采访问题设计上以“焦点性话题”为主。杨澜的采访快速而又专业,节奏感强,提问具有跳跃性,问题与时代联系紧密,具有较强的财经、政治等各领域的专业背景。在杨澜的引导与刺激下,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经常呈现出对话张力、交锋频繁、观点碰撞、精彩淋漓的场景。陈鲁豫在谈话问题设计上则以“故事性话题”为主导。每期栏目中故事性问题占据主要比例。另外是人情味话题。陈鲁豫具有很高的“倾听”艺术,她在采访过程中,常常提问后就像一个恬静的晚辈或朋友,全神贯注地聆听经历人生风风雨雨的长辈、友人对过去的追忆。但是陈鲁豫的倾听又不是一言不发地呆坐着,而是在每一次倾听之后,她通过获得的信息和灵感进行成功的追问,引导嘉宾说出自己的故事。
总的来说,作为两档不同风格的人物访谈类栏目,《杨澜访谈录》与《鲁豫有约》各有千秋。如果说《杨澜访谈录》是山珍海味,那么《鲁豫有约》就是家常菜,各有各的味道。《杨澜访谈录》让人开阔视野,了解国际名流的非凡人生;《鲁豫有约》则通过生活中普通人的故事和感悟,带领观众体悟五味人生。杨澜和陈鲁豫都引领我们在她们各自的栏目中获得了不同的精神享受。
注 释:
①《东方瞭望——杨澜访谈录》介绍。
②陈鲁豫:《心相约》,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③陈虹、聂德芸:《〈奥普拉·温弗瑞秀〉与〈鲁豫有约〉》的对比研究,《视听界》,2007(8)。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校:赵 亮